司法局矯正股
A. 怎樣能查到司法局社區矯正科的聯系方式
查114,找到你要找的司法局的號碼,一般來說是辦公室或者政治處的號碼。
然後打給他們問。
你問的應該是縣級司法局的吧,問題不大,多打幾次。
實在不行打12345熱線或者12348(司法局專線)
B. 司法局基層股是不是也管緩刑人員
有的地方司法局有設專門的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工作科。如果沒有,要看當地司法局的科室設置。日常管理是由司法所進行的,不是司法局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三條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和教育幫助。司法所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
C. 司法局社區矯正
其實這個崗位還來可以源的,以後的司法局司法所的職能會越來越完善的,相關的資金政策對其工作也會越來越有利。畢竟以後只有很有必要時或者危險份子才會關監獄里,其他人員以後都基本歸司法局(司法所)或者局單位下的社區矯正辦公室管理的。
在司法局或者司法所里工作,工資薪金待遇絕對不會比法院檢察院、公安低的,司法局或者司法所里你可是司法行政幹警的身份,平時工作也不忙,前景不錯的,你仔細考慮考慮吧。我有認識的人就在別人看不起的司法所里工作,因為工作積極,他一年收入近7萬多呢,司法所平時通過調解,法律咨詢,法律服務,合同文書代書等都有收費的,你也可以辦理一些政策性的要求工作提高你的收入。同是在中級人民法院工作的同學一年才可憐巴巴的4萬多收入,你仔細考慮考慮吧,別聽有些人無腦兒噴,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也總覺得越靠近權力中心待遇和空間就越好,但從今年開始,以後不會是這樣了,你也要看清楚這個大的發展趨勢,自己要去仔細打聽和接觸和才會知道,你不進公務員隊伍沒幾個人對你說實話的
D. 第一次去司法局矯正需要多少時間
1、社區矯正對象應當在判決、裁定、決定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7日內或離開監所之日起7日內到戶籍所在地司法所報到登記,並如實匯報家庭情況,填寫《社區矯正對象登記表》,報到時攜帶身份證明、判決書(或裁定書、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等法律文書及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兩張;
2、社區矯正對象應當每周一次電話或當面向所在司法所報到,匯報本周以來的活動情況、所在位置及思想狀況;
3、每個月到司法所當面報到一次,接受談話,匯報近期個人遵紀守法及思想狀況,並提交書面思想匯報。
E. 司法局和社區矯正是一個地方嗎
社區矯正是與監禁矯正相對應的行刑方式。是指將符合法定條件的罪犯置於社區內,由司法行政機關(司法局)及其派出機構(司法所)在相關部門和社會力量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並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
接受社區矯正的罪犯,稱為社區服刑人員,包括: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決定暫予監外執行、被剝奪政治權利並在社區服刑的人員。
在符合上述條件的情況下,對於罪行輕微、主觀惡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殘犯、以及罪行較輕的初犯、過失犯等,應作為重點對象,適用上述非監禁措施,實施社區矯正。
社區矯正有三個目的:直接目的是通過社區矯正組織進行社會化的教育,使罪犯適應並順利回歸社會;間接目的是增強社區公民的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根本目的是預防犯罪,維護社會穩定,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法律依據:2011年2月2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明確規定了對判處管制、緩刑以及假釋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F. 法院下達到司法局矯正科矯正函後,司法局矯正科該怎麼對待
不去的話會對你直接強制措施,甚至直接收監。
G. 華容縣司法局矯正股股長是誰
登錄華容縣司法局的官方網站,既可以找到矯正股股長的人選信息。
H. 司法局社區矯正是干什麼的
主要任務:社區矯正工作者要做的首先不是簡單地管理,而是對矯正對象提供特別幫助和服回務,包括答幫助他們尋找工作或辦理最低生活保障,幫助他們在獲得工作後努力保持,
幫助他們妥善解決個人與家庭、鄰里的關系,幫助他們樹立生活信心,正確認識社會正確面對自己,正確認識社會現實與主觀能力之間的矛盾,等等。
(8)司法局矯正股擴展閱讀:
工作矛盾
社區矯正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根據兩高兩部的通知精神,司法行政機關是具體組織實施部門,法院、檢察院、公安、民政、監獄等部門分工負責,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社區矯正試點工作。但實踐中由於牽涉的部門較多,權利義務不明確,且沒有固定的統一辦公場所,各部門為了局部利益,對做好這項工作缺乏熱情和主動性,反而使工作復雜化,最後司法行政部門也只能因陋就簡。
I. 司法局社區矯正科與社區矯正管理教育服務中心是什麼關系
社區矯正管理教育服務中心是司法局社區矯正科的基層單位,隸屬於司法局社區矯正科。
社區矯正是與監禁矯正相對應的行刑方式。是指將符合法定條件的罪犯置於社區內,由司法行政機關(司法局)及其派出機構(司法所)在相關部門和社會力量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並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
接受社區矯正的罪犯,稱為社區服刑人員,包括: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決定暫予監外執行、被剝奪政治權利並在社區服刑的人員。
社區矯正有三個目的:直接目的是通過社區矯正組織進行社會化的教育,使罪犯適應並順利回歸社會;間接目的是增強社區公民的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根本目的是預防犯罪,維護社會穩定,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9)司法局矯正股擴展閱讀:
社區矯正由來
社區矯正是一個外來語。社區矯正是西方國家首先推行的一種刑事執法模式,其理念正始於19世紀末近代學派的行刑社會化思想。近代學派的學者們認識到監獄刑罰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非監禁刑罰措施和對罪犯人格的改造,社區矯正便由此發端。
20世紀50年代興起了罪犯再社會化思潮,以安塞爾為代表的新社會防衛學派提出對罪犯實行人道和再社會化,使社區矯正思想由孕育走向成熟,並逐漸由學說滲透到立法,再轉化為各國的行刑實踐。
注重對犯罪人的改造、完善而不是報復,刑罰的目的是將社會人格不完善、不能正常進行社會生活的犯罪人再社會化,已成為現代社會的共識。社區矯正比監獄矯正有更大的優越性,目前已成為西方國家佔主導地位的行刑方式,也已成為世界各國刑罰體制改革發展的趨勢。
過去,中國沒有使用社區矯正的名稱。但是,中國的刑罰制度中,包含了社區矯正的有關內容。例如,管制、緩刑、假釋等。
不過,與其他一些國家相比,特別是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做法在制度上、力度上,都有需要改進的地方。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各國都在不斷進行刑罰制度的創新,嘗試用最有益的方式處理犯罪和犯罪人,社區矯正就是這樣一種刑罰方式的探索和實踐。
從國際社會的發展趨勢來看,刑罰制度已經從以監禁刑為主的階段進入了以非監禁刑為主的階段。在許多國家中,適用社區矯正的人數大大超過監禁人數。國外社區矯正的方式主要包括緩刑、假釋、社區服務、暫時釋放、工作釋放、學習釋放、電子監控等。
參考資料:網路-司法局
參考資料:網路-社區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