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公司法人訴訟公司

公司法人訴訟公司

發布時間: 2021-03-10 09:27:56

① 起訴公司及公司法人,

您所說「法來人」是指這個公司的董事長自或總經理,這是您誤言。董事長或總經理在公司負主要責任,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其職務行為即為法人(公司)行為,您只要起訴該公司即可,分列兩個當事人,可能反倒會影響您的利益,關鍵是所提供證據證明的目的是否符合最高院《民事案件證據規定》。

② 起訴一個公司,對法人會有什麼影響

根據《企復業法制人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定》第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登記機關不予核准登記:(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二)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正在被執行刑事強制措施的。(三)正在被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通緝的。(四)因犯有貪污賄賂罪、侵犯財產罪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五年的;因犯有其他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三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五年的。法人被起訴,也不一定就會判刑處罰,也可能無罪釋放的,所以被起訴之後,公司應該立刻擬定一個針對性的方案,保證公司之後的運營能夠正常。如果公司法人代表兼總經理被判刑的,公司應當按照公司章程產生新的法定代表人,然後到工商機關辦理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即可。法律依據:《企業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定》第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登記機關不予核准登記:(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二)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正在被執行刑事強制措施的。(三)正在被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通緝的。

③ 起訴公司!公司無力償還!可否追究公司法人

通常情況下,公司債務用公司法人財產償還,公司法定代表人不承擔償還公司債務的責任。不過,如果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時具有公司股東身份,那麼,在其出資不足或抽逃出資的情況下,債權人可依法追究其責任。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十條第三款: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三十五條:公司成立後,股東不得抽逃出資。
第九十一條:發起人、認股人繳納股款或者交付抵作股款的出資後,除未按期募足股份、發起人未按期召開創立大會或者創立大會決議不設立公司的情形外,不得抽回其股本。

④ 公司被起訴法人代表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根據《企業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定》第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回的,不答得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登記機關不予核准登記:(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二)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正在被執行刑事強制措施的。(三)正在被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通緝的。(四)因犯有貪污賄賂罪、侵犯財產罪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五年的;因犯有其他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三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五年的。法人被起訴,也不一定就會判刑處罰,也可能無罪釋放的,所以被起訴之後,公司應該立刻擬定一個針對性的方案,保證公司之後的運營能夠正常。如果公司法人代表兼總經理被判刑的,公司應當按照公司章程產生新的法定代表人,然後到工商機關辦理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即可。法律依據:《企業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定》第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登記機關不予核准登記:(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二)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正在被執行刑事強制措施的。(三)正在被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通緝的。

⑤ 法定代表人能起訴公司嗎

?星期四, 05/14/2009 - 22:11 | 作者: 呂剛 | 評論: 0 條 | 瀏覽: 224 次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有權對外代表公司處理公司事務,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後果由公司承擔。但是,擔任法定代表人的股東或董事與公司發生糾紛引發訴訟時,由於該股東或董事、公司都是案件的當事人,如果繼續允許這些股東或董事繼續以法定代表人身份代表公司訴訟,則將形成股東或董事「自己告自己」的訴訟表象,並可能導致股東、董事個人利益與公司利益發生沖突。我國公司法對上述情形下的公司訴訟代表權的確定未作規定,但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往往採取下列方式:1. 公司章程對公司訴訟代表權的人選確定有約定的,按照章程約定。2. 建議公司召開臨時股東會,或以股東協商方式選定公司訴訟代表人。3. 公司不能通過股東會議或協商方式確定訴訟代表人的,對設有董事會的公司,通知副董事長代表公司參加訴訟。對未設董事會的公司,通知其他董事代表公司參加訴訟。其他董事有兩人以上的,可協商確定其中之一。協商不成,法院可予以指定。4. 公司董事會或董事中無適合人選的,基於公司監事會的法定職責,法院可指定公司監事會主席或執行監事代表公司參加訴訟。5. 通過以上途徑仍不能確定,法院可指定與擔任法定代表人的股東或董事提起的訴訟沒有明顯利害關系的其他股東作為公司的訴訟代表人。 公司訴訟代表人確定後,公司訴訟代表人有權代表公司形式訴訟權利,承擔訴訟義務。公司訴訟代表人可以選聘代理人參加訴訟。

⑥ 公司法人一起起訴

根據公司法 規定的 有限公司的股東在其出資的范圍內承擔責任,一般不會執行股東的個人財產,但是有一「揭開公司面紗」的制度,指控制股東為逃避法律義務或責任而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濫用法人資格或股東有限責任待遇、致使債權人利益嚴重受損時,法院或仲裁機構有權責令控制股東直接向公司債權人履行法律義務、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本案你有證據證明公司股東符合法律規定時,是可以直接執行股東財產的。

熱點內容
國際經濟法概論串講 發布:2025-09-12 16:12:46 瀏覽:463
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發布:2025-09-12 16:06:34 瀏覽:593
以手法治腰突經驗 發布:2025-09-12 15:53:53 瀏覽:293
鋁型材廠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15:47:10 瀏覽:942
合同法第73條怎樣理解 發布:2025-09-12 15:29:48 瀏覽:637
香港大法官是否終生制 發布:2025-09-12 15:27:59 瀏覽:801
知名的商法案件 發布:2025-09-12 15:06:52 瀏覽:570
文化館須遵守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14:57:52 瀏覽:813
白紙上按手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2 14:37:09 瀏覽:620
上海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什麼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2 14:24:05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