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港澳台司法
1. 涉外司法送達和涉港澳台送達有什麼不同阿。
一般的涉港澳台的視為涉外的。
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去正保旗下法律網咨詢,加油哦。
2. 什麼是司法和司法部門包括哪些
司法(Justice),又稱法的適用,通常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司法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運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司法是實施法律的一種方式,對實現立法目的、發揮法律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由於「三權分立」,司法與行政、立法之間有嚴格界限和區分。
在中國,司法機關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兩大類。另外,公安機關可以被認為是司法機關的一部分,在行使行政職能時則不屬於司法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偵查部門、軍隊保衛部門等其他負有刑事偵查權的機關在進行刑事訴訟的過程中其角色同公安機關。
(2)涉港澳台司法擴展閱讀:
司法部門的職能劃分:
1、審判權
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其他國家機關不能分享。憲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依法確立了人民法院作為審判機關履行國家審判職能的性質。
2、檢察權
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有權對國家公務人員履行職務進行監督,對公安機關的偵查、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司法行政機關的監獄工作進行監督。憲法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依法確立了人民檢察院作為國家檢察機關代表國家行使檢察權的法律監督機關性質。
3、偵查權
公安機關依法行使偵查權,具有司法的性質。公安機關除具有司法的屬性外,歸屬國家行政機關的組成部分;公安機關的主要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
4、特殊偵查權
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對危害國家安全犯罪立案偵查、監獄偵查部門依法對發生在監獄內部的一般刑事犯罪立案偵查、軍隊保衛部門依法對軍人犯罪立案偵查,上述負有刑事偵查權的機關在履行刑事偵查職能過程中角色同公安機關,可以被認為是司法機關的一部分。
但上述機關(包括公安機關)在履行行政職能或其他非偵查職能的時候屬於行政機關的組成部門或軍隊政治部門的組成部門,不認為是司法機關。
3. 涉港澳台民事案件由哪級法院管轄
回復 zw3300003:這種答案都會採納?
關於涉港澳台經濟糾紛案件如何管轄和受理的規定:
(一)第一審涉港澳經濟糾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二)第一審涉港澳經濟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按照民事訴訟法(試行)第二章第二節關於地域管轄的規定辦理。
(三)涉港澳經濟合同的簽訂地、履行地或者被告住所地雖不在內地,但是案件的訴訟標的物在內地或者被告有財產在內地的,當事人之間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可以由訴訟標的物所在地或者被告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四)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與經濟合同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法院管轄。但是在內地興辦合資經營企業或者合作經營企業的合同和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的合同,當事人不得用協議方式排除我人民法院的法定管轄。
(五)港澳當事人之間的經濟糾紛,其經濟關系的發生、變更、消滅和訴訟標的物均不在內地的,當事人按照書面協議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可予受理。在沒有協議的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另一方當事人應訴的,視為雙方承認人民法院對該訴訟有管轄權。
(六)涉港澳經濟糾紛的當事人協議提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仲裁委員會或者國外某仲裁機構或非常設仲裁機構仲裁的,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如果仲裁協議不明確,當事人又不能達成新的協議,在這種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可予受理;如果另一方當事人對管轄權提出異議,人民法院應當首先審查仲裁協議,並就是否有管轄權作出裁定。當事人對裁定不服,可以上訴。
關於涉港澳台經濟糾紛案件如何管轄和受理的規定:(一)第一審涉港澳經濟糾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二)第一審涉港澳經濟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按照民事訴訟法(試行)第二章第二節關於地域管轄的規定辦理。(三)涉港澳經濟合同的簽訂地、履行地或者被告住所地雖不在內地,但是案件的訴訟標的物在內地或者被告有財產在內地的,當事人之間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可以由訴訟標的物所在地或者被告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四)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與經濟合同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法院管轄。但是在內地興辦合資經營企業或者合作經營企業的合同和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的合同,當事人不得用協議方式排除我人民法院的法定管轄。(五)港澳當事人之間的經濟糾紛,其經濟關系的發生、變更、消滅和訴訟標的物均不在內地的,當事人按照書面協議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可予受理。在沒有協議的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另一方當事人應訴的,視為雙方承認人民法院對該訴訟有管轄權。(六)涉港澳經濟糾紛的當事人協議提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仲裁委員會或者國外某仲裁機構或非常設仲裁機構仲裁的,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如果仲裁協議不明確,當事人又不能達成新的協議,在這種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可予受理;如果另一方當事人對管轄權提出異議,人民法院應當首先審查仲裁協議,並就是否有管轄權作出裁定。當事人對裁定不服,可以上訴。
4. 涉及港澳台的訴訟屬於涉外民事訴訟嗎
一般將這兩個問題作為並列的概念,《民事訴訟法》將「涉外民事訴訟」專門列為回一章予以規答定,而未規定涉港澳台的的訴訟制度,而是通過具體的單行法規和司法解釋予以規定。
具體可參見http://www.hainu.e.cn/zy_jingpinkecheng/asp_hainu_show.asp?id=3839。
5. 檢察院和法院歸不歸司法部管轄
檢察院和法院屬於司法系統歸國家司法部管轄,國家司法部規劃、協調、指導法治人才隊伍建設相關工作,指導、監督本系統隊伍建設。負責本系統警務管理和警務督察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國家司法部的主要職責是:
(一)承擔全面依法治國重大問題的政策研究,協調有關方面提出全面依法治國中長期規劃建議,負責有關重大決策部署督察工作。
(二)承擔統籌規劃立法工作的責任。負責面向社會徵集法律法規制定項目建議。
(三)負責起草或者組織起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草案。負責立法協調。
(四)承辦行政法規的解釋、立法後評估工作。負責地方性法規、規章的備案審查工作。組織開展規章清理工作。
(五)承擔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責任。承辦申請國務院裁決的行政復議案件工作。指導、監督全國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負責行政復議和應訴案件辦理工作。
(六)承擔統籌規劃法治社會建設的責任。負責擬訂法治宣傳教育規劃,組織實施普法宣傳工作,組織對外法治宣傳。推動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建設。指導依法治理和法治創建工作。指導調解工作和人民陪審員、人民監督員選任管理工作,推進司法所建設。
(七)負責全國監獄管理工作,監督管理刑罰執行、罪犯改造的工作。指導、管理社區矯正工作。指導刑滿釋放人員幫教安置工作。
(八)負責司法行政戒毒場所管理工作。
(九)負責擬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規劃並指導實施,統籌和布局城鄉、區域法律服務資源。指導、監督律師、法律援助、司法鑒定、公證、仲裁和基層法律服務管理工作。負責香港、澳門的律師擔任委託公證人的委託和管理工作。
(十)負責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組織實施工作。
(十一)負責國家法治對外合作工作。履行國際司法協助條約確定的對外聯系機關(中央機關)職責,參與有關國際司法協助條約談判。承擔報送國務院審核的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法律審查工作。組織開展法治對外合作交流。承辦涉港澳台的法律事務。
(十二)負責本系統槍支、彈葯、服裝和警車管理工作,指導、監督本系統財務、裝備、設施、場所等保障工作。
(十三)規劃、協調、指導法治人才隊伍建設相關工作,指導、監督本系統隊伍建設。負責本系統警務管理和警務督察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十四)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任務。
(5)涉港澳台司法擴展閱讀
省、市、區級司法(廳)局的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及上級有關部門關於司法行政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工作部署;起草制訂本地區司法行政工作中、長期規劃及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
2、承擔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制定全區依法治區和法制宣傳教育年度規劃,並組織實施;協調、指導、督促、檢查鎮街、區機關部門及系統的依法治理工作。
3、指導、管理、監督全地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和社會法律咨詢機構的法律服務工作。
4、負責管理開展全地區法律法律援助和"148"法律服務工作;指導、檢查鎮街、區有關部門法律援助工作站(分部)和律師事務所、公證處以及社會法律援助志願者開展法律援助和"148"法律服務工作。
5、指導全區鎮街社會糾紛"大調解"中心開展工作;管理、指導各司法所工作,管理、指導、檢查全地區的人民調解工作。
6、承擔地區的社區矯正和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指導鎮街安置幫教領導小組開展工作。
7、負責司法行政系統內的執法檢查、監督;負責地區法行政的行政復議、應訴工作。
8、負責地區司法行政幹警、法律服務隊伍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幹部教育培訓及調研工作。
6. 涉港澳台案件為什麼參照涉外案件處理,哪部法律有規定
依據他當地的法律,現在那些地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與大陸政策不一樣,只要不違背祖國統一和憲法的基本原則,一般適用地方法律
7. 涉及港澳台離婚案件怎麼辦理
涉港澳台胞訴訟離婚登記1、涉港澳台訴訟離婚登記 雙方若無法就離婚事宜達成協議,或雖能達成協議,但一方無法親自回國辦理協議自願離婚事宜,只能選擇訴訟離婚一途。2、涉港澳台訴訟離婚的管轄法院 (1)港澳台灣同胞與同大陸居民一方要求離婚,不論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大陸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如港澳台胞一方在居住國法院起訴,大陸居民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 (2)根據民事訴訟法關於地域管轄以及涉外民事訴訟管轄的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涉港澳台離婚案件的管轄,一般應以原告住所地或者居所地法院作為管轄法院。下列三類案件,均由原告住所地或者居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甲、大陸居民一方要求與港澳台胞離婚的案件; 乙、大陸一方與港澳台胞離婚後未辦理離婚手續,一方或者雙方分別在大陸和港澳台灣再婚的,如果其中一方當事人(大陸一方)提出與原配偶離婚的案件; 丙、回大陸定居的一方要求與在港澳台胞離婚的案件。 (3)根據《關於人民法院認可台灣地區有關法院民事判決的規定》,案件雖經台灣地區有關法院判決,但當事人未申請認可,而是就同一案件事實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予受理。 三、涉港澳台訴訟離婚提供的證據效力相關規定 1、如果涉港澳台婚姻的當事人的結婚登記不是在內地辦理,當事人在內地提起訴訟離婚的,對來自港澳台灣的結婚登記注冊證書,也要履行相關的公證、認證手續。 2、根據最高法院《民訴證據若干規定》第11條的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證據是在香港、澳門、港澳台灣地區形成的,應當履行相關的證明手續。在大陸無住所的港澳台灣地區當事人從港澳台灣地區寄交或者託交的有關訴訟材料,應當經港澳台灣當地的公證機構或者其他部門、民間組織、律師出具證明,個人可以由其工作單位出具證明。 3、港澳台灣地區訴訟文書認定的事實對大陸地區法院一般不具有預決的效力。但當事人對已為人民法院認可的港澳台灣地區有關法院做出的民事判決所認定的事實無需舉證。
8. 涉港澳台案件
回答即可得2分,回答被採納則獲得懸賞分以及獎勵20分。 積分規則
回答字數在10000字以內
9. 港澳台居民在大陸犯罪如何處理
依照中國大陸的法律處罰,但要走涉外流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6條第1款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特別規定的外,都適用本法。
所謂的特別規定是《刑法》第11條「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港澳台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不屬於法律特別規定范圍。
(9)涉港澳台司法擴展閱讀:
從1997年到2011年,人民法院共審結各類涉港澳台案件135022件,其中涉港案件85839件、涉澳案件5379件、涉台案件43804件。
2008年以來共審結各類涉港澳台案件53281件,年均增長11.03%,其中刑事案件907件,民商事案件51445件,行政案件929件。最高法始終注意加強對涉港澳台案件的審判指導,先後出台有關涉港澳台案件審理的司法解釋14件。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各級人民法院堅決貫徹依法平等保護原則,同時盡可能給予港澳台同胞訴訟便利,積極對涉港澳台案件推行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優先執行等制度。
通過健全審判組織和完善審判工作機制,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各級人民法院對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實行集中管轄,形成了以「特定管轄法院、專門審判機構、專業審判人員」為特徵的專業化審判格局。
廣東、福建等地部分法院還成立了涉港澳台案件專門審判庭或合議庭,有效地保障了港澳台同胞正當合法權益。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涉港澳台案司法解釋達14個
10. 外航網站涉港澳台信息有多少家已完成整改
截至7月13日,外航網站涉港澳台信息整改情況,已經有38家完成了整改,只剩下6家。
7月13日,在中國民用航空局(下簡稱「民航局」)新聞發布會上,民航局綜合司副司長顧曉紅通報了外航網站涉港澳台信息的整改情況。
顧曉紅表示,根據民航局監管有關部門提供的情況,截至今天(7月13日),涉事的44架外國航空公司已經有38家完成了整改,只剩下6家。這6家由於技術原因等,仍在申請延期整改。最後的截止日期是7月25日。
顧曉紅稱,民航局將繼續密切關注,並敦促上述6家航空公司按期完成整改。並且將在7月25日之後對外通報整改情況。
中國民航局當時表示,將對後續整改情況進行核查,對不符合的外國航空公司將依法依規採取進一步的措施。
該事件後續曾發生波折。據媒體5月6日消息,據美媒報道,中國民航局日前致函給多家美國航空公司,要求其不得將港澳台地區列為「國家」。美國白宮卻對此橫加指責,揚言「反對中國脅迫美國航空公司。」
5月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主持例行記者會時回應道,無論美方怎麼說、怎麼做,都改變不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港澳台地區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客觀事實。中方將會繼續按照一個中國原則處理與外國的關系。同時我們必須指出,在華經營的外國企業應當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遵守中國法律,尊重中國人民民族感情。這是它們在這里經營的最基本的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