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鄞州司法局

鄞州司法局

發布時間: 2021-03-11 22:57:35

司法考試戶籍錯誤

我從法律敎育網了解到這個沒有什麼影響 或者你去現場確認的時候 可以咨詢一下

② 寧波市傷殘鑒定中心電話

傷殘鑒定需要到寧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系電話:0574-83865510。

監督投訴電話:0574-12345。

受理條件:

(一)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 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7.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8. 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9. 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工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10.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二)職工屬於下列單位之一:

1、參加市本級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

2、參加浙江省省級工傷保險統籌的、在甬的行業用人單位;

3、工商登記在市工商局、法人登記在市民政局的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

4、生產經營地在市本級統籌范圍內(鄞州、鎮海、北侖區除外)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外省市用人單位。

(三)職工與上述(二)中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或者聘用關系。

(四)申報時限:

1、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在此期間發生的符合政策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2、用人單位未按上述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2)鄞州司法局擴展閱讀:

法定依據:

1、《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2、《工傷認定辦法》第三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按照前款規定應當向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根據屬地原則應向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

第四條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按本辦法第三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參考資料:浙江政務服務網-職工工傷認定

③ 寧波市鄞州區法律援助中心電話是多少

12348 司法部設立的全國通用法律咨詢和援助熱線 你打過去就會連接到當地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

④ 鄞州區司法局在哪裡

您好!鄞州區司法局在寧波市鄞州區惠豐東路569號。謝謝閱讀!

⑤ 關於怎樣開展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三調聯動工作方案

參考資料:
為破解難題,10年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各地結合實際,創造性地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開啟了矛盾糾紛的「大調解」時代。
大調解,調順了法理情,調出了社會大和諧。
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對接
人民調解曾被譽為「東方一枝花」,這種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依法對民間糾紛當事人說服勸解、消除紛爭的群眾自治活動,具有靈活便捷、貼近群眾的優點。長期以來,人民調解在處理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大調解」背景下,人民調解的優勢得到了延伸。2008年,北京市豐台區司法局在區人民法院成立了「訴前人民調解工作室」,對一些法律關系簡單、爭議不大、適合調解的糾紛,法院引導當事人到訴前人民調解工作室調解。調解成功的,出具人民調解協議書;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繼續選擇其他合法方式解決問題。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的對接,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2009年,江蘇省綜治辦、省法院、省司法廳聯合制定了《關於深化「訴調對接」工作的實施意見》,全面落實訴前調解機制,由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在基層法院及派出法庭設立調解工作室,並派駐不少於兩名常駐專職調解員。2009年,江蘇省513名人民調解員在訴前調解案件38649起,調解成功率達63.05%。隨著訴調對接平台的搭建完善,僅2012年上半年,江蘇基層法院派出的人民法庭訴前調解成功案件就達41367件,訴前調解成功數占民事一審案件收案數的34.83%。
除了把人民調解工作室引入法院,上海市法院系統還全面推廣民事糾紛委託調解制度,將一些簡單的民事糾紛委託給人民調解組織。截至2011年年底,全市共受理委託調解案件33.5萬件,受案數量和調解成功率逐年上升。
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聯動
由於行政調解只適用於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的案件,行政調解結果沒有明確的法律效力,與之相比較,人民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對行政調解是一種有益的補充。10年來,各地構建大調解機制,實現了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的聯動,提升了行政調解的效能,提高了社會矛盾糾紛的調解成功率。
2009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簇橋派出所引入人民調解員參與實施調解工作。簇橋派出所所長蔣泉說:「人民調解員與民警一起調解,是公安機關職責范圍外的矛盾糾紛調處模式,成功率相當高!」2012年3月,四川省廣安市公安局、司法局發出《關於建立派出所、司法所聯動協作機制的通知》,構建人民調解員常駐派出所協作調解機制。在公安機關受理的糾紛中,凡屬於可以調解范圍的,接警人員可以主動建議並徵得當事人的同意,移送給派出所的人民調解員進行調解。
行政調解往往涉及眾多行業,覆蓋多個領域,對於勞動爭議、醫患糾紛、交通事故處理等特定領域內的糾紛,各地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的聯動優勢,有針對性地把矛盾糾紛化解消融。
上海市積極創新機制,將醫患糾紛納入調解范疇,成立專門的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江蘇省也建立專業化的醫患糾紛調解組織。2010年,全省共建立各級醫患糾紛人民調解組織96個,覆蓋85%的縣(市、區)醫療機構,共調處醫患糾紛2260起,調處成功1829起。
在交通事故中引入人民調解,化解交通事故糾紛,是大調解的又一成功做法。2006年8月,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把人民調解機制引入道路交通事故的調處,率先在全國創建了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至2012年5月,寧波市已成立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12個,每個交警中隊都設有人民調解室。
行政調解與司法調解互通
過去,一些應由行政管理部門調解的矛盾糾紛,因某些原因一時解決不了,個別行政管理部門以「走法律渠道」、「依法解決」為理由,將矛盾推到法院。有些案件不屬於法院管轄范圍之內,法院也無力解決,導致信訪案件居高不下。
建立起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矛盾化解的互通機制,是整合資源,實現優勢互補的必然要求。綜合運用行政與司法的調解手段構築維護社會穩定的防線,對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近年來,江蘇省常州市建立起行政機關與人民法院工作聯絡機制,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定期組織調解人員培訓學習。人民法院在立案前引導當事人選擇行政機關先行調解,當事人同意接受訴前行政調解的,移送有關行政部門進行調解。基層人民法院還在矛盾糾紛比較多的行政機關設立專門的「審判點」、「調解點」,指派專人常駐或定期前往。
在各地成功實踐的基礎上,2010年,中央綜治辦下發的《關於切實做好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解工作的意見》規定,要建立健全行政調解與司法調解的銜接機制。對特定社會矛盾糾紛負有管理責任的行政部門,應當把調解作為化解社會矛盾的重要措施,依法依規調解,及時定紛止爭;當社會矛盾糾紛無法通過行政調解解決時,應積極引導當事人依法、合理表達訴求。人民法院對可以行政調解的案件,在立案前,應主動告知當事人,可以先行行政調解,使社會矛盾糾紛得到多渠道解決;對已經行政調解未達成協議的訴訟案件,人民法院應優先審理。
這一年,全國工商部門共受理消費者申訴舉報99.5萬件,辦結率為96.3%,對於多達3.7萬件沒有調解成功的申訴案件,絕大多數通過司法訴訟最終得到了解決。
從過去單一的調解方式,到現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立;從過去三大調解各自為戰,到現在「三調聯動」、集團作戰;從過去不重視調解,到現在把調解擺在更重要位置、調解優先,10年來,「大調解」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為社會矛盾糾紛提供了常態、高效、便捷、權威的化解渠道。哪裡有人群,哪裡就有調解組織,哪裡有矛盾糾紛,哪裡就有調解工作,「大調解」傳播著「和為貴」的理念,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築起了「安全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助推器」。

⑥ 鄞州交通局屬於什麼機關

是寧波市鄞州區所屬的一個行政機關
關於印發《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
錄入時間:2011-8-15 閱讀 525 次

各鎮(鄉)黨委、政府,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區級機關各單位:
《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已經市委、市政府批准,現印發給你們。請區級有關部門抓緊做好工作,盡快組織實施,確保「三定」工作於2011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

中共寧波市鄞州區委
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政府
2011年8月11日
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

根據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二中全會關於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意見》(中發〔2008〕12號)、《中共浙江省委辦公廳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浙江省市縣政府機構改革意見>的通知》(浙委辦〔2010〕38號)要求,結合鄞州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圍繞區委、區政府「四大優化升級」的戰略部署,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把理順職責關系、明確和強化責任作為改革的重點。進一步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完善運行機制,提高行政效能,逐步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促進鄞州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堅持上下銜接、精簡統一。認真落實上級要求調整的部門和強化的職能,職能調整和機構設置與省、市政府機構改革相銜接。推進職能整合和機構調整,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切實改進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
2、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根據鄞州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重點圍繞推進區域經濟結構、城鄉統籌水平、社會綜合管理、群眾生活品質的優化升級,切實解決經濟社會管理中的實際矛盾和難題,構建符合城鄉發展規律、促進社會和諧的行政管理體制。
3、堅持權責一致、依法行政。合理界定和配置政府部門職能,理順職責關系,明確和強化部門責任,著力解決多頭管理、主次不清等問題,增強政府執行力、公信力,推進行政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逐步實現政府組織機構、職能、編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
二、主要任務
(一)轉變政府職能
按照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的要求,全面梳理政府各部門的行政職能,對一些可以取消的職能要堅決取消,可以由鄉鎮政府承擔的事項要及時下放,把該由政府管理的事項切實管好,把不該由政府管理的事項轉移出去。
堅持從實際出發,突出區政府履行職責的重點,加強對本地區經濟社會事務的統籌協調,更加註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著力解決教育、衛生、就業、社會保障、住房等民生問題,完善行政執法和監管體系,增強應急管理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能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穩定。
創新政府管理方式,大力推進電子政務,提高政府服務水平。改進直接面向基層和群眾的「窗口」機構的服務與管理,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減少行政許可,簡化辦事流程,規范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
(二)理順職責關系
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上級黨委、政府的有關規定,按照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上下銜接、有利工作的原則,合理確定各部門的職責分工。對確需多個部門管理的事項,要分清主辦和協辦關系,明確牽頭部門,建立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三)明確和強化責任
按照權責一致、有權必有責的要求,通過定職責、定機構、定編制,在賦予政府部門職權的同時,明確相應承擔的責任。健全完善政務公開、效能監督、績效考核制度,推進行政問責,強化責任追究,切實解決權責脫節的問題,強化政府各部門的責任意識。
(四)調整優化組織結構
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履行職責的需要,調整優化政府組織結構:
1、組建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將區經濟發展局的工業經濟管理職責、區科學技術局(信息產業局)的信息產業和信息化管理職責,整合劃入區經濟和信息化局。不再保留區經濟發展局。區科學技術局不再掛區信息產業局牌子。
2、組建區商務局。將區貿易局的職責、區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的職責,整合劃入區商務局。區糧食局與區商務局合署辦公。不再保留區貿易局、區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
3、組建區交通運輸局。將區交通局的職責、區城市管理局的城鄉公交(城市客運)職責,整合劃入區交通運輸局。不再保留區交通局。
4、組建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區建設局的職責劃入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掛區人民防空辦公室牌子。不再保留區建設局。
5、組建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區人事局的職責、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職責,整合劃入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不再保留區人事局、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原與區人事局合署辦公的區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單獨設置,列黨委機構序列。
6、組建區風景旅遊管理局。將原區風景旅遊管理局由區政府直屬事業單位調整為區政府工作部門。
7、調整食品葯品監管體制和職能。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鄞州分局由市垂直管理調整為區政府工作部門,更名為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明確區衛生局承擔食品安全綜合協調、組織查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職責,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承擔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和保健食品、化妝品衛生監管職責。
8、原在區政府辦公室掛牌的區政府法制辦公室改為單獨設置,列入區政府工作部門序列。
9、區委、區政府信訪局由掛靠區政府辦公室調整為與區委辦公室合署辦公。
全面清理規范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事機構,撤銷工作任務已完成的議事協調機構。今後,要嚴格控制議事協調機構設置,確需設立的,嚴格按規定進行審批,不單獨設置實體性辦事機構,不單獨核定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合署辦公的機構,要嚴格執行浙委辦〔2007〕98號文件規定,不得搞「明合暗分」。
嚴格執行機構編制管理有關規定,對行使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要按照「還政予政」的要求逐步清理規范。今後,除法律法規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規定外,不再批准設置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經過上述調整,區政府設置工作部門25個(詳見附表)。
(五)完善管理體制
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推進擴權強鎮改革,進一步理順區與鄉鎮權責關系,增強中心鎮管理服務功能。探索完善鄉鎮行政執法體制,合理界定區與鄉鎮政府的職責許可權,實現權責對應。理順基層社會管理體制,創新街道社區工作機制。
(六)嚴格控制人員編制
人員編制實行總量控制,不突破上級核定的行政編制總數,對人員編制實行實名制動態管理。研究制定區政府各部門「三定」規定,進一步規范區政府各部門內設機構、人員編制及領導職數。
三、組織實施
區政府機構改革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統一領導下,由區機構編制委員會組織實施,2011年8月底基本完成。各部門和單位要嚴格按照批準的機構改革方案執行,切實統一思想,嚴明工作紀律,積極穩妥地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工作正常運轉。區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要認真履行職責,做好相關具體工作。紀檢(監察)、組織、人事、財政、審計等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共同做好各項工作。
附: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政府機構設置表

附:
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政府機構設置表

辦公室

發展和改革局

經濟和信息化局

教育局

科學技術局

民族宗教事務局

監察局

民政局

司法局

財政局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環境保護局

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交通運輸局

水利局

農林局

商務局(糧食局)

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體育局)

衛生局

人口和計劃生育局

審計局

風景旅遊管理局

統計局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法制辦公室

公安分局

說明:區政府設工作部門25個。其中:監察局與紀律檢查委員會機關合署辦公、民族宗教事務局與區委統一戰線工作部合署辦公,列入政府工作部門序列,不計政府機構個數;區政府僑務辦公室與區委統一戰線工作部合署辦公;區政府辦公室掛區政府外事辦公室牌子;發展和改革局掛物價局牌子;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掛人民防空辦公室牌子;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與城市管理局合署辦公;農林局掛海洋與漁業局牌子;糧食局與商務局合署辦公;體育局與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合署辦公;公安分局既是區政府工作部門,也是市公安局派出機構,不計政府機構個數。

⑦ 寧波市人民政府的組成部門

寧波市政府辦公廳
寧波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寧波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寧波市教育局
寧波市科技局
寧波市公安局
寧波市監察局
寧波市民政局
寧波市司法局
寧波市財政(地稅)局
寧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寧波市民族宗教事務局
寧波市國土資源局
寧波市規劃局(市測繪與地理信息局)
寧波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寧波市城市管理局(寧波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寧波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港口管理局)
寧波市水利局
寧波市農業局
寧波市林業局
寧波市貿易局
寧波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
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寧波市衛生局
寧波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寧波市審計局
寧波市環境保護局
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
寧波市糧食局
寧波市旅遊局
寧波市體育局
寧波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寧波調查隊
寧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寧波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寧波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寧波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中共寧波市委、寧波市人民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
寧波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寧波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
寧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寧波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
中共寧波市委寧波市人民政府信訪局
寧波市人民政府口岸與打擊走私辦公室
寧波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寧波市人民防空辦公室
寧波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寧波市行政審批管理辦公室(寧波市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寧波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寧波市人民政府國內經濟合作辦公室
寧波市農業機械化服務總站(寧波市農業機械化管理局)
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寧波市供銷合作聯合社
寧波市社會科學院(寧波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寧波市分會/中國國際商會寧波商會
寧波市檔案局(館) 餘姚市人民政府
慈溪市人民政府
奉化市人民政府
寧海縣人民政府
象山縣人民政府
鄞州區人民政府
海曙區人民政府
江東區人民政府
江北區人民政府
鎮海區人民政府
北侖區人民政府 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寧波保稅區管理委員會
大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寧波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寧波東錢湖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
寧波杭州灣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
梅山島保稅港區管理委員會

⑧ 到寧波鄞州古林司法局乘幾路車

那要看你從哪裡出發

⑨ 寧波鄞州區哪有法律援助中心或司法中心前提:免費的 電話是多少

單位地址:鄞州區惠風東路568號A樓

單位名稱:寧波市鄞州區司法局

值班電話內:87525868

傳真:87525859

(9)鄞州司法局擴展閱讀

工作職責:

一、容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有關司法行政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制定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

二、指導全區司法行政系統隊伍建設、組織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指導管理全區司法所建設;管理全區基層司法助理員工作;指導監督全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綜合管理社會法律服務機構。

三、擬訂全區法治宣傳與普法教育的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全區各鎮、街道、各部門、各行業法治宣傳、依法治理和對外法治宣傳工作,承擔區依法治理和普法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四、指導管理全區社區矯正、幫教安置工作,承擔區社區矯正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區刑釋解矯人員幫教安置協調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熱點內容
2018法律責任競合 發布:2025-09-12 08:34:09 瀏覽:718
婚姻出軌民法 發布:2025-09-12 08:33:19 瀏覽:244
工作指引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12 08:33:18 瀏覽:153
會計職業道德誠信問題 發布:2025-09-12 08:33:15 瀏覽:600
科技使得道德的作文 發布:2025-09-12 08:14:50 瀏覽:596
科技型公司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08:05:50 瀏覽:615
合同法調整部門 發布:2025-09-12 07:57:42 瀏覽:914
行政法規以上本數 發布:2025-09-12 07:37:44 瀏覽:931
法治人治的關系 發布:2025-09-12 07:35:41 瀏覽:230
研究生實驗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07:34:52 瀏覽: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