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民法典
1. 學習民法總則有感
民法通則是我國民法的法條。在目前沒有民法典的情況下,民法通則大概相當於民法典。民法總則是學習民法的前提,他系統的介紹了民法的相關概念和知識。學好了總則才能看懂分則。司法考試輔導三大本里有民法總則部分。
民法的屬性是保護人民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民法總則作為我國民法典開篇之作,其立法過程就是踐行黨的根本宗旨,回應人民關切的過程。通觀民法總則全文,我們可以看到,保護人的權利、提升人的尊嚴、服務人的發展的立法精神與立法宗旨,讓民法總則飽含濃厚民生情懷。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光中,每個人都是整個世界」。民法本質上是人法,民法終極價值是對人的關愛。我國民法總則的民生情懷首先體現在立法實現了對人「從搖籃到墳墓」各個階段的全面保護。
胎兒是否擁有民事權利,這個問題在法學界一直存在爭議,民法總則從加強胎兒權利保護角度出發,規定了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予等胎兒利益保護,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從尊重未成年人的獨立意識,鼓勵他們適度參與社會生活的角度出發,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從十歲下降到了八歲,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從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角度出發,規定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滿十八歲之日起計算。
同時,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的加劇,更好地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利也是迫在眉睫的重要問題。為此,民法總則突破性地規定了成年人監護制度,即成年人可以在意思能力健全時預先選定監護人。
民法總則的民生情懷還體現在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立法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後面臨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大課題,也是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和關心的重大民生話題。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其中「綠色」理念尤其深入人心,也特別需要立法機關及時將黨的這一重要主張上升為法律,體現在立法工作之中。民法總則第九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這是民法總則的一大創新性規定,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同時,民法總則第一百七十九條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中也規定了「恢復原狀」一項,這一條是對破壞環境者的民事責任要求,破壞環境者必須承擔恢復環境原狀的責任,這也是民法綠色原則的具體體現。
法無外乎人情。從監護制度到非營利性法人制度,從個人信息保護到網路數據虛擬財產保護,在即將正式實施的民法總則中,這種充滿人情味的法律條款比比皆是,這讓民法總則對民事權利保護的高度、深度與廣度都進入到了一個新境界,從而使法律能夠更好地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與需要。
2. 民法總則心得體會識300字
民法的屬性是保護人民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民法總則作為我國民法典開篇之作,其立法過程就是踐行黨的根本宗旨,回應人民關切的過程。通觀民法總則全文,我們可以看到,保護人的權利、提升人的尊嚴、服務人的發展的立法精神與立法宗旨,讓民法總則飽含濃厚民生情懷。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光中,每個人都是整個世界」。民法本質上是人法,民法終極價值是對人的關愛。我國民法總則的民生情懷首先體現在立法實現了對人「從搖籃到墳墓」各個階段的全面保護。
胎兒是否擁有民事權利,這個問題在法學界一直存在爭議,民法總則從加強胎兒權利保護角度出發,規定了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予等胎兒利益保護,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從尊重未成年人的獨立意識,鼓勵他們適度參與社會生活的角度出發,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從十歲下降到了八歲,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從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角度出發,規定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滿十八歲之日起計算。
同時,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的加劇,更好地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利也是迫在眉睫的重要問題。為此,民法總則突破性地規定了成年人監護制度,即成年人可以在意思能力健全時預先選定監護人。
民法總則的民生情懷還體現在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立法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後面臨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大課題,也是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和關心的重大民生話題。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其中「綠色」理念尤其深入人心,也特別需要立法機關及時將黨的這一重要主張上升為法律,體現在立法工作之中。民法總則第九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這是民法總則的一大創新性規定,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同時,民法總則第一百七十九條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中也規定了「恢復原狀」一項,這一條是對破壞環境者的民事責任要求,破壞環境者必須承擔恢復環境原狀的責任,這也是民法綠色原則的具體體現。
法無外乎人情。從監護制度到非營利性法人制度,從個人信息保護到網路數據虛擬財產保護,在即將正式實施的民法總則中,這種充滿人情味的法律條款比比皆是,這讓民法總則對民事權利保護的高度、深度與廣度都進入到了一個新境界,從而使法律能夠更好地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與需要。
3. 憲法讀後感300字左右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制保證。憲法集中反映了我國各族人民長期奮斗的成果,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以及國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則,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和法律效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居核心地位。
學憲法、守法律、做合格的好公民。在這學期憲法學學習中,我認真學習了憲法知識。「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的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總體目標,也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黨要「依法執政」。十六屆四中全會決議又進一步闡明「依法執政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執政的一個基本方式」,並把「依法執政」納入到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總體目標之中。而憲法是國家根本法,是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的根基。
對1982年憲法進行的第四次修改是我國憲政史上又一個里程碑,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這次修憲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堅持中央提出的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嚴格依法辦事的原則,體現了憲法的穩定性與適應性的統一、黨的主張與人民意志的統一、講政治與講法制的
統一,反映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願,使憲法更加完善,更加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要求,更加能夠發揮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的作用。修改後的憲法對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推進依法治省,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通過這次學習活動,增強了我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感,對我以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我會繼續學習,不斷提高自己。
4. 學習《憲法》心得體會300字
人生會面臨許多選擇,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決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
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為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課.這對於我們來說真可畏謂意義重大.
我認真地聽完了這次報告會的內容,給我的感觸很深.做這個報告會的是三位正在服刑的人員,不僅如此,他們都是擁有自己美好青春的三位年輕青年.他們為我們講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這條不歸路的,又是如何的後悔與失去自由的無奈和悲哀.
他們用自己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於美好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告訴我們要從小樹立省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同時還告訴我們要慎重交友並無論處於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於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他們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很大的啟發,甚至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可以產生心靈的震撼.。
聽完這節課,我想這對於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著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直受用!
聽了今天的報告,我感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為什麼呈上升趨勢,主要是他們法律意識淡薄,有的不懂法,還有的不知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什麼是自己應有的權利,什麼是自己應盡的義務。沒能真正理解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不能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要培養未成年人的自覺法律意識,首先應組織未成年人系統學習法律,多形式組織未成年人學習新《憲法》、《刑法》、《刑訴法》和《社會治安處罰條例》等法律條文,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與一切違法犯罪的現象作斗爭。
5. 憲法學習感言300字
在我們的生活抄中,法律襲是不可缺少的。因為有了它,社會才會安定,有了它,人們才能過上安穩的日子,有了它,我們的家園才會和諧,有了它,壞人才會得到應有的懲罰。總而言之,法律是人民安全的保障,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規范。知法、學法、守法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並且每個人都應該學會運用法律來捍衛自己合法的權益,使自己成為一個知法、守法、學法、用法的公民。
6. 求一篇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讀後感(500字左右)
人生會面臨許多選擇,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決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
青少年法制意識淡薄,容易受到不法分子侵害,也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利用。增強法制意識,爭做懂法、守法的好青年,正是21世紀的青少年應該和必須做到的。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應該做到學法、懂法、守法。不去觸犯法律,必須做到有法必依,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中,嚴格遵守國家各項法律法規。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與一切違法犯罪的現象作斗爭。
以前,我也聽說過有關青少年犯罪的事。例如,在校的學生因受不了來自家庭和學校的壓力,去網吧上網打游戲,長期下去,沒有資金來源,從而走向了犯罪的道路。他們法律意識淡薄,有的不懂法,還有的不知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什麼是自己應有的權利,什麼是自己應盡的義務。他們沒能真正理解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不能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
我們都是花季少年,前途一片光明,然而一旦觸犯了法律,不僅僅斷送了自己的前途,更加傷害了疼愛自己的父母、親人和老師,對社會也會造成難以彌補的危害。所以,我們要從小樹立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
編輯於 2019-12-03
查看全部9個回答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寧夏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旅遊菊長
6,403播放
在農村集體土地徵收中,村委會的權力究竟有多大?
村委會作為基層自治組織,無權批准征地。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徵收集體土地需要由縣級以上人民政
7條回答·149人在看
男生初次女裝Cosplay應該注意什麼?
首先就是男生們得清楚自己能穿多大的衣裳,曉得自己買衣服的時候要買多大的。先用尺子量好自己的身體數據並
11條回答·298人在看
陳慕華小傳:只生一個好,中國計劃生育一胎化政策的推行者
【1921年6月21日】陳慕華小傳:只生一個好,中國計劃生育一胎化政策的推行者 計劃生育,曾經是中國的基本國策,寫入憲法。無數婦女因此上環、節扎、人工流產,甚至動用野蠻暴力強制執行,一些家庭家破
80,085人在看·526贊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經濟和國力發生了什麼變化?
蘇聯解體之後,盡管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國力的四分之三,但俄羅斯的經濟和國力,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這些
5條回答·177人在看
評論
38
7. 憲法心得體會50~100字( 關於憲法的 )
寫作思路: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雜亂,要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諦,或談論思想問題、治學精神,使讀者受到啟迪和教育。這樣的文章有了哲理,給予讀者的感受也就更加豐富了。
正文內容:
一、通過學習提高了思想認識,增強了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通過學習,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不學習法律法規有關條文,不熟悉規章制度對各環節的具體要求,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遵守規章制度,並成為一名合格的員工。
因此,掌握法律法規基本知識,學好內部的各項規章制度,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通過學習進一步掌握了學習方法,並力求在理解和用運上下功夫。
法律法規的學習不是一蹴而蹴, 一時半會就可學成或學好記牢的,關鍵要靠長期的學習和積累,要養成長期學習的習慣,要有刻苦鑽研的精神,要 有不怕吃苦的毅力,只有思想上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在實踐中去學習,並自覺做一名遵紀守法遵章守紀的合格人員,
學習法律法規,我認為沒有捷徑可走,要在短期盡快熟悉浩如煙海的法規體系知識,確有難度,而且做為上班的員工,也沒有那麼大的精力。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同樣對法律法規的學習也應有規律可循。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法律法規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一刻也不能離開,我們就要重點地去學,下功夫去理解和記憶,以便在工作能夠熟練地運用。如國家法典中的《憲法》、《刑法》 、《民法》 、《勞動法》 、《中華 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和等這些與我們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我們就要重點去把握、去理解。
在學習方法上,要聯系崗位重點學習,並做到學習與實踐用運相結合,學法與守法相結合。能在工作中自覺做到不違章、不違紀。
8. 民法典對於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讀後感
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受教育權等。回
《未成年人保護答法》第三條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
未成年人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
9. 法律的感悟(作文)
談到法律,它總會給人以威嚴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宗教、紀律一樣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了保障。
法律、法規在我們身邊處處可見,例如:上學、放學時我們經過十字路口,有的人不遵守交通法規,闖了紅燈,就很有可能導致一場車禍,而斷送了鮮活的生命。下面我就給大家說一段真實的故事。
《今日說法》報道了這樣一件事。一位15歲的中學生學習成績優異,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從小學就迷上了網路游戲,母親為了看管兒子,放棄了家中的農活,在城裡租房子,陪讀。可他不理解母親對他的良苦用心。暑假中,母親又在網吧中找到了整整兩天沒有回家的兒子。氣憤之際,母親掄起木棍狠狠地打了他。回到家中,兩人再次發生爭吵,他趁母親不備,順手拿起電源線從背後纏住了母親的脖子,致其昏迷。於是,他拿走了家裡的2000多元錢,又一次進入網吧。第二天中午回到家時,他才發現母親已經死亡。因為害怕,他又將母親的屍體從三樓的窗戶上扔了下去。
我還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在上海,14至16歲的少年犯占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讓人心驚的是,剛剛進入法定處罰年齡的14歲孩子竟佔了其中的15.1%。犯罪,無疑威脅著我們安定的生活,而法律永遠維護正義。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要遵紀守法,而遵紀是基礎。現在小小的放鬆,很可能在將來釀成大禍,難道要等到接受法律制裁的時候才悔恨嗎?我們一定要從小加強道德修養,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後,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同學們,從今天起,讓我們一起踏上與法同行的道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