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
1. 簡述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意義(100字以內)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宗旨、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的充分彰顯。一大批黨員幹部深入基層發動群眾,以精準扶貧新理念,為貧困群眾辦實事、好事,幫助貧困群眾擺脫貧困,改變貧困現狀,以實際行動回應群眾的基本需求。
通過把扶貧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採取宣傳引導、政策激勵、典型示範、村規民約等多種方式,把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不斷增強貧困群眾在參與中的主體感、獲得感,促進他們傳統觀念的改變。這正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充分體現,必然使黨群關系、干群關系更加密切,鞏固共產黨的執政基礎。
(1)司法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擴展閱讀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的重要途徑。實踐證明,脫貧攻堅對整個社會扶貧濟困氛圍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營造更和諧的發展氛圍,都是重要抓手和載體。
東西部扶貧協作,東部地區在支持西部地區減貧發展的同時,拓展了自身發展空間,彰顯了社會主義實現共同富裕的價值取向。中央國家機關單位定點扶貧,不僅為定點幫扶縣帶來資金項目、新理念新思路、新技術和新市場。。
而且定點扶貧成為中央國家企事業單位幹部了解農村、密切干群關系、培養鍛煉幹部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廣泛動員民營經濟、社會組織、公民個人參與脫貧攻堅,激發了人們內心深處扶貧濟困的情感,在幫扶中促進了社會和諧發展。
2. 我們黨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主要舉措有哪些
我們黨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主要舉措有:
1、精準與務實: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根本前提。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要汲取「大水漫灌」「形式主義」等扶貧教訓,精準到戶、到人、到項目,資金到、措施到、成效到。
2、質量與體系: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總攻目標。篤定落實中央的「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保障到位。
3、收效與滿意: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硬實要求。咬定責任壓得不夠實、扶貧項目推進不夠平衡、督查問責力度不夠大、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不夠強等短板問題,扎實打好產業扶貧、村集體經濟、易地搬遷、基礎設施建設四場「硬仗」,切實提升教育、醫療、住房保障的扶貧效率及滿意比率。
4、機制與責任: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持續保障。完善、細化高質量脫貧機制,強化績效導向,堅持正面激勵、負面鞭策、容錯糾錯等多管齊下,把脫貧攻堅一線作為培養、鍛煉、使用幹部的主戰場及考場。
5、扶志與扶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長效之舉。堅持群眾主體,廣大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和幫扶幹部奮力推動,開展好「新時代農民講習所」「脫貧攻堅故事會」「扶貧愛心超市」等精神觸動與驅動教育,用身邊人身邊事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3. 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最主要的是需要加強對國國家對這一方面的重視,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同時提高人們的意識水平。
4. 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談談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
開展掛牌督戰、保持政策穩定、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加強扶貧資金監管、開展脫貧攻堅普查。
1、開展掛牌督戰。
認真落實關於開展掛牌督戰工作的指導意見,對未摘帽的52個縣和貧困人口多、脫貧難度大的1113個村掛牌督戰,督促指導相關省份制定掛牌督戰實施方案,督促指導掛牌督戰縣、村制定作戰方案,強化督戰督導,確保深度貧困地區如期脫貧摘帽。
2、保持政策穩定。
對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和貧困人口,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對工作松勁懈怠的摘帽縣,及時提醒、督促糾正。繼續增加財政扶貧資金投入,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新增部分主要用於「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
指導各地對已實現穩定脫貧的地區,統籌安排扶貧資金,支持非貧困縣、非貧困村貧困人口脫貧。
3、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扶貧。
組織東西部扶貧協作雙方簽訂扶貧協作協議書、中央單位簽訂定點扶貧責任書,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推進幫扶資金一季度到位,幫扶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有條件的盡快到位。支持軍隊開展精準幫扶。深入推進「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進一步動員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參與脫貧攻堅。
4、加強扶貧資金監管。
完善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建設,加強扶貧資金全過程績效管理,開展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評價,嚴格落實扶貧資金公告公示制度,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警示教育,嚴肅查處扶貧資金違法違紀行為。
5、開展脫貧攻堅普查。
組織各地吸納駐村幹部等組建普查員隊伍,調查所有脫貧摘帽縣「兩不愁三保障」實現情況、獲得幫扶情況等,全面檢驗脫貧結果真實性准確性。對宣布脫貧摘帽的縣進行抽查。加強常態化督導,及時發現和整改問題。
5. 我國採取措施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主要體現了什麼理念
我國採取的措施主要就是,採取政府扶助和加大致富項目的辦法,幫助廣大農民脫貧。主要體現了全民共享的理念。
6. 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有何意義
一、從歷史維度看,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將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發展中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
二、從政治維度看,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庄嚴承諾。三、從發展維度看,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國發展必須完成的底線任務。
四、從治理維度看,在脫貧攻堅戰中不斷完善的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成為貧困治理的中國方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會議、重大場合,反復強調脫貧攻堅,多次就脫貧攻堅作出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庄嚴承諾。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重要性的深刻闡述,指引我們更充分地認識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意義,進一步增強了我們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決心和工作主動性。
資料擴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強化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領導責任制,明確責任、盡銳出戰、狠抓實效。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堅定信心、頑強奮斗,萬眾一心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7. 一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是什麼
最關鍵的是靠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作用,抓好落地落實。
1、堅持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壓緊壓實黨委主責、政府主抓、幹部主幫、基層主推、社會主扶和省領導包縣、市領導包鄉、縣領導包村、鄉鎮領導包戶、黨員幹部包人的責任鏈任務鏈。
2、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
全面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領導核心地位,精準選配和管好用好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選優配強貧困村黨支部書記,提升貧困村黨組織的組織力、戰鬥力。
推廣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塘約經驗」,推行「村社合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實現抱團發展、攜手脫貧。
3、加強脫貧領域作風建設
扎實開展脫貧攻堅作風建設,集中力量解決扶貧領域「四個意識」不強、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準、資金管理使用不規范、工作作風不扎實、考核評估不嚴不實等突出問題,強化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嚴肅查處扶貧領域的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
(7)司法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擴展閱讀
深刻認識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意義
1、從歷史維度看,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將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發展中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中國的濟貧歷史同樣久遠。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就有「夫施與貧困者,此世之所謂仁義」的觀點和論述。在儒家文化影響下,古代中國逐漸形成了以民本、
大同思想為基礎的慈善傳統,開展了以個體、鄰里、宗族、會社、機構及政府為主體的慈善救助行為,為近現代中國慈善救助事業發展奠定了思想和實踐基礎。
2、從政治維度看,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庄嚴承諾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宗旨、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的充分彰顯。一大批黨員幹部深入基層發動群眾,以精準扶貧新理念,為貧困群眾辦實事、好事,幫助貧困群眾擺脫貧困,改變貧困現狀,
以實際行動回應群眾的基本需求,通過把扶貧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採取宣傳引導、政策激勵、典型示範、村規民約等多種方式,把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不斷增強貧困群眾在參與中的主體感、獲得感,促進他們傳統觀念的改變。
3、從發展維度看,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國發展必須完成的底線任務
全面小康目標能否如期實現,關鍵取決於脫貧攻堅戰能否打贏。沒有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底線任務不能打任何折扣。
8.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意義是什麼
1、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宗旨、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的充分彰顯
一大批黨員幹部深入基層發動群眾,以精準扶貧新理念,為貧困群眾辦實事、好事,幫助貧困群眾擺脫貧困,改變貧困現狀,以實際行動回應群眾的基本需求,通過把扶貧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採取宣傳引導、政策激勵、典型示範、村規民約等多種方式。
把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不斷增強貧困群眾在參與中的主體感、獲得感,促進他們傳統觀念的改變。這正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充分體現,必然使黨群關系、干群關系更加密切,鞏固共產黨的執政基礎。
2、打贏脫貧攻堅戰成為培養錘煉幹部和人才的重要平台
到貧困村和群眾一起脫貧攻堅,是培養鍛煉幹部的重要形式之一。脫貧攻堅各種政策的落實,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具體支撐。第一書記、駐村幹部不僅有事干,而且有條件幹事、干成事,這對於年輕幹部是非常難得的鍛煉機會,對於他們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無疑是有價值的。
把幹部鍛煉培養和脫貧攻堅結合起來,把真正能乾的幹部派下去,若干年後,這些幹部中就會出現一批對鄉村有感情、懂農村、懂農民的國家治理骨幹,這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價值體現。
3、打贏脫貧攻堅戰是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的重要途徑
實踐證明,脫貧攻堅對整個社會扶貧濟困氛圍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營造更和諧的發展氛圍,都是重要抓手和載體。東西部扶貧協作,東部地區在支持西部地區減貧發展的同時,拓展了自身發展空間,彰顯了社會主義實現共同富裕的價值取向。
中央國家機關單位定點扶貧,不僅為定點幫扶縣帶來資金項目、新理念新思路、新技術和新市場,而且定點扶貧成為中央國家企事業單位幹部了解農村、密切干群關系、培養鍛煉幹部的重要平台和渠道。
4、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對整個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
新時代脫貧攻堅展現了我國貧困治理體系的巨大價值:以實施綜合性扶貧策略回應發展中國家扶貧問題的復雜性和艱巨性;發揮政府在減貧中的主導作用以回應全球依靠經濟增長帶動減貧弱化的普遍趨勢。
我國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並經過大規模實踐檢驗的自上而下、分級負責、逐級分解與自下而上、村民民主評議相結合的精準識別機制,為有效解決貧困瞄準這一世界難題提供了科學方法。
脫貧攻堅不僅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生動寫照,而且成為全球反貧困事業的亮麗風景。
貧困地區特色
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迅速發展,旅遊扶貧、光伏扶貧、電商扶貧等新業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快速發展。生態扶貧、易地搬遷扶貧、退耕還林等明顯改善了貧困地區生態環境,奠定了實現生態保護和扶貧脫貧有機結合的基礎。
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精準退出等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實施,明顯提高了貧困地區基層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僅要在改善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上著力,更要注重提升教育、醫療、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務水平,使他們跟上全面小康的步伐。
全體人民安居樂業,是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堅實基礎。
9. 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黨和政府採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1、是「十三五」時期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2、是作為推動新一輪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
3、是作為落實「四個全面」重大戰略布局。
4、是實現新時期奮斗目標的重中之重。
5、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也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