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勝刑法修正案
『壹』 隱匿會計憑證罪
隱匿會計憑證罪指的是隱匿、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行為。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條公司、企業進行清算時,隱匿財產,對資產負債表或者財產清單作虛偽記載或者在未清償債務前分配公司、企業財產,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一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1)郎勝刑法修正案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條之二公司、企業通過隱匿財產、承擔虛構的債務或者以其他方法轉移、處分財產,實施虛假破產,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第二百零三條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採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繳的稅款,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欠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欠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貳』 最高人民檢察院刑事申訴檢察廳的郵箱
申訴書
申訴人:胡道才,男,62歲,漢族,中師。現住重慶豐都縣平中路三支路14號2-1。郵箱:[email protected]
請求事項:不服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07)渝三中法刑監字第35號。最高院稱:「轉重慶高院解決」,但自今無果。
理由是:「中三院」不尊重事實,對事發當初的歷史記載和組織上的澄清文件不過問,草率地下發【駁回通知書】。維持原判。我不服。原因是:我多次舉報貪官孫元方以權謀私。所以,貪官蓄謀報復。2004年11月19日周末放假,孫元方、熊素華(孫元方之妻)從親戚家請來譚雄傑(女,精神病人)和我4人住校。
第二天早上8時許,我沒穿外衣就下床開門看天色,在下雨。就回到廚房煮飯時,聽見室內有腳步聲,我從廚房出來一看,是孫元方請的客坐在我的床上。由於不知道她的姓名,說了幾句就追了出去。當時孫元方還在隔壁屋裡嘆氣,我看事不妙,又怕剛才譚雄傑非法入室一幕重影。所以我吃了早飯後,一步一滑地離開了學校,到鎮上余興龍的家住。
過了兩天,師生們都到校上課,在本校工會室里。我和熊素華大吵一架。熊素華拋出大話:「占倒你這回沒有摸譚雄傑一指拇,要是摸一指拇,非把你的稀飯缽缽撬掉不可」。【有歷史證據,現場第一證人工會主席熊文昌的證言】
2004年11月23日,由於我沒有摸譚雄傑一指拇。孫元方、熊素華、譚雄傑三人又合夥起草文件,向教育部門誣告我「誘奸未遂」蓋上學校的公章,送到龍河教管中心。(有紙質文件)
教管中心接到文件後,於2004年11月24日,由管治安的陳明生和教導主任馬小米進行調查。(有調查記錄)結果否定。
事實澄清後。孫元方看事不妙,就竄通公安幹警孫智,孫元方的親朋,孫智立即出馬把我先抓起來關在龍河派出所,晚上沒吃飯,我要求家裡的人給我送點飯和一件衣服。但孫智不準。要我老實交代後才行。
晚上10點鍾,開始審訊,高壓和威脅,加上飢寒,我周身發抖。接受他們的酷訊,夜很深了,還是凍著餓著接受審訊。通晚不準我睡覺。最後要我在筆錄上簽字,我沒戴眼鏡,看不清字,就寫上「同意記錄」。孫智說:「不行,要寫上【看後與我講的相符】」,以後都是這樣寫。天亮了,就把我押上裝滿貨物的警車上,送到豐都縣刑警大隊,還是凍著餓著的我,繼續接受輪流審訊,現在是另外一批審訊警官,我不認識他們,白天坐著審,晚上就站著審,我又凍又餓站不穩,兩次昏倒在地,都被他們用穿著皮鞋的腳踢,痛得我眼淚直往外流。身上踢得青一塊紫一塊。他們輪流審訊50小時左右。到了2004年11月26日下午,孫智說:「今天晚上還要加碼」,我很害怕。我向孫智說:「請你放我出去,給你拿證據。」孫智不準,借口說怕我跑了,並且說,如果你以後把澄清的證據拿了出來可以糾正。這時,有一個人進來,有人叫他郎大隊長,他對我說,你這才好點點事嘛,老實交代了還可以保工作。我們可以向法院說「你老實。」我這時的心開始動了。為了不再受折磨,我說:「幾頓沒有吃飯,先給我吃點東西我就答應你們的要求。」於是,孫智從商店買了一包方便麵(西部快車)在泡的時候,把調料給扔了。一碗無味的方便麵被我一下吃了個精光。然後就相信他們的話,便按照他們的提問要求,編造用手指插入陰道,(法醫鑒定:處女膜完好無損)撫摸乳房的謊言來擺脫皮肉之苦。他們作好記錄要我簽字,我簽完字後,才通知家裡的人。郎大隊長接著說,為了讓法院相信你老實。你把你剛才說的重新說一遍,坐端正一點,我們給你錄個像,讓法院相信你老實。我信以為真。於是我又按照他們的要求又把編造的謊言重說一面。像錄好了。他們就把我押上警車,送到看守所,天以黑了,我被安排在19舍房。
第二天,19舍房警官孫元中提審時,我把挨打的傷給他看。他看到這些傷後,就把我送到蔣警官(警察院派駐看守所的)那裡去,向他講了這些情況。蔣警官說:你簽字蓋了手印沒有辦法,就看以後輕判。就這樣,孫元中把我又送回舍房,便給大家打招呼:「胡道才的腳痛,不要欺負他。」於是,大家盤腿坐著學法;我只好坐著學法;課間跑步我只好在旁邊看,因為腳痛。
在監獄里以有2個多月了,聽說警察院來提審,我坐在鎖緊的鉄凳子上,接受審問,我訴說我是教育部門把事情澄清了的。還沒等我說完,一個戴盤盤帽的就大叫一聲說:「現在是你老實交代的時候,否則……。」我幾乎全身崩潰。急忙答應:「摸的、摸的、」隨後簽字蓋手印後又送我回19舍房。
又過了一段時間,法院提審,我再也不敢說什麼,信天由命,問什麼就是什麼,就按要求默認。我簽上「要求指紋鑒定」後,就送回19舍房。
2005年3月17日下午開庭了,不公開審理。在法庭上,我不敢反對法官,害怕重判,任憑法官問什麼?我都默認。只有我的律師況萬學,向法官提出3點辯護理由:1、從情節上看,被告不是本案的肇事者。是原告非法入室引發本案的。請問法官,被告住宅還受法律保護嗎?2、強制性不明顯。從整個案情看,沒有一處有強制性。請問法官:強制性在什麼地方?3、智力低下是用什麼標准進行比較的?當場法官啞口無言。法官只好宣布休庭。最後判決「強制猥褻」是自願認罪的,拘留6個月。
綜上所訴:我已經把事發當初新的歷史證據和組織上澄清事實的文件通過很多渠道才從教育檔案室查出,向法院院申訴,但自今無果。因為地方法官說:我把「證據提交晚了」。法律有這樣的規定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草案】,《刑訊逼供收集口供證言不能作為證據》之規定。再次依法申訴,為平民聲張正義。維護法律尊嚴。再不受理,我都快瘋了,不要等我把事態擴大後才受理。否則……
此致
送:最高人民警查院
2013年 9月20日
『叄』 刑法修正案(九)如何體現反腐敗法
「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簡稱「刑(九)」)在反腐敗制度建設方面有什麼重要修改和完善,對中國的反腐敗會有怎樣的促進作用?」這是8月29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閉幕後,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郎勝表示,刑(九)進一步完善了我國懲治腐敗犯罪的法網,完善了有關制度,加大了對這類犯罪的懲處。
那麼,刑(九)相關條款是怎樣體現懲治腐敗犯罪法網「嚴密」性的?接下來,將會為反腐敗工作帶來哪些影響?日前,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學者。
「數額+情節」
更能體現罪責刑相適應
在8月2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刑法室副主任臧鐵偉介紹,刑(九)進一步完善了貪污受賄犯罪的定罪量刑標准,將以前規定的單純的「數額」標准,修改完善為「數額+情節」標准,更符合實際情況,能更好地做到罪刑相適應。
「對定罪量刑標准進行修改,使其更具彈性,體現了立法的科學性。」9月6日,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反腐敗教育與研究中心秘書長彭新林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現行刑法過於突出數額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沒有考慮實踐中的一些具體情形,導致罪刑不相適應。
彭新林分析說,1997年刑法修改時確定的5000元起刑點,與我國自古以來「計贓定罪」的立法傳統有關。但是在實踐中,這一具體標准早已脫離實際,而且也會令公眾產生「量刑不公」的質疑。比如,「為什麼受賄500萬元的與受賄2000萬元的,判處的刑罰一樣?」「為什麼有的貪官受賄幾百萬元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有的受賄幾千萬元只是死緩?」
「在單純數額標准之下,人們很容易忽略犯罪情節,如是否對國計民生產生惡劣影響,是否有索賄情節,是否抗拒、干擾調查,是否拒不認罪等。」在彭新林看來,「數額十情節」的彈性標准確立後,更能體現罪責刑相適應,也更有利於貫徹寬嚴相濟政策。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數額十情節」的定罪量刑標准充分體現了十八大以來對待腐敗的「零容忍」態度,即無論貪污受賄數額多少,只要情節嚴重,就要受追究;在打擊腐敗和量刑時,可以避免一些爭議和誤解;非常重視腐敗的後果和影響,能提高反腐敗力度,也讓腐敗分子減少僥幸心理。
「『數額+情節』標准,也符合國際反腐大趨勢。」庄德水表示,國際上對腐敗行為也不規定基本數額標准,而是綜合考量結果。從現在反腐敗發展趨勢來看,一些利益輸送、新的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可能具體金額少,但危害日益加大,對此應加以嚴懲。否則有的官員覺得自己沒有拿到那麼多錢,就不會受到懲處。
根據刑(九),起刑點在個案中可能會高於5000元,對此該怎麼看?「威懾作用不會減弱。」彭新林說,以往的5000元和現在是不同的,人們對社會危害性的衡量標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且,在「數額十情節」標准下,同樣的貪污受賄數額,但是情節比較嚴重的,可能比以往處罰得更重。刑(九)對貪污受賄定罪的二元、彈性標准,更科學、更有威懾力。
「終身監禁」
讓「巨貪」把牢底坐穿
刑(九)草案三審稿新增一大亮點,即對重特大貪污受賄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犯罪分子,增加規定「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後,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該內容被保留至表決稿並獲通過。
「這不是一個新的刑種,它的對象只是針對貪污受賄被判處死緩的犯罪分子在具體執行中的一個特殊措施。」臧鐵偉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說。
「這在我國刑法史上是一大突破,將載入史冊。」刑(九)草案三審時,任茂東委員對「終身監禁」內容表示肯定。這一內容,源於部分常委會委員的建議。草案二審時,針對重特大貪污受賄犯罪,王其江委員建議增加終身監禁刑罰,趙白鴿委員建議對此進行專題討論。
三審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刑法室(以下簡稱「刑法室」)曾就在刑(九)中規定「終身監禁」等問題召開座談會。最高檢、公安部贊成死緩不得減刑的規定,認為對嚴重犯罪可以起到震懾作用。與此同時,刑法室也通過外交部致電我國駐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11國使館,了解這些國家終身監禁的立法和實施情況。調研發現,在已經廢除死刑的國家,終身監禁就是最嚴厲的刑罰。該11國法律都規定有終身監禁或無期徒刑。
「『終身監禁』就是『不許他出來』,相當於死刑,但基於人性的尊重又沒有剝奪其生命。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相信威懾力會很大。」西安交通大學廉政研究所副所長李景平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李景平分析說,司法實踐中,一些貪官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或者無期徒刑,但是過不了多久就可以通過減刑、假釋得以重返社會,「這是老百姓對反腐效果不滿意的根本原因之一,也讓一些貪官有了『越獄』的僥幸心理。」
「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也有利於實現罪刑相適應,讓受賄數額不等的人的刑期產生差別。」李景平說。
「刑法中明確寫入『終身監禁』,這在建國以來還是第一次。」庄德水告訴記者,規定「不得減刑、假釋」,是終身監禁落到實處的雙保險,一方面可以加大對腐敗分子的威懾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減少我國死刑的負面壓力,更好地開展國際追逃。
彭新林認為,「終身監禁」體現了嚴厲懲處腐敗的方針,高壓反腐會成為常態。同時也體現慎用死刑精神,發揮了死刑替代措施的作用,對潛在的腐敗犯罪分子有遏制威懾作用,「想到沒有出來的希望了,心理震懾會很大。」
嚴懲行賄
讓「圍獵」者「賠了夫人又折兵」
深圳商人徐某等通過向國家工作人員陳某行賄30萬元、向對水務局相關官員有影響力的市民張某行賄70萬元等手段,接近、拉攏水務局相關官員,違規向該市一水庫傾倒殘渣余土。後法院依據刑法修正案(七),認定陳某、張某構成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並追究刑事責任。但對徐某的行賄行為,法院僅認定其向陳某行賄30萬元構成行賄罪,而對其向張某行賄70萬元的行為則未定罪量刑。
這是發生在2009年的一則案例。在今年11月1日刑(九)施行後,類似徐某行賄張某這種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近親屬等特定關系人行賄的行為,也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庄德水表示,對有影響力的人行賄是近年來滋生的腐敗現象,一些行賄中介「圍獵」官員無效的時候,會轉而向官員身邊的人,如親屬或司機、秘書等工作人員進行利益輸送,如高薪聘請、重金送禮、合作經營等,以「曲線」行賄的方式達到目的。「刑(九)的這一條款相當於切斷了行賄渠道,壓縮了行賄犯罪的空間,對行賄人將給予沉重打擊。」
記者看到,刑(九)對行賄犯罪增加了財產刑,在每一檔量刑中新增「並處罰金」。「這是讓行賄人『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一項懲處。」庄德水認為,很多行賄人是為了不正當利益和需求才行賄,現在讓他經濟上受損、無利可圖,相當於切中要害。
李景平也表示,很多行賄人行賄目的是獲取更高收益,如果給予單純的自由刑,其財產沒有損失,從經濟學的角度講不利於遏制尋租行為發生。而有了財產刑以後,通過計算成本和收益,會遏制一部分人的行賄行為。
此外,刑(九)還嚴格了行賄犯罪從寬處罰的條件。依據現行刑法第390條,行賄人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刑(九)則規定,被追訴前主動交待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受訪專家一致認為,對行賄人加大懲處力度,是從源頭上打擊腐敗,從而防止腐敗發生的有效手段。那麼,對行賄人「免除處罰」門檻的提高,是否會給司法實踐帶來挑戰?
「這對司法機關辦案會有一定的壓力,這就要求我們採取更有效的策略來獲取犯罪證據。」庄德水表示,一方面加大對犯罪官員的懲處,另一方面加大對行賄犯罪空間的壓縮,「兩頭掐,才能真正減少腐敗增量。」
「程序上的要求,應該服從於司法的實質正義。」庄德水表示,換個角度看,刑(九)的這一修改,也是倒逼偵查機關、司法機關提高反腐敗查案能力,不依賴口供,更多依靠書證、物證等客觀證據。
「受賄犯罪具有特殊性,特別是一對一的受賄犯罪人不供述的時候,行賄人如果不指控,會給偵查帶來挑戰。」彭新林分析說,但是刑(九)的修改也並不是說行賄人指控了受賄人就沒有回報,還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在有重大立功等表現時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參考:網頁鏈接
『肆』 酒駕是否開除公職
醉駕是涉嫌危險駕駛罪,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犯罪屬於觸犯刑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規定:行政機關公務員依法被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伍』 法院再給定稅罪量刑的時候要明確罪名和刑期體現了哪項原則
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七)。該修正案第三條新修改了偷稅罪的定罪量刑標准,將刑法第二百零一條修改為「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原來關於偷稅罪的定罪量刑標准主要是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訂)》第二百零一條以及自2002年11月7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新舊對照來看,修正案對原偷稅罪的定罪量刑方面作了很多重大的變化,特別是逃避繳納稅款在一定條件下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得到了社會廣泛的關注。現以個人的研讀理解並結合征管和司法實踐體會作多方位的解讀並分析可能產生的一些影響。
一、「偷稅」一詞被「逃避繳納稅款」所取代。
很引人關注的是,原來的「偷稅」一詞也被「逃避繳納稅款」所取代。准確性來說,把要繳納的稅款想方設法不依法繳納,本質確實是是逃避,從已繳國庫的稅款里瞞了別人拿錢,才叫偷或盜。更深一層的意思,偷是明顯的貶義詞,而逃避卻是主要表達一個客觀事實,可以說是中性詞。這樣的改變可能也是為了體現司法的人性化。對這個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郎勝是這樣指出的,原來習慣上用「偷稅」這個概念,實際上逃避納稅義務是這類犯罪的本質特徵,這樣在表述上更准確一些。
修正案出台後,原偷稅罪將以逃避繳納稅款罪的罪名得到追訴,「兩高」應將在今後的司法解釋中明確規范的罪名。隨後的稅收征管法修訂中關於偷稅的條款可能也會作進一步的修訂,以便和修正案有關規定做到有機的銜接和統一。
二、偷稅的手段從正列舉改為概括式。
原刑法及司法解釋規定和列舉了以下偷稅的行為方式:一是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二是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三是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納稅;四是進行虛假納稅申報;五是繳納稅款後,以假報出口或者其他欺騙手段,騙取所繳納的稅款。修正案規范了有關偷稅行為方式的規定,將其規定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是概括式的,既保證了立法的科學性,又保證了立法的靈活性。也就是說以前列舉的行為方式應是典型的方式但不限於這些方式,只要是在本質上是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的方式都可以認定為偷稅的方式。
三、偷稅具體金額規定被廢除。
原刑法二百零一條規定了二種程度不同的偷稅具體金額,一是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並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二是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並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對納稅人偷稅罪的定罪量刑中,有兩種行為無法涵蓋在「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並且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的范圍內:其一,如果行為人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但偷稅比例足夠高,只要超過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百偷稅的;其二,如果行為人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偷稅額比較高,超過十萬元的。這兩種行為明顯本應構成偷稅罪的標准,也就是說其行為已經構成犯罪了,但在《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中卻找不到量刑標准,使司法人員在司法實踐中無所適從,不知道對這兩種行為該如何量刑。
現在修正案從數額加比例的規將之前刑法典有關偷稅具體數額的規定修改為「數額較大」、「數額巨大」,解決了以前具體規定的不足,以後的司法解釋將對偷稅「數額較大」、「數額巨大」作出具體的規定,並有可能根據形勢的發展作出相應的調整。
四是罰金倍數罰則廢除。
原規定對偷稅罪應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修正案則簡單規定為並處罰金。具體罰金應作多少交由法官根據具體案情和罰金規則而定,運行中很可能會作出一倍以下的罰金了。要注意的稅務機關對偷稅的行政處罰還是要按倍數罰款,應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五是逃避繳納稅款一定條件下可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這是修正案變化最大,也是社會各界最為關注的。這種趨勢被認為體現了中國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體現了司法過程中的人性化,有利於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安定有序。修正案規定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這意味著對本應刑事處罰的逃避繳納稅款的納稅人一定條件下可不予追究刑事責任。這是非常人性化的規定,可使很大一部分納稅人免受牢獄之苦。逃避繳納稅款犯罪行為和一般犯罪行為有其特殊性,打擊逃避繳納稅款犯罪行為的主要目的是維護稅收征管秩序,保證國家稅收收入。逃避繳納稅款者經稅務機關指出後積極補繳稅款和滯納金,履行了納稅義務,接受行政處罰的,可不再作為犯罪追究刑事責任,這樣處理可以較好地體現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降低司法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於稅務機關的稅務行政處理和處罰落到實處。更為重要的影響是會促進有關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和不斷發展,不會因關鍵人員受刑事處罰而導致停產或倒閉,對納稅人和社會都是有好處的,有效促進了和諧社會的建設。
當然不予追究刑事責任是有條件的,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應理解為就是要全面按照稅務機關的有關稅務處理決定和處罰決定要求全面、及時地補繳稅款、滯納金和罰款。另如有例外情形的,還應追究刑事責任。例外情形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因為這些情況已表明納稅人主觀故意或社會危害較嚴重,理應受到進一步的刑事處罰。原來執行的司法解釋是偷稅數額在五萬元以下,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以前已經足額補繳應納稅款和滯納金,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兩年內因偷稅受過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且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應當以偷稅罪定罪處罰。修正案對不予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總的是放寬了,但對因偷稅受過行政處罰的統計年限從二年改為了五年。
『陸』 酒駕標准
酒駕標准
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發布的《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GB19522—2004)規定,駕駛人員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於或等於20毫克,並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小於80毫克為飲酒後駕車;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於或等於80毫克為醉酒駕車。
有關專家根據標准大體估算了一下:20mg/100ml大致相當於一杯啤酒;80mg/100ml,則相當於3兩低度白酒或者2瓶啤酒;100mg/100ml,大致相當於半斤低度白酒或者3瓶啤酒。落實到具體的白酒酒精度數,如果人體中每百毫升血液中含到100毫克酒精,不同的酒類的量化分別是:70度白酒約50克;60度白酒約75克;50度白酒約100克;40度白酒約150克,也就是一口杯的量;日本清酒約500克;紅酒約600克;啤酒約3瓶或者6個易拉罐。
處罰標准
1、飲酒駕駛:
飲酒駕駛機動車輛,罰款1000元—2000元、記12分並暫扣駕照6個月;飲酒駕駛營運機動車,罰款5000元,記12分,處以15日以下拘留,並且5年內不得重新獲得駕照。
2、醉酒駕駛:
醉酒駕駛機動車輛,吊銷駕照,5年內不得重新獲取駕照,經過判決後處以拘役,並處罰金;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輛,吊銷駕照,10年內不得重新獲取駕照,終生不得駕駛營運車輛,經過判決後處以拘役,並處罰金。
第九十一條,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因飲酒後駕駛機動車被處罰,再次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飲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的,處十五日拘留,並處五千元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十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後,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飲酒後或者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柒』 飲酒駕駛標准
(一)酒後駕駛:
1、 酒後駕駛,暫扣6個月駕駛證,並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此前曾因酒駕被處罰,再次酒後駕駛的,處10日以下拘留,並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吊銷駕駛證。
2、 酒後駕駛營運車輛,處15日拘留,並處5000元罰款,吊銷駕駛證,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
(二)醉酒駕駛:
1、醉酒駕駛,由公安機關約束至酒醒。吊銷機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
2、醉酒駕駛營運車輛,由公安機關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0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重新取得駕駛證後,不得駕駛營運車輛。
3、酒後或醉酒駕駛,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吊銷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