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的溯及力問題

民法的溯及力問題

發布時間: 2021-12-01 06:48:56

❶ 怎麼看待法的溯及力問題

現代法治國家普遍接受法不溯及既往。
1、法律是行為和裁判的標准,應該具有確定性和可預測性;溯及既往性法律破壞了法律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
2、溯及既往型法律會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和擴張,從而侵犯公民的基本權利。
3、新法在保障人權方面比舊法更優的時候,選擇適用用新法。
立法法》:
第九十三條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❷ 什麼情況下民法典具有溯及力

此種情況下民法會存在溯及力,第一種就是法律、司法解釋中另有規定,第二種就是在民法實施前發生的法律事實持續到實施後,此種法律實施引發了民事糾紛案件。第三種就是適用於民法典規定中,更能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權利,更能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以及推進社會主義價值觀。第四種就是當時的司法解釋、法律未固定,但是民法典中有明確規定的。民法溯及力的概念是,在新的民事法律規范實施前發生的行為或者活動,此種法律規范是否使用,是否具有溯及力。在原則上,其實民法沒有溯及力,因為不存在的法律不能規定人們的行為,只有法律實施了,才能規范人們行為和活動,才能保證其法律後果的安全性。

第四種溯及力分析

在民法典實施前發生的法律事實引發的民事糾紛案,應該由當時實施的法律、司法解釋規定,但是如果損害當事人權益,或者是脫離當事人預期屬於另外。其包括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種是自甘風險,第二種是自助行為,第三種是好意同乘,第四種是高空拋物,第五種是違約方終止合同,第五種是保理合同,第六種是列印遺囑效力,第七種是第二順序繼承人的代位繼承。如今,民法溯及力非常重要,但是其無法成為重要原則,要最大程度保護民事主體的意思自治。

❸ 1.法律的溯及力問題屬於( )。

法律的溯及力問題屬於法律的時間效力問題
我國刑法學界在談及刑法的溯及力時幾乎都一致的認為:「刑罰的溯及力,是刑法生效後,對於其生效以前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是否適用的問題。如果適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是適用,就是沒有溯及力。」有溯及力又可以叫做溯及既往。這種認識與我國刑法的規定是一致的。79年刑法第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法令、政策不認為是犯罪的的適用當時的法律、法令、政策。如果當時的法律、法令、政策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當時的法律、法令、政策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❹ 民法總則溯及力問題是什麼

您好,我國民法總則關於訴訟時效的溯及力的規定是新的民事法律頒布實施以後,對回其生效之前發生而未依答司法程序裁判的民事關系同樣適用的效力有強弱之分.在新法律規范施行之前產生的民事關系和事實,自新法施行之日起方可適用新法的,為弱度溯及力;而溯及至該民事關系和事實所產生當時即適用新法有關規定的,為強度溯及力。
法律只有公諸於世,才能要求社會成員共同遵守並產生約束力。經舊法確立的法律關系如果要用新法加以改變,難免影響社會秩序的安定,故此民事法律一般只適用於其生效後發生的事實和關系,「法律不溯及既往」是早在羅馬法中就得到確立並為後世所公認的原則。中國民法也採取民法規范一般沒有溯及力的原則。但是在原則上確認民事法律沒有溯及力的同時,並不排除國家根據客觀需要,在一定的情況下作出某種溯及既往的規定。例如,1950年10月20日,前政務院頒行的《新區農村債務糾紛處理辦法》等1條規定:「解放前,農民及其他勞動人民所欠地主的債務,一律廢除」。民法溯及既往,必須要由國家的法律作出明確規定,或者由有權解釋法律的機關作出解釋,這種法律規定或解釋,是不溯及既往原則下的例外規定。

❺ 民法的溯及力

一般情況下,法律抄是不襲溯及既往的,就是說你的事故和向保險事故的求償行為發生在新法發生效力之前,這種情況下理當適用舊法。對於新法,國家為了其在實踐過程中便於操作,往往會在新法出台之後,由最高法出台一系列的司法解釋來補充和完善新法的適用,你的問題也許就會在這里得到解決,可以適當關注~如果急於解決此事,可以向當地律師咨詢。

❻ 法律溯及力的幾種原則

答:法來在一般情況下自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我國刑法在溯及力問題上採取的是「從舊兼從輕」原則
從舊,意味著法律原則上不溯及既往。
從輕,意味著為了保護被告人的權益,在依新法做出的判決責任較輕時,適用新法。

❼ 怎樣去理解民法的溯及力

通說認為,法的溯及力,即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頒布的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立法法》第八十四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根據該條規定確立法的溯及力原則:從舊兼有利

最高人民法院於2001年與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了《關於適用刑事司法解釋時間效力問題的規定》,規范並統一了刑事法律的溯及力問題。但民商事法律規定並沒有統一的溯及力的規定。

根據學者學說,實體法與程序法在溯及力原理上存在不同。

實體法:

根據筆者查閱資料,民商事法律(包括司法解釋)關於法的溯及力的規定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一、原則為法不溯及既往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條:「合同法實施以後成立的合同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適用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法實施以前成立的合同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除本解釋另有規定的以外,適用當時的法律規定,當時沒有法律規定的,可以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第5條 人民法院對合同法實施以前已經作出終審裁決的案件進行再審,不適用合同法。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3條:「擔保法施行以前發生的擔保行為,適用擔保行為發生時的法律法規和有關司法解釋。」「擔保法施行以後因擔保行為發生的糾紛案件,在本解釋公布施行前已經終審,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不適用本解釋。」「擔保法施行以後因擔保行為發生的糾紛案件,在本解釋公布施行後尚在一審或二審階段的,適用擔保法和本解釋。」

二、例外

1、跨法行為從新

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1條:「除本解釋另行規定外,2001年10月27日以後人民法院受理的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涉及2001年10月27日前發生的民事行為的,適用修改前著作權法的規定;涉及該日期以後發生的民事行為的,適用修改後著作權法的規定;涉及該日期前發生,持續到該日期後的民事行為的,適用修改後著作權法的規定。」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2條 合同成立於合同法實施之前,但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跨越合同法實施之日或者履行期限在合同法實施之後,因履行合同發生的糾紛,適用合同法第四章的有關規定。

2、合同有效優先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3條 人民法院確認合同效力時,對合同法實施以前成立的合同,適用當時的法律合同無效而適用合同法合同有效的,則適用合同法。

3、空白追溯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條:「合同法實施以後成立的合同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適用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法實施以前成立的合同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除本解釋另有規定的以外,適用當時的法律規定,當時沒有法律規定的,可以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

關於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6條:「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許可使用和轉讓等合同爭議,相關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合同法總則的規定,並可以參照合同法第十八章和本解釋的有關規定處理。」「計算機軟體開發、許可使用和轉讓等合同爭議,著作權法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合同法總則的規定,並可以參照合同法第十八章和本解釋的有關規定處理。」

4、司法解釋的特殊溯及力

司法解釋一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或規定施行日期(發布之後)。但實際上並不統一,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一審溯及力: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9條:「本解釋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本解釋施行後,人民法院新受理的一審婚姻家庭糾紛案件,適用本解釋。」「本解釋施行後,此前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准。」

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6條:「本解釋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2004年5月1日後新受理的一審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本解釋的規定。已經作出生效裁判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依法再審的,不適用本解釋的規定。」「在本解釋公布施行之前已經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釋,其內容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28條:「本解釋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施行後受理的第一審案件適用本解釋。」「施行前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准。」

二是一審二審均有溯及力: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18條:本解釋自二00六年十月一日起施行。本解釋施行前本院頒布的有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的規定為准。本解釋施行後,人民法院尚未審結的一審、二審案件適用本解釋。本解釋施行前已經審結的案件,不得適用本解釋的規定進行再審。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33條:「婚姻法修改後正在審理的一、二審婚姻家庭糾紛案件,一律適用修改後的婚姻法。此前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如與本解釋相抵觸,以本解釋為准。」

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8條:「本解釋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後訂立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發生的糾紛案件,本解釋公布施行後尚在一審、二審階段的,適用本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後訂立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發生的糾紛案件,在本解釋公布施行前已經終審,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不適用本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前發生的商品房買賣行為,適用當時的法律、法規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前房地產開發經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程序法:原則為從新。

有學者認為程序法規定的是解決實體問題的程序,因此不存在程序法有無溯及力的命題。

❽ 現在發生的事能否運用以前的法律解決 考民法的溯及力

不能用以前的法律解決。這不是法律的溯及既往的是事情,這是法律效力的事情啊。

❾ 關於法律溯及力的問題

民事法律法規的溯及力問題:

1、根據《立法法》第八十四條規定,法律、行政回法規、地答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根據該條規定確立法的溯及力原則:從舊兼有利。

2、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1條:「合同法實施以後成立的合同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適用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法實施以前成立的合同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除本解釋另有規定的以外,適用當時的法律規定,當時沒有法律規定的,可以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

第5條 人民法院對合同法實施以前已經作出終審裁決的案件進行再審,不適用合同法。

3、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3條:「擔保法施行以前發生的擔保行為,適用擔保行為發生時的法律法規和有關司法解釋。」「擔保法施行以後因擔保行為發生的糾紛案件,在本解釋公布施行前已經終審,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不適用本解釋。」「擔保法施行以後因擔保行為發生的糾紛案件,在本解釋公布施行後尚在一審或二審階段的,適用擔保法和本解釋。」

熱點內容
國際商法自治性研究 發布:2025-08-26 04:05:21 瀏覽:872
法學院王淼 發布:2025-08-26 04:02:14 瀏覽:582
如實供述刑事訴訟法第幾條 發布:2025-08-26 03:36:03 瀏覽:614
縣區法律知識考試試卷 發布:2025-08-26 03:24:37 瀏覽:605
法治宣傳畫漫畫小學生 發布:2025-08-26 03:16:47 瀏覽:531
勞動法慢乙肝 發布:2025-08-26 03:16:39 瀏覽:222
安全生產法規定法律責任分 發布:2025-08-26 03:13:51 瀏覽:151
安全生產法是否屬於行政法 發布:2025-08-26 03:03:14 瀏覽:107
華為公開挑釁勞動法 發布:2025-08-26 02:58:50 瀏覽:315
實用經濟法企業 發布:2025-08-26 02:53:19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