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省司法公正

省司法公正

發布時間: 2021-12-01 10:03:08

『壹』 司法公正為什麼很重要

公正司法,是現代社會政治民主、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呼喚司法公正,評價司法公正與否,是任何文明社會公民的正當權利,堅持公正司法是對法權的一種制約,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基本要求。然而近年來,為司法的程序外監督不斷升級。程序外的監督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一些司法不公現象。但是,由於程序外的監督大多是從普通的生活邏輯出發,主要關注的是實體結果的合乎正當,而司法的過程卻是嚴謹的和理性的,更注重的是審判過程的合乎正當性,這就使得司法人員與其他社會主體在法律思維方式上產生了差別,並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監督司法與司法獨立的沖突和對立,損害了司法權威。因此,追求和維護司法公正,在任何國家,不可能也不應當僅僅是司法機關、法院法官們自己的事情,維護司法公正應當成為全社會公民共同的任務。它不僅需要法院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不僅需要培養並不斷提高全社會的法治意識,更需要維護司法公正的現代司法理念。

『貳』 什麼是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權運作過程中各種因素達到的理想狀態,是現代社會政治民主、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

『叄』 什麼是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它是法律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國的要求,其基本內涵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體現公平、平等、正當、正義的精神。其主體是以法官為主的司法人員。司法公正的對象包括各類案件的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司法公正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前者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標,後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整體公正與個體公正的關系反映了司法公正的價值定位和取向。

『肆』 司法公正是什麼意思

公正,即公平與正義,這既是司法工作的靈魂和生命,也是司法工作的內在要求和本質反映。司法的終局性特點決定了,以處理各種訴訟案件和解決各種糾紛或爭議為內容的司法活動必須做到公正合法,否則訴訟案件便不能得到正確處理,各種糾紛和爭議便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進而法律的正確實施將無從談起,社會公正將失去保障和希望,國家設立司法機關以維護社會秩序,保護人民安寧的目的也就無法實現。因此,人民法院進行審判活動和人民檢察院進行檢察活動,都必須嚴格遵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依照法定程序認真查明案件事實和糾紛或爭議發生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正確適用實體法規定對案件作出公正的處理。為了維護司法公正,我國建立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和程序。例如,對於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和裁定,當事人不服的有權提出上訴,請求上一級人民法院進行第二審審判。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當事人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人民檢察院也可以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要求人民法院重新審判;人民法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亦可提起審判監督程序進行重新審判。上述糾錯機制的設立和運轉,無疑是國家對司法公正的深切要求和充分保障,從而也表明公正性是司法的本質特徵。

『伍』 司法公正的好處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權運作過程中各種因素達到的理想狀態,是現代社會政治版民主、進步的重要標志權,也是現代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它是法律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國的要求,其基本內涵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體現公平、平等、正當、正義的精神。其主體是以法官為主的司法人員。司法公正的對象包括各類案件的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司法公正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前者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標,後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整體公正與個體公正的關系反映了司法公正的價值定位和取向。

『陸』 司法公正包括哪些要

司法公正的要件,應該是依法治理,依法辦事。在司法執法工作中貫徹公平正義等要件。供參考。

『柒』 司法公正含義及種類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權運作過程中各種因素達到的理想狀態,是現代社會政治民主、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
司法公正它是法律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國的要求,其基本內涵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體現公平、平等、正當、正義的精神。其主體是以法官為主的司法人員。司法公正的對象包括各類案件的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司法公正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前者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標,後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整體公正與個體公正的關系反映了司法公正的價值定位和取向。
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
司法公正既要求法院的審判過程堅持正當平等的原則,也要求法院的審判結果體現公平正義的精神。前者可以稱為程序公正,後者可以稱為實體公正。它們共同構成了司法公正的基本內容。

『捌』 司法公正包括哪些要素

司法公正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前者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標,後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整體公正與個體公正的關系反映了司法公正的價值定位和取向。

法律制定上的公正並不會自然而然地轉化為法律實施中的公正。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法律公正的這兩個方面經常會出現脫節的現象。

就我國法治狀況而言,法律實施顯然落後於法律制定。因此,要想真正做到法律公正,真正實現依法治國的口號,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強公正執法和公正司法。

執法公正和司法公正是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概念。廣義的執法可以包括司法;而廣義的司法活動也可以包括大部分執法活動,可以包括法官、檢察官、警察等司法人員的執法活動。但是狹義的執法則不包括司法;狹義的司法活動則僅指法院的審判活動。本文講的司法公正是狹義上的司法公正,即法院的審判公正。

(8)省司法公正擴展閱讀

司法公正以司法人員的職能活動為載體的,是體現在司法人員的職能活動之中的,因此司法公正的主體當然是以法官為主的司法人員。毫無疑問,審判過程和結果是否公正,主要取決於法官的職務活動,但是法官並非司法公正的唯一主體。

檢察官對審判活動是否公正具有監督職能,因此也應該屬於司法公正的主體。至於各類訴訟案件的當事人,他們不是司法活動的行為人,而是司法活動的承受者,所以他們不是司法公正的主體,而是司法公正的對象。

倘若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司法公正的主體,那麼就必然要依靠那些被告人來主持司法公正了。其荒謬之處是不言而喻的。

司法公正的對象應該包括各類案件的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毋庸置疑,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司法公正的主要對象,因為司法過程和司法裁決公正與否,直接決定或影響著他們的權益。

但是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及各種案件中的證人、鑒定人等訴訟參與人也是司法公正的對象,因為他們在訴訟活動中都有相應的權利,也都有是否得到公正對待的問題。

綜上所述,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動的一條基本原則。按照這條原則,以法官為代表的司法人員應該在審理各種案件的過程中正當、平等地對待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應該在審理各種案件的結果中體現公平正義的精神。

『玖』 司法公正的標準是什麼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活動盡可能地符合客觀事實,必須符合法律規定,能夠保護社會、國家和公民的合法權益。通俗地講,司法公正就是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從司法實踐來看,司法公正分為實體的公正和程序的公正。所謂實體的公正,也稱之為結果的公正,實質公正。這是指裁判在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方面都是正確的,對訴訟參與人的實體權利和義務關系作出的裁判或處理是公正的。所謂程序公正又稱形式公正,是相對於司法結果而言的,主要是指司法機關的司法活動過程對訴訟參與人來說是公正的,訴訟參與人在訴訟過程中所受到的對待是公正的,所得到的權利主張機會是公正的。這是我的朋友、法學家何家弘教授的觀點。

換一個角度看,司法公正還可以分為一般公正和個別公正。據全國人大代表、著名民法學家王利明研究,一般公正是指從全社會的宏觀上看,司法所體現的公正性;個別公正是指由個案的裁判所體現出的公正。我認為,就立法和「兩高」司法解釋來講要注意一般的公正;就具體執法來講,檢察官、法官要注意個別的公正。當然,兩種公正是相輔相成、互為因果關系的。正如何家弘教授所指出:「如果從司法活動的總體上來看,一個法院辦了一百個案子,其中只有一個錯案,那麼錯案率是百分之一;但是,如果就那件錯案的當事人而言,他涉入的案件是一,錯案也是一,錯案率是百分之百。」從這個意義上說,一般公正和個別公正是缺一不可的,緊密相連的。在我看來,盡管個別案件的裁判不公正,不一定會對一般公正產生重大影響,但過多的個案裁判不公正,也會影響到整體的一般公正,大量的訴訟當事人和一般民眾往往是從個案的檢察、裁判結果中對司法公正作出評判的。

熱點內容
國際商法自治性研究 發布:2025-08-26 04:05:21 瀏覽:872
法學院王淼 發布:2025-08-26 04:02:14 瀏覽:582
如實供述刑事訴訟法第幾條 發布:2025-08-26 03:36:03 瀏覽:614
縣區法律知識考試試卷 發布:2025-08-26 03:24:37 瀏覽:605
法治宣傳畫漫畫小學生 發布:2025-08-26 03:16:47 瀏覽:531
勞動法慢乙肝 發布:2025-08-26 03:16:39 瀏覽:222
安全生產法規定法律責任分 發布:2025-08-26 03:13:51 瀏覽:151
安全生產法是否屬於行政法 發布:2025-08-26 03:03:14 瀏覽:107
華為公開挑釁勞動法 發布:2025-08-26 02:58:50 瀏覽:315
實用經濟法企業 發布:2025-08-26 02:53:19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