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代際

民法典代際

發布時間: 2021-12-01 12:17:31

⑴ 被家暴起訴離婚孩子怎麼判

被家暴起訴離婚的,孩子撫養權的判決會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而定。撫養權的歸屬是以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為前提,根據雙方的經濟情況、生活條件和有利於孩子健康生活等因素具體分析判定的。如果家暴一方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影響,則不利於爭取到孩子撫養權。如果孩子在兩周歲以下,法院一般會判決由女方直接撫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⑵ 「憑什麼姥姥帶我,卻讓奶奶晚年享福」這種話,你怎麼看

網路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欣賞。」

雖然是句玩笑話,但卻很貼切地描述出了現如今很多家庭的現狀,我女兒的同學玲玲家就是典型的例子。

近日,帶女兒去她們家玩的時候,恰巧碰上了玲玲媽媽在收拾房間,因為玲玲的奶奶要搬過來一起住了。

於是,我順口誇了幾句玲玲父母孝順,而玲玲卻突然問她媽媽:「憑什麼姥姥把我帶大,晚年卻讓奶奶來享福。」

只有意識到,我們才能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逐漸更換個人的價值觀念,在每一次開口前注意自己的措辭。

直到有一天,姥姥和奶奶是平等家人,內化成個人自然而然的意識,那我們就離文明更近一步。但願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這一天早點到來。

⑶ 民法典家暴離婚要孩子撫養權需要什麼條件

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⑷ 家庭暴力離婚孩子撫養權怎麼判

家庭暴力離婚的孩子撫養權歸屬的判決一般歸於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的一方。如果家暴一方的行為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則法院一般不會將孩子撫養權判給家暴一方。孩子撫養權的歸屬是以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為前提,根據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綜合判定的。一般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⑸ 被家暴後起訴離婚孩子歸誰

被家暴後起訴離婚的,孩子歸哪一方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而定。父母雙方可以先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判決撫養權的歸屬。撫養權的歸屬是根據雙方的經濟情況、生活條件和教育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考慮的。如果家暴一方對孩子造成不利影響,則不利於爭取到孩子撫養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⑹ 被家暴訴訟離婚孩子怎麼判

被家暴訴訟離婚的孩子撫養權的判決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而定。法律規定一般兩周歲以下的孩子,由女方直接撫養,但是女方有無法撫養孩子情形的除外。而對於兩周歲以上的孩子,法院會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孩子健康成長為前提進行判決。如果家暴一方的行為對孩子造成了不利影響,則一般不會得到孩子撫養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⑺ 被家暴起訴離婚孩子撫養權歸誰

被家暴起訴離婚的,孩子撫養權的歸屬由雙方先協議確定,協議不成的由法院判決。一般兩周歲以下的孩子由女方直接撫養,兩周歲以上的以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為原則進行判決。如果一方的家暴行為對孩子造成不利影響,則不利於爭取到孩子撫養權。而對於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需要支付相應的撫養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⑻ 民法典家暴離婚孩子撫養權怎麼確定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離婚後的父母子女關系】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⑼ 民法典一繼承編小麗和小明結婚後,經過幾年艱苦創業,努力奮斗,終於從出租屋搬

房產繼承,要根據去世人的時間,來確定房產繼承的順序,如果死亡的時間不一樣,那麼繼承的順序並不一樣。

近年來,不少家庭在擁有一套自住房的基礎上,甚至還購置多套房產。從投資的角度本無可厚非,但在家庭代際更迭中,不可避免地牽涉到財富繼承特別是房產分配問題。這一問題處理不好,既不利於房產的有效利用,更不利於家財傳承與家庭和睦。

那麼,房產繼承中都存在哪些常見的法律問題?以下10條可供參考。

01

房屋繼承是什麼?

所謂房屋的繼承是指被繼承人死亡後,其房產歸其遺囑繼承人或法定繼承人所有。因此,只有被繼承人的房屋具有合法產權才能被繼承。當繼承發生時,如果有多個繼承人,則應按遺囑及有關法律規定進行析產,持原產權證、遺囑等資料到主管部門辦理過戶手續。

有一些房產是不能繼承的,具體包括:只有使用權而沒有產權的房屋、違章搭建的房屋、超過最長保護時效的房產、權利人生前已經贈與且去世前未撤銷的房產。

02

房屋繼承從什麼時候開始?

繼承在被繼承人死亡後開始。

法律規定的繼承權,只是繼承人享有的一種期待權,如果被繼承人沒有死亡,繼承關系就不會發生,只有在被繼承人死亡以後,繼承權才會成為既得權。遺囑繼承權的實現,必須存在被繼承人生前立有合法遺囑和被繼承人已死亡,否則遺囑繼承關系也不會發生。

如父母健在,其房地產子女就不能繼承。父母意願將自己的房產贈與子女是可以的,但這種行為叫生前贈與,不叫繼承。

03

沒有遺囑的情況下,房產繼承順序是什麼?

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按照法定繼承分配遺產。

遺產繼承第一順序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假如夫妻一方去世,第一順序繼承人是在世一方、子女和父母,此時,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是沒有繼承權的。但如果被繼承人的父母在繼承之後死亡,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可以從其父母那裡繼承相應份額,此時,夫妻中在世一方對遺產的所有權就不完整。

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實現房產繼承登記,就需要被繼承人兄弟姐妹簽署放棄繼承的聲明。當然也可以將有權繼承人同時登記為產權人。

04

房產繼承需要立遺囑嗎?

財產的繼承除法定繼承以外,還有遺囑繼承,而且遺囑繼承要優先於法定繼承。也就是說,對公民的財產繼承,如果財產所有權人生前立有遺囑,只要該遺囑是合法有效的,就必須按遺囑繼承,而不能法定繼承。

因此,對於房產繼承,最好提前立好遺囑,以免繼承時出現混亂。

05

如何設立一份有效遺囑?

一份有效的遺囑需要具備以下條件:主體合法、客體合法、內容合法、形式合法。

主體

遺囑人必須是年滿18周歲且精神正常的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遺囑的內容必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由遺囑人本人親自作出,不能由他人代理,即使是代書遺囑,也必須由本人在遺囑上簽名,並要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客體

遺囑所處分的財產必須是立遺人的個人合法財產,如果處分了與他人共有的財產或完全不屬於立遺囑人個人所有的財產,則該遺囑就要部分或全部無效。

內容

遺囑不得剝奪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

遺囑可分為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和口頭遺囑等五種形式。

06

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間

是否享有一樣的繼承權?

《繼承法》中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因此,在房產繼承時,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間享有同等的繼承權。

07

「孝順」程度是否影響遺產分配?

現實生活中,各個子女對老人盡到的贍養義務有多有少,在老人去世時,盡到贍養責任的和未盡贍養責任的子女之間往往會因為房屋等遺產分配產生重大分歧。

根據繼承法,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08

農村宅基地能夠繼承嗎?

第十條規定:「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因此,宅基地的所有權不屬於公民個人,也不在遺產范圍內。農村集體經濟成員對宅基地沒有所有權,但是有使用權。由於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屬於村民個人所有,可以被繼承的,根據「地隨房走」原則,繼承的是房屋和房屋所在宅基地的使用權。

不動產權不僅包括房屋所有權,也包含土地使用權,在農村是宅基地使用權,在城市是建設用地使用權。

09

房屋繼承參照什麼原則分割?

遺產分割要堅持兩個原則:有利於生產和生活需要;不損害遺產的效用。不宜分割的遺產,可以採取折價、適當補償或者共有等方法處理。由於房產屬於不宜分割遺產,強行分開割,會造成生產無法正常進行或給生活帶來不便。

第一種方法是採取折價補償的方法。一般是歸居住使用者或者生產經營者所有,由其按各繼承人應繼承的房屋遺產份額折價補償。

第二種方法是採取共有方法,共有分為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兩種形式。共同共有就是繼承人對房屋遺產平等地、不分份額地享有所有權,按份共有則是繼承人按份額佔有房屋遺產,並按各自的份額享受權利。

10

房產繼承者出現矛盾怎麼辦?

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房產繼承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由於牽涉到感情與親人,往往處理起來十分棘手。此時,明確法律上的權利和背後的道理,處理起繼承問題就能做到有章可循。

熱點內容
國際商法自治性研究 發布:2025-08-26 04:05:21 瀏覽:872
法學院王淼 發布:2025-08-26 04:02:14 瀏覽:582
如實供述刑事訴訟法第幾條 發布:2025-08-26 03:36:03 瀏覽:614
縣區法律知識考試試卷 發布:2025-08-26 03:24:37 瀏覽:605
法治宣傳畫漫畫小學生 發布:2025-08-26 03:16:47 瀏覽:531
勞動法慢乙肝 發布:2025-08-26 03:16:39 瀏覽:222
安全生產法規定法律責任分 發布:2025-08-26 03:13:51 瀏覽:151
安全生產法是否屬於行政法 發布:2025-08-26 03:03:14 瀏覽:107
華為公開挑釁勞動法 發布:2025-08-26 02:58:50 瀏覽:315
實用經濟法企業 發布:2025-08-26 02:53:19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