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念讀民法典

念讀民法典

發布時間: 2021-12-18 08:18:49

民法典感想和體會200字

民法典感想和體會例文1:

《民法典》在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權、隱私權等等方面有了新增與變化,這在我國法治史的具有重要意義,與2017年、1986年比較,包括取消等價有償原則、確立生態文明原則、確立處理民事糾紛使用習慣的原則等。

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意願,它來自於人民的生活和實踐。《民法典》的頒布維護了人民權益的客觀需求,大到國家所有制,小到鄰里糾紛、生產經營、個人信息保護等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

比如:生活中遇到的高空拋物、校園貸、出行中遇到老人摔倒不敢扶等,《民法典》都一一給了解答。同時,它也體現了依法治國,以人民為本的理念。

民法典感想和體會例文2:

民法典有多麼大的意義,它的亮點是什麼,這些大家看看新聞就可以心中有數。民法典的亮點在央視新聞的報道中,呈現出來不少亮點比如未成年人受性侵、降低行為能力的年齡、延長訴訟時效等等。

民法典作為社會的基本法,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立法表達。民法典全面提升了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呼應了我國國情的現實需要,通過具體規范,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民法典的頒布,是維護人民權益的客觀需要,大到國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生產經營、個人信息保護、私有財產保護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

民法典的頒布,讓公民更有尊嚴地生活,保障人人享有人格尊嚴、人身自由、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還有各種各樣的財產權利等等。民法典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們國家法律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標志著我國依法治國邁上新台階。

民法典感想和體會例文3:

更要時時去領悟和踐行其中的真諦。《民法典》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意願。因為它完全來自於人民的生活和實踐。無論是在生活中遇到的高空拋物、房屋價值想「提前變現」,還是在消費中遇到的「套路貸」「校園貸」「高利貸」。

無論是在出行中遇到的霸座、老人倒在地上不敢扶,還是遊走在網路中的Q幣、網路游戲裝備。等等,《民法典》都一一給了解答,豐富地展示了與人民相關的點點滴滴。

《民法典》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意願。因為它完全來自於人民的生活和實踐。無論是在生活中遇到的高空拋物、房屋價值想「提前變現」。

還是在消費中遇到的「套路貸」「校園貸」「高利貸」;無論是在出行中遇到的霸座、老人倒在地上不敢扶,還是遊走在網路中的Q幣、網路游戲裝備。等等,《民法典》都一一給了解答,豐富地展示了與人民相關的點點滴滴。

民法典感想和體會例文4:

作為全國兩會的重要內容,醞釀多年的民法典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即將生效的《民法典》體例科學、結構嚴謹、規范合理,內容協調一致。《民法典》共七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共計1260條。

《民法典》正式頒布實施後,我們耳熟能詳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將廢止,退出現行有效的法律體系。

民法典感想和體會例文5: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中國截至目前體量最為龐大的法律,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

我國《民法典》是保護公民私權利的法律匯總,從某種意義上講,《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作為事關每個公民「從胎兒到身故後五十年」漫長歲月切身利益保障的法律,《民法典》與每個人的生活工作休戚相關。

大到國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普通百姓的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生產經營、個人信息保護、私有財產權利保護都可以《民法典》中找到依據。《民法典》不僅能統一民事法律規范,消除法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而且可以助力國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法學專家解讀:民法典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導讀】在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科技和產業革命不斷升級的當下,新生事物蓬勃發展。法律能否認可虛擬財產?作為身份代表的網名是否能得到法律保護?基因編輯胚胎是否應承擔法律責任?作為一部信息時代的生活指南,民法典草案對這些時代之問給予了明確回應。

草案亮點

●數據和網路虛擬財產,被列為新的財產類型;

●明確電子合同的訂立、履行規則,對信息網路環境下的交易予以規范;

●個人信息保護被列入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回應互聯網時代的迫切需要。

專家解讀

處處滲透著人文關懷的理念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成員、秘書長王軼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我國民法典編纂於人類從工業文明邁向信息文明的重要轉換階段。

民法典草案的編纂堅持以人為本。在草案總則部分,對胎兒利益給予了特殊保護,只要胎兒出生時為活體,在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方面便視為具有了民事權利能力;對於逝者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等權利,草案也予以保護,處處滲透著人文關懷的理念。

立法活動要結合時代需要。在信息文明時代,電子合同是人們社會交往的重要類型和表徵。草案合同編立足於時代的新問題、新要求,將電子合同放到了核心和關鍵的位置。

很多新生事物被寫入草案。如社會識別度較高的網名,作為姓名權受到保護。對數據和網路虛擬財產的法律客體地位,草案予以認可。

針對關注社會熱點。比如「霸座」行為,草案強調,旅客應該按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承運,如果「霸座」,則構成違約行為,應當承擔相應責任。草案特別為人體基因、人體胚胎等相關醫學、科研活動劃出法律紅線:不得危害人體健康,不得違背倫理道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㈢ 想要學習民法典,買哪個版本好

民法典單行本。

在民法典全文發布之後,各個出版機構出版的民法典單行本均已經開始上市銷售。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民法典單行本,除了中規中矩的公報版單行本之外,還有幾種在印刷上有一定特點的版本。

1、第一種是大字版,顧名思義就是印刷字體比較大,每一頁還會留一定的空隙供讀者學習使用時隨時做筆記用。法律人們大部門常年緊盯電腦屏幕,雙眼常年飽受摧殘,看大字版的法典要比盯著密密麻麻的文字舒服一些。

2、第二種是條旨版:民法典第一條的條文是「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該條是針對立法目的的規定。

條旨版單行本在第一條條文之前以【】方式註明該條的主要意旨,即「第一條【立法目的】」,便於讀者理解。但是這些條旨都是出版機構根據條文內容自行歸納總結的,不是民法典的一部分,當然也沒有法律效力

關於《民法典》學習方法的思考和建議:

1、認識民法典的「體系化效應」,理解民法典的編纂體系和立法本意。

法律體系化的概念,最早源於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主張。18世紀的法國,各省區均有自立的法律,全國數百部法律互相沖突互不認可,出現了「上馬地協議,下馬地不承認」的混亂現象,嚴重製約市場經濟的發展。

伏爾泰批判法律林立、彼此沖突的社會現象,主張國家制定統一體系的法律制度。拿破崙接受伏爾泰的這一思想,極力主張、全力參與,促成了《法國民法典》的誕生,為主體平等、私權神聖、契約自由等現代民法制度奠定了基礎,為法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2、掌握民法典的編纂體系和表述規則,准確理解法律條文的含義。民法典的編纂規則,科學地運用了「總則-分則-章-節」的結構體例:第一編總則確立了民法的一般規則,統領民法典各編並普遍適用於民法的各個領域;分則(二至七編)對各項民事基本制度作具體規定;

各編第一章均為「一般規定」,確定本編內容的一般規則,然後對各項制度進行具體表述。總則與分則、一般規定與具體規定及「但書」條款,構成了民法典邏輯嚴謹、有機統一的體例結構。

准確理解和適用具體的法律條文,就要把每一個法律條文都放在這一規則體系內綜合解讀,避免孤立理解、片面適用。

3、了解民法典對既往法律規則的歸納和發展,避免學習民法典的畏難情緒。

一典廢九法。民法典實施後,大家熟知常用的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民法典將成為大家的案頭文書、常用工具。

許多法律人感嘆,「半生所學都白費,法典一出人憔悴」,意即民法典一頒布,以前的法律知識和業務經驗都歸零,要從頭學習。這一感慨體現了大家對民法典重要性的認識,但認真說來,這一觀點這是不對的。「

法律的統一性和穩定性」是法典的內在要求,民法典不是橫空出世,而是在以往民事法律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各單行法律的內容包括吸納成熟的司法規則進行優化升級,梳理化解各單行法律中的沖突矛盾,運用的新的民法理論解決社會和市場發展的新問題,時代發展的法典。

大家對以往法律的理解和適用,對司法解釋的熟悉和掌握,對於學習和理解民法典,是重要的基礎。反倒是沒有法律基礎和實務經驗的「法律小白」,面對民法典的規則制度、法律條文,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難以理解和正確適用。

㈣ 怎麼學習民法典

民法典全文共1260條,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和附則,是對1949年以來分散民事立法的系統整合、編訂纂修。因此,想要直觀了解龐大的民法典體系與內容,單行本是不二之選。

目前市面上民法典的單行本非常多,內容大體以民法典全文文本為主,只是在封面工藝以及內文版式上有所差別。民法典全文10多萬字,推薦可以選擇32開的版本,書籍不至於太厚,便於攜帶與翻閱。

單純以民法典全文為內容的「純凈版」外,部分單行本還特意附錄了草案的說明以及條文要旨的解讀,這些加分的「增值」部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條文含義以及立法願意。

除了通配版的單行本外,對於正在准備法考以及以民商事為主要業務的實務人士來說,「民法小全書」這樣的法條匯編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㈤ 2021民法典新規,該如何正確的解讀

2021年民法典新規新鮮出爐,應該這樣解讀民法典,它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蘊含了之前運行婚姻法,合同法,集萬物於一身的法典。

一:民法典涵蓋的內容

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解讀,我是從幾方面解讀的,首先它全文總共1260條,涵蓋了總則編,婚姻家庭編,物權編,合同編,繼承編,人格權編,侵權責任編和附則,其次《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明確禁止性騷擾,明確性騷擾的認定標准,人格權首次獨立成編,設置離婚三十日冷靜期這些也是民法典的亮點所在,最後它涵蓋內容之廣,堪稱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使我國民事立法形成完整體系,此次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於2021.1.1起施行。

㈥ 《民法典》內容解讀

民法典由民法總則與各分編「合體」而來,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大到合同簽訂、公司設立,小到物業費、離婚糾紛,民法典涵蓋了民事活動的方方面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民法典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增加了人格權編。

創造性地將關於人格權的規定獨立成編,這在世界民法典的立法史中具有時代意義和實踐意義。其在更好更充分地實現人民幸福生活目標的同時,也必將為世界法治發展提供新的樣板,擴充新的模式。

(6)念讀民法典擴展閱讀:

1、見義勇為免責

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解讀:現實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發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擾公眾。民法典草案明確了侵權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責任,同時也明確了見義勇為者依法不承擔民事責任,有助於杜絕「英雄流血又流淚」的現象。

2、小區共有場所收入歸業主

規定: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後,屬於業主共有。

解讀:小區電梯廣告、外牆廣告收入歸誰?物權法的規定並不明確,引發了一些矛盾糾紛。民法典草案明確,利用小區業主共有場所產生的收入屬於業主共有。這將發揮定分止爭的作用,維護業主合法權益。

㈦ 能詳細介紹的解讀一下民法典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版2020年5月28日通過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共分七編,第一編總則,第二編物權,第三編合同,第四編 人格權,第五編 婚姻家庭,第六編 繼承,第七編 民事責任,更多民法典詳情可點擊查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全文。

㈧ 讀民法典對高中政治有幫助嗎

如果你是高中生的話沒有太大幫助,因為法律問題只在第二冊書政治生活中涉及到一些,在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學生活都是沒有涉及到的,所以看的意義不大

熱點內容
電商法理發 發布:2025-08-21 07:39:34 瀏覽:332
按勞動法可以發加班費1 發布:2025-08-21 07:26:11 瀏覽:483
三八法律知識競賽通知 發布:2025-08-21 07:26:01 瀏覽:320
一審行政法院判決書 發布:2025-08-21 07:24:28 瀏覽:925
法律服務業務范圍 發布:2025-08-21 07:24:26 瀏覽:609
愛看社會與法 發布:2025-08-21 07:09:42 瀏覽:587
赤壁市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21 07:05:26 瀏覽:571
勞動合同法如何規定加班工資 發布:2025-08-21 06:20:16 瀏覽:248
法治交通實施意見 發布:2025-08-21 06:11:54 瀏覽:418
康平法院新聞 發布:2025-08-21 06:11:53 瀏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