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脅迫司法解釋

脅迫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1-12-20 08:29:02

㈠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關於強奸罪。定性的脅迫的解釋

強奸罪,是指違背婦女意志,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行與婦女發生性交的行為,或者故意與不滿14周歲的幼女發生性關系的行為。

一、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
所謂暴力手段,是指不法對被害婦女的人身行使有形力的手段,即直接對被害婦女採取毆打、捆綁、堵嘴、卡脖子、按倒等危害人身安全或者人身自由,使婦女不敢反抗的手段。

所謂脅迫手段,是指對被害婦女進行威脅、恫嚇,達到精神上的強制,使婦女不敢反抗的手段。脅迫的核心是足以引起被害婦女的恐懼心理,使之不敢反抗,從而實現強行姦淫的意圖。既可以直接對婦女進行威脅,也可以通過第三者進行威脅,既可以是口頭脅迫,也可以是書面脅迫,既可以以暴力進行威脅,如持刀脅迫,也可以以非暴力進行威脅,如以揭發隱私、毀壞名譽相脅迫。

所謂其他手段,是指採用暴力、脅迫以外的使被害婦女不知抗拒或者不能抗拒的手段,具有與暴力、脅迫相同的強制性質。司法實踐中常見的其他手段有:用酒灌醉或者葯物麻醉的方法強奸婦女;利用婦女熟睡之機進行強奸;利用婦女患重病之機進行強奸等。

二、具體法律處罰:
《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姦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奸論,從重處罰。
強奸婦女、姦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強奸婦女、姦淫幼女情節惡劣的。
(二)強奸婦女、姦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場所當眾強奸婦女的。
(四)二人以上輪奸的。
(五)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

㈡ 法律上的威脅與脅迫有區別嗎

王某涉嫌強迫交易罪行為。
劉某與唐某之間的買賣字畫的行為是基於一方受脅迫達成的,因此買賣合同不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同無效。

㈢ 如何認定民事法律行為中的脅迫

脅迫一般包括以下兩種情形:(l)以將要發生的、會造成被脅迫人生命、財產、名譽、自由、專信譽的損害進行脅屬迫;(2)以直接對被脅迫人或其親友實施不法行為,造成對當事人及其親友的生命、財產、名譽、自由、信譽的損害進行脅迫。此種情形下,不僅合同無效,而且脅迫人直接侵犯了被脅迫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應承擔侵權行為責任。

㈣ 脅迫的法律

脅迫,指以給他人的人身或者 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對方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的行為。例如,甲以對乙造成人身傷害相威脅,強迫乙與之訂立房屋買賣合同。因受脅迫而為的民事行為違背了一方當事人的真實的意志,對於這種行為,受脅迫的一方當事人有權請求撤銷。

㈤ 法律規定什麼情況屬於脅迫

根據最高院司法解釋,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對方作出違背真實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脅迫行為。

法律咨詢 關於脅迫協議

算是脅迫協議,是無效合同。乙,丙是惡意串通關系。裡面內容涉及到侵害你的人身權,財產權的問題的話 乙,丙是共同侵權人。
現在問題是 你得有充分證據證明被受脅迫而簽下那個協議的。要是你證明不了,僅憑你的片面之詞法院不會支持你。
為了維護你的合法權益,必須收集好他們威脅你的證據,並且,2年之內主張合同無效。
因為,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訴訟時效為兩年。

㈦ 如何認定脅迫行為

【分類】 合同類法律常識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貿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9條規定: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對方作出違背真實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脅迫行為。由此可見,脅迫是一方向另一方表示施加危害,使其發生恐懼,另一方基於此恐懼而為一定意思表示的行為。 脅迫一般包括以下兩種情形:(l)以將要發生的、會造成被脅迫人生命、財產、名譽、自由、信譽的損害進行脅迫;(2)以直接對被脅迫人或其親友實施不法行為,造成對當事人及其親友的生命、財產、名譽、自由、信譽的損害進行脅迫。此種情形下,不僅合同無效,而且脅迫人直接侵犯了被脅迫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應承擔侵權行為責任。 和構成欺詐行為類似,構成脅迫也必須具備4個要件: (l)脅迫人具有脅迫的故意。脅迫的故意,包括兩層意思:第一層是明知會造成被脅迫人發生恐懼而故意進行威脅;第二層是希望通過脅迫行為使被脅迫人作出某種意思表示。 (2)脅迫人實施了脅迫行為。脅迫行為既可以以將來發生的損害,也可以以直接發生的損害相威脅。受脅迫危害的人既可以是被脅迫人的被代理人,也可以是被脅迫人的父母、配偶、兒女等親屬。受危害的客體是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或者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 (3)被脅迫人因脅迫而訂立了合同。該要件要求脅迫行為與被脅迫人的意思表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4)脅迫行為是非法的。如果一方有合法根據對另一方施加壓力則不構成脅迫。 脅迫和欺詐是兩個比較相近的概念,因為二者主觀上都有故意,並且其實施的行為都具有不法性。

㈧ 如何認定脅迫行為

認定構成脅迫行為的方法:
(1)脅迫人一方主觀上具有脅迫的故意;
(2)脅迫人一方客觀上實施了脅迫行為;
(3)被脅迫人因脅迫,違背其真實意思表示而訂立了合同;
(4)脅迫手段違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一百四十七條
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一條
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合同法中的脅迫的概念是什麼

依據《合同法》有關脅迫相關司法精神,脅迫,指為達到非法的目的,採用某種方法造成他人精神上的巨大的壓力或直接對他人肉體施加暴力強制的行為。
縱橫法律網-廣東天匯律師事務所-余守學律師

㈩ 強奸罪中脅迫情節怎麼司法認定

凡是違背婦女意志的,使婦女不敢或不能反抗的,都屬於強奸罪脅迫行為。《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姦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奸論,從重處罰。強奸婦女、姦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強奸婦女、姦淫幼女情節惡劣的;(二)強奸婦女、姦淫幼女多人的;(三)在公共場所當眾強奸婦女的;(四)二人以上輪奸的;(五)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

熱點內容
杏林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8 13:36:36 瀏覽:960
勞動法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13:34:58 瀏覽:425
浙江麗水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8 13:29:41 瀏覽:374
地方國資委法律顧問 發布:2025-08-18 13:18:42 瀏覽:792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包括 發布:2025-08-18 13:17:45 瀏覽:429
教師職業道德基礎 發布:2025-08-18 13:16:48 瀏覽:739
婚姻法第幾條規定婚假 發布:2025-08-18 13:14:23 瀏覽:604
70周年法律知識培訓活動 發布:2025-08-18 13:11:41 瀏覽:329
違法代理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8 13:05:59 瀏覽:716
貴州法律咨詢熱線電話 發布:2025-08-18 13:05:10 瀏覽: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