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信用卡刑法解釋

信用卡刑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1-12-20 09:57:21

『壹』 刑法對信用卡的解釋屬於文理解釋嗎

屬於文理解釋~~~查查新華字典,上面對信用卡的解釋和刑法解釋是一樣的~~~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對信用卡的理解只包括可透支卡的,所以和信用卡原意不太相同,所以這里常考常錯~~~

『貳』 中國刑法關於信用卡的條約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司法實踐中遇到的情況,討論了刑法規定的「信用卡」的含義問題,解釋如下:
刑法規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業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具有消費支付、信用貸款、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電子支付卡。

一、信用卡套現犯罪的法律定義
相關法律規定: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POS機)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情節嚴重的,應當依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實施前款行為,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20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100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二、信用卡套現犯罪的構成要件
(一)信用卡套現的犯罪客體
犯罪客體是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行為所侵犯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以pos機等方法,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的行為,實際上是利用了信用卡的短期信貸功能,通過循環套現的模式,變相進行了金融信貸業務,違反了國家對於金融行業的行政許可制度,擾亂了國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侵害了銀行信貸資金的安全,破壞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二)信用卡套現的犯罪客觀方面
犯罪客觀方面是,是刑法規定的,說明行為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的侵犯性,而為成立犯罪所必須具備的客觀事實特徵,它說明某種犯罪是通過什麼行為、在什麼情況下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造成了什麼結果。
信用卡套現犯罪的客觀方面,主要是指違反了銀行對於信用卡管理的相關規定,通過以pos機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的行為,且該行為必須達到法律所規定的「情節嚴重「的程度,即套現數額達到100萬元以上,或造成金融機構資金20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的。
(三)信用卡套現的犯罪主體
犯罪主體,是指刑法規定的實施犯罪並且承擔刑事責任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單位)。信用卡套現犯罪的主體,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這里的自然人是指年滿16周歲的,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單位是指依法成立並有合法經營、管理范圍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四)信用卡套現的犯罪主觀方面
犯罪主觀方面,是指刑法規定成立犯罪必須具備的、犯罪主體對其實施的危害行為及其危害結果所持的心理態度。
信用卡套現犯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實施的刷卡套現行為會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仍然刻意的追求行為結果的發生,而且信用卡套現犯罪,是行為犯,《解釋》並未要求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牟利即構成犯罪。的目的和動機,只要行為人主觀上有實施套現行為的故意。

『叄』 信用卡的法律法規

信用卡涉及的法律法規:

信用卡業務作為一種民事行為,《民法通則》、《合同法》、《刑法》、《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等法律對信用卡業務進行了原則性的規定。

1、《民法通則》的規定。我國《民法通則》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信用卡法律關系中最為基礎的就是發卡銀行、持卡人和特約商戶三者的關系。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發卡銀行始終面臨著申領人偽造資料騙取發卡機構信任的問題,非法持有人的詐騙問題,合法持有人惡意透支的問題以及特約商戶未盡職責的問題;持卡人則面臨著信用卡和身份證被盜竊、遺失的問題。因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對使用偽造、作廢、冒用他人信用卡、惡意透支的(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及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3、銀行法律的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法》和《商業銀行法》是我國金融法律體系中的兩部重要法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五章第31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按照規定審批金融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及其業務范圍。"《商業銀行法》第3條在經營范圍中共有13項,信用上學業務即歸屬於第13項中"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其他業務。"違法法律規定是無效的,而且要受相應的刑責的。

4、《擔保法》的規定。這些法律內容:被保證的主債權種類、數額;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保證的方式;保證擔保的范圍;保證的期限;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事項。此外,信用卡保證合同作為信用卡合同的從合同,其法律屬性和法律責任適用我國《擔保法》第5條:"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擔保合同被確定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5、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對信用卡業務中的主體、發卡銀行、代理銀行、持卡人和特約商戶都具有約束力,而且在業務規定、業務管理、信用卡的申領與銷戶、轉帳結算、存取現金、法律責任方面都作了明確的規定。首先,《辦法》第3條規定:"本辦法所稱信用卡,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商業銀行向個人和單位發行的信用支付工具",闡明了只能是我國境內的商業銀行才有資格發行信用卡,並在第5條中排除了非金融機構、非銀行機構、境外金融機構的駐華代表機構經營信用卡業務的可能性。商業銀行在有關信用卡業務中必須執行人民銀行規定的統一存貸款利率和特約手續費費率,並按規定比例額交存存款保證金以及執行帳戶管理、現金管理等。其次,《辦法》第22條指出:"特約單位不得以任何現由拒絕受理持卡人合法持有的簽約銀行發行的有效信用卡。"也就是說,特約單位與發卡行之間存有代理關系,持卡人持有發卡行發行的信用卡到特約單位進行消費,特約單位應一視同仁,不能從技術角度或收費待遇上予以歧視。

6、其他包括《關於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關於辦理利用信用卡詐騙犯罪案件具體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及各商業銀行關於信用卡的章程、特約商戶協議書、特約商戶操作程序、信用卡業務會計核算手續、信用卡保險單等都有針對信用卡使用有關的約定與規范。

『肆』 《刑法》中為什麼要把銀行卡定義為信用卡

抄在銀行卡業務領域,襲信用卡的內涵發生了變化,信用卡與借記卡是區別對待的。盡管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解釋認為刑法中的信用卡包括借記卡,但是信用卡和借記卡在申領和使用等方面完全不同,相應的管理秩序也應當有區別。從借記卡的管理和使用規范來看,將其歸入「金融憑證」似乎更為准確。應當將對信用卡的狹義理解運用到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兩個罪名中,同時對信用卡信息應當進行嚴格地限制解釋。
信用卡詐騙罪是圍繞信用卡而實施的騙取他人財物行為,因此這里的「信用卡」的范圍如何確定就直接決定了本罪的成立與否以及本罪與他罪之間的區別。

『伍』 刑法中有關信用卡的犯罪大概都有哪些,看那些刑法分論中有關信用卡的犯罪好亂

我舉個例子:惡意透支信用卡一萬元以上的,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並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後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以信用卡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1、信用卡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違反信用卡管理法規,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騙取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用偽造的、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惡意透支的方法進行詐騙活動。信用卡詐騙罪是詐騙犯罪的一種,該罪和詐騙罪之間是特別法和一般法的關系,信用卡在該罪中是犯罪工具,行為人以信用卡作為犯罪工具進行詐騙活動的,按照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以本罪定罪處罰。
2、《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六條 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後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惡意透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一)明知沒有還款能力而大量透支,無法歸還的;
(二)肆意揮霍透支的資金,無法歸還的;
(三)透支後逃匿、改變聯系方式,逃避銀行催收的;
(四)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還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六)其他非法佔有資金,拒不歸還的行為。
惡意透支,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惡意透支的數額,是指在第一款規定的條件下持卡人拒不歸還的數額或者尚未歸還的數額。不包括復利、滯納金、手續費等發卡銀行收取的費用。
惡意透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在公安機關立案後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從輕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以免除處罰。惡意透支數額較大,在公安機關立案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情節顯著輕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

『陸』 我想知道關於信用卡欠款不還的相關刑法,法律法律,多少條,詳細說明

關於信用欠款不還的相關法律如下: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如下:

第一百九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

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如下:

第六條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後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惡意透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一)明知沒有還款能力而大量透支,無法歸還的;

(二)肆意揮霍透支的資金,無法歸還的;

(三)透支後逃匿、改變聯系方式,逃避銀行催收的;

(四)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還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六)其他非法佔有資金,拒不歸還的行為。

惡意透支,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惡意透支的數額,是指在第一款規定的條件下持卡人拒不歸還的數額或者尚未歸還的數額。不包括復利、滯納金、手續費等發卡銀行收取的費用。

惡意透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在公安機關立案後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從輕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以免除處罰。惡意透支數額較大,在公安機關立案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情節顯著輕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

(6)信用卡刑法解釋擴展閱讀

1、信用卡惡意透支行為包括兩種基本行為方式:

一是超過規定限額透支,即超過信用卡章程的規定或者發卡銀行的允許透支。

二是超過規定期限透支,即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歸還本息。一般來說,信用卡惡意透支行為,將在發卡銀行留下不良的信用記錄, 影響 持卡人的個人信用。

2、信用卡惡意特徵如下:

(1)超出了透支限額,是否超過透支限額以信用卡帳戶余額軋差數是否超過限額為准;

(2)在規定期限內未償還透支款本息而又繼續透支的;

(3)超限額或超期透支前沒有取得 發卡行授權的許可,包括逃避授權、偽造授權和騙取授權等情形;

(4)透支人主觀上有 非法佔用發行卡資金的故意。

參考資料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檢察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柒』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的名詞定義,那麼是否借記卡(儲蓄卡)違法,要按照信用卡處理

一、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版釋:"刑法規定的「信用權卡」,是指由商業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具有消費支付、信用貸款、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電子支付卡。"因為借記卡具有消費支付、存取現金、轉賬結算等功能,屬於「部分功能的電子支付卡」,所以借記卡是信用卡無疑。
二、《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違背他人意願,使用其居民身份證、軍官證、士兵證、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護照等身份證明申領信用卡的,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身份證明申領信用卡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你所述案件中嫌疑人在使用他人身份證明申領借記卡時如「違背他人意願」即為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

熱點內容
杏林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8 13:36:36 瀏覽:960
勞動法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13:34:58 瀏覽:425
浙江麗水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8 13:29:41 瀏覽:374
地方國資委法律顧問 發布:2025-08-18 13:18:42 瀏覽:792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包括 發布:2025-08-18 13:17:45 瀏覽:429
教師職業道德基礎 發布:2025-08-18 13:16:48 瀏覽:739
婚姻法第幾條規定婚假 發布:2025-08-18 13:14:23 瀏覽:604
70周年法律知識培訓活動 發布:2025-08-18 13:11:41 瀏覽:329
違法代理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8 13:05:59 瀏覽:716
貴州法律咨詢熱線電話 發布:2025-08-18 13:05:10 瀏覽: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