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的外部監督方式
① 司法機關的監督到底是行政內部的監督還是行政外部的監督
既有內部的也有外部的,比如,公安機關辦理案件既要接受上級監督也就是內部監督,又要接受檢察機關的監督。
② 那些屬於內部監督,那些屬於外部監督
作為政府機關,具體屬於內部監督的有:機關內部的黨支部的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黨的紀檢組織對黨風廉政建設的監督責任、黨員的監督、群眾的監督、領導對下級的監督,領導班子對全體幹部職工的監督,還有系統內的上下級的監督,等等。表現在工作制度上,包括報告工作制度、執法監察制度、審查批准制度、行政復議制度、備案檢查制度和考核懲戒制度、審計監督制度和行政監察制度。
屬於外部監督的有六種,具體包括:政黨監督、權力機關監督、司法機關監督、群眾團體監督、人民群眾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
政府內部監督是指行政系統內的上下級機關相互之間存在的法律監督以及行政系統內部設立的專門監督機關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所進行的監察和督促。
政府外部監督是指監督的主體在政府機關外,即社會上的各種主體監督,這是一種比政府自身監督更重要、更全面的監督。為我國的反腐倡廉,建設一個政治民主、廉潔高效的政府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③ 人民檢察院對司法案件的主要監督方式
你好:立案監督:對應當立案而沒有立案,可以書面通知公安機關回立案;偵查監督:有權決定答批准或不批准逮捕,決定變更強制措施、決定退回補充偵查、對自偵案件決定撤銷案件;審判監督: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錯誤,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抗訴;執行監督:對各類案件的執行違法進行監督,對刑事案件減刑、假釋進行監督。
④ 司法監督包括哪兩大兩類
一是監督主體依照國家的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對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司法活動的合法性進行的監督;二是司法機關依法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司法活動的合法性進行的監督。
⑤ 如何區分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通俗點
內部監督指企業或者單位內部,上下級有領導被領導以及金錢關系。外部一般沒有金錢關系,只是行政關系而已。
⑥ 外部監督
我不知到你問這個「監察機關的監督不是行政監察嗎」是什麼意思,你認為監督和監察的區別是什麼?說文解字一下:監,臨下也。察,覆也監,指監管、監視;察,指督察,調查。監督監察有本質的區別嗎?而這里很清晰的:C外皆為外部而C,審計制度源自內部監督,如果沒有內部的監督也就無所謂審計了,簡單說就是差帳差檔案,而帳和檔案皆為內部文書,沒內部文書也自然就沒有審計。監察機關包括很多,檢察院、反貪局、國安局等等,很多部門都有對行政部門監察的職權,不一而足,有的是行政機關,有的不是。
更多公考資訊請查看安徽人才信息網http://www.ahrcw.com
⑦ 司法巡查與法院系統之外的監督方式
對於案件本身不服,可以申請檢察院抗訴。檢察院審查認為確有問題的,會提起抗訴,進行再審。
對於法官廉政問題則可以向紀監委舉報,查實了會處理。
⑧ 法律監督里的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
..答案為A. ..簡單來說,內部監督是指立法機關對立法、執法、司法等全過程的監督,在我國,即為全國人大和人大常委;外部監督是指立法機關以外的對上述過程的監督,其主體包括各法人、企事業單位、個人等,相對內部監督來說,范圍更為廣泛。事前監督是指在法律施行前,在立法階段對法律進行的監督;事後監督則是法律施行後對法律進行的監督。 ..從上述分析來看,答案為A
⑨ 司法監督的方式有哪些
檢察機關的監督:1、對公安機關偵察活動的監督
2、對民事、行政審判活動的監督
3、對刑事案件的判決、裁定的執行和監獄、看守所、勞動改造機關的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監督
審判機關的監督:對下一級法院和專門法院審判工作進行監督
⑩ 行政法制外部監督是指什麼
行政法制外部監督是指行政系統以外的國家權力機關和司法機關監督。例如行政訴訟就是一種外部監督手段,當事人通過提起行政訴訟由法院對行政機關的行政決定作出審查和監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