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刑法
1.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是誰提出來的
不知是誰提出來的,只知是商鞅留下的千古流芳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典故
《禮記.曲禮上》記載的「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我國奴隸社會刑事立法指導思想的體現。奴隸制的刑法是公開的不平等,大夫和庶人在刑法上的待遇是各不相同的,這就成為奴隸社會刑事立法的指導思想。戰國時期,新興地主階級登上政治的歷史舞台,其政治代表為李悝、申不害、商鞅、慎到、韓非等人,在反對奴隸社會刑事立法指導思想的同時,提出符合地主階級利益和要求的刑事立法指導思想。依據法家的主張:「繩不繞曲,法不阿貴」,違法犯罪,一律繩之以法。商鞅佐秦孝公變法時,太子的師傅公孫虔為阻止商鞅變法,唆使太子違法,商鞅以太子系國之儲君,不能加刑,遂刑其師傅公孫虔,劓其鼻。這就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諺語的由來。
分析:僅就法律而言,古代是從不承認「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從史籍的記載來看,王子犯普通的罪行和平民同樣按照法律處罰的事例也實在是太少有了。
敢於明顯和法律對著乾的俗諺是很少會被記錄在小說、戲曲里的。如果仔細查閱古代的小說、戲曲材料,就會發現在明朝以後的文藝作品中,「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才成為常見的俗諺。
給現代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秦香蓮》、《鍘美案》等包公戲實際上是在將近20世紀時才出現的劇目,裡面宣傳的法律觀念實際和故事所描繪的宋代社會差別很大。元代雜劇里的包公戲,如《遭盆弔沒興小孫屠》、《林招得三負心》、《包待制三勘蝴蝶夢》、《包龍圖智勘後庭花》、《包待制智勘灰闌記》、《包待制陳州糶米》、《包待制斷叮叮當當盆兒鬼》、《包待制智賺生金閣》、《神奴兒大鬧開封府》等等,都是把包公描繪成一個能夠偵破疑案的大偵探。和權貴斗爭、執法如山的故事僅有《包待制智斬魯齋郎》,這部戲的台詞里引了一句「王法無親」的俗諺,說的是法律不可偏私包庇,和「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意思有所不同。
在明代小說里很難找到「王子犯法,庶民同罪」這句俗諺,而清代的戲曲小說中「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俗諺就很常見。比如講宋太祖趙匡胤故事的《飛龍全傳》第二回、講元末輪回報應故事的《燈草和尚》第四回、講本朝愛情故事的《比目魚》第八回(寫做「皇親犯法,庶民同罪」。但在清初劇作家李漁所寫的該書原作《連城璧》第一卷「譚楚玉戲里傳情 劉藐姑曲終死節」里並無此語)等都引了這條俗諺。
2. 「穀道破裂」是一種什麼刑法,為什麼北宋公主會被處刑
公元960年,後周將領發動「陳橋兵變」,趙匡胤在歸德, 宋州稱帝,此後,——年宋朝正式誕生了新政權。趙匡胤即位後,對晚唐藩鎮割據局面和宦官專權感到擔憂。為了避免這種現象,他強迫將領交出兵權。
據史料記載,趙金福死於「穀道''.的破裂」,那麼「破裂」是什麼呢?據了解,「穀道」的意思是肛門。也就是說,「穀道break」指的是肛裂。因此,趙福金在他的一生中遭受了許多屈辱和折磨。一個國家的公主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真是尷尬。「穀道break」在北宋也被認為是一種屈辱的死法。如果宋朝不重視文學和輕武器,擁有強大的軍隊,也許趙福金的命運不會那麼悲慘,北宋很多人的命運都會被改寫。可惜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
3. 趙匡胤發明了「刺配」法,它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刑罰
據了解刺配,又稱墨刑,黥刑,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重要刑罰之一。這里就需要說一說中國古代的刑罰制度。墨刑、劓刑、刖刑、宮刑和大辟,分別是在臉上刺青,割掉鼻子,剁掉腳,閹掉和砍頭。
《水滸傳》是一部展示宋代司法制度、牢獄文化的鏡子,其中提到最多的一種刑罰就是「刺配遠惡軍州」。書中先後有十幾人受過此等刑罰。就連位高權重的高太尉年輕時也曾被開封府尹「斷了四十脊杖,迭配出界發放。」
他們要在地方軍隊(廂軍)服勞役,成為政府免費夫役。這和起源於唐末五代的募兵制度分不開。募兵制是由政府招募男丁當兵,供衣食、免賦役。《宋史·兵志》中說:「或募土人就所在團立,或取營伍子弟聽從本軍,或募飢民以補本城,或以有罪配隸給役。」也就是說身強體健的犯人也是招募的對象。
4. 宋太祖時期的刑罰是什麼
凌遲始於五代時的西遼。宋仁宗時使用凌遲刑,神宗後成為常刑。至南宋,在《慶元條法事類》中,正式作為法定死刑的一種。
刺配也是宋太祖時期復活的一種刑罰,是古代「黥」刑的復活,對後世刑罰制度影響極壞.
五馬分屍也叫車裂,到唐末基本上已經廢除干凈了。
所以,刺配應該是宋代的代表性刑罰,當然,凌遲也是宋代酷刑的一種。
5. 為保護幼女不被性侵,趙匡胤制定了什麼法律原則,一直沿用至今
從宋朝開始,國家就非常重視對幼女的保護。在宋太祖趙匡胤制定的大宋律法的《宋刑統》中,有關保護幼女的規定是這樣的:
諸強奸者( 女拾歲以下,雖和亦同) ,流叄阡里,配遠惡州; 未成,配伍佰里。
這條規定的意思就是只要與十歲以下的女童發生性關系,無論是強奸還是和姦,都會按強奸罪處理。而且,一旦犯罪事實成立,那麼犯人就會被流放到三千里外,而且是自然環境極其惡劣的州縣;如果強奸未遂,那麼也會被流放到五百里外。
相比於明清,現代立法者又將幼年的年限延後了兩歲。此外,界定強奸罪的標準是這樣的,它不以幼女是否自願為准則,只要犯罪人知道或可能知道對方是未滿14 周歲的幼女,然後與其發生性關系,就構成強奸罪。
可以說,我國對於幼女的保護,就是從宋朝就延續下來的。所以,現代法律借鑒以往的法律法規,制定出了更加全面具體的條文,以便保護幼女的安全。同時,可以使那些不法分子受到應有的處罰。
6. 為保護幼女不被性侵,宋太祖制定什麼法律,現如今還適用
宋朝的法律規定,強奸女子會被流放千里,如果和幼女也就是不滿十歲的女孩發關系,就屬於強奸會被重罪,和現在我國對幼女的保護法差不多。不過現在的法律女性年齡改為不滿十四周歲的屬於幼女,強奸幼女同樣是重罪。
等到明朝的時候,對於姦淫幼女的罪行懲罰更嚴重,朱元璋還把幼女的年齡增加兩歲,變成十二歲就是幼女更加地保護了女性,如果犯了強奸罪直接斬立決。古人還是很讓人佩服的,一直以為身處封建社會,他們不會想到保護女性,但是他們很早就注意到女生在這方面屬於弱者,並加以保護。一直到如今,國家的法律法規對女性這方面的保護依舊完善。
7. 宋太祖趙匡胤做哪些立法活動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建立了宋朝?
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鞏固統一,維護封建秩序,開始了一系列立法活動?以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防止割據分裂為立法指導思想,崇文抑武,儒道兼用,大度兼容,強調慎法,實施輕刑?同時,宋朝調整經濟的法律法規,在我國經濟立法史上形成了較完備的經濟法律體系,使宋朝成為我國古代民商事及經濟立法最為活躍的朝代,對商人給予了較往常更多的尊重,對後來的經濟法制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宋太祖趙匡胤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建立北宋政權?為了鞏固統一,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封建秩序,宋太祖在即位後不久,就命工部尚書兼判大理寺竇儀等人修訂法律?
竇儀是前朝元老,懂得如何修訂法律?
他和蘇曉?奚嶼?張希遜?陳光父?馮叔向等人,在總結唐朝和後周立法經驗的基礎上,編纂了宋朝第一部刑法典《宋建隆重詳定刑統》,簡稱《宋刑統》,共30卷?
《宋刑統》修成後,宋太祖於963年下詔刻版印刷頒行全國,成為我國法制史上第一部刻版發行的封建法典?
《宋刑統》頒布後,中經宋神宗?宋哲宗?宋高宗幾朝數次修改?但由於它是宋朝開國以來第一部法典,繼承皇位的幾代君主都不敢輕易修改,所以,每次改動都很小?
從法律形式上看,宋朝的敕書應用極為廣泛,經常使用敕書來處斷案件,從而使敕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法律規范?
敕發布多了,時間一長,前後敕有抵觸,必須進行匯編整理,刪去過時的,保留現有用的,這就是「編敕」?把散敕中一事一例的判例,經過匯編整理上升為具有普遍意義的原則,通行於全國的法律條文?可見,編敕是宋朝立法活動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法律形式?
宋朝編敕極其頻繁,每逢新皇帝即位,同一皇帝改變年號,都要重新編敕?宋朝皇帝改元多,編敕也就多,以至於到底有多少部編敕,實難統計?
編敕實質上是對《宋刑統》的重大修改?而且,與刑統相比,編敕可以隨時發布,運用起來靈活得多,統治者隨心所欲地經常編敕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就形成了律敕並行,即在保持《宋刑統》的應有法律效力的情況下,提高敕的地位,在審斷案件時加以引用?這是宋朝立法的特點?
宋朝在刑事法方面有盜賊重法?折杖法,以及刺配和凌遲?
為加強中央集權,穩定社會秩序,宋統治者開始對一些重要地區盜賊犯罪論以重法,以嚴懲窩藏盜賊的行為?
隨後,出於京畿地區安全的考慮,將京城開封及諸縣劃為「重法地」,規定凡在「重法地」內犯賊盜罪者,適用比《宋刑統》重的處罰?後來重法地的范圍擴大到一些非重法地?
宋朝首創折杖法?折杖法就是將笞?杖?徒?流等四種刑罰折抵為一定數量的杖刑的刑罰制度,其總體趨向是使刑罰減輕?
趙匡胤
8. 什麼叫憲法,刑法,警察法,冶安管理處訓條例,執行時間,各法律多少章,多少條,優
權力的意志,要靠法律實現❗🐎
權力解決路線問題,法律解決走的問題。專
權力制定法律,法律維護屬權力。
制定法律時權力最大,執行時法律最大。
記得網上說,趙匡胤問群臣,世上什麼最大?很多臣答,皇上您是大,宰相趙普說,世上只有理大,得到趙匡胤贊揚,皇上也要尊理,行理,法律就是理。
所以歷史上就有,只要犯法,龍子龍孫同罪的說法。
「……龍子龍孫我不饒,頭上摘取他烏紗帽,身上剝下他滾龍袍,緊緊法繩捆三道,貪臟賣法我不姓包。」
權力確定路線之後,有人支持,有人反對,甚至破壞,大部分是中間人。必須用法律統一,步調一致才能勝利。
支持的,起帶頭作用,中間的,鴨子過河隨大流,反對的,法律強制,不走也得走。
就似羊,要吃莊稼,法律就是鞭子,吃就挨打。
自由不是無限,想咋就咋,必須在權力的限制下,越過就是犯法。
制定法律要經過對立,集中,統一,一步一步都得抓。
承認對立,是叫人人都說話。多提建議,多出辦法,認法律成為真正的法。一旦產生,人人都得尊紀守法。
9. 為什麼趙匡胤被贊為「仁主」,朱元璋卻被說成「暴君」
後人對趙匡胤的評價多為「仁主」,對朱元璋的評價多為「暴君」,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朱元璋得罪了文人。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你可以得罪皇帝,可以得罪大臣,甚至可以得罪任何人,但是唯獨不能得罪文人,因為文人寫歷史,筆桿子是掌握在文人手裡的。只要你損害了文人的利益,不管你是不是拯救了天下,是不是善待了百姓,他們通通不管,一定要罵得你狗血淋頭。趙匡胤為什麼被推崇?朱元璋為什麼被「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前者善待士大夫,而後者苛薄文臣。
歷史上被文人黑得最慘的皇帝,無疑是五代十國時期,後梁的開國皇帝朱溫,史學家們提起朱溫,幾乎全無正面評價,全是荒淫無恥、惡之極矣這樣的用詞,把朱溫與侯景、安祿山之流相提並論。
可問題是,朱溫犯的錯,很多歷史名人都干過,比如說朱溫睡了兒媳婦,可唐朝的李隆基不照樣睡了兒媳婦楊玉環,憑什麼後者就是千古傳誦的愛情故事?朱溫篡唐的確不地道,可宋太祖趙匡胤欺負舊主柴榮家的孤兒寡母,豈不是性質更加惡劣?朱溫性格殘暴,殺人無數,可三國時期的曹操動不動就滅人三族,憑什麼現在為曹操唱贊歌的人多如牛毛?
所以說,中國的文人是得罪不起的,即便你貴為皇帝,面對文人的筆桿子,你照樣得低頭,照樣得迎合,否則就要罵死你,所以朱元璋就成了文人口中的「暴君」。
在對待老百姓方面,趙匡胤並不厚道。當宋朝老百姓要交漢唐明平均稅負水平5倍的稅收,小孩上學率只有漢唐明平均水平的20分之一,老百姓販賣5斤鹽就要被殺頭,老百姓赤貧穿紙衣服,婦女纏足大規模普及於宋朝這個黑暗朝代;用紙幣掠奪民眾財富也是在宋朝,毫不客氣的說,在老百姓眼裡,趙匡胤就是個昏君!
綜上所述,趙匡胤對文人「仁」,對老百姓「暴」;朱元璋則恰恰相反,對文人「暴」,而對老百姓「仁」,只不過因為筆桿子向來掌握在文人手裡,所以才導致趙匡胤被「粉」而朱元璋被「黑」的結果。如果不能辯證的看待這個問題,那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10. 宋代是否有誅九族的刑罰有誰(大臣)被誅過九族如果沒有這個刑罰,那宋代最嚴酷的是什麼刑罰
宋代是有誅九族的刑罰,但是因為宋太祖趙匡胤層立下法律 君臣共治天下,不殺士大夫,所以官員大臣犯罪的多是以砭滴的形式流放某地,比如蘇軾曾經被流放海南等。所以還沒有大臣被誅九族過呢。
宋代的刑罰,分"極刑"、"徒刑"和"流刑"三大類。 極刑分絞、殺、剮三個等級。絞刑一般適用於婦女,讓她們得一個"全屍",算是當年對婦女的優待。像王婆、西門慶之類通姦殺人犯,罪大惡極,都應該判處"極刑"。所以王婆得到了當年的"最高獎賞":不但被判剮刑,還享受了"騎木驢"遊街上刑場的殊榮。相對於"徒刑"和"流刑"就嚴酷多了,可見宋代最嚴酷的刑罰也就是"極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