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代第幾款

刑法代第幾款

發布時間: 2021-12-24 15:56:23

刑法第八十一條共有幾款

這一條已經被《刑法修正案八》修改為:
十六 將刑法第八十一條修改為:「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

「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對犯罪分子決定假釋時,應當考慮其假釋後對所居住社區的影響。」

Ⅱ 刑法中的第一款是什麼意思

法律中的條款項目
法律是由編、章、節、條、款、項、目構成。
一部法律根據《立法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一般由編、章、節、條、款、項、目組成。編、章、節是對法條的歸類,所以,在適用法律時只需引用到條、款、項、目即可,無需指出該條所在的編、章、節。因此,弄懂法律規范中條、款、項、目的含義,在執法活動中正確適用法律規范的條、款、項、目,對於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質量是大有益處的。
一、「條」
法律規范的「條」,是組成法律規范的基本單位。一部法律,都是由若干法條組成的。
法律規范條文的適用,一個法條只有一款的,應當直接適用該法條,不應稱作該條第一款;一個法條有兩款或者兩款以上的,應當適用到款。關於條的數目的書寫應使用中文,如《立法法》第十條。不能使用阿拉伯數字,不能寫成《立法法》第10條。至少在2000年《立法法》施行以後不能使用。
二、「款」
「款」是「條」的組成部分。「款」的表現形式為條中的自然段。每個自然段為一款。款前均無數字。有數字排列的不稱為款。
「款」的適用。款一般可以獨立適用。關於引用款時的數目的書寫一般應當使用中文,不用阿拉伯數字。如《立法法》第五十四條第二款,不寫作《立法法》第五十四條第2款。
三、「項」
一般來講,「項」是以列舉的形式對前段文字的說明。如《立法法》第八條規定: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一)國家主權的事項;(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三)......該條中的(一)、(二)、(三)......(十)等就是該條的十個項。該十項是對前段文字中「下列事項」的說明。所以,含有項的法條,其前段文字中一般都有「下列」二字或相應的文字表述。
「項」前冠以數字以對列舉的內容進行排列。如上所述,各項前都冠以(一)、(二)、(三)、(四)等數字,而且這些數字只能以中文數字加括弧的形式出現。
「項」的適用。對含有項的法條,適用時應當適用到項。如果不適用到項,有適用法律不正確之嫌。
根據立法技術的不同需要,「項」可以依附於條,也可以依附於款。即條中可以有項,款中也可以有項。
四、「目」
「目」隸屬於項,是法律規范中最小的單位。如《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規定,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1、主要證據不足的;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3、違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職權的;5、濫用職權的。這五種情形,就是該項的五個目。
「目」的特性與作用與「項」相似,不同的是項對條或款的列舉式說明,而「目」是對項的列舉式說明。項的前面冠以中文數字加括弧,而「目」的前面則冠以阿拉伯數字,並在阿拉伯數字後加點(在具體引用法條的目時,只註明阿拉伯數字,無須加點)。
「目」的適用。如果某個法條或款的內容有「項」,而「項」下還有「目」的,在適用法律時就應當適用到「目」。

Ⅲ 刑法205條之一第一款

第一款: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虛開的稅款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虛開的稅款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刑法》第二百零五條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虛開的稅款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虛開的稅款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有前款行為騙取國家稅款,數額特別巨大,情節特別嚴重,給國家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單位犯本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虛開的稅款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虛開的稅款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是指有為他人虛開、為自己虛開、讓他人為自己虛開、介紹他人虛開行為之一的。

(3)刑法代第幾款擴展閱讀

虛開增值稅發票罪是指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是指有為他人虛開、為自己虛開、讓他人為自己虛開、介紹他人虛開行為之一的,違反有關規范,使國家造成損失的行為。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沒有貨物購銷或者沒有提供或接受應稅勞務而為他人、為自已、讓他人為自己、介紹他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即使有貨物購銷或提供或接受了應稅勞務但為他人、為自己、讓他人為自己、介紹他人開具數量或者金額不實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進行了實際經營活動,但讓他人為自已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行為。

Ⅳ 刑法體系的款

條下是款,款是設於某些條文之下的單位。有些條文表達的內容簡單,只有一段,因而沒有必要在條下設款。在條文所要表達的內容比較豐富,存在若干層次的情況下,需要在條下設款。我國刑法中的款採用另起一行的方法表示。例如,我國刑法第23條分為兩款,第一款規定的是犯罪未遂的概念,第二款規定的是未遂犯的處罰原則。
在款的內部還有段之分。在某些情況下,在同一款里還會包含有兩個甚至三個意思。在學理上,對同一款里包含的兩個意思,分別稱為前段與後段;對同一款里包含的三個意思,分別稱為前段、中段與後段。在具有這種結構的條款當中,如果用「但是」這個連接詞表示轉折關系的,則從「但是」開始的這段文字,在學理上稱之為但書。刑法中的但書所表示的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1)補充性但書,這種但書是前段的補充,使前段的意思更為明確。例如我國刑法第13條前段規定了犯罪的概念,後段規定:「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就是補充性但書的適例,它從反面使犯罪概念更加明確。(2)例外性但書,這種但書是前段的例外。在條款中,幾是以「但是……除外」這種句型出現的但書,都屬於例外性但書。例如我國刑法第65條前段規定了累犯的概念和處罰原則,後段規定:「但是過失犯罪除外」,這就是例外性但書的適例。因此,過失犯罪是累犯構成的排除性條件。(3)限制性但書,這種但書是對前段的限制。例如,我國刑法第20條第2款規定:「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就是限制性但書的適例。

Ⅳ 刑法第20條第三款是什麼

刑法第20條第三款是: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參考《刑法》

第二十條 正當防衛

1,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2,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3,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5)刑法代第幾款擴展閱讀:

刑法規定,刑事責任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1,強制性。

刑事責任是一種由犯罪行為所引起的法律效應,是一種強制犯罪人向國家承擔的法律責任

2,嚴厲性。

刑事責任是一種性質最為嚴重、否定評價最為強烈、制裁後果最為嚴厲的法律責任。

3,專屬性。

刑事責任只能由犯罪的個人和單位承擔,具有專屬性,不可轉嫁,不能替代。

4,准據性。

刑事責任是犯罪案情事實的綜合反映,也是刑法規范的現實化。刑事責任為人民法院判處刑罰提供根據和衡量標准。刑事責任一經確定,犯罪人和被害人均不能自行變更,也不容許「私了」。

Ⅵ 詐騙罪是刑法第幾條第幾款

詐騙罪量刑標准:一)詐騙不足4000元的,為罰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為管制刑;5000元的,為拘役三個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1萬元的,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二)有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的情形之一,擬處拘役刑的,升格為有期徒刑;擬處管制、罰金刑的,升格為拘役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詐騙4萬元的,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詐騙20萬元的,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重處情形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重處10%:一)詐騙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詐騙犯罪中情節嚴重的主犯;二)慣犯或者流竄作案,危害嚴重的;三)詐騙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急需的生產資料,嚴重影響生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損失的;四,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救濟、醫療等款物,造成嚴重後果的;(五)揮霍詐騙的財物,致使詐騙的財物無法返還的;(六)使用詐騙的財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七)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九)詐騙作案10次以上的。

Ⅶ 刑法第八十八條是第幾款的

該條有兩款,第一自然段是第一款,第二自然段是第二款。
刑法第八十八條【追訴時效延長】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Ⅷ 刑法有哪幾個主要法條

第二百七十七條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三年以下有 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的 ,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造 成嚴重後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相關法條」《刑法》第157條第2款、第242條第1款;最高人民檢察院2000年3月21日《關於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事業編制人員依法執行行政執法職務是否可對侵害人以妨害公務罪論處的批復》。
「意思分解」
1本條規定是妨害公務罪。典型的妨害公務罪即第1款規定的以暴力、威脅的方法阻礙國家 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行為。本條第2款、第3款、第4款規定的是特殊情形的妨害公務行為。本罪的犯罪對象是正在依法執行職務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包括人大代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
2如果是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人大代表執行公務的,要求必須是依法執行代表職務;如 果是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還要求必須是發生在自然災害或突發事件中,這是特定時間要件;對於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或者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則不需要必須以暴力、威脅方法作為特定的手段要件,但此種情形構成本罪的要滿足二個條件:一是依法執行的是國家安全工作任務;二是要求必須造成嚴重後果。而本條前三款所規定的情形並沒要求必須有嚴重的後果發生。當然,如果採用了暴力威脅的手段,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安全任務,即使沒有造成嚴重後果,也可以構成妨害公務罪,因為這完全符合本條第1款的規定。
3根據《關於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事業編制人員依法執行行政執法職務是否可對侵害人 以妨害公務罪論處的批復》,對於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有事業單位人員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行政執法職務的,或者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中受委託從事行政執法活動的事業編制人員執行行政執法職務的,對侵害人也應以妨害公務罪追究刑事責任。
「重點法條」
第二百七十九條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相關法條」《刑法》263、266、372條。
「意思分解」
1本條規定的是招搖撞騙罪。本罪行為的實質是利用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謀取非法利益,這種「非法利益」既包括物質性,也可能是非物質性的。行為人必須同時具備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和招搖撞騙的行為才能構成本罪。
2注意冒充軍警人員進行犯罪活動的處理方法,在刑法分則中,有三個地方分別對此作了 相應的規定:一是如果冒充軍警進行搶劫的,應作為搶劫罪的(情節)加重犯,在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的范圍處罰(第263條);二是如果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的,應定招搖撞騙罪,並從重處罰(本條第2款);三是如果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應定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第372條)。可見,同樣是冒充軍警,如果是進行搶劫的,則定性一樣,如果是招搖撞騙的,則定性不同。那麼如果冒充武警進行招搖撞騙的,應如何定性?根據《刑法》第450條的規定,在我國,軍人的范圍包括人民武裝警察,所以,冒充武警與冒充民警進行招搖撞騙行為的定性有所不同,前者構成372條的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而後者則構成本條的招搖撞騙罪。因為武警屬於軍人的范疇,而民警則屬於國家機關(公安機關)工作人員的范疇。
3注意區分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界限。招搖撞騙必須以冒充國有機關工作人員的方式進行行騙。再者,招搖撞騙不僅謀取物質性的利益,也可以是非物質性的利益。如果二者構成要件發生重合的情況,應當考慮優先適用重法的原則,如果具體犯罪行為對應的法定刑幅度一致,應適用特殊法條的原則,即二者競合時不能一律定招搖撞騙罪或一律定詐騙罪,而應具體分析,區別不同情況。
「重點法條」
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 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 奪政治權利。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關法條」全國人大常委會1998年12月29日《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 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第2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2001年7月2日《關於辦理偽造、販賣偽造的高等院校學歷、學位證明刑事案件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意思分解」
1本條第1款規定是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和盜竊、搶奪、毀滅國 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罪。第2款規定的是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注意該犯罪對象僅限於印章而不包括公文、證件,這里的公司、企業也不僅限於國有性質的單位。第3款規定的是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
2注意偽造、變造、買賣公文、證件、印章的犯罪與其他犯罪行為的關系。行為人利用這
些公文、證件、印章,一般都是為了進一步實施其他犯罪活動,因此常與這些罪行發生牽連 關系,對此,應當按照處理牽連犯的原則處理,即以其中最重的罪名定罪量刑。
3《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第2條規定,買賣偽造、變造的 海關簽發的報關單、進口證明、外匯管理部門核准件等憑證和單據或者國家機關的其他公文、證件、印章,依本條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定罪處罰。
4對於偽造、或者販賣偽造的高等院校學歷、學位證明的行為定性問題。上述兩高聯合作 出的司法解釋規定應當以本條第2款即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論處(高等院校的學歷證明不屬於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故不能定第1款之罪,但偽造高等院校學歷證明必然同時有偽造該高校印章的行為,而高等院校又屬於事業單位,故可構成第2款的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
5本條所規定的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不包括武裝部隊的公文、證件、印章,對這些公文、證件、印章的偽造、變造、買賣、盜竊、搶奪的,應以《刑法》375條定罪處罰。
「重點法條」
第二百八十二條以竊取、刺探、收買方法,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持有屬於國家絕密、機密的文件、資料或其他物品,拒不說明來源與用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相關法條」《刑法》第111條。
「意思分解」
1本條第1款規定的是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第2款規定的是非法持有國家絕密、機密文件 資料、物品罪。二者的犯罪對象有所不同,前者包括絕密、機密、秘密這三個密級的國家秘密,後者僅限於屬於國家絕密、機密二個密級的文件、資料、物品。
2如果行為人採取竊取、刺探、收買方法獲取國家秘密後向境外機構、組織、人員提供的 ,應當以《刑法》111條的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定罪處罰。
3行為人非法持有屬於國家絕密、機密文件、物品、資料的必須是具有拒不說明來源和用 途的情形,才可構成本罪,即僅僅有非法持有尚不能定本罪,如果能夠查明其來源或者用途,則應以其他相關犯罪論處如間諜罪、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等,而不再定本罪。
「重點法條」
第二百八十六條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後果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Ⅸ 刑法第67條第2款內容

刑法的抄67條第二款應定性為准襲自首還是特別自首
目前,對刑法第67條第2款的定性有兩種代表代表性觀點:
一種認為,根據我國刑法第67條的規定,自首分為一般自首和特別自首兩種。其中,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行為。特別自首,亦稱准自首,是指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為。
另一種意見認為,根據本條第2款之規定,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這里的其他罪行,一般是指其他種類的罪行。這種自首,在刑法理論上稱為准自首。

Ⅹ 中國的刑法有幾部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只有79年一部《刑法》。至今經過1次修訂,9個修專正案,1個修改法律的決定。

  • 具體來屬說,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

修正案包括:1999年1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2001年8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2001年12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2002年12 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2005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2006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2009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修正,根據2009年8月27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修正,根據2011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修正,根據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九)》修正。

熱點內容
職工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制度 發布:2025-08-16 03:04:35 瀏覽:888
勞動法職工獎懲 發布:2025-08-16 02:49:38 瀏覽:285
道德經門事件 發布:2025-08-16 02:43:25 瀏覽:737
強力金融法學 發布:2025-08-16 02:34:22 瀏覽:852
導火新聞線行政法知識 發布:2025-08-16 02:28:41 瀏覽:346
中國政法大學案例研習經濟法 發布:2025-08-16 02:14:36 瀏覽:456
合同法中的明顯不合理低價 發布:2025-08-16 01:57:10 瀏覽:431
海港區法院 發布:2025-08-16 01:56:15 瀏覽:78
行政法公益慈善 發布:2025-08-16 01:54:05 瀏覽:572
單位法律知識考試簡報 發布:2025-08-16 01:53:56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