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確保司法公正

確保司法公正

發布時間: 2021-12-24 19:13:08

A. 保障司法公正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加強司法公正的方法
(一)、司法公正的根本制度性保障是司法獨立
由於法治國家的司法權威已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人們對司法權能的價值與作用早已認同和接受,其公信力已確定無疑,因此不存在人們隨意詆毀和懷疑司法權威與價值的問題,但在法治欠缺或法治不發達的國家,由於司法機關地位偏低,並同國家不健全的體制及不科學的權力結構聯系在一起的。因此,司法不公及司法腐敗就往往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如何克服和解決司法不公進而實現司法公正呢?本人認為,司法公正不單是司法本身的問題,而是涉及到整個政治體制之問題,包括憲法所確立的國家權力結構等系列問題。本人贊成一些學者的觀點即「司法獨立是司法公正的根本制度性保障。「中國司法中的腐敗行為制度性根源不在於法院法官接受的監督不夠,恰恰相反,是獨立性不夠。」據此我們認為,司法獨立性問題是與司法公正密切相關的重要問題,司法獨立問題不解決,要實現司法公正是相當有限的,理由是司法倘若不獨立,則法院和法官面臨來自外部或內部的壓力就很大,審判程序及實體適用法律就有可能依非審判者的意志而作出,法律只成為一種有用的工具而不是居中裁判的法定標准,即使許多情形下法院和法官依程序和實體公正做出判決,但由於社會和人們因法院和法官不具有完全獨立的法律地位,而不信任其裁判的公正性,這樣,司法公正的價值及權威就永遠無法確立。
(二)、加強法官職業道德教育,堅定不移地走法官的精英化之路
司法公正的實現有賴於具有優良法律職業素養和品質的法官群體的恪盡職守和不懈的努力追求,加強法官教育培訓,提高法官素質,促進法官司法觀念的轉變,是新時期人民法院隊伍建設所面臨的巨大挑戰。法官做為社會正義的化身,其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法官不僅應具有系統、扎實的法律理論功底、嫻熟的裁判技能和寬厚的人文素養及自然科學知識,而且還應具有強烈的法律意識以及自覺以法律概念進行思考、判斷認識問題的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法官在司法公正的實現過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法官應當加強修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忠實地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法官應樹立科學的職業道德觀。同時必須加強廉政建設,作廉明法官。
(三)、完善監督機制
從法院自身來講,當前要把著力點放在強化、完善內部監督上,增強辦案人員公正執法的責任意識,約束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科學有效的執法監督機制,理順監督關系,堅持對案件監督和對執法人員行為監督相結合,在糾正錯案的同時要追究違法違紀行為的責任,使監督落到實處。另一方面,要提高監督水平,改善監督方式,強化運用程序法的監督,及時糾正程序違法現象;對實體方面的監督,要著重解決適用法律錯誤及明顯判決不公問題。同時,檢察院作為法定法律監督機關,也要依法加強對法院的監督。從法院外部來講,要在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監督、人大的法律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人民群眾及新聞部門的輿論監督的同時,大力推進和深化審判公開,增強執法辦案的透明度,為公正執法打下基礎。
司法公正的實現是一項艱巨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從根本上說,有賴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全面實現,即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有序運行,民主政治得以制度化、法律化,精神文明建設能夠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具有現代權利與義務觀念的自覺守法公民。然而,在社會轉型時期、利益多元化的時代,司法公正的實現既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更需要觀念的更新。制度建設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觀念的變革卻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礎的。觀念的變革直接關繫到司法公正能否真正實現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也反映著我國文明進步的程度。

B. 保證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前提是確保什麼

您好,保證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前提是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專和檢察權的制度。

2014年10月30日,國屬新辦舉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的重大意義等情況發布會。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在《決定》的第四部分「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中提出六個方面的改革要求。

一是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制度。

二是優化司法職權配置。

三是推進嚴格司法。

四是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

五是加強人權司法保障。

六是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C. 保證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前提是確保 什麼

您好,保證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前提是完善確保依法獨立版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權檢察權的制度。

2014年10月30日,國新辦舉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的重大意義等情況發布會。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在《決定》的第四部分「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中提出六個方面的改革要求。

一是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制度。

二是優化司法職權配置。

三是推進嚴格司法。

四是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

五是加強人權司法保障。

六是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D. 什麼是司法公正又應如何保證司法公正

1)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權運作過程中各種因素達到的理想狀態,是現代社會政治民主專、進步屬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它是法律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國的要求,其基本內涵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體現公平、平等、正當、正義的精神。其主體是以法官為主的司法人員。司法公正的對象包括各類案件的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司法公正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前者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標,後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整體公正與個體公正的關系反映了司法公正的價值定位和取向。

2)司法公正既要求法院的審判過程堅持正當平等的原則,也要求法院的審判結果體現公平正義的精神。前者可以稱為程序公正,後者可以稱為實體公正。它們共同構成了司法公正的基本內容。

E. 確保司法公正,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什麼意義

司法公正是現代社會政治民主、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

司法公正它是法律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國的要求,其基本內涵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體現公平、平等、正當、正義的精神。其主體是以法官為主的司法人員。

司法公正的對象包括各類案件的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司法公正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前者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標,後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整體公正與個體公正的關系反映了司法公正的價值定位和取向。



(5)確保司法公正擴展閱讀:

司法公正的定位和取向

整體公正與個體公正有兩層含義:

1、司法公正應該是對社會成員整體的公正,還是對社會成員個體的公正。

2、司法公正應該是在司法活動整體意義上的公正,即普遍公正,還是在司法活動個體意義上的公正,即個案公正。在選擇或者趨向整體公正或個體公正的時候,人們實際上表達了司法公正的價值定位和取向。

2015年4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涵蓋的84項改革任務中,涉及「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有48項。


F. 保證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前提是確保司法什麼制度

保證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前提是完善和確保司法機關獨立公正行使司法回權,從外答部給實現司法公正創造條件。

此外,嚴格司法是公正司法的前提和基礎,是確保法律實施的重要途徑,是破解司法難題的主要抓手。要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基本原則,堅持案件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並重,嚴格執行實體法和程序法,堅持司法解釋制度和案例指導制度,全面貫徹證據裁判原則,保證庭審發揮決定性作用,落實好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兩項工作機制,確保誰辦案誰負責,誰違法誰擔責,用嚴格的程序和制度,確保案件的裁判結果是在分清是非的基礎上作出的,符合人民群眾的公平正義觀念,案件的辦理過程符合法律規定的程序公正的要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熱點內容
職工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制度 發布:2025-08-16 03:04:35 瀏覽:888
勞動法職工獎懲 發布:2025-08-16 02:49:38 瀏覽:285
道德經門事件 發布:2025-08-16 02:43:25 瀏覽:737
強力金融法學 發布:2025-08-16 02:34:22 瀏覽:852
導火新聞線行政法知識 發布:2025-08-16 02:28:41 瀏覽:346
中國政法大學案例研習經濟法 發布:2025-08-16 02:14:36 瀏覽:456
合同法中的明顯不合理低價 發布:2025-08-16 01:57:10 瀏覽:431
海港區法院 發布:2025-08-16 01:56:15 瀏覽:78
行政法公益慈善 發布:2025-08-16 01:54:05 瀏覽:572
單位法律知識考試簡報 發布:2025-08-16 01:53:56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