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三先生
❶ 中國法學界的泰山北斗是
以下是中國法學界的泰斗(排名不分先後):
1、高銘暄:泰斗加學術(刑法界的祖師爺)
高銘暄(1928.5.24-)男,浙江省台州市玉環縣人。1951年從北京大學法律系(本科)畢業,1953年從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刑法研究生班畢業,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榮譽一級教授 ,兼任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
❷ 中國民法三傑的史尚寬
史尚寬先生(1898—1970),字旦生,安徽桐城人,生於1898年農歷元旦,性厚重而穎悟,十一歲能文章,十五歲留學日本,由京都第三高等學校而東京帝大法律系,獲法學士學位。1922年秋赴德國入柏林大學研究法律,越兩年轉法國巴黎大學研究政治經濟。1927年返國,歷任中山、中央及政治大學教授、立法委員、立法院法制委員會委員長、考試院秘書長、國民大會代表、總統府國策顧問、考選部部長、司法院大法官、司法行政部司法官訓練所所長等職。曾躬預民法、憲法及其他重要法典之起草及制定。公餘復從事著述,曾獲教育部頒法科學學術獎。先後出版民法專著十四種、論文數百篇,近千萬言,為法學界放一異彩。惜1970年11月12日寅時因胃癌不治逝世,同月25日安葬於台北縣八里鄉米倉村飛雁山墓園,享年七十有三。
史尚寬先生是民國時期的著名的法學家,不僅從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擔任了民國時期的立法委員、考選部部長等職務,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余復從事著述,涉獵的領域廣泛,幾乎包含了法學的大部分領域,其中主要有民法、刑法、憲法、行政法和勞動法等。
史尚寬先生的民法全書對民國的立法時間產生了重大深遠的影響,對後世的法學的研究也具有深遠的意義。而且,史尚寬先生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人,作為迄今為止獨立完成民法全書的第一人,為後世的每一位法學學子深深敬重,並使其青史留名,芳澤百世。
❸ 中國民法屆的泰斗
要說泰斗,民國時候的王寵惠和鄭天錫兩位先生,是中國近代法學的奠基人。內
1949年以後,中國容的大陸法地區法學研究就分為大陸和台灣兩支。
台灣的民法泰斗是史尚寬,當然史先生也是比較法和法制史權威,論及學術成就和國際影響,大陸甚至少有人能與之匹敵。台灣與史尚寬先生齊名的還有王澤鑒等先生。
至於大陸,新中國民法學的奠基人是佟柔先生,也是王利明教授的老師。他的學生王利明是法學界著名的青壯派和後起之秀。
江平先生是法大元老,也是著名的賀衛方先生的老師。於中國的法學教育和法制進程貢獻良多。馬克昌先生去世之後,已經鮮有能與江先生齊名的名教授了。
梁慧星先生是我任務學術成果最為豐碩的民法學家。並且積極入世,參與了合同法和物權法等重要法律的立法工作,極大的推動了民事法律制度的健全。
其實排出大師的一二三並不重要,向大師們學得一些皮毛有益於社會才是最重要的吧
❹ 民法四先生是那四個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江平,中國人民大學佟柔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王家福教授、北京大學魏振瀛教授,被法學界尊稱為「民法四先生」。
簡單介紹一下: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江平,中國著名法學家,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寧波人,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民商法學博士生導師。1948年至1949年就讀於燕京大學新聞系。1951年入莫斯科大學法律系,1956年畢業回國進入北京政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前身)任教。1983年至1990年歷任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校長。是七屆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1988年至1992年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2001年10月12日,被授予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江平教授被收入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並被收入中國多種版本的著名學者、著名法學家名錄。主要著作有:《中國大網路全書法學卷》(編委、民法學科主編);《羅馬法教程》(合著)《西方國家民商法概要》(獨著);《民法教程》(合著);《公司法教程》(《新編公司法教程》)(主編、合著);《法人制度研究》(主編、合著);《中國采礦研究》(主編),《中國司法大辭典》(主編);《商法全書》(主編);《證券實務大全》(主編);《商法案例評析》(主編);《沉浮與枯榮》(江平口述,陳夏紅整理)等。
中國人民大學佟柔教授,(1921.6. - 1990.9.),滿族,遼寧北鎮人,中共黨員。1950年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研究生畢業。歷任中國人民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中國民法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第二屆常務理事。主編《民法原理》、《繼承法教程》,合編《民法概論》。國內法學界,尤其民法學界,公認佟柔教授是新中國民法的開創者、民法理論的奠基人,是民法學的帶頭人,稱贊他是中國民法的權威、「泰斗」。日本有的法學家譽其為「中國民法之父」,美國有的法學家稱他是「中國民法先生」。主要著作有:《民法通則簡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年出版);《中國民法學·民法總則》;《中國民法學》(副主編之一);《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概論》;《經濟體制改革中的若干民法問題》;《論國家所有權》;《中國民法講義》(副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等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王家福教授,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原所長、研究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法學教材編寫課題組編委會委員,男,1931年2月生於四川省南充市。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第八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評審組成員,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法經濟法研究會會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顧問。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民法學會名譽會長、全國總工會法律顧問。主要著作:.《經濟建設中的法律問題》(合著);《專利法基礎》(合著);《中國專利法》(合著);《合同法》(合著);《現代中國涉外經濟貿易法》(合著);《現代中國民法論》(主編);《民法學債權》(主編);《中國土地法理論與實踐》(合著);《經濟法諸論》(合著);《經濟法要義》(主編);《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法律制度研究》(主編);《物權法中海域物權的立法安排》等等。
北京大學魏振瀛教授1933年生,河北威縣人。1950年即參加工作,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系,後留校任教。曾任北京大學法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北京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中華成功者研究會高級顧問、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暨教師職稱評審委員會文科分會委員、北京大學法律系系主任、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董事會董事、國家教育委員會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民商法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並兼任法律顧問和律師工作。2000年11月離休。主要著作:《民法》(主編)、《民商法原理與實務》、《疑難合同案例研究》、《市場經濟與法律》;《民法原理》(合著)等等。
❺ 中國民法三傑是誰
謝懷栻,男,漢族。湖北省棗陽縣(現為市)人。
佟柔,教授。滿族。遼寧北鎮人。
史尚寬先生,安徽桐城人
❻ 中國民法三傑的佟柔
佟柔(1921年6月復20日—制—1990年9月16日)男,滿族,遼寧省北鎮縣人,中共黨員。生前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民法專業博士生導師。
佟柔教授執教四十餘年,桃李滿天下。他教過的本科生已無法計算,為本校和兄弟院校培養的民法碩士生及博士生近二百人;其中許多人已成為民法教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中堅力量。
佟柔教授生前曾任: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民法經濟法研究會總幹事、國家教育委員會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司法部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兼社會科學組組長、民政部專家委員、中國檢察學會顧問、中國版權法研究會顧問、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導師組組長、蘇州大學和最高人民法院幹部業余法律大學兼職教授。南開大學法學所兼職研究員。他還任中國人民大學學位委員會副主席兼人文科學組組長和北京市第十律師事務所顧問及兼職律師。
國內法學界,尤其民法學界,公認佟柔教授是新中國民法的開創者、民法理論的奠基人,是民法學的帶頭人,稱贊他是中國民法的權威或「泰斗」。日本有的法學家譽其為「中國民法之父」,美國有的法學家稱他是「中國民法先生」。
❼ 中國民法三傑的中國民法三傑謝懷栻
謝懷栻先生(1919—2003):詳細內容可見網文《謝懷栻與<台灣法律叢書>》。他為人耿直,堅持真理,1957年被劃為右派,就是因為他對「以政策代替法律」、「以領導人的講話作為司法依據」提出的意見。1979年回到法學研究和法學教學崗位後,仍然秉性剛直、不求名、不求利、堅信科學、堅持真理,在民商法科研與教學中,不論是在民法基本理論方面,還是在公司法、擔保法、票據法、證券法、海商法的研究方面,或推翻陳說,正本清源,或發人未聞,借古推新,發揮了法學大家的作用。先生參加了民法通則以及合同法、公司法、票據法、海商法等重要立法,立論觀點多被當作權威,被公認為我國民商法立法的核心專家。先生撰寫的《合同法》(1983)、《票據法》(1988)、《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研究》(1990)等著作,是我國民商法研究的奠基之作,其中《票據法》榮獲中國社會科學院1977-1991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獎。先生主編的《台灣法律叢書》,對全書不但仔細籌劃,而且對內容也均一一仔細審閱,甚至整章節自己重新撰寫。先生培養的研究生,多人已經成為我國法學理論與實踐工作的骨幹甚至帶頭人。先生退休後,仍然筆耕不輟,多有文著發表。所著《當代國家民法典立法研究》(系列論文)對於我國民法的制定意義具有重大的參考價值。2001年以來,先生身患癌症,但是多次參加國家的立法活動以及學術活動,並親筆校對多本德國民商法譯作。其中《德國民法總論》(德國卡爾·拉倫茨著)一書由多名譯者完成,體例以及概念術語的使用多有不一,先生該書的校對,基本上是在病榻旁邊完成的,該書已經在去年出版。先生一生對科學孜孜追求,終生寫作不輟,因此著述豐碩,自選《謝懷栻法學論文選》(2002),只是其中部分思想的精華凝結。
對此,網上也流傳著另外一個版本
❽ 什麼是民法中的第三人
通俗的抄給你解釋一下吧襲。
一對民事關系,會有當事的雙方。以債權債務糾紛為例,就是債權人和債務人(具體的主體可能有很多,但是所處的角色只有相對的兩個)。
而第三人,是獨立於上述關系之外的,與這個關系又有一些些利益聯系的存在。(民法中的第三人多見於債權里。)
舉幾個例子你感受一下。
善意第三人。以房屋買賣為例。
A有一套房,先賣給了B,後又賣給了C。A跟C辦理了房屋的過戶登記。在A與C的這個合同關系裡,B就是一個第三人的地位。因為B既不是買家也不是賣家,但是AC之間的合同與B是有著利益關系的。這一類人就叫做,第三人。
第三人欺詐。A、B訂立了一份買賣合同。但是這個合同訂立的前提是C提供的,但是C實際上是欺騙了AB。對於AB的合同關系而言,C就是第三人,他沒有直接參與到這個關系中來但是卻對這個關系有一定的影響力。
這么解釋,你應該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