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民法典的原則
Ⅰ 法國民法典中規定基本原則了嗎
《法國民法典》確認人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貫徹了所有權絕對、契約自由和過時責任三大原則
見魏振瀛《民法》第三版5頁
Ⅱ 進入現代以來,法國民法典的原則和內容發生了哪些變化
法典的第213條至217條中規定妻子必須服從自己的丈夫,這在此後引起了很多保護婦女權益組織的不滿,後來被廢除。
1816年,法典中曾經廢除了離婚制度,1884年又得以恢復。
1970年廢除了丈夫是一家之主的規定。
1972年又廢除了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地位不平等的規定。
名稱的變化:最早頒布時,它被稱為法蘭西民法典。
1807年9月3日法令稱它為拿破崙法典。
1814和1830年的憲章又將其改回原名。
1852年3月27日的法令又把它叫做拿破崙法典,理由是為了尊重歷史的真相。
實際上,1870年以後,按照政府的習慣稱謂,這部法典一般都僅被稱為民法典。時至今日,《拿破崙法典》一般被用來指這部法典的早期版本,藉以與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的現行版本相區別。
(2)法國民法典的原則擴展閱讀:
《拿破崙法典》(Napoleonic Code) ,又稱《法國民法典》或《民法典》(Civil Code)。《拿破崙法典》總共分為三大部分,2281條法律條文。
第一部分是人法,其中都是有關民事權利的規定。
第二部分是物法,是有關各類財產所有權和其他物權的規定。
第三部分是獲取各類所有權的方法的規定,具體包括繼承、遺囑、還債、贈予、夫妻共同財產等相關法律條文。
這部法典是資本主義國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則,成為歐美各國資產階級的立法規范,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Ⅲ 簡述1900年德國民法典與1804年法國民法典各自體現的民法基本原則的聯系與區別
在貫徹資本主義民法基本原則方面已有若干變化;
(2) 規定了法人制度,關於人回身僱傭的條文答在法典中具有一定地位;
(3) 規定了較多的共同條款以適應發展的需要;
(4) 保留了較多的封建殘余;
(5) 法典以講求精密、科學、嚴謹著稱,但失之於艱深難懂。
Ⅳ 法國民法典確立了哪三個近代民法的重要原則
自由、平等的原則。
第8條規定,「所有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利」;第488條規定,「滿21歲為成年,到達此年齡後,有能力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為」。
這就是說,每一個成年的法國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行為能力,從而以民法的角度否定了封建等級制度及其特權,強調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進一步確立了人權平等的原則。
契約自由的原則
第113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契約,在締結契約的當事人間有相當於法律的效力」,而且規定原料的取得,商品的流通,工人的僱傭,都必須通過契約,買賣、交換,一切均可以自由經營。第1598條規定,「交易范圍的物品,除特別法禁止出讓者外,均可出售」。
第1710條規定,「凡勞動力僱傭者可與出賣勞力者商定,一方為他方完成一定的工作,他方約定支付報酬的契約」,並規定工人必須遵守僱主關於工資定額的規定。
該法典中幾乎有1000多個條文規定了契約之責,這就可以使資產階級利用契約自治原則,不受限制地進行包括勞動力在內的自由買賣,自由競爭,發財致富。
確認了人民財產所有權的原則。
從不同的角度保護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維護了大革命最根本的成果。
例如第537條規定,「私人得自由處分屬於其所有的財產」;第544條規定,「所有權是對於物有絕對無限制地使用、收益及處分的權利」。這就保證了絕對的個人私有制,激發了個人積極性,為工商業的自由發展提供了法律保證。
(4)法國民法典的原則擴展閱讀:
《拿破崙法典》至今仍在使用,但隨法國經濟、政治、國情等多方面的變化,法典共修改過一百多次。例如,一開始,法典的第213條至217條中規定妻子必須服從自己的丈夫,這在此後引起了很多保護婦女權益組織的不滿,後來被廢除。
又如,1816年,法典中曾經廢除了離婚制度,1884年又得以恢復。1970年廢除了丈夫是一家之主的規定。1972年又廢除了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地位不平等的規定。
《拿破崙法典》不僅在法國國內影響深遠,對其他各國的影響力也不可小覷。例如,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法律,丹麥和希臘的民法典都是仿照該法典編制而成的。另外,德國、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國的民法典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它的影響。
Ⅳ 法國民法典的內容
法國民法典——近代法典化的開端
1804年頒行的《法國民法典》又稱拿破崙民法典,是民法法系演變和發展過程中的一部豐碑性巨著。它既是近代法典化的開端和起點,也是近現代人類社會制度創新的光輝典範。直到今天,雖經一些增補修改,但主體部分仍然是200年前奠定的。
法國民法典與羅馬法之間是繼承與被繼承的關系,但這種繼承並不是簡單的照搬,而是將羅馬法的制度和原理資本主義化、法國化,並為其他國家對羅馬法的繼承樹立了樣板。它著重強調了資產階級自由平等、無限私有、契約自由和過失責任等近代民法的基本原則。此外,注重維護小生產者利益是民法典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民法典貫徹了拿破崙的意圖,沒有刻意追求體例的嚴密性,而是從使用方便的角度出發,其編排體例密切結合實際,法律用語言簡意賅,很少有抽象概念和彈性條款。
在近代民事立法史上,民法典具有開創意義,對近代西方國家民事立法有廣泛影響,其中包含了許多經典性的條款,如: 「所有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利」; 「依法成立的契約,在締結契約的當事人間有相當於法律的效力」; 「任何行為使他人受損失時,因自己的過失而致行為發生之人對該他人負賠償的責任」。
1804年頒布的《法國民法典》內容豐富,風格突出。恩格斯贊譽它是「典型的資產階級社會的法典」,是「全世界法典編纂的基礎」。它產生後,西歐大陸、拉丁美洲眾多國家先後效法,以其為藍本制定了本國民法典。後世的德國、瑞士民法典也彰顯了它的影響力。
當代法學界,流行著這樣一種觀點:拿破崙最不朽的貢獻在於為後世留下了一部《拿破崙法典》,即雖歷經修改仍沿用至今的《法國民法典》。正是這一法典,奠定了一系列流傳至今的現代民法原則,創造了現代意義上的民法制度。至今,世界上所有的法律家,無論他們屬於大陸法系國家還是普通法系國家,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無一例外,都要從中獲取知識和智慧的文化營養。
附:目錄
法國民法典
總則 法律的分布、效力及其適用
第一編 人
第一章 民事權利的享有及喪失
第二章 身份證書
第三章 住所
第四章 不在
第五章 結婚
第六章 離婚
第七章 父母子女
第八章 收養與非正式監護
第九章 親權
第一○章 末成年、監護及親權的解除
第一一章 成年、標治產及裁判上的輔助人
第二編 財產及對於所權的各種限制
第一章 財產分類
第二章 所有權
第三章 用益權、使用權及居住權
第四章 役權或地役權
第三編 取得財產的各種方法
第一章 繼承
第二章 生前贈與及遺囑
第三章 契約或合意之債的一般規定
第四章 非因合意而發生的債
第五章 夫妻財產契約及夫妻間的相互權利
第六章 買賣
第七章 互易
第八章 租憑
第九章 合夥
第一○章 借貸
第一一章 寄託及論爭物的寄託
第一二章 賭博性的契約
第一三章 委任
第一四章 保證
第一五章 和解
第一六章 民事拘留
第一七章 質押
第一八章 優先權及抵押權
第一九章 對於債務人不動產的強制執行及債權人間受分配的順位
第二○章 時效
Ⅵ 簡述法國民法典的特點
1、它是一部典型的資產階級早期的民法典。
2、法典貫徹了資產階級民法原內則,具有鮮明的容革命性和時代性。
3、法典保留了若干舊的殘余,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傳統法律制度。
4、法典在立法模式、結構和語言立面,也有特殊性。
Ⅶ 進入現代以來,法國民法典的原則和內容發生了哪些變化
1804年公布施行的《法國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近代民法典,是第一部資本內主義國家的和以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為基礎容的民法典。它在1804年公布時的名稱是《法蘭西人的民法典》。1807年9月3日法律賦予它《拿破崙法典》(Code Napoléon)的尊稱3。該法典有1804年、1807年、1816年3次的官方版本,特別以1816年的王政復古版留傳下來。所以我國商務印書館的譯本中保留著"國王"和"王國"字樣。別的版本則在"國王"下有"(共和國總統)"字樣
Ⅷ 法國民法典三大法律原則是什麼
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原則
Ⅸ 法國民法典上的這句話表述的歸責原則到底是嚴格責任呢還是過錯責任呢
通說認為,法國和德國的合同歸責原則主采過錯責任,而英美法和我國合同法采嚴格責任。當然,爭論亦有之,在我國,人大法工委的立法者和梁慧星先生均主張嚴格責任,崔建遠老師主張過錯推定,王利明老師似乎也有主張過錯責任的傾向。
關於該法條,首先,可做這種分析。若去掉「不能證明其不履行債務系由於有不能歸究於其本人的外來原因」和「如有必要」,即「凡債務人不履行債務,即使在其本人方面並無任何惡意,均受判支付損害賠償。」這時,為嚴格責任無異議。相信你能看出,第一個限制條件為免責事由、不可抗力或者情事變更等(外來原因),還加上第二個限制條件「如有必要」,可見承擔無過錯責任之嚴苛。
其次,嚴格責任不考慮過錯。而依據該條文的表述,「即使在其本人方面並無任何惡意」中的「即使」和「並無」,能夠讓我們體會立法者的價值判斷。對比中國合同法第107條,能夠讓你體會嚴格責任的表述。你也可再對比學理上對嚴格責任的定義,一般為「無論債務人有無過錯」。據此,可以大膽地得出一個見解,即提到過錯而又沒用「無論、不管」等詞限定,就應該是過錯責任。我想提醒一點的是,通說認為過錯推定是涵蓋於過錯責任中的,不可狹義理解。當然,這個也有爭論,也有學者認為過錯推定是一個獨立的規則制度,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價值。
最後,法國民法典於1804年通過,其實正值自由資本主義時期,自然法思想統治法國。它是法國大革命的產物,而法國大革命之徹底性又豈非英國能比擬。這時的民法三大原則,即過錯責任、所有權絕對、私法自治既是法律(不限於私法)最重要的原則,又是政治主張和思想武器。該立法背景也能幫助我們理解這個條文。
上述淺見,不知能否解惑。民法博大精深,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