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全國人大通過民法

全國人大通過民法

發布時間: 2021-12-25 18:14:51

Ⅰ 十三屆人大表決通過民法典是否是協商民主

Ⅱ 全國人大通過民法總則體現什麼權

3月12日,記者從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主席團獲悉,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審議意見以及政協委員和有關方面意見,對民法總則草案作了126處修改,包括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下限修改為八周歲等。在12日上午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主席團第二次會議上,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作了關於民法總則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喬曉陽說,民法總則草案第二十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下限為六周歲。一些代表提出,六周年的兒童雖然有一定的學習能力,開始接受義務教育,但認知和辨識能力仍然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還不具備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能力,建議改為八周歲為宜。也有的代表建議維持現行十周歲不變;還有的代表贊成下調為六周歲。法律委員會經研究,按照既積極又穩妥的要求,建議在現階段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的下限修改為八周歲。有代表提出,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利用歪曲事實、誹謗抹黑等方式惡意詆毀侮辱英烈的名譽、榮譽等,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影響很惡劣,應對此予以規范。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增加一條規定: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主席團第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法律委員會關於民法總則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決定將民法總則草案修改稿提請各代表團審議。歷經全國人大常委會三審的民法總則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草案對民眾關切的諸多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體現了以民為本的特質。不少網民發表帖文認為,民法總則草案關繫到每個人從「搖籃」到「墳墓」的方方面面,與百姓息息相關,期待立法機關凝聚廣泛共識、精心打磨,編纂一部符合中國國情的科學的民法典。外媒也稱,民法總則草案是中國的「民事權利宣言書」,表明中國已將依法治國當作頭等大事。

Ⅲ 民法典是2020年全國人大會議唯一通過的一部法律嗎

是的,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

Ⅳ 全國人大高票通過民法典有什麼意義

民法典制定抄的作用和意義在於:襲1、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現實需要;2、編纂民法典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3、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

Ⅳ 民法總則最終由人大表決通過的原因

民法總則是基本法,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基本法須全國人大通過

Ⅵ 中國首部民法典表決通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導讀】2020年5月28日,這一天註定要被載入史冊!

28日下午3時,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從
2015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啟動民法典編纂工作至今,這部民法典從編纂到表決通過,跨越了6個年頭。

2014年10月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編纂民法典。第五次民法典編纂隨後啟動。

2016年6月、10月、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後3次審議了民法總則草案。

2017年3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完成了民法典編纂工作而第一步。

2018年8月,民法典編纂邁出第二步,各分編草案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

2019年12月,「完整版」中國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

2020年5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

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先後10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和建議。

百萬條建議,字字句句都凝聚著全國人民對民法典最殷切的期盼。在註定不平凡的2020年,首部民法典終於如約走來。

社會、經濟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前進,它也終於趕在這個重要的「歷史交匯點」破繭而出,這是歷史的選擇!

這是中國之治的傑出體現,更是民族復興之路的法律凝結,她將用前所未有對正義的追求,為我們撐起前所未有的法治支點,這是時代的呼喚!

昨天的奇跡不過是明天的必需品,所有驚嘆都會成為理所當然,我們相信,這座里程碑最終也將只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法治藍圖的一部分,這是未來的預告!

民法典,我們歡迎你的到來!時代為你歡呼!

Ⅶ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Ⅷ 今年五月的全國人大會上,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何謂《民法典》

今年5月的全國人大會上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所謂民法典就是「社會生活網路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如果說憲法重在限制公權力,那麼民法典就重在保護私權利,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大到合同簽訂、公司設立,小到繳納物業費、離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
編纂民法典不是全新的民事法律,也不是簡單的法律匯編,而是對現行的民事法律規范進行編訂纂修,對已經不適應現實情況的規定進行修改完善,對經濟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作出有針對性的新規定。

民法典編纂採取「兩步走」:

第一步,制定民法總則,作為民法典的總則編;

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和修改完善後,再與民法總則合並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

民法典和我有啥關系?

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和「保障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分為七編和附則,共84章、1260條,是迄今為止我國條文數最多的一部法律。它不僅在我國法治進程中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而且真正照顧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

Ⅸ 全國人大通過民法通則體現了立法權嗎

當然。無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還是《中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都是由全國人大通過的,這充分說明了全國人大的立法權。

熱點內容
懟法官死刑 發布:2025-08-16 00:11:40 瀏覽:430
古代法治詩詞 發布:2025-08-16 00:08:03 瀏覽:140
倉儲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6 00:06:48 瀏覽:335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名詞解釋 發布:2025-08-16 00:06:46 瀏覽:159
勞動法規定的哺乳時間 發布:2025-08-15 23:59:50 瀏覽:736
趙孟道德經pdf 發布:2025-08-15 23:59:48 瀏覽:90
司法部升級 發布:2025-08-15 23:52:06 瀏覽:633
全法官迴避 發布:2025-08-15 23:47:04 瀏覽:853
政府法律顧問服務的難點 發布:2025-08-15 23:42:34 瀏覽:232
借條和借據哪個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5 23:38:43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