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員司法
① 服刑人員在服刑期間的權利
2004年《憲法修正案》把尊重和保護人權庄嚴地寫進了憲法,而司法部在2004年頒布了《監獄服刑人員行為規范》,將「罪犯」改稱「服刑人員」,說明在我國進入人權時代時監獄並未脫節,保障罪犯人權已經成為重要的監獄工作。人身權利則是人權應有之意。服刑人員,即是共同意義上的在監獄服刑的服刑人員,其身份仍然是公民,這一認識就意味著,服刑人員必須存在一定的人身權利和與民事有關的一些利益,這些人身權利和利益,是服刑人員生存的保證和根據。但是,服刑人員由於負有履行一定的刑事強制義務,對於民法為一般公民設定的權利和相關的利益,需要經過刑事強制義務修正後,才能適用於服刑人員。那麼,公民的人身權利及其相關利益的范圍是什麼呢?民法學者根據自身的認識有不同的見解,按照傳統的成文法觀點,主要有人身權、物權(德國民法典看法,我國採用的此概念)、債權、知識產權、婚姻家庭權以及繼承權、會員權等,這些權利是權利集合,其又由很多下位權利組成。比如:人身權又可細分為人格權和身份權,前者又可分為姓名權、肖像權、隱私權、名譽權等。由於我國政府歷來非常注重對罪犯的人身權利的保護,在《中國改造罪犯的現狀》白皮書中指出:「罪犯享有財產、繼承等方面的人身權利。罪犯入獄前的合法財產,依然受到保護,罪犯有行使收益、處分的權利。罪犯依法享有繼承權。罪犯在服刑期間的發明權、著作權,均受到法律保護。罪犯有提出離婚的起訴權和不同意離婚的答辯權。」從我國目前的立法情況來看,罪犯享有的人身權利,只有少數幾種被法律明文規定加以撤銷或剝奪。主要包括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八條第三款的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侵害被監護人合法利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比如,因構成遺棄罪或虐待罪而被判處刑罰的罪犯,人民法院可以撤銷其對被遺棄者或受虐待者的監護權。還有我國《繼承法》第七條規定:「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如果罪犯因上述原因而犯罪的,不僅受到刑罰處罰還喪失其繼承權;另外,目前我國的監獄部門仍在適用公安部1982年2月18日下發的《監獄、勞改隊管教工作細則》對於在押罪犯服刑期間的部分人身權利,如結婚權、著作權等,進行一定程度的限制。我國目前現有的法律法規,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文剝奪或限制罪犯的人身權利的內容並不多見,可以說,至少在國家立法的層次上,我國的罪犯享有的人身權利具有廣泛性。
② 社區矯正人員與社區服刑人員的區別
司法廳那邊說法各樣,一開始是社區服刑人員,後來說要表達關愛,所以就改成了社區矯正人員,後來又說是犯人就是犯人,又改回社區服刑人員,現在2017年還是社區服刑人員的說法。樓下說社區矯正人員是工作人員是錯誤的,工作人員一開始稱社工,現在稱為司法協理員。
③ 服刑人員在社區矯正期間應當遵守哪些規定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十一條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定期向司法所報告遵紀守法、接受監督管理、參加教育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活動的情況。發生居所變化、工作變動、家庭重大變故以及接觸對其矯正產生不利影響人員的,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及時報告。
保外就醫的社區矯正人員還應當每個月向司法所報告本人身體情況,每三個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復查情況。
第十二條對於人民法院禁止令確定需經批准才能進入的特定區域或者場所,社區矯正人員確需進入的,應當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批准,並告知人民檢察院。
第十三條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准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旗)。
第十四條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准不得變更居住的縣(市、區、旗)。
第十五條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參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識、時事政策等教育學習活動,增強法制觀念、道德素質和悔罪自新意識。社區矯正人員每月參加教育學習時間不少於八小時。
第十六條有勞動能力的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參加社區服務,修復社會關系,培養社會責任感、集體觀念和紀律意識。社區矯正人員每月參加社區服務時間不少於八小時。
(3)服刑人員司法擴展閱讀:
職工服刑人員養老保險規定:
1、國家對服刑人員養老保險有相應的規定,職工被判刑或勞教的,服刑或勞教期間,個人帳戶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予以保留,並繼續按記帳利率計息;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之後,個人帳戶儲存額按銀行同期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利率計息。
2、職工被判刑或勞教,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後釋放,「中人」繳費年限滿10年、"新人"繳費年限滿15年的,可以辦理退休手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按第35條規定處理;"
中人"繳費年限不滿10年,"新人"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其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3、職工退休後被判刑或勞教的,服刑、勞教期間不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刑滿釋放恢復政治權利或勞教期滿後的基本養老金按服刑、勞教前的標准發放,以後按規定正常調整。退休人員被判有期徒刑緩刑未剝奪政治權利的,可以繼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緩刑期間基本養老金不作調整。
參考資料:網路-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④ 司法部關於對於服刑人員假設的最新規定
司法部的規定沒用,,,落實到地方之後,他添加很多細則,,,阻止你早點出來的細則。。。
⑤ 服刑人員請求司法解釋!!
關在未成年人管教所?
你為什麼會有三個孩子?
直接結果需要南昌中院答復
⑥ 服刑人員屬於司法局的幫教範圍嗎
司法局主要職責
(一)研究起草司法行政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編制本市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
(二)負責組織、指導對刑滿釋放和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三)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四)研究制訂本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總體規劃,組織、指導、協調全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五)負責管理本市律師、法律援助工作和公證機構及公證活動;研究律師、公證工作的改革與發展,並提出實施辦法。
(六)負責管理本市法律服務機構和在京設立的國(境)外律師機構;監督、指導本系統的社會團體工作。
(七)指導本系統法學教育及業務培訓工作。
(八)負責指導區、縣司法行政部門管理人民調解工作、社區矯正工作及司法助理員、基層司法所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九)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外事工作和對外宣傳、交流工作。
(十)指導和管理本市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工作。
(十一)負責本市仲裁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十二)負責本市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十三)負責社區矯正工作
(十四)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十五)管理本市監獄管理局和本市勞動教養工作管理局。
⑦ 監獄發函到當地司法局,是什麼意思每個服刑人員都有嗎
是的,每個服刑人員出獄以後,監獄都會發函到當地的司法局。
現在的社區矯正職能歸司法局管理,所以服刑人員出獄以後都要從監獄發函到當地的司法局,從監獄的監管過渡到司法局的監管之下。
⑧ 服刑人員坐牢出來,當地司法所經常,問候嗎
服刑人員坐牢出來後,要向當地派出所報到,由派出所和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對該人進行監護,定期向當地司法所作匯報。
⑨ 服刑人員在司法所結束總結
強調教育與管理的重要性。
沒有範文。
以下供參考,
主要寫一下主要的工作內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績,最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總結就是讓上級知道你有什麼貢獻,體現你的工作價值所在。
所以應該寫好幾點:
1、你對崗位和工作上的認識2、具體你做了什麼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動腦子去解決的。就算沒什麼,也要寫一些有難度的問題,你如何通過努力解決了
4、以後工作中你還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實哪些知識
5、上級喜歡主動工作的人。你分內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備,即事前准備工作以下供你參考: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的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評價、總分析,分析成績、不足、經驗等。總結是應用寫作的一種,是對已經做過的工作進行理性的思考。
總結的基本要求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
2.成績和缺點。這是總結的主要內容。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產生的,都應寫清楚。
3.經驗和教訓。為了便於今後工作,必須對以前的工作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並形成理論知識。
總結的注意事項:
1.一定要實事求是,成績基本不誇大,缺點基本不縮小。這是分析、得出教訓的基礎。
2.條理要清楚。語句通順,容易理解。
3.要詳略適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寫作時要突出重點。總結中的問題要有主次、詳略之分。
總結的基本格式:
1、標題
2、正文
開頭:概述情況,總體評價;提綱挈領,總括全文。
主體:分析成績缺憾,總結經驗教訓。
結尾:分析問題,明確方向。
3、落款
署名與日期。
⑩ 服刑人員是什麼
服刑人員是指適用管制、緩刑、暫予監外執行、假釋和剝奪政治權利五種刑罰方法或措施的人員。其依據考核獎懲情況對社區服刑人員按「三級四等」進行分級管理即:一級寬管、二級寬管、普管、嚴管。
管制,是指由人民法院判決,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並交由司法行政機關(司法局)管束和人民群眾監督改造的刑罰方法。
緩刑,是指對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暫緩執行原判刑罰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規定一定的考驗期,暫緩其刑罰執行的制度。
緩刑制度有以下特點:首先,判處刑罰,同時宣告暫緩執行,但又在一定期限內保持執行的可能性。其次,緩刑只適用於罪行較輕、社會危害性和人身危險性較小,具有悔罪表現,認為暫緩執行刑罰不致再危害社會的犯罪分子。再次,原判刑罰的不予執行是以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內沒有再犯新罪,或者未被發現漏罪,或者發現漏罪,則應撤銷緩刑,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數罪並罰的原則決定執行的刑罰;如果違反法律、法規或者有關規定,且情節嚴重,則應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假釋,是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罪犯,在執行一定的刑期之後,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經人民法院裁定有條件的予以提前釋放的刑罰執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