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犯罪的司法解釋
⑴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能不能也算是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不是司法解釋版:
1、若是最高檢頒權布司法解釋的話,一定會有「高檢發釋字[XXXX]X號」的編號,而最高法頒布的司法解釋,一定會有「法釋[XXXX]X號」的編號。找本司法解釋匯編一看就知道了。
2、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聯合頒布實施了《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以下簡稱《追訴標准》)。這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嚴打」整治斗爭和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戰略部署的一個重要舉措。
3、《追訴標准》是依法規范經濟犯罪追訴活動的重要文件。修訂刑法增加規定了大量的新罪名,其中,許多罪名是體制轉軌過程中出現的新型經濟犯罪,《追訴標准》是在總結各地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有關經濟犯罪的受理、立案、批捕、起訴等各種追訴活動的實踐經驗基礎之上,廣泛徵求了各地意見,並經多次修改而制定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此規定受理、立案,檢察機關應當依照此規定批捕、起訴,這對於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的辦案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有利於加強公安機關與檢察機關的協調與配合,搞好經濟犯罪案件立案、批捕、起訴工作的銜接,形成打擊合力。
⑵ 最高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廢止了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到目前為止,並未廢止。
可以登錄中國法院網:http://www.chinacourt.org/law/detail/1998/04/id/30861.shtml進行查閱。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有關規定,對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問題中的對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因不同的法律事實,分別涉及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嫌疑的,經濟糾紛案件和經濟犯罪嫌疑案件應當分開審理等問題作出詳細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於1998年4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4次會議通過,自1998年4月29日起施行。
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的第五條
行為人盜竊、盜用單位的公章、業務介紹信、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內私刻單位容的公章簽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歸個人佔有、使用、處分或者進行其他犯罪活動構成犯罪的,單位對行為人該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不承擔民事責任。
行為人私刻單位公章或者擅自使用單位公章、業務介紹信、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簽訂經濟合同的方法進行的犯罪行為,單位有明顯過錯,且該過錯行為與被害人的經濟損失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的,單位對該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⑷ 經濟犯罪案件中已經支付的利息應在犯罪本金中扣減的司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