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公司法人混同

公司法人混同

發布時間: 2021-12-27 22:57:00

㈠ 法人與法定代表人人格混同如何理解

法人與法定代表人的人格混同是指二者人員混同、業務混同,使交易方不知道交易的對象。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法定代表人變更需要進行登記。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四條
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㈡ 法人人格混同的基本內容

法人人格混同包括:財產混同、業務混同和人事混同。
1.財產混同。公司財產與股東財產混同,使公司缺乏獨立的財產,也就失去了獨立人格存在的基礎。主要表現在:公司的營業場所與股東的營業場所相同;公司與股東的資本或者其他財產混合;公司與股東的賬簿合一,賬目不清;股東隨意調配公司的財產,或者轉為股東個人財產等,都導致財產混同。
2.業務混同。業務混同是指股東與公司從事同一業務,有時股東以自己的名義從事交易行為,有時又以公司名義從事交易行為,以至於與其進行交易的第三方無法分清是與股東還是與公司進行交易活動。
3.人事混同。人事混同是指公司與股東的組織機構、管理人員互相交叉,即「多塊牌子,一套人馬」。主要表現在:董事會人員互相兼任,高管人員統一調配,甚至雇員都完全一致。公司與股東盡管形式上獨立,但實質上互為一體,公司因此失去獨立的意思機構。
公司和股東徹底分離是公司取得法人獨立資格的前提,也是股東有限責任原則的基礎。這種分離不僅表現在公司財產和股東財產的徹底分離,而且表現為股東遠離公司的經營管理,股東的財產權和公司經營權徹底分離。但上述幾種現象嚴重地違背了公司與股東分離原則,導致公司與股東人格差別客觀上不明了,財產喪失獨立化,權利義務關系不明了,法人獨立存在的根據喪失,故應揭開公司面紗,還其不具備法人獨立人格特性的本來一面目,視公司與股東為一體。
現實生活中,人格混同外部表現主要有下面幾種:
(1)母、子公司間的人格混同。由於母、子公司間存有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子公司雖系獨立的法人實體,但沒有自己獨立的財產,故很難保證其自身意志的獨立性,據此,可從維護公平原則出發,否認子公司的法人人格,把子公司與母公司視為同一人格,由母公司直接對子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2)企業相互投資引起的人格混同。在企業相互持股的情況下,一方所持有的對方的一部分股份很可能就是對方出資給自己的財產。如該部分股份達到了控股程度,那麼表面上看似乎是兩個相互獨立的企業,但實際上已合為一體,從而產生公司與股東人格混同。
(3)姐妹公司間的人格混同。一人出資組成數個公司,各個公司表面上是彼此獨立的,實際上它們在財產利益、盈餘分配等方面形成一體,董事、監理相互兼任,且各個公司的經營決策等權利均由投資者一人掌握,從而產生數個公司間人格混同。法人人格混同是否認公司獨立人格的標准之一。因此,公司股東應該嚴格遵守公司法人制度的各項規定,這樣才可以充分保障公司的獨立人格和股東的有限責任,才能實現公司制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㈢ 法人與法定代表人人格混同概念是怎樣的

法人與法定代表人人格混同是指二者資產混同、人員混同、業務混同。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㈣ 公司法人人格混同的法律規定是如何的呢

法人人格抄混同包括:財產混同、業務混同和人事混同。
1.財產混同。公司財產與股東財產混同,使公司缺乏獨立的財產,也就失去了獨立人格存在的基礎。主要表現在:公司的營業場所與股東的營業場所相同;公司與股東的資本或者其他財產混合;公司與股東的賬簿合一,賬目不清;股東隨意調配公司的財產,或者轉為股東個人財產等,都導致財產混同。
2.業務混同。業務混同是指股東與公司從事同一業務,有時股東以自己的名義從事交易行為,有時又以公司名義從事交易行為,以至於與其進行交易的第三方無法分清是與股東還是與公司進行交易活動。
3.人事混同。人事混同是指公司與股東的組織機構、管理人員互相交叉,即「多塊牌子,一套人馬」。主要表現在:董事會人員互相兼任,高管人員統一調配,甚至雇員都完全一致。公司與股東盡管形式上獨立,但實質上互為一體,公司因此失去獨立的意思機構。

㈤ 公司法人混同是什麼意思

公司法人混同指法人人格混同,股東與公司之間資產不分、人事交叉、業務相同,與其交易的第三人無法分清是與股東還是與公司進行交易。法人人格混同包括:財產混同、業務混同和人事混同。公司和股東徹底分離是公司取得法人獨立資格的前提,也是股東有限責任原則的基礎。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㈥ 公司法人與股東是夫妻關系,可以認定財產混同嗎

常見的導致公司混同的情形有:
(1)財產混同。比如,股東財產與公司財產不分家,公司賬務管理混亂,雙方使用同一賬戶。
(2)業務混同。比如,公司被控股股東支配或操縱,公司業務與其他關聯公司業務不分,存在大量的、不公允的關聯交易。
(3)「夫妻店」公司家庭共同財產與公司財產不分;
(4)一套人馬兩塊牌子,一人組成多個公司,各個公司表面上獨立,但實際上財務不分、人員不分、資產不分。
公司法
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在我國《公司法》第二十條三款:「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中首次規定。也就是說當股東濫用公司獨立法人人格謀取私利,損害債權人或社會公共利益時,通過否認公司的法人人格,來直接追責濫權股東。
公司享有獨立法人人格、股東承擔有限責任的前提是要保持公司的獨立性,如果公司的資產、人員或財務與股東或者股東成立的其他公司不分,就會導致公司喪失獨立法人資格,債權人就有理由認為公司與股東或者其他公司實際上就是一家,當公司不能承擔責任時,股東或其他公司就應當負承擔連帶責任。
常見的導致公司混同的情形有:
(1)財產混同。比如,股東財產與公司財產不分家,公司賬務管理混亂,雙方使用同一賬戶。
(2)業務混同。比如,公司被控股股東支配或操縱,公司業務與其他關聯公司業務不分,存在大量的、不公允的關聯交易。
(3)「夫妻店」公司家庭共同財產與公司財產不分;
(4)一套人馬兩塊牌子,一人組成多個公司,各個公司表面上獨立,但實際上財務不分、人員不分、資產不分。 而人格否認制度因在實踐中案情非常復雜,需要法官根據案件具體情況確定。結合本案我們認為財產混同是判斷公司與股東之間是否存在人格混同的重要標准。 財產混同是人格混同的常見情形,與個人人格的存在條件不同,企業具有人格是要與有財產為絕對要件的,沒有財產的企業是不能具有獨立人格的。公司法人的獨立財產是公司擁有的,並獨立於發起人和股東的財產。公司以其獨立的財產對外從事民事活動,並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因此,財產是否獨立是認定人格混同需要考慮的標准。當出現財產混同,公司的財產有可能被隱匿或轉移或挪用或被股東個人私吞,無法保障公司業務的正常開展,並且公司的債權人利益受到嚴重威脅,公司的獨立人格已成為股東個人的保護傘。這時就有否認公司獨立人格,直接追責濫權股東的責任。

㈦ 公司法人混同的概念是什麼

公司法人混同的意思是股東與公司之間存在資產、人格不分等混合情形,進而無法判斷,與其交易的第三人是與股東還是與公司進行交易的一種法律現象。且人格混同的,該股東應當對相應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㈧ 公司法人人格混同,我該告哪一個公司

最簡單的辦法,全部列為共同被告。
但是我們辦案時,遵循幾個原則。一個是版與你實際簽訂勞動合同權的單位列為被告。如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那麼與你實際發生勞動關系的單位列為被告。前提是這個單位必須是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以及可以對外以自己的公司承擔民事責任。

熱點內容
民主法治建設與經濟建設 發布:2025-08-15 21:24:03 瀏覽:742
罵法官咒警察 發布:2025-08-15 21:05:04 瀏覽:450
什麼是交通法規 發布:2025-08-15 20:52:35 瀏覽:927
吉林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廢止決定 發布:2025-08-15 20:52:35 瀏覽:285
司法考試2013卷三真題解析 發布:2025-08-15 20:52:32 瀏覽:670
怎麼理解合同法解釋二第29條 發布:2025-08-15 20:37:25 瀏覽:87
邀請律師法律知識的邀請函 發布:2025-08-15 20:36:46 瀏覽:798
經濟法著名案例分析 發布:2025-08-15 20:36:41 瀏覽:805
民法典輔導報告會 發布:2025-08-15 20:35:05 瀏覽:773
潮陽區法院 發布:2025-08-15 20:14:30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