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局新規定

司法局新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1-03 06:54:41

Ⅰ 緩刑後從當地司法局轉到異地司法局需要什麼手續

根據法律規定,緩刑人員要實行社區矯正 。社區矯正人員因居所變化確需變更居住地的,應提前一個月提出書面申請,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後報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批。具體手續請參考以下條例

刑法

第七十六條 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法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十四條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准不得變更居住的縣(市、區、旗)。

社區矯正人員因居所變化確需變更居住地的,應當提前一個月提出書面申請,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後報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批。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在徵求社區矯正人員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的意見後作出決定。

經批准變更居住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將有關法律文書和矯正檔案移交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

有關法律文書應當抄送現居住地及新居住地縣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收到決定之日起七日內到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

(1)司法局新規定擴展閱讀: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同時指出在緩刑期間的若干問題:

第十五條 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參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識、時事政策等教育學習活動,增強法制觀念、道德素質和悔罪自新意識。社區矯正人員每月參加教育學習時間不少於八小時。

第十六條 有勞動能力的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參加社區服務,修復社會關系,培養社會責任感、集體觀念和紀律意識。社區矯正人員每月參加社區服務時間不少於八小時。

第十七條 根據社區矯正人員的心理狀態、行為特點等具體情況,應當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個別教育和心理輔導,矯正其違法犯罪心理,提高其適應社會能力。

第十八條 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根據社區矯正人員的需要,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職業培訓和就業指導,幫助落實社會保障措施。

第十九條 司法所應當根據社區矯正人員個人生活、工作及所處社區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採取實地檢查、通訊聯絡、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時掌握社區矯正人員的活動情況。

重點時段、重大活動期間或者遇有特殊情況,司法所應當及時了解掌握社區矯正人員的有關情況,可以根據需要要求社區矯正人員到辦公場所報告、說明情況。

社區矯正人員脫離監管的,司法所應當及時報告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組織追查。

Ⅱ 如果案子移交到司法局了.還要幾個程序才判刑

刑事案件分為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人民法院審判三個程序,沒有司法局介入這個程序,案件也不會移交司法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五條,公安機關對已經立案的刑事案件,應當進行偵查,收集、調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罪輕或者罪重的證據材料。對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對符合逮捕條件的犯罪嫌疑人,應當依法逮捕。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並且寫出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並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同時將案件移送情況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律師。犯罪嫌疑人自願認罪的,應當記錄在案,隨案移送,並在起訴意見書中寫明有關情況。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凡需要提起公訴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二條,人民檢察院對於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符合速裁程序適用條件的,應當在十日以內作出決定,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一年的,可以延長至十五日。

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案件,改變管轄的,從改變後的人民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六條,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

(2)司法局新規定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

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即使控告、舉報的事實有出入,甚至是錯告的,也要和誣告嚴格加以區別。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願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的行為,應當為他保守秘密。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因為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延期審理。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並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適用緩刑等提出量刑建議,並隨案移送認罪認罰具結書等材料。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查封、扣押、凍結。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後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判決書應當同時送達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Ⅲ 聽說司法局要被取消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啊

司法局的職能有
一)貫徹中央和省、市司法行政工作中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本地實際,制訂全縣司法行政工作的規范性文件,研究、制定發展規劃和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二)制訂全縣普及法律知識、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協調、督促縣鎮及各行業的法制宣傳工作。

(三)指導、管理、監督全縣的法律服務工作,指導、監督全縣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社會法律咨詢機構和企業法律顧問工作。

(四)管理和指導全縣的人民調解工作;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管理、指導基層司法所工作。

(五)管理和指導全縣法律援助工作;

(六)研究、制訂全縣的法學教育規劃,組織、指導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

(七)管理和指導全縣司法行政系統開展政府和民間的法律交流與合作;

(八)負責全縣司法行政系統的法制工作和行政措施的制訂;參與與司法行政有關的行政執法監督工作。

(九)負責協調和指導社區矯正工作和刑釋解教人員幫教安置工作;

(十)負責全縣司法行政系統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組織開展司法行政系統政治思想工作的研究。

(十一)承辦上級司法行政機關和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Ⅳ 我被判緩刑.司法局不讓自由出入他們有這個權利么

緩刑是一種非監禁刑,對被宣告緩刑的罪犯,依法應當接受社區矯正;法院判處緩刑不等於免予處罰,不用收監不等於自由。罪犯離開居住地的市或縣應當經過司法行政機關批准,如違反上述規定,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刑法》第七十五條【緩刑犯應遵守的規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三)遵守考察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四)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

第七十七條【緩刑的撤銷及其處理】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4)司法局新規定擴展閱讀:

案例:緩刑期間違反法律法規,依法撤銷緩刑被收監

罪犯李某在社區矯正初期表現較好,至2018年5月20日,太湖縣司法局工作人員發現社區服刑人員李某無法聯系,經調查得知李某未經批准外出至上海市,2018年5月15日因吸毒被上海市松江分局處以行政拘留十日的處罰。

執行機關太湖縣司法局依法建議太湖縣人民法院對社區矯正人員李某撤銷緩刑。

太湖縣人民法院認為:罪犯李某在接受社區矯正期間,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有關規定,違反《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七條第二款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五十八條的規定,依法裁定罪犯李某撤銷緩刑,收監執行原判拘役六個月。

Ⅳ 判緩刑後在司法局要注意什麼

一、如果沒有其他犯罪,辦案單位 不會在傳喚你
二、緩刑考驗期應注意事項:
1.准時到司法所報道,到司法局或司法所辦理入矯手續。(超過日期也會有麻煩)
2.入矯後,按規定進行周匯報,司法所一般會固定一個時間(例如星期一),讓你用固定電話進行匯報。匯報內容:你在哪裡,在做什麼。
3.按照規定每個月參加社區服務,就是你要參加打掃衛生。。(規定是8小時,這個基本上是形式,一般情況下不會讓你真正去勞動),你只要有參加,如果出什麼問題,那是司法所的事情,,沒參加,出什麼問題那是你的事情。
4.按規定到所參加集中教育,跟社區服務一樣,也是每個月都有一次。
5.如果有定位手機,那定位手機一定要開機,並隨身攜帶,(這個很重要的)
6.千萬不要離開你所在的市或者縣,實在要出去的話,要辦理請假手續。司法所只能批7天,7天以上要到市、縣司法局批。
7.千萬不要再觸碰法律,即犯罪,要不然撤銷緩刑,收監
8.警告只要三次,不匯報,不參加社區服務、集中教育,不服從管理,私自外出、定位手機等等,都可以出警告,累計三次,三次後就可以收監了,所有要小心。

Ⅵ 司法局的可以穿警服嗎

司法局的沒有制服,至少沒有全國統一制式的制服。
我國的司法部(以及下面的各省司法廳、各市司法局)其實是個不倫不類的機構,雖然冠名「司法」卻不是司法機關、而是行政機關,管的是調解、公證、普法宣傳和律師的業務指導,但是公安機關原先的兩勞民警又被劃到了司法行政機關,所以所以整個司法行政機關中的公務員有的是警察、有的又不是,只有監獄勞教系統的人是警察、有警服。
不是警察的那一部分人自認是沒有警服的了,而司法局並不是警察機構,司法局得人也就不能穿警服了(倒是有的司法局有下屬的勞教所,這些局的局長全都以勞教所第一政委的身份穿了警服受了銜)。
不過這些人原先是有制服的,那種制服的式樣和警服很相似(佩戴的制式標志略有不同而已,最明顯的區別是沒有銜級標志——我國目前只有軍隊、武警序列、五大警察系統和海關才授銜),到了2004年已經被全部取消,國務院下的令。
後來有的地方又開始穿制服了,只是地方上的行為(合不合法還是回事呢,不知道有沒有文件),並沒有全國配發。
司法局的配警車也就那麼回事,警車是執行警務用的特種車輛,只有警察才能合法駕駛,但是不是警察機構的司法廳又管著當地的監獄局和勞教局兩個警察機構,那麼司法廳把兩勞的警車配發到司法局也就不足為奇了。

熱點內容
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 發布:2025-08-15 08:10:08 瀏覽:866
在經濟法的定義中 發布:2025-08-15 07:58:58 瀏覽:145
合同法第5258條 發布:2025-08-15 07:58:56 瀏覽:8
司法部意見 發布:2025-08-15 07:42:59 瀏覽:437
民事訴訟法200條第一項 發布:2025-08-15 07:33:33 瀏覽:560
勞動法工人罰款標准2015 發布:2025-08-15 07:28:35 瀏覽:741
行政法規不執行 發布:2025-08-15 07:27:59 瀏覽:267
打賞主播的經濟法 發布:2025-08-15 07:14:52 瀏覽:367
首誠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8-15 07:14:46 瀏覽:797
公司法解釋四生效 發布:2025-08-15 07:08:25 瀏覽: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