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的性質是什麼

刑法的性質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1-03 07:00:37

1. 什麼叫犯罪性質

犯罪性質即案件的性質。案件性質是指案件本身具有的本質屬性,由實體法的內容決定,是劃分案件類型的依據。

凡是侵犯刑法所保護的客體的屬刑事案件;侵犯民事法律保護的客體的屬民事案件;侵犯行政法保護的客體的屬行政案件。

一般常指刑事案件的性質。根據犯罪動機的卑鄙程度、手段的狡猾情況、危害後果的大小和社會影響程度等刑事案件性質可分為案情性質一般、案情性質嚴重、案情性質特別嚴重。根據案情性質的情況,可以決定對犯罪分子處刑的輕重。

同一種犯罪有不同的犯罪情節,主要靠犯罪侵害了什麼客體犯罪性質就是,主要就是是人的主觀惡性和社會危害性程度,不同的客觀行為方式(不同的作案手段),是什麼犯罪,影響到定罪。

影響到量刑,符合什麼犯罪的構成要件,不同的作案工具,有沒有什麼法定或酌定的減輕或從輕的情節。

(1)刑法的性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犯罪的性質決定:

犯罪的性質應該由案件本身的實際情況而定,案件經過偵查取證後,檢察機關對案件進行定性,但最終由人民法院進行判決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十一條【量刑的事實根據與法律依據】對於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

第六十二條【從重處罰與從輕處罰】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規定的從重處罰、從輕處罰情節的,應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內判處刑罰。

犯罪的混合概念,是指形式與實質相統一的犯罪概念,即在犯罪概念的規定中,既揭示犯罪的實質社會內容,又強調犯罪的法律形式特徵,使犯罪的實質社會內容和法律形式特徵統一在同一個犯罪概念之中。關於犯罪類型的劃分呈現出多樣化的狀態。歸納起來說,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一、依據有無違反社會性(反道德性),分為自然犯罪與法定犯罪。

所謂自然犯罪,就是指那些違反人類道德、具有反社會性的行為。這種行為,由於從根本上說違反了人的本性,所以無論在任何社會,任何政治制度之下,自然犯罪都被認為是犯罪行為。例如殺人、盜竊等。

所謂法定犯罪,就是指行為本身並不一定具有反社會性、反道德性,只是因為法律上規定這種行為應受到一定的處罰,因而成為犯罪。

這種行為往往由於國家行政管理上的需要而被規定為犯罪。因此,這類犯罪通常沒有固定的標准,而是依照國家政治形勢的變動而變更,或者依照國家政策的變更而改變。例如一些政治性的犯罪。

二、依犯罪行為所侵害的法定權益,可以將犯罪分為侵犯個人法定權益的犯罪、侵害社會法益的犯罪及侵害國家權益的犯罪。

所謂侵犯個人法定權益的犯罪,是指殺人、傷害等對個人生命、身體、名譽、個人財產等造成侵害的犯罪。 所謂侵害社會法益的犯罪是指侵犯公共危險、社會風氣、公共信用等方面的犯罪。

所謂對國家法益之犯罪,是指有關國家存亡的犯罪以及有關國家權力及職能的犯罪。

三、依犯罪行為的性質,可將犯罪分為財產犯罪、暴力犯罪、智能犯罪、風俗犯罪與破壞犯罪。

所謂財產犯罪,就是以非法獲得財物為目的的犯罪,例如盜竊、侵佔、搶劫等。

所謂暴力犯罪,就是以自身強暴力量或藉助於器具等犯罪,例如殺人、強奸等。 所謂智能犯罪,就是運用智謀和技能犯罪。例如詐騙、偽造、製造計算機病毒等。

所謂風俗犯罪,就是違背社會善良風俗的犯罪,例如賭博、流氓等。 所謂破壞犯罪,就是指爆炸、投毒、放火以及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的犯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犯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案件性質

2. 刑法的性質是什麼

刑法的性質具有兩 方面的含義:一是刑法的階級性質;二是刑法的法律性質。
(一) 刑法的階級性質
刑法是一個歷史范疇,和其他法律一樣,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在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私有制和階級的出現,刑法才作為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應運而生。刑法是統治階級根據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實行專政的工具。刑法規定的基本內容是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也就是通過對犯罪人追究刑事責任和適用刑罰來為統治階級服務。刑法的階級本質是由國家的階級本質決定的,一切剝削階級國家的刑法,包括奴隸制國家刑法、封建制國家刑法和資本主義國家刑法,盡管因國家類型不同和朝代更替使得刑法的內容和形式有所差異,但它們都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反映剝削階級意志並為剝削階級利益服務的。它們都 是鎮壓人民的工具。這就是剝削階級國琛刑法的 共同階級本質。當然,剝削階級國琛刑法為了統治階級的整體利益,也處罰統治階級內部的某些犯罪人,也規定了一些所謂保護全體人民利益和條款,但這並不能掩蓋剝削階級國琛刑法的階級性。與剝削階級國琛刑法不同,我國刑法是社會主義類型的刑法,它是建立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保衛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經濟制度,保護廣大人民當前及長遠的利益。
(二) 刑法的法律性質
刑法的法律性質,亦即刑法作為法律體系之一部分所具有的特徵。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憲法是根本大法。憲法之下有刑法、民法、行政法、經濟法等基本的部門法律。刑法與其他部門法如民法、行政法、經濟法等比較起來,有兩 個顯著的特點:其一,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范圍更為廣泛。民法、行政法等部門法律都是調整一定的社會關系的,凡調整同一類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就構成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例如民法是調整一定范圍內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經濟法調整的只能是一定的經濟關系。但在這一點上,刑法是一個例外。刑法不以特定的社會關系為調整對象,而是以特定的調整方法使它在其他部門法律區別開來。刑法的調整對象不限於一類社會關系,而是調整各個領域的社會關系。公以調整對象為標准,無法把刑法與其他部門法區別開來。任何一種社會關系,只要受到犯罪行為的侵犯,刑法就規定對這種行為予以一定的刑罰處罰,從而使這種社會關系進入刑法調整范圍。在這個意義上,刑法可以說是其他部門法的保護法,沒有刑法作後盾和保證,其他部門法往往很難得到徹底的貫徹實施。就懲治違法行為而言,其他部門法可以說是「第一道防線」,刑法則充任「第二道防線」的角色。其二,刑法的強制性最為嚴厲。任何法律都具有強制性,任何侵犯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行為人,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受到國家強制力的干預。例如,違反民法的,要承擔民事責任;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要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等等。但是,所有這些強制,都不及刑法對犯罪分子進行刑事制裁即適用刑罰嚴厲。刑罰不僅可以剝奪犯罪分子的財產 ,限制或剝奪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剝奪犯罪分子的政治權利,而且在最嚴重的情況下還可以剝奪犯罪分子的生命。正因為刑法具有以上特點,所以刑法的法律性質不同於其他法律,它是直接用來同犯罪作斗爭的法律。

3. 簡述我國刑法的性質

所謂刑法的階級性質就是指刑法的階級屬性。刑法和其他法律一樣,專不是自古就有的,屬而是隨著私有制和階級的出現,才作為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應運而生。刑法是統治階級根據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實行專政的工具。刑法的階級本質由國家的階級本質決定。

所謂刑法的法律性質就是指刑法作為法律體系中之一部分所具有的特徵。刑法與其他部門法如民法、行政法、經濟法等比較起來,有兩個顯著的特點:(1)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范圍更為廣泛。任何一種社會關系,只要受到犯罪行為的侵犯,刑法就規定對這種行為予以一定的刑罰處罰,從而使這種社會關系進入刑法調整范圍。在這個意義上,刑法可以說是其他部門法的保護法。(2)刑法的強制性最為嚴厲。任何法律都具有強制性,任何侵犯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行為人,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受到國家強制力的干預。但是,所有這些強制,都不及刑法對犯罪分子進行刑事制裁即適用刑罰嚴厲。刑罰不僅可以剝奪犯罪分子的財產,限制或剝奪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剝奪犯罪分子的政治權利,而且在最嚴重的情況下還可以剝奪犯罪分子的生命。

4. 刑法的性質包括兩種含義:一為( ),一為( )。

刑法的性質包括兩種含義:一為( 刑法的階級性質),一為( 刑法的法律性質)。供參考。

5. 刑法的性質與主要任務有什麼

刑法是有關犯罪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刑法適用於實施了較嚴重的危害社會、觸犯刑事法律規范的行為的犯罪人,刑法所採用的調整方法是最嚴厲的一種法律制裁即刑罰方法。我國目前的刑法規范是1997年八屆人大五次會議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散見於經濟法規和行政法規中關於追究刑事法律責任的規定等。

刑法的性質及任務

①刑法的性質。

刑法是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其階級利益和統治秩序,以國家的名義制定的有關什麼行為是犯罪和對犯罪者適用何種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②刑法的任務。

我國刑法的任務是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犯罪的本質、概念及特徵

犯罪是階級性和社會性的統一。但犯罪的階級性是犯罪的本質屬性,犯罪的社會性從屬於犯罪的階級性。

我國《刑法》等13條規定,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犯罪具有以下特徵:①嚴重的社會危害性;②刑事違法性;③應受到刑罰處罰性。

犯罪構成

犯罪構成指我國刑法規定的某種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須具備的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的總和。每一個犯罪構成都包括四個方面的共同要件,即犯罪的客體、犯罪的客觀方面、犯罪的主體、犯罪的主觀方面。

基本犯罪類型新《刑法》分則將犯罪分為十大類,分別是: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危害國防利益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軍人違反職責罪。其中,每一類犯罪又包括若干個不同的罪名。

刑罰的種類我國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類,主刑和附加刑又各有多種。屬於主刑的各個刑種只能獨立適用;屬於附加刑的各個刑種既可以獨立適用,也可以作為主刑的附加刑適用。另外,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6. 刑法的性質包括階級性

刑法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和其他法律一樣,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在原始社會末期, 隨著私有制和階級的出現,刑法才作為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應運而生。刑法是統治階級根據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實行專政的工具。刑法規定的基本內容是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也就是通過對犯罪人追究刑事責任和適用刑罰來為統治階級服務。
刑法的階級本質是由國家的階級本質決定的。一切剝削階級國家的刑法,包括奴隸制國家刑法、封建制國家刑法和資本主義國家刑法,盡管因國家類型不同和朝代更替使得刑法的內容和形式有所差異,但它們都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反映剝削階級意志並為剝削階級利益服務的。它們都是鎮壓人民的工具。這就是剝削階級國家刑法的共同階級本質。
當然,剝削階級國家刑法為了統治階級的整體利益,也處罰統治階級內部的某些犯罪人,也規定了一些所謂保護全體人民利益的條款,但這並不能掩蓋剝削階級國家刑法的階級性。與剝削階級國家刑法不同,我國刑法是社會主義類型的刑法,它是建立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 保衛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保護廣大人民當前及長遠的利益。

7. 刑法第269條的性質是什麼

刑法第269條的性質是轉化型搶劫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條 【搶劫罪】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本條中的「犯盜竊、詐騙、搶奪罪」並不要求盜竊、詐騙、搶奪行為構成犯罪,只要行為人實施該三類行為之一,均可成為轉化型搶劫的前提。

因為「兩高」1988年3月16日在《關於如何適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的批復》中指出:

「在司法實踐中,有的被告人實施盜竊、詐騙、搶奪行為,雖未達到『數額較大』,但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情節嚴重的,

可按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的規定,依照《刑法》的第一百五十三條搶劫罪處罰;如果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情節不算嚴重,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7)刑法的性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舉例說明: 某晚深夜,張三悄悄進入李四房間,盜竊李四的筆記本。因作案時一不小心將椅子打倒,驚醒了李四,李四立刻對張三實施抓捕。張三當場一拳將李四打倒在地,後逃跑。

現對此案進行具體分析:張三入戶盜竊李四筆記本,已構成盜竊罪。張三當場一拳將李四打倒在地,屬於當場使用暴力,且張三使用暴力的目的是為了抗拒抓捕,符合轉化型搶劫罪犯罪構成。因為暴力發生在室內,故轉化為入戶搶劫。

據此,行為人轉化前的犯罪情形或者行為人轉化後的犯罪情形,只要其中有一項符合搶劫罪的加重情節的,就應當認定為搶劫罪的結果加重犯。

因為之所以行為人前後兩行為能夠轉化,正是考慮到轉化前後兩個行為之間具有銜接性、連貫性和不間斷性,如果兩行為之間不具有連續性,則無需轉化而是分別認定為數罪,所以其轉化前的加重情節與轉化後加重情節之間具有延續性,也即轉化前的加重情節為轉化後加重情節的延伸。

8. 如何理解刑法的性質

刑法的性質包含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刑法的階級性質;二是刑法的法律性質。

所謂刑法的階級性質就是指刑法的階級屬性。刑法和其他法律一樣,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隨著私有制和階級的出現,才作為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應運而生。刑法是統治階級根據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實行專政的工具。刑法的階級本質由國家的階級本質決定。

所謂刑法的法律性質就是指刑法作為法律體系中之一部分所具有的特徵。刑法與其他部門法如民法、行政法、經濟法等比較起來,有兩個顯著的特點:(1)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范圍更為廣泛。任何一種社會關系,只要受到犯罪行為的侵犯,刑法就規定對這種行為予以一定的刑罰處罰,從而使這種社會關系進入刑法調整范圍。在這個意義上,刑法可以說是其他部門法的保護法。(2)刑法的強制性最為嚴厲。任何法律都具有強制性,任何侵犯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行為人,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受到國家強制力的干預。但是,所有這些強制,都不及刑法對犯罪分子進行刑事制裁即適用刑罰嚴厲。刑罰不僅可以剝奪犯罪分子的財產,限制或剝奪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剝奪犯罪分子的政治權利,而且在最嚴重的情況下還可以剝奪犯罪分子的生命。

9. 刑法中的行為性質跟結果性質是什麼意思,什麼叫性質

法律講究的是你初期的想法。例如你拿個蛋糕去找你朋友,用塑料刀把他殺了,警察問你的時候你就說你要殺了他,那就叫故意殺人,直接死。如果你當時拿了吧鐵的水果刀把他殺了,警察問你的時候你說發生爭執不小心,那就有緩和,說法不通,絕對影響結果

熱點內容
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 發布:2025-08-15 08:10:08 瀏覽:866
在經濟法的定義中 發布:2025-08-15 07:58:58 瀏覽:145
合同法第5258條 發布:2025-08-15 07:58:56 瀏覽:8
司法部意見 發布:2025-08-15 07:42:59 瀏覽:437
民事訴訟法200條第一項 發布:2025-08-15 07:33:33 瀏覽:560
勞動法工人罰款標准2015 發布:2025-08-15 07:28:35 瀏覽:741
行政法規不執行 發布:2025-08-15 07:27:59 瀏覽:267
打賞主播的經濟法 發布:2025-08-15 07:14:52 瀏覽:367
首誠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8-15 07:14:46 瀏覽:797
公司法解釋四生效 發布:2025-08-15 07:08:25 瀏覽: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