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條文釋義
⑴ 一間公司,兒子把整家公司都賣了,求公司法條文和司法解釋。
父親也在合同上簽字,
何來不知情不同意之說。
司法條文不支持這種反悔。
⑵ 公司法新的司法解釋 主要是哪些方面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內題的規定(五)》,只有容6個條文,但內容非常豐富,切實提升了公司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權利。
1、《規定》明確了履行法定程序不能豁免關聯交易賠償責任。同時規定符合條件的股東可以提起代表訴訟,請求對關聯交易中相關合同確認無效與撤銷,為中小股東提供了追究關聯人責任,保護公司和自身利益的利器。
2、《規定》明確了董事職務的無因解除與相對應的離職補償,釐清公司與董事的法律關系,增強股東權益保護,降低代理成本。
3、《規定》明確了公司作出分配利潤的決議後,完成利潤分配的最長時限,使股東利潤分配請求權落到實處;
4、《規定》建立了有限責任公司股東重大分歧解決機制,強調法院在相關案件審理中強化調解,引導股東協商解決分歧,恢復公司正常經營,避免公司解散。
⑶ 新公司法司法解釋二解散公司法條文解讀
新公司法司法解釋二關於解散公司的規定即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第一條的規定,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當公司存在本條規定的事由之一,並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的,可以提起解散公司訴訟。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2020年修正)》第一條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訴訟,並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一)公司持續兩年以上無法召開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的;(二)股東表決時無法達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比例,持續兩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的;(三)公司董事長期沖突,且無法通過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解決,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的;(四)經營管理發生其他嚴重困難,公司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的情形。
⑷ 公司法司法解釋四全文有哪些
公司法司法解釋四全文的具體條款內容包括公司決議效力、股東知情權、利潤分配權、優先購買權和股東代表訴訟等內容,具體條款由於數量過多不一一贅述。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規定(四)》第一條
公司股東、董事、監事等請求確認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無效或者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條
依據公司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請求撤銷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的原告,應當在起訴時具有公司股東資格。
⑸ 公司法法條修改的意義
《公司法》法條修改的意義:
(一)有助於鼓勵個人創業,刺激個體經濟的發展
受累於世界整體經濟形勢的下滑,中國經濟預計在未來幾年裡將呈現低增長局面,此時負面影響最大的是就業,這是擺在本屆政府面前的嚴峻課題。認繳制的正式登台體現了決策層制度創新的變革理念和放寬公司設立門檻的監管思路。取消最低注冊資本限制、取消首期必需出資20%及剩餘注冊資本必需在2年內到位的要求、不再要求提供驗資報告等將使設立公司更為便捷,成本更為低廉,這也將更好的鼓勵個體以及大學生進行創新,不斷幾次個體經濟的發展,也將有助於提高我國整體的創新力。
(二)實行認繳制,促進我國信用體系逐步建立
受認繳制影響最直觀的首先是企業的信用結構。在實繳制下,注冊資本「雄厚」對公司債權人和交易對象來說是一種宣示公司實力的方法,重要交易的前期調查中也必然包括對方注冊資本到位狀況。但是在認繳制下,任何一個人均可以成立一個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甚至1億元的公司,因此注冊資本的這一層含義也將失去意義。在此結構下,重大交易中,對控股股東的背景及信用調查成為重中之重。相應地,政府也將會隨之逐步建立市場主體(企業、控股股東、董事、高管)的信用體系。近期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判決書、訴訟執行結果等全部進行網上公布。新公司法的修改也將更進一步建立健全我國我國信用體系。
(三)帶動其他部門法的修改,「抽逃注冊資本」等成為歷史
認繳制同時標志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能定位和服務理念開始變化。不但營業執照不再記載實收資本,公司設立及增資時的驗資程序也將隨認繳制的實施而取消。同時,刑法上的虛假出資罪、抽逃出資罪等與注冊資本相關聯的條款將失去意義而被修訂。除了行政、刑事領域的變化之外,民事領域的現行法律規則可能受到更大的影響。例如,原本公司法及有關司法解釋規定的董事、高管所負有的督促股東及時履行出資義務的責任將得到緩解,股東們互相之間對出資不到位所負有的連帶責任也將由於認繳制的出現而變得模糊起來。
(四)進一步放寬市場,貫徹「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原則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市場配置資源也最有效率。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本次《公司法》修正就是貫徹這一原則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