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食品安全法通知
Ⅰ 關於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的通知的介紹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2010年9月15日正式對外公布了《關於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的通知》。《通知》要求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Ⅱ 2014年5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13年4月2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76次會議、2013年4月28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5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5月4日起施行。
Ⅲ 2010年9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公布《關於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
1.B 2.A |
Ⅳ 關於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
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法規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503號)
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試行條例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
散裝食品衛生管理規范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糧食收購條例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葯管理條例
食鹽專營辦法
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
部門規章
商務部、財政部令2008年第9號《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病害豬無害化處理管理辦法》
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病害豬無害化處理管理辦法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注銷程序管理規定》將於3月1日正式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
食用菌菌種管理辦法
衛生部關於印發《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的通知
進口食品衛生質量管理
出口食品質量管理
獸葯注冊辦法
獸葯產品批准文號管理辦法
衛生行政許可管理辦法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04)
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農作物種質資源管理辦法
集貿市場食品衛生管理規范
食鹽價格管理辦法
衛生行政執法文書規范
獸葯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
農業野生植物保護辦法
Ⅳ 請問誰有《關於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的通知》的原文啊
《關於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的通知》全文
【發布日期】 2011-01-28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廳(局)、公安廳(局)、農業(農牧、畜牧獸醫、漁業)廳(局、委、辦)、工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葯品監管局,各直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為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加大對違法使用非食用物質加工食品(以下簡稱違法添加)行為的打擊力度,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現就進一步加強涉及違法添加案件查處和司法移送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高度重視違法添加案件查辦和移送工作,依法嚴懲違法犯罪行為
違法添加行為是嚴重威脅人民群眾飲食安全、阻礙我國食品行業健康發展、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依規做好違法添加案件查辦和移送工作,是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和公安機關必須履行的職責,也是今後一個時期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一項重點內容。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嚴格落實監管責任,凡是發現涉嫌違法添加行為,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程序要求進行查處,並一律通報當地公安機關,一律報告當地政府,一律依法給予法定范圍的最高限處罰;對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機關,堅決杜絕以罰代刑、降格處理。
二、建立良好的協作溝通機制,做好案件移送工作
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與當地公安機關建立違法添加案件移送的聯系機制,加強案件移送後的聯動配合,確保工作銜接順暢,案件查處及時有力。要嚴格按照國務院《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國務院令 310號)及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公通字〔2008〕36號)要求,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嚴格執行案件移送標准。
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認真開展違法添加案件的調查取證,做好證據收集、固定工作,防止證據丟失,必要時可以通報當地公安機關提前介入。需要其他地區協查、協辦的,要按照執法程序及時提出協查、協辦要求,協查協辦地應當認真配合做好協查、協辦工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和公安機關發現違法添加案件超出管轄范圍的,要按照相關規定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對跨省份的違法添加案件,省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和公安機關要及時向國家主管部門和公安部報告,並及時做好案件移送工作。上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和公安機關應當對下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和公安機關執行本規定的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定期抽查案件查辦情況,及時糾正案件移送工作中的問題和錯誤。法律快車整理
三、從速從嚴偵辦違法添加涉嫌犯罪案件
各級公安機關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的通知》(法發〔2010〕38號)要求,認真受理、審查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移交的涉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依法及時立案偵辦,並及時將有關情況通報監管部門。公安機關在案件查處工作中需要有關部門給予支持協助的,有關部門要積極予以支持。有關部門和機構要嚴格執行不符合安全標准食品及食品中有毒、有害非食用物質鑒定的相關規定,為案件偵辦提供依據。
四、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公布違法添加案件查處結果
各地要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多種渠道向社會廣泛宣傳違法添加行為的危害,大力宣傳國家打擊違法添加行為的信心和決心。要支持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暢通信息交流渠道,認真調查處理新聞媒體報道的違法添加行為,做好相關案件的宣傳報道和輿論引導工作。對群眾投訴舉報的問題及時進行梳理調查,並將查處的違法案件向社會公布,達到懲處違法行為、震懾犯罪分子和教育廣大群眾的目的。
衛生部 公安部
農業部 工商總局
質檢總局 食品葯品監管局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Ⅵ 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關於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如下:
一、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有兩個版本(1)現行版本----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2009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十一屆)第九號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2)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修訂 主席令第二十一號公布 ,將於2015年10月1日實施。
二、國務院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頒布日期:20090720 實施日期:20090720 頒布單位:國務院
三、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頒布日期:20130502 實施日期:20130504 頒布單位: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四、部委規章
1、《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
頒布日期:20070119 實施日期:20070501 頒布單位:商務部
2、《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頒布日期:20090730 實施日期:20090730 頒布單位: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3、《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頒布日期:20100304 實施日期:20100501 頒布單位:衛生部
4、《食品安全國家標准管理辦法》
頒布日期:20101020 實施日期:20101201 頒布單位:衛生部
5、《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
頒布日期:20110913 實施日期:20120301 頒布單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6、《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
頒布日期:20141231 實施日期:20150201 頒布單位: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
Ⅶ 關於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的通知的法治觀察
中國四個政法機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15日聯合公布通知,要求依法遏制和從嚴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這是近年來中國在食品安全整治方面打出的又一記「重拳」。 這份《關於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的通知》明確指出,將「始終把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擺在突出位置,始終保持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的高壓態勢」。
近幾年來,中國發生了多起食品安全違法事件:瘦肉精、蘇丹紅、「毒奶粉」、地溝油……每一起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現都在社會上引來軒然大波,不斷動搖著人們對於食品安全的信心。
2009年11月24日,在中國家喻戶曉的「三鹿」奶粉事件中,「三鹿」刑事犯罪案犯張玉軍、耿金平被執行死刑。
然而,即使如此嚴厲的懲處仍然沒有阻擋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事隔不久,中國再次發生了「熊貓乳品案」。該案三名犯罪人因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別被判處其有期徒刑3至5年,並處罰金。
中國公安部一位官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當前對於食品安全犯罪的打擊力度還不足以震懾其他犯罪分子,也不足以制止這類犯罪行為的繼續發生。
在一個名為「強國論壇」的網路社區,網友們認為,食品安全違法事件「長江後浪推前浪」,其中的關鍵因素就在於「食品違法經營成本太低」。「食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務必以鐵的手腕根治!」
為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四個政法部門明確了各自在打擊食品安全犯罪中的職責。
中國公安機關將對涉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及時立案,依法採取有效的刑事強制措施,快速偵破,並及時移送審查起訴。
中國檢察機關將進一步強化對立案、起訴、審判、執行等環節的法律監督,確保偵查、起訴、審判、執行工作依法有序進行。
在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分子定罪量刑時,中國的法院系統將不僅考慮犯罪數額、人身傷亡情況,還要充分考慮犯罪分子的主觀惡性、犯罪手段、犯罪行為對市場秩序的破壞程度、惡劣影響等。
此次,四部門聯合強調,對於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累犯、慣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以及銷售金額巨大的犯罪分子,要堅決依法嚴懲,罪當判處死刑的,要堅決依法判處死刑。
依法遏制和從嚴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必須依法嚴懲相關的職務犯罪行為。
鑒於此,四部門對國家工作人員觸及食品安全「高壓線」的,設置了更為嚴厲的懲罰。對於包庇、縱容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的腐敗分子,以及在食品安全監管和查處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中收受賄賂、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枉法、不履行法定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四部門要求加大查處力度,依法從重處罰。
統計顯示,2009年6月以來,中國工商部門查處流通環節食品違法案件2.1萬起。同樣在這一年,中國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食品安全案件19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30餘名,對違法生產經營行為發揮了一定的震懾作用。
Ⅷ 食品安全法148條明知怎麼認定
那天發的148條明確明智的規定是現在呀都不一定好的。嗯,說一說148條你一查便知,如果說有需求的話呢可以去問也就知道了。
Ⅸ 食品安全法餐飲企業出現食物中毒現象有哪些處罰條例
首先需要確認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是由於餐飲單位提供的不合格食品造成的。這個環節需要食葯監部門進行一定的現場核查、檢驗檢測。
其次,要明確產生不合格食品的原因,比如是食品添加問題、病死畜禽問題、餐具消毒問題等等。根據問題原因,有對應罰則。根據《食品安全法》罰則,處罰一般根據食品貨值不足一萬的,處5萬以上罰款;吊銷許可證;5-15日拘留等。
還有,如涉及食品安全刑事犯罪。那麼根據《刑法》第143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