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南非的刑法

南非的刑法

發布時間: 2022-01-17 16:55:10

❶ 那些國家刑法是沒有死刑的

1. 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的國家和地區。
即法律對任何罪行不實行死刑,這些國家包括:安道爾, 安哥拉, 亞美尼亞, 澳大利亞, 奧地利, 亞塞拜然, 比利時, 不丹, 波黑,保加利亞, 柬埔寨, 加拿大, 維德角, 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哥特底瓦, 克羅埃西亞, 塞普勒斯, 捷克, 丹麥, 吉布地, 多明尼加,東帝汶, 厄瓜多, 愛沙尼亞, 芬蘭, 法國, 喬治亞, 德國, 希臘, 幾內亞比索, 海地, 宏都拉斯, 匈牙利, 冰島, 愛爾蘭,義大利,吉里巴斯, 賴比瑞亞, 列支敦斯登, 立陶宛, 盧森堡,馬其頓, 馬爾他, 馬紹爾群島, 模里西斯, 墨西哥,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摩爾多瓦, 摩納哥, 莫三比克, 納米比亞, 尼泊爾, 荷蘭, 紐西蘭, 尼加拉瓜,紐埃, 挪威,帛琉, 巴拿馬,巴拉圭, 波蘭, 葡萄牙, 羅馬尼亞, 薩摩亞, 聖馬利諾, 聖多美島和普林西比島, 塞內加爾,塞爾維亞,黑山, 塞席爾群島,斯洛伐克, 斯洛維尼亞, 索羅門群島, 南非,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土耳其, 土庫曼, 吐瓦魯, 烏克蘭, 英國, 烏拉圭,萬那杜, 梵蒂岡, 委內瑞拉。
2、對普通罪行廢除了死刑的國家和地區: 11個。
法律只為例外的國家罪行,譬如根據軍法或叛國罪而產生的罪行設置死刑。這些國家包括:阿爾巴尼亞, 阿根廷, 玻利維亞, 巴西, 智利, 庫克群島, 薩爾瓦多, 斐濟,以色列, 拉脫維亞, 秘魯。
3、 在實踐中廢除了死刑的國家和地區: 24個。
對普通的罪行譬如謀殺保留死刑,但在過去 10 年期間,實踐中未執行任何人死刑。名單中還包括雖然法律上沒有廢除死刑,但做出國際承諾不使用死亡的國家。這些國家包括:阿爾及利亞, 比寧, 汶萊,伯金那法索, 中非共和國,剛果共和國, 甘比亞, 格林那達, 肯亞, 馬達加斯加, 馬爾地夫, 馬里, 茅利塔尼亞, 摩洛哥, 緬甸, 諾魯, 尼日,巴布亞紐幾內亞, 俄羅斯, 斯里蘭卡, 蘇利南, 多哥, 湯加, 突尼西亞。

❷ 南非的司法首都是哪

南非司法首都布來隆方丹 南非的源司法首都布隆方丹(Bloemfontein)是南非的司法首都,位於中部高原,為全國的地理中心,四周有小丘環繞,夏熱,冬寒有霜。它最初為一堡壘,1846年正式建城。現為重要交通樞紐。布隆方丹一詞,原意為「花之根源」。市內丘陵起伏,風景秀麗。 它是南非最高司法機關所在地,主要建築物有:市政廳、上訴法院、國家紀念館、體育場和大教堂等。國家博物館內有著名的恐龍化石。建於1848年的古堡是市內最古建築。1849年所建的舊省議會,只有一個房間,現在是全國性的紀念建築物。國家紀念碑是為紀念在第二次南非戰爭中死去的婦女和兒童而建,碑下為南非歷史著名人物埋葬地。市內有奧蘭治自由邦大學,建於1855年。

❸ 為何南非搶劫犯不怕死刑法是如何歸定的

不搶就沒法生活了,他就會搶了,搶了又不一定能抓到,抓到又不一定判

❹ 南非的婚姻法和性倫理道德

在《承認習慣法婚姻法》實施前,南非就存在著大量的習慣法婚姻。由於習慣法婚姻中,一個男人可以娶多個妻子,這些婚姻通常被認為是不道德的,因而習慣法婚姻在以前不被南非法律所認可。盡管這樣,南非仍有許多本土人根據習慣法締結婚姻。習慣法婚姻不能得到南非法律認可的直接後果是習慣法婚姻的當事人的利益受到極大影響,尤其是婦女的利益。例如,在南非通過立法認可習慣法婚姻前,根據習慣法而結婚的婦女的地位就如同一個未成年的小孩的地位。從法律的角度來看,她不能以自己的名字起訴、應訴,而只能由其丈夫代為進行;如果她需要起訴她丈夫,她必須向法院提出申請以指定一個代她起訴的人;她不能締結合同;她不能擁有來自於婚姻的財產;她對自己的孩子沒有監護權,甚至是在她丈夫死後;她沒有撫養孩子的義務,該義務由其丈夫承擔,在其丈夫死後,由她丈夫的繼承人承擔;並且她不能繼承丈夫的財產。很明顯,習慣法婚姻中的婦女受到很大的歧視,這種歧視違反了1996年的《南非共和國憲法》。[1]為了提高習慣法婚姻中婦女的地位,必須給予習慣法婚姻完全的法律上的承認。為此目的,南非在1998年制定了《承認習慣法婚姻法》,該法已於2000年11月15日開始實施。

《承認習慣法婚姻法》的意義在於,根據南非習慣法締結的所有婚姻現在都能根據該法進行登記並且得到法律上的認可。該法給予一夫一妻或一夫多妻的習慣法婚姻完全的法律的承認,它還規定根據習慣法而結為夫妻的雙方具有平等的地位與能力,夫妻雙方享有完全的法律地位。例如,現在習慣法婚姻中的婦女的地位與原來已大不一樣,她能以自己的名字起訴、應訴;她不再要求得到法院的許可以起訴她丈夫,也不再需要其他人以她的名義起訴她丈夫;她能締結合同;她能擁有財產,包括來自於婚姻的財產;她和丈夫對孩子具有共同的監護權,她丈夫死後,她就是孩子唯一的監護人;她和丈夫對孩子有共同的撫養義務;她能繼承亡夫的財產。不難看出,《承認習慣法婚姻法》極大地提高了習慣法婚姻中婦女的地位。本文就該法的一些主要規定作一簡述。

一、 有關定義

《承認習慣法婚姻法》中的「習慣法婚姻」是指「根據習慣法所締結的婚姻」。[2]而「習慣法」是指「南非本土非洲民族所傳統遵循並已成為這些民族的文化的一部分的習俗(customs)與慣例(usages)」。[3]習慣法婚姻不包括根據印度教、穆斯林教或其他宗教儀式所締結的婚姻。

二、 習慣法婚姻的承認

《承認習慣法婚姻法》第二條規定,一項婚姻如果根據習慣法是有效的並且在該法實施時仍存在,那麼該婚姻應為所有目的被認為是一項婚姻;在該法實施後所締結的一項習慣法婚姻,如果符合該法的要求,為所有目的應被認為是一項婚姻;如果一個人在不止一個習慣法婚姻中是配偶,所有在該法實施以前所締結的有效的習慣法婚姻,為所有目的應被認為是婚姻;如果一個人在不止一個習慣法婚姻中是配偶,所有在該法實施以後所締結的這些婚姻,如果符合該法的規定,為所有目的應被認為是婚姻。[4]

三、 習慣法婚姻有效性的要求

根據《承認習慣法婚姻法》,一項在該法實施以後所締結的習慣法婚姻只有符合下列要求才被認為是有效的:

1. 該婚姻必須是根據習慣法談判、締結或舉行的;

2. 未來的配偶雙方必須都年滿18歲;

3. 未來的配偶雙方必須都同意根據習慣法結婚。[5]

如果配偶一方是未成年人,那麼其父母或無父母時其法定監護人必須同意該婚姻;如果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不同意該婚姻,則可尋求兒童福利專員(Commissioner of Child Welfare)的同意。在父母任一方或法定監護人或兒童福利專員不同意該婚姻的情況下,則只有南非高等法院的法官可以考慮對該婚姻給予許可。[6]

盡管有「未來的配偶雙方必須都年滿18歲」的規定,南非內政部長(Minister of Home Affairs)或經其書面指定的公職機構的任一官員可以給予未滿18歲的人以書面許可以締結一項習慣法婚姻,如果內政部長或經其指定的官員認為該婚姻是適當的並且符合當事人的利益。該書面許可不能免除當事人服從《承認習慣法婚姻法》所規定的其他要求的義務。如果一個未滿18歲的人未經內政部長或其所指定的官員的書面許可就已經締結了一項習慣法婚姻,那麼如果內政部長或經其所指定的官員認為該婚姻是適當的並且符合當事人的利益,而且該婚姻在其他方面都符合《承認習慣法婚姻法》的規定,則可書面宣布該婚姻是一項有效的習慣法婚姻。[7]

因血緣或親緣關系所導致的人們之間習慣法婚姻的禁止由習慣法決定。[8]

四、 習慣法婚姻的登記

《承認習慣法婚姻法》規定,習慣法婚姻的配偶雙方有義務確保對他們的婚姻進行登記。任一方配偶都可以以規定的形式向登記官員申請對他或她的習慣法婚姻進行登記,並且必須向登記官員提供所規定的信息以及登記官員為使自己確信是否存在習慣法婚姻所要求的其他信息。[9]

《承認習慣法婚姻法》規定了兩種登記方式:一,在該法實施以前所締結的習慣法婚姻並且如果該婚姻沒有根據任何其他法律進行登記,則其必須在該法實施以後的12個月內或內政部長在《政府公報》中以通告的形式規定的更長的一段時間內進行登記;二,在該法實施後所締結的習慣法婚姻必須在該婚姻締結後的三個月內或內政部長在《政府公報》中以通告的形式規定的更長的一段時間內進行登記。[10]

登記官員如果確信配偶雙方締結了一項有效的習慣法婚姻,則他必須通過記錄配偶雙方的身份、結婚日期、雙方所同意的任何彩禮(lobolo)[11]以及其他任何特定事項而對該婚姻進行登記。登記後,登記官員必須向配偶雙方頒發記載有所規定的特定事項的登記證。[12]

如果一項習慣法婚姻因某種原因沒有登記,任何一個使登記官員確信他/她對於該事項有充分的利益的人可以以規定的方式向登記官員提出申請就是否存在該婚姻進行調查。如果登記官員確信配偶之間存在或已經存在一項有效的習慣法婚姻,則他必須根據第四條第四款的規定對該婚姻進行登記並頒發登記證。如果登記官員不確信配偶之間是否已締結一項有效的習慣法婚姻,則他必須拒絕對該婚姻進行登記。[13]

法院[14]在收到向其提出的申請並且根據法院所進行的調查後可以判令對某一習慣法婚姻進行登記或撤消或更改由登記官員作出的某一習慣法婚姻的登記。[15]

根據《承認習慣法婚姻法》第四條的規定或其他規定有習慣法婚姻登記的法律所頒發的登記證構成存在習慣法婚姻及登記證所記載特定事項的表面證據。未能對一項習慣法婚姻進行登記並不影響該婚姻的有效性。[16]

五、 未成年人年齡的認定

就某人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問題,登記官員可以利用該人的出生證、身份證、該人父母或親戚的宣誓證詞及其他登記官員認為是適當的證據以查明該人的年齡。登記官員也可以以規定的方式將該問題提交給根據南非《地方法院法》所設立的地方法院,該法院必須判定該人的年齡並頒發所規定的、構成該人年齡的表面證據的證件。[17]

六、 配偶雙方平等的地位及能力

《承認習慣法婚姻法》第六條規定,習慣法婚姻中的妻子在與丈夫平等及受支配婚姻的婚姻財產制度約束的基礎上具有完全的地位及能力,包括獲得並處置財產、締結合同以及進行訴訟的能力。同時,這不影響她根據習慣法所享有的其他任何權利及權力。

七、 習慣法婚姻的財產後果及配偶雙方的締約能力

在《承認習慣法婚姻法》實施以前所締結的習慣法婚姻的財產後果繼續由習慣法支配。在該法實施以後所締結的一項習慣法婚姻,如果在該婚姻中配偶一方不是其他另外既存習慣法婚姻的一方,則該婚姻是一項共同財產婚姻,配偶雙方共享收益、共擔損失,除非配偶雙方在一項規定了他們婚姻財產制度的婚前合同中明確排除了該後果。如果一項習慣法婚姻是共同財產的習慣法婚姻,則南非《婚姻財產法》第三章、第十八、十九、二十條以及第四章第二十四條適用於該婚姻。[18]

在《承認習慣法婚姻法》實施以前所締結的習慣法婚姻的配偶雙方可以共同向法院申請許可以改變適用於他們婚姻的財產制度,如果法院確信:1)有足夠理由作出該改變;2)對於該改變有足夠的書面通知通知該配偶雙方所有其債務超過500蘭特(南非貨幣單位)或由司法部長以通告形式在政府公報中所確定的一定數額的債權人;並且3)沒有任何人會因該改變而受到傷害,則法院可以下令適用於該婚姻的婚姻財產制度不再適用並且授權該婚姻的當事人根據法院所確定的條件締結一項他們將來婚姻財產制度由其調整的書面合同。在丈夫是不止一項習慣法婚姻的一方配偶時,對於該事項具有充分利益的所有人,尤其是申請人既存的一個或數個配偶必須參與到該程序中來。[19]

在該法實施以後希望和另外一個女人再締結一項習慣法婚姻的一項習慣法婚姻中的丈夫必須向法院申請批准一項將調整其婚姻財產制度的書面合同。在考慮該申請時,法院必須:1)(a)在該婚姻是共同財產婚姻時(aa)終止適用於該婚姻的婚姻財產制度;並且(bb)對該婚姻財產進行分割;(b)對該財產進行公平分配;(c)考慮到如果批准該申請將會受到影響的家庭團體的所有相關情況;2)法院可以:(a)允許對該合同條款作進一步的修改;(b)考慮到它認為是公正的任何情況下令批准該合同;(c)拒絕該申請,如果它認為根據所述合同有關的任一方當事人的利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對於該事項具有充分利益的所有人,尤其是申請人既存的一個或數個配偶以及他將來的配偶必須參與到該程序中來。如果法院批准了該申請,法院的登記員或書記員必須向每一個配偶提供一份包括有一份經認證的該合同的副本的法院裁決書,並且還必須將該裁決書及經認證的該合同書的副本發送給法院所在區域內的每一個契約登記員。[20]

八、 習慣法婚姻的解除

一項習慣法婚姻只能由法院基於婚姻破裂、不可恢復為由以離婚令的形式予以解除。如果法院確信當事人之間的婚姻關系已沒有恢復到正常婚姻關系的合理希望,它才可以基於婚姻破裂、不可恢復為由頒發離婚令。[21]南非《某些離婚案件中的調解法》以及《離婚法》第六條適用於習慣法婚姻的解除。頒發解除習慣法婚姻令的法院:1)具有《離婚法》第七、八、九、十條以及《婚姻財產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所規定的權力;2)在丈夫是不止一個習慣法婚姻的配偶的情況下,必須考慮包括任何合同、協議或根據第七條第四、五、六、七款所做的裁決書在內的所有相關情況並且必須作出它認為是公正的任何裁決;3)可以裁定任何法院認為對該事項具有充分利益的任何人參與到該程序中來;4)可以就該婚姻中有關任何未成年人的監護作出裁決;並且5)在作出有關撫養費的裁決時,可以考慮根據習慣法所作出的任何規定或安排。[22]第八條中的任何規定不得被解釋為限制了習慣法所認可的任何人包括任何傳統首領根據習慣法在任何爭端或發生在法院對習慣法婚姻解除前的任何事件中的調解作用。[23]

九、 婚姻制度的改變

雙方之間存在有習慣法婚姻的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可以根據《婚姻法》締結一項民事婚姻(civil marriage),[24]如果雙方沒有一人是其他既存習慣法婚姻的配偶。根據此規定所締結的婚姻是共同財產婚姻,雙方共享收益、共擔損失,除非雙方在一項婚前合同中明確排除了該後果。習慣法婚姻的配偶雙方可以根據《婚姻法》締結一項民事婚姻,從而將習慣法婚姻轉變為民事婚姻,而根據《婚姻法》締結了一項民事婚姻的配偶雙方在該婚姻存在時均不得再締結任何其他婚姻。[25]

十、 規定

《承認習慣法婚姻法》第十一條規定,司法部長和內政部長協商後,可以作出下列有關規定:1)習慣法婚姻登記時所必須符合的要求以及向登記官員所提供的信息;2)登記官員確定是否存在習慣法婚姻的方式;3)任何人包括任何傳統首領可能提供證據證明是否存在習慣法婚姻的方式;4)為本法目的所要求的有關證書、通知、證詞及宣告的內容及形式;5)有關習慣法婚姻登記的任何文件的保管、認證、執行、修改、復制及處置;6)根據本法所要求的任何事項;以及7)對習慣法婚姻的有效登記是必需的任何其他事項。此外,司法部長還可以就習慣法婚姻登記應支付的費用及有關習慣法婚姻的任何證書的頒發作出規定。有關上述的任何規定在《政府公報》中發布前,必須提交給南非議會。上述有關費用支付的任何規定還必須與財政部長協商後制定。

十一、法律的修改、廢除

《承認習慣法婚姻法》第十二條對《契約登記法》的相關條款作了相應修改,第十三條廢除了與該法相沖突或重疊的一些法律的相關條款。

【注釋】

[1] 例如,《南非共和國憲法》第九條規定:「(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權平等地享受法律的保護、享有法律所規定的權益。……(3)國家不可以因一個或多個理由直接或間接地不公正地歧視任何人,這些理由包括種族、性別、懷孕、婚姻狀況、家族或社會出身、膚色、性傾向、年齡、殘疾、宗教、道德感、信仰、文化、語言和血統。(4)任何人不可以基於第(3)款的一個或多個理由直接或間接地不公正地歧視任何人。必須制定國家法律以阻止或禁止不公正歧視。……」

❺ 那個國家的刑法中有死刑的

一、 2005年10月4日止廢除和保留死刑的國家 在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國家在法律上或實踐中廢除了死刑。 數字如下: 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的國家: 86個。 對所有普通罪行廢除了死刑的國家: 11個。 在實踐中廢除了死刑的國家: 24個。 在法律上或實踐中廢除了死刑的國家: 121個。 保留了死刑的國家: 75個。 以下為四類國家的名單(2005 年10月4日止);最後是自1976 年以來廢除了死刑的國家的名單。最近幾十年的情況顯示, 平均每年有三個國家在法律上或實踐中廢除了死刑: 1. 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的國家和地區: 86個。 即法律對任何罪行不實行死刑,這些國家包括:安道爾, 安哥拉, 亞美尼亞, 澳洲, 奧地利, 亞塞拜然, 比利時, 不丹, 波黑, 保加利亞, 柬埔寨, 加拿大, 維德角, 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哥特底瓦, 克羅埃西亞, 塞普勒斯, 捷克, 丹麥, 吉布地, 多明尼加, 東帝汶, 厄瓜多, 愛沙尼亞, 芬蘭, 法國, 喬治亞, 德國, 希臘, 幾內亞比索, 海地, 宏都拉斯, 匈牙利, 冰島, 愛爾蘭, 義大利,吉里巴斯, 賴比瑞亞, 列支敦斯登, 立陶宛, 盧森堡,馬其頓, 馬爾他, 馬紹爾群島, 模里西斯, 墨西哥, 密克羅西亞島 (聯邦的狀態 ), 摩爾多瓦, 摩納哥, 莫三比克, 納米比亞, 尼泊爾, 荷蘭, 紐西蘭, 尼加拉瓜,紐埃, 挪威,帛琉, 巴拿馬, 巴拉圭, 波蘭, 葡萄牙, 羅馬尼亞, 薩摩亞, 聖馬利諾, 聖多美島和普林西比島, 塞內加爾,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 塞席爾群島, 斯洛伐克語共和國, 斯洛維尼亞, 索羅門群島, 南非,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土耳其, 土庫曼, 吐瓦魯, 烏克蘭, 英國, 烏拉圭, 萬那杜, 梵地岡, 委內瑞拉 2、 對所有普通罪行廢除了死刑的國家和地區: 11個。 法律只為例外的國家罪行,譬如根據軍法或叛國罪而產生的罪行設置死刑。這些國家包括:阿爾巴尼亞, 阿根廷, 玻利維亞, 巴西, 智利, 庫克群島, 薩爾瓦多, 斐濟,以色列, 拉脫維亞, 秘魯。 3、 在實踐中廢除了死刑的國家和地區: 24個。 對普通的罪行譬如謀殺保留死刑,但在過去 10 年期間,實踐中未執行任何人死刑。 名單中還包括雖然法律上沒有廢除死刑,但做出國際承諾不使用死亡的國家。這些國家包括:阿爾及利亞, 比寧, 汶萊,伯金那法索, 中非共和國, 剛果(共和國), 甘比亞, 格林那達, 肯亞, 馬達加斯加, 馬爾地夫, 馬里, 茅利塔尼亞, 摩洛哥, 緬甸, 諾魯, 尼日, 巴布亞紐幾內亞, 俄聯盟, 斯里蘭卡, 蘇利南, 多哥, 湯加, 突尼西亞. 4、 保留死刑的國家和地區:75個。 即對普通罪行保留死刑的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包括:阿富汗、安地卡及巴布達, 巴哈馬, 巴林, 孟加拉國, 巴布達,貝拉魯斯, 貝里斯, 波札那, 蒲隆地, 卡麥隆, 查德, 中國, 葛摩, 剛果 (民主黨共和國), 古巴, 多米尼加, 埃及, 赤道幾內亞,厄利特里亞, 衣索比亞, 加彭, 迦納, 瓜地馬拉, 基尼, 蓋亞那, 印度, 印度尼西亞, 伊朗, 伊拉克, 牙買加, 日本, 喬丹, 卡扎克斯坦, 朝鮮, 韓國, 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 寮國, 黎巴嫩, 賴索托, 利比亞, 馬拉維, 馬來西亞, 蒙古, 奈及利亞, 阿曼, 巴基斯坦, 巴勒斯坦當局, 菲律賓, 卡達, 盧安達,聖克里斯托夫和內維斯,聖羅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沙烏地阿拉伯, 塞阿里昂, 新加坡, 索馬里, 蘇丹, 史瓦濟蘭, 敘利亞, 台灣(地區), 塔吉克、坦尚尼亞、泰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烏干達,阿聯酋, 美國, 烏茲別克, 越南, 葉門, 尚比亞, 辛巴威 二、自 1976 年以來世界各國廢除死刑的情況 1976 年: 葡萄牙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 1978 年: 丹麥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 1979 年: 盧森堡, 尼加拉瓜 和 挪威對所有罪行廢除死刑。 巴西, 斐濟 和秘魯對普通的罪行廢除了死刑。 1981 年: 法國 和 維德角對為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 1982 年: 荷蘭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 1983 年: 塞普勒斯 、 薩爾瓦多對普通的罪行廢除了死刑。 1984 年: 阿根廷對普通的罪行廢除了死刑。 1985 年: 澳洲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 1987 年: 海地, 列支敦斯登 、民主德國(1)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 1989 年: 柬埔寨, 紐西蘭, 羅馬尼亞 和 斯洛維尼亞 (2) 對所有罪行 廢除了死刑。 1990 年: 安道爾, 克羅埃西亞 (2), 捷克斯洛伐克 (3), 匈牙利, 愛爾蘭, 莫三比克, 納米比亞 和聖多美普林西比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 1992 年: 安哥拉, 巴拉圭 和 瑞士對所有罪行廢除死刑。 1993 年: 幾內亞比索, 香港 (4) 和 塞席爾群島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 1994 年: 義大利對所有罪行 廢除了死刑。 1995 年: 吉布地, 模里西斯, 摩爾多瓦 和西班牙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 1996 年: 比利時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 1997 年: 喬治亞, 尼泊爾, 波蘭和 南非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 玻利維亞對普通罪行廢除死刑。 1998 年: 亞塞拜然, 保加利亞, 加拿大, 愛沙尼亞, 立陶宛和英國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 1999 年: 東帝汶, 土庫曼 和 烏克蘭對所有罪行廢除死刑。 拉脫維亞 (5) 對普通的罪行廢除了死刑。 2000 年: 哥特底瓦和 馬爾他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亡懲罰。 阿爾巴尼亞 (6) 對普通的罪行廢除了死刑。 2001 年: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波黑) (7) 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智利對普通的罪行 廢除了死刑。 2002 年:塞普勒斯、 南斯拉夫 (以後為塞爾維亞和 黑山共和國) 對所有罪行廢除死刑。 2003 年:亞美尼亞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 2004 年:不丹, 希臘, 薩摩亞, 塞內加爾 和 土耳其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2005 年:賴比瑞亞 (8) 和 墨西哥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 2005 年9月:賴比瑞亞對所有罪行廢除了 死刑。 註: (1) 在 1990 民主德國成為了統一德國。1949 年西德的死刑就被廢除了。 (2) 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當他們是社會主義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一部分的時候就廢除了死刑。 兩個共和國於 1991 年獲得獨立。 (3) 在 1993 捷克斯洛伐克分成了兩個國家:捷克和斯洛伐克。 (4) 在 1997 年香港回歸中國。成為保留死刑的國家中廢除死刑的地區。 (5) 在 1999 拉脫維亞人議會投票批准加入歐洲人權公約,在和平時期廢除死刑。(6) 2000 年阿爾巴尼亞議會投票批准加入歐洲人權公約,在和平時期廢除死刑。 (7) 在 2001 年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波黑)批准了加入《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對所有罪行廢除死刑。 (8) 在 2005 年賴比瑞亞批准了對《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第二個任意協議, 對所有罪行廢除死刑。 三、 2004年世界各國死刑執行和裁判的情況 在2004 年期間, 至少在 25 個國家有 3797 人們被執行了死刑。至少在64 個國家有 7395 人被判了死刑等待執行。 以下情況是根據已知的案件統計出來的; 真實的數字一定是更高的。 2004 年已經得知執行了死刑的國家:阿富汗、 孟加拉國、 帛琉、 中國、 埃及、 印度、 印度尼西亞、 伊朗、 日本、 喬丹、 朝鮮、 科威特、 黎巴嫩、 巴基斯坦、 沙烏地阿拉伯、 新加坡、 索馬里、 蘇丹、 敘利亞、 台灣、 塔吉克、 美國、 烏茲別克、 越南、 葉門。 2004 年已經得知判決了死刑的國家和地區:阿富汗、 阿爾及利亞、 巴哈馬、 孟加拉國、 巴布達、帛琉 、 貝里斯、 汶萊、 蒲隆地、 卡麥隆、 查德、 中國、 剛果(民主黨共和國)、 埃及、 赤道幾內亞、厄利特里亞、 衣索比亞、 瓜地馬拉、 蓋亞那、 印度、 印度尼西亞、 伊朗、 伊拉克、 牙買加、 日本、 喬丹、 肯亞、 朝鮮、 韓國、 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 寮國、 黎巴嫩、利比亞、 馬來西亞、 摩洛哥、 奈及利亞、 阿曼、 巴基斯坦、 巴勒斯坦當局、 巴布亞紐幾內亞、 菲律賓、 卡達、 盧安達、 沙烏地阿拉伯、 塞內加爾、 塞阿里昂、 新加坡、 索馬里、 斯里南卡、 蘇丹、 敘利亞、台灣、塔吉克、坦尚尼亞、泰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烏干達、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美國、 烏茲別克、 越南、 葉門、 辛巴威。 和往年一樣, 大多數死刑的執行出現在全世界極少數國家。 2004 年有 97%的死刑執行發生在中國、伊朗、越南和美國。根據有限的和可利用資料的不完全統計表明:在2004年中國至少有3,400人被執行了死刑, 真實數字被認為是更高的。 伊朗執行死刑至少 159人, 越南至少 64人 。在 美國,則從 2003年的65人下降到2004年的59人。

求採納

❻ 南非的立法首都

南非有三個首都

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

比勒陀利亞(PROTERIA)是南非行政首都,位於東北部高原的馬加萊斯堡山谷地,跨林波波河支流阿皮斯河兩岸。海拔13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為17℃。建於1855年,以布爾人領袖比勒陀利烏斯名字命名,其子馬爾錫勞斯是比勒陀利亞城的創建者,市內立有他們父子的塑像。1860年,它是布爾人建立的德蘭士瓦共和國的首都。1900年,被英國佔領。1910年起,成為白人種族主義者統治的南非聯邦(1961年改為南非共和國)的行政首府。風光秀美,有」花園城」之稱,街道兩旁種植紫葳,又稱」紫葳城」。
市中心的教堂廣場上聳立著保羅•克魯格的雕像,他是德蘭士瓦(南非)共和國的首任總統,其舊居已改為國家紀念館。廣場一側的議會大廈,原為德蘭士瓦州議會,現為省政府所在地。著名的教堂大街全長18.64公里,為世界最長的街道之一,兩側摩天高樓林立。聯邦大廈為中央政府所在地,位於俯瞰全城的小山上。座落在保羅•克魯格大街上的德蘭士瓦博物館內收藏著自石器時代以來的各種地質、考古文物和標本,此外還有國立歷史文化博物館、露天博物館等。
市內公園眾多,面積共達1700公頃以上,其中以國家動物園和文寧公園最為有名。建於1949年,造價34萬英鎊的先驅者紀念碑聳立在南郊的小山上,這是為紀念南非歷史上著名的「牛車大行進」的民族大遷徙而建。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布爾人在英國殖民者排擠下,成群結隊,從南非南部的開普省一帶,向北轉移,來到這里,遷徒歷時3年之久。市郊的噴泉山谷、旺德布姆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物保護區也都是旅遊勝地。
比勒陀利亞為礦業城市,近郊為金剛石、白金、黃金、錫、鐵、鉻、煤等礦的開采中心。

南非立法首都開普敦

開普敦(Cape Town)是南非 立法首都,重要港口,好望角省首府。位於好望角北端的狹長地帶,瀕大西洋特布爾灣。始建於1652年,原為東印度公司供應站駐地,是西歐殖民者最早在南部非洲建立的據點,故有「南非諸城之母」之稱,長期是荷蘭、英國殖民者向非洲內陸擴張的基地。現為立法機關所在地。
城市背山面海迤邐展開,西郊瀕大西洋,南郊插入印度洋,居兩洋之會。市內多殖民時代的古老建築,位於大廣場附近,建於1666年的開普敦城堡是市內最古老的建築。當年其建築材料多來自荷蘭,後用作總督官邸和政府辦公處。

南非司法首都布隆方丹

南非的司法首都布隆方丹(Bloemfontein)是南非的司法首都,位於中部高原,為全國的地理中心,四周有小丘環繞,夏熱,冬寒有霜。它最初為一堡壘,1846年正式建城。現為重要交通樞紐。布隆方丹一詞,原意為「花之根源」。市內丘陵起伏,風景秀麗。

它是南非最高司法機關所在地,主要建築物有:市政廳、上訴法院、國家紀念館、體育場和大教堂等。國家博物館內有著名的恐龍化石。建於1848年的古堡是市內最古建築。1849年所建的舊省議會,只有一個房間,現在是全國性的紀念建築物。國家紀念碑是為紀念在第二次南非戰爭中死去的婦女和兒童而建,碑下為南非歷史著名人物埋葬地。市內有奧蘭治自由邦大學,建於1855年。

❼ 南非有鞭刑嗎,非州的南非有鞭刑嗎

鞭刑是新加坡比較著名的刑罰,但是南非很久都沒有聽說有過鞭刑了,南非基本上沒有體罰的,以監禁為主。

❽ 世界上最殘酷的52種刑法

第名:銅牛
銅牛,也稱西西里公牛,其是當地最為殘酷的刑罰。該酷刑源自古希臘,其是用黃銅鑄造的一隻中空公牛,在其一側有門和門栓。
行刑時,受刑者會被放入銅牛內,而後在其下面點火。隨著不斷的加熱,公牛會逐漸變為黃色,最終造成受刑者被活活烤死。
而銅牛的設計會使受刑者的喊聲變得極具樂感。可以預見的是該刑具的發明者,最終也被執行了該酷刑。
第2名:十字架
這是最廣為人知的古老刑罰之一,因為耶穌就是被執行的此刑罰。
受刑者的手腳會被釘在十字架上,而後十字架會被升起。
受刑者會被吊在十字架上直至死亡,這一過程可能會持續幾天,通常受刑者都是被渴死的。
第3名:合婚共死
合婚共死是一種最為可怕的死刑,當然其肯定也是最為有趣的一種。該酷刑源自於法國,在法國大革命時期較為常見。
即將兩個年齡相仿的裸體男女綁在一起,而後將他們投入水中使之溺水而亡。
在一些不能採用溺水處決的情形下,這對受刑者將會被處以一箭穿心。
第4名:斷頭台
斷頭台是最為臭名昭著的死刑方式之一。其是由一把與繩子相連的鍘刀構成,受刑者的頭會被放置在刀架中間,而後,刀片迅速落下使之斬首。
斷頭台看似是一種人道的死刑,實則不然,因為在受刑者的頭被斬落的幾分鍾內,其還是活著的。據圍觀者說,在受刑者頭被斬落後,其仍然會眨眼睛和說話。
專家認為,這是因為刀片落下的速度很快,尚未對大腦造成意識喪失。
第5名:水泥鞋
這一酷刑源自美國黑手黨,其執行方法是將受刑者的腳放入煤塊中,而後填充濕水泥,最後將受刑者扔入水中。
這一酷刑直至今天仍在沿用,與魚同眠是這一死刑的委婉說法。
第6名:絞刑,剖腹,分屍
在英國,犯有叛國罪的人會被處以絞刑,剖腹及分屍,該酷刑在中世紀時極為常見。
雖然,1814年,該極刑被廢除了,不過有數千人都是死於該酷刑。該處決的程序如下:首先受刑者會被一輛木製的囚車運往行刑地。
而後,受刑者會被勒住脖子懸吊一段時間,直至其幾乎斷氣(絞刑)。再次,會對受刑者進行剖腹和閹割,其腸子和生殖器會在受刑者面前進行焚燒。
最後,受刑者的身體會被分成四段,而後斬首(分屍)。
第7名:格魯比亞領帶刑
哥倫比亞領帶又稱哥倫比亞割喉,是黑幫慣用的懲罰手段。
用刀子或銳器割開受刑者的喉嚨,將舌頭從裡面掏出,然後在脖子外面打一個結,就是「領帶」了!該酷刑在充滿殺戮的哥倫比亞時期極為常見。
第8名:五種酷刑
這一刑罰比較好理解,即對受刑者處以五種酷刑:即割鼻,斷一手,斷一腳,而後閹割,最後腰斬。
這一刑罰是中國丞相李斯發明的,不過,戲劇的是,其最終也是死於這一酷刑。
第9名:象刑
在南亞及東南亞,象刑已經存在幾千年了。人們會訓練動物執行兩種形式的死刑,一種是慢慢地折磨致死,另一種是瞬間地碾死。
王室成員通常會採用象刑來證明其控制野生動物的能力,並用以增強民眾對皇室的畏懼。
而這一刑罰後來被羅馬軍隊採納,並將之用於處決逃兵。
第10名:火項鏈處決
這一刑罰在南非比較普遍,不幸的是,其直到今天仍在沿用。
火項鏈處決是用一個充滿了汽油的橡膠輪胎套在受刑者的胸部和手臂上,而後執行火刑。
火項鏈處決會將人的身體燒熔, 這也是其會排入前十的原因。
第11名:火刑
火刑已經被延用幾個世紀了,通常犯有叛國罪和巫術罪的人會被處以火刑。
今天,火刑被認為是一種極為殘酷而罕見的刑罰,不過,在18世紀以前,這一刑罰卻很常見。
受刑者會被綁在大木樁上,且往往會被放置於城鎮的中心,以供圍觀者觀看其受刑的全過程。
火刑被認為是最慢的死刑方式之一。
第12名:凌遲
凌遲也被稱為千刀萬剮,其存在於公元900年到1905年。該刑罰是慢慢地對受刑者的身體各部分進行切割,盡最大可能的延長刑犯的痛苦。
根據儒家思想,如果一個人的身體支離破碎,那麼其死後,靈魂也不會完整,這就意味著受刑者即使死後,其靈魂也會一直受折磨。
第13名:西班牙鉤刑
這種死刑常見於中世紀時的歐洲。其刑具可以撕開任何阻礙物,包括肌肉,骨骼及皮膚。
受刑者通常會被裸體捆綁,而後被慢慢折磨致死,有時也會被當眾受刑。
行刑時會從四肢開始, 逐步向內,最後是脖子和臉。
第14名:蛇坑
蛇坑是最古老的死刑之一,也是很常見的一場死刑方式。罪犯會被投入到一個充滿了毒蛇的深坑中,坑中憤怒而飢餓的蛇會對其進行攻擊,直至罪犯死亡。
許多名人都是死於這一極刑,這其中包括朗納爾·洛德布羅克,維京戰神,和勃艮第國王貢納。
後來,人們對傳統的蛇坑進行了改進,使之變成了一個裝滿水蛇的小游泳池。
第15名:活埋
活埋是一種極刑,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該刑罰即可以用於個人,也可以用於集體。
其通常會將受刑者捆綁起來,而後放置於洞孔中進行活埋。
最近的一次駭人聽聞的活埋發生於二戰時期的南京大屠殺,日本士兵們活埋了數萬中國百姓,其填埋地被稱為「萬人坑」。

❾ 曼德拉真的是南非的罪人,聽說他實際上是一個披著人皮的狼是真的嗎

曼德拉南非的罪人

曼德拉領導了南非的黑人解放運動,在當時被稱為南非的國父。但隨著曼德拉成為南非的總統之後,南非的經濟倒退、社會治安問題日益嚴重,於是大家就覺得曼德拉是南非的罪人。

在曼德拉上台之前,南非是非洲地區唯一的發達國家,但是曼德拉上台之後,南非就變成了發展中國家;在曼德拉上台之前,南非的社會高度發展,教育普及,醫療先進,但是曼德拉上台之後,南非從犯罪率最低變成了犯罪率最高,醫療水平最高變成了艾滋感染率最高。

上台後的曼德拉宣布開放自由貿易,於是中國、美國、德國三個製造大國佔領了南非的製造行業。許多南非本土的商人被擠出了製造業,只能賣廠,移居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英美法之後還表示,我們西方都是自由市場,南非居然還進行金融壁壘封鎖。於是曼德拉又開放了金融業。

金融業被開放之後,歐美資本集團快速的沖擊了南非,中國也分了一杯羹。這樣的結果就是南非的金融業瞬間被擊垮。後來國際環保組織說南非應該注意保護環境,於是曼德拉又帶領眾人一起去工業化,他採取的方式就是徵收專項稅收,然後南非製造業的破產潮降臨了。南非的醫療事業,是世界一流的,但是曼德拉竟然讓不識字的黑人去做護士,於是南非的醫療也陷入了癱瘓狀態。

這些都是曼德拉當上總統之後,南非發生的變化,於是曼德拉就被認為是南非的罪人。

曼德拉十年前就死了

曼德拉是於2013年12月5日去世的,但是在許多人的印象里,曼德拉十年前就死了,這是怎麼回事呢?許多人都記得,十多年前曼德拉去世過一次,很多人都記得的。但是現在不管是哪裡都找不到證據證明這件事,甚至在網上也是檢索不到的。

於是大家懷疑是不是時間被重置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出現這種情況僅僅是網友的記憶出現了偏差。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我們一一來分析一下。首先我們的歷史課本中,出現過曼德拉的照片。在大多數學生的慣性印象里,出現歷史課本上的照片,一般都是死人了。因此也沒有特別注意,就直接認為曼德拉已經去世了好久。

第二,曼德拉的年紀已經比較大了,再加上身體不好,新聞總是報道他說今天住院,今天又住院之類的內容,於是大家就會覺得曼德拉住院後就再也出不來了。這類情況主要出現在偶爾接收到這些信息的人,因為對曼德拉的病情也不是很關注,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的就認為曼德拉已經重病不治身亡了。

在2007年的時候,美國前總統老布希曾經發表聲明向曼德拉致敬,引起全世界人民的不滿。事情是這個樣子的:老布希發了一份聲明說我和夫人向曼德拉總統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他的家人和南非國民表示深切的慰問。這明顯就是說曼德拉已經去世了,受到批評之後,說是看錯新聞標題,但是這個新聞已經被許多人記在心裡了。

曼德拉葬禮

曼德拉葬禮被稱為是現代史上規模最大的葬禮。2013年12月10日,曼德拉官方追悼會在南非的約翰內斯堡國家銀行體育館舉行。為了送別曼德拉,百名全球政要雲集曼德拉的葬禮。葬禮當天,約翰內斯堡陰雨綿綿,體育場附近聚集了將近十萬的民眾,他們在雨中以唱歌跳舞的方式向他們的「國父」曼德拉致敬。

在曼德拉葬禮中,出席的各國政要共有91位。中國出席的是國家副主席李源潮,並且在悼念儀式中致頌詞。另外美國總統奧巴馬,前總統卡特,柯林頓及小布希也一同出席。英國所有在世的首相梅傑、布萊爾、布朗和現任首相卡梅倫也全部抵達南非。還有古巴總統卡斯特羅、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和現任總統奧朗德、象牙海岸總統阿拉薩內·瓦塔拉、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比利時首相埃利奧·迪呂波和比利時國王菲利普、日本德仁皇太子、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等等均出席了曼德拉葬禮。

有這么多政要的出席的曼德拉葬禮,被外媒評成是各國建立外交關系的重要的機會。各國領導人擯棄前嫌,齊聚一堂,向曼德拉告別。奧巴馬在約翰內斯堡做了短暫停留,期間應該是與哪個國家領導有事情相商,畢竟美國現在還是世界的超強大國,美國如果在這個時候與一些受冷遇的人物寒暄幾句,那麼國際形勢可能就會發生改變。

熱點內容
民法中之日 發布:2025-07-24 03:18:35 瀏覽:19
道德討論什麼 發布:2025-07-24 03:17:58 瀏覽:146
公司法人代 發布:2025-07-24 03:17:19 瀏覽:169
做規章制度用幾倍行距好看 發布:2025-07-24 03:06:39 瀏覽:131
刑法從新 發布:2025-07-24 03:06:30 瀏覽:302
監理規章制度的意義 發布:2025-07-24 02:53:26 瀏覽:151
發揮法律顧問作用加強考核 發布:2025-07-24 02:42:23 瀏覽:613
合同法股東優先購買權 發布:2025-07-24 02:41:05 瀏覽:237
司法拍賣不限購 發布:2025-07-24 02:36:42 瀏覽:979
全國人大涉港立法 發布:2025-07-24 02:26:32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