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限制民事行為人
⑴ 民法總則中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為什麼改為8歲
《民法總則》來草案第二十條規定限制源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下限為六周歲。一些代表提出,六周年的兒童雖然有一定的學習能力,開始接受義務教育,但認知和辨識能力仍然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還不具備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能力,建議改為八周歲為宜。
也有的代表建議維持現行十周歲不變;還有的代表贊成下調為六周歲。法律委員會經研究,按照既積極又穩妥的要求,建議在現階段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的下限修改為八周歲。
(1)民法總則限制民事行為人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規定: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⑵ 民法總則關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規定有哪些
民法總則關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規定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十七條至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包括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或已滿八周歲但患有精神病、完全不能辨別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後果的未成年人是無行為能力人。無行為能力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後果都無法判斷,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進行各種民事活動。
但是,在實踐中,並不是所有的民事活動都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無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一些根據其年齡、智力事實上可以理解的行為或不會損害其利益的行為,比如購買一塊橡皮,接收獎勵、贈與等等。
根據《民法總則》第十七條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2)民法總則限制民事行為人擴展閱讀:
根據《民法總則》第二十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二十二條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三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⑶ 民法總則規定多少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除外)。
根據我國《民法總則》第十七條至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兩種情況:
1、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
2、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3)民法總則限制民事行為人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原文:
《民法總則》第19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民法總則》第22條規定: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⑷ 民法總則不是將限制民事能力行為人改為8歲了嗎
您好,民法總則規定的是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法總則》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⑸ 新民法總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6歲還是8歲
根據新民法總則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開始時間為8周歲。
⑹ 民法總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純獲利益的行為是否有效
沒有明確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純獲利益的行為是否有效。
民法總則第144條,僅說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而並沒有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一個純受益的這樣一個行為的效力做出規定。
一般認為,民法上的純獲利益,並非單純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的問題,而是對無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一種特殊保護制度;此外,無論是無還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純獲利益的行為應受法律保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十七條至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包括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6)民法總則限制民事行為人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定:
第一百四十四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四十五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有效。
成年人的無民事行為能力的認定與撤銷:
第二十四條規定: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