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粱人民法院
⑴ 重慶市設置下列那些司法機關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
下轄5個中級法院,40個基層法院。重慶高院依法受理和審判重慶市行政區域內法律規定由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辦理各類執行案件,指導全市各級法院的審判工作。
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2006年8月5日,經中央編辦、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分出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現管轄沙坪壩區法院、江北區法院、北培區法院、渝北區法院、雙橋區法院、合川市法院、壁山縣法院、長壽區法院、銅梁縣法院、大足縣法院、潼南縣法院。
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1997年,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撤銷原萬縣市中級人民法院,成立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位於萬州區。轄萬州、雲陽、奉節、巫山、巫溪、梁平、開縣、忠縣、城口一區八縣九個基層法院,轄區幅員面積3萬平方公里,人口800萬。
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位於重慶市涪陵區,於1997年9月29日正式掛牌,前身是四川省涪陵市中級人民法院,現轄涪陵區、南川市、豐都縣、墊江縣、武隆縣5個基層法院。轄區總面積1.2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82萬。
重慶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
1997年設立,前身系四川省黔江地區中級人民法院,位於黔江區,轄黔江區、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五個基層人民法院,東西跨度147公里,南北縱橫285公里,面積16949平方公里。轄區人口300餘萬。
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
2006年8月5日,經中央編辦、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由原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分設而建,管轄渝中區、南岸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巴南區、萬盛區、永川市、江津市、綦江縣、榮昌縣10個區(市)、縣范圍內屬於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轄區行政區域內人口約700萬人。
重慶市人民檢察院
[ 第一分院 ] 江北區人民檢察院 北碚區人民檢察院 渝北區人民檢察院 沙坪壩區人民檢察院 長壽區人民檢察院 合川市人民檢察院 雙橋區人民檢察院 銅梁縣人民檢察院 璧山縣人民檢察院 大足縣人民檢察院 潼南縣人民檢察院
[ 第二分院 ] 萬州區人民檢察院 梁平縣人民檢察院 城口縣人民檢察院 開縣人民檢察院 雲陽縣人民檢察院 奉節縣人民檢察院 巫山縣人民檢察院 巫溪縣人民檢察院 忠縣人民檢察院
[ 第三分院 ] 涪陵區人民檢察院 南川市人民檢察院 豐都縣人民檢察院 墊江縣人民檢察院 武隆縣人民檢察院
[ 第四分院 ] 黔江區人民檢察院 石柱縣人民檢察院 秀山縣人民檢察院 酉陽縣人民檢察院 彭水縣人民檢察院
[ 第五分院 ] 渝中區人民檢察院 南岸區人民檢察院 九龍坡區人民檢察院 大渡口區人民檢察院 巴南區人民檢察院 萬盛區人民檢察院 江津市人民檢察院 永川市人民檢察院 榮昌縣人民檢察院 綦江縣人民檢察院
⑵ 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下轄的基層法院由哪些
沙坪壩區法院、長壽區法院、渝北區法院、北碚區法院、江北區法院、璧山區法院、銅梁區法院、潼南縣法院、合川區法院、大足區法院。
⑶ 黃明耀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黃明耀,男,漢族,1965年7月出生,重慶銅梁人,中共黨員,1986年7月參加工作,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二級高級法官。
1982年9月至1986年7月,黃明耀在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學習,獲得法學學士學位。
1986年7月至1989年6月,黃明耀在原四川省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擔任書記員。
1989年6月至1994年8月,黃明耀在原四川省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擔任助理審判員(其間:1991年9月至1994年5月在西南政法學院民商法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得法學碩士學位)。
1994年8月至1997年7月,黃明耀在原四川省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擔任審判員(其間:1995年1月至1997年3月掛職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副院長)。
1997年7月至1997年9月,黃明耀在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經濟審判第二庭擔任審判員。
1997年9月至2001年9月,黃明耀在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經濟審判第二庭擔任副庭長。
2001年9月至2002年7月,黃明耀擔任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
2002年7月至2003年6月,黃明耀任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政治部主任、黨組成員(正處級,掛職)。
2003年6月至2006年9月,黃明耀擔任重慶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副廳級)(其間:1999年9月至2004年1月在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2006年9月至2008年1月,黃明耀擔任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正廳級)。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黃明耀擔任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正廳級)。
2011年12月至今,黃明耀擔任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
⑷ 2019年討薪應該向哪個部門申請 應該怎麼去申請
一、勞動關系雙方對是否拖欠農民工工資無異議且工資數額明確時:
1、單位拖欠農民工工資,並向農民工出具了工資條。此時,農民工可以持欠條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或者申請支付令。當法院判決或支付令生效後,農民工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2、農民工認為拖欠工資數額明確的,可以向當地勞動部門申請行政處理。 根據《勞動法》第九十一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勞動部門依法作出行政處理決定,用工單位在法定期限內既不提起行政訴訟,亦不履行政處理決定的,勞動部門或者農民工可以在法定期限內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當勞動關系雙方對是否拖欠工資及數額有異議時,由行政處理部門告知農民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行政處理程序終結。
二、勞動關系雙方對是否拖欠農民工工資及拖欠數額有異議時:
此時雙方關系為勞動爭議,《勞動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銅粱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例如:
尹某是重慶市銅梁區某公司員工。2012年初,尹某所在公司因經營不善陷入財務危機,嚴重資不抵債,公司面臨倒閉,員工工資也發不出。到2012年4月,該公司共拖欠職工近3個月的工資、工具費及押金,總額約35萬元。
尹某說:「為了討回工資,我和70餘名工友多次找公司交涉,但公司法定代表人徐某卻不給我們工資,他說公司負債過多,無法繼續經營,沒有錢支付拖欠工資,我們找了他幾次都沒有結果。」
不久,徐某及其妻子吳某因涉嫌非法集資5000萬元被刑事拘留,尹某等職工得知這一消息後,情緒更為激動。
辛苦工作那麼久,工資都拿不到,還讓人怎麼活?」尹某等人情緒激動地說到。
於是,工人們聚集到公共場所,要求政府出面幫助解決拖欠薪資問題。
重慶市銅梁區法律援助中心得知情況後,立即介入調查,並開通「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為該群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同時引導他們通過法律途徑依法理性表達訴求。
援助律師告訴記者,由於農民工群體普遍缺乏法律意識和正確處理的態度,一旦發生勞資糾紛習慣性地採取大吵大鬧方式,這就需要一個正確引導。
為此,援助律師決定進行仲裁申請的同時也要向法院申請訴前保全。
隨後,援助律師向重慶市銅梁區勞動人事仲裁委員會提請勞動仲裁,請求勞仲委裁決被申請人某公司支付申請人2012年2月至4月工資共計35萬元。
與此同時,援助律律師通過大量走訪,調查該廠現存哪些生產設備及其他債權,使得訴前保全申請成功。
隨後,重慶市銅梁區勞動人事仲裁委員會出具《逾期未作出決定案件證明書》,援助律師轉而向法院提起訴訟。
銅梁區人民法院於受理此案後,依法主持調解,後達成調解協議。最終,在法院和援助律師的共同努力下,尹某等人拿到了屬於自己的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