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环境法律法规清单
1. 最新适用法律法规,标准清单有哪些
您好,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法律法规的标准清单有很多,不知您是指哪一方面。
例如:职业安全健康相关法律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9.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m2.5.1)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1983.9.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992.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企业法(1988.4.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10.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4.7.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1990.9.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1.5.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1993.9.1)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1956.5.25)
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1963.3.30)
电气安全管理规程(1986.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1986.10.29)
乡镇煤矿安全规程(1987.4.30)
关于加强乡镇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规定(1987.7.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1987.1.1)
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重点要求(1987.8.1) 等等……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2. 求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法律和其他要求的审核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受审核组织对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情况;
2.法律和其他要求的程序文件与IS9000标准要求的符合程度和实施情况;
3.受审核组织环境管理体系中与法律、法规相关的要素与IS9000标准的符合情况。
在第一阶段审核和第二阶段审核中都应包括对法律和其他要求的审核。第一阶段审核侧重于法律、法规遵守程度的有关记录和程序文件本身以及法律法规收集识别结果的审核,第二阶段则侧重对法律和其他要求程序文件,以及与遵守法律法规相关要素等程序文件的实施情况,以及受审核组织各部门遵守法律、法规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
一、对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核内容
以下各项内容为审核员在第一阶段文件审核中对法律法规及有关要求进行审核的主要内容。
1.在IS9000中规定: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它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适用法律,以及它所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的渠道。所以在审核体系文件时,首先应确认该程序文件中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的收集范围符合标准要求,即应包括与该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包括行业标准及上级集团的标准),需注意不应只收集有关活动方面的法规而忽略了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有关的法规。
2.程序中应规定收集、登录、保存法规的责任单位或人员,这是有效地执行该程序文件的基本条件。
3.程序中应规定收集频次、收集途径、登录和更新方法,这是保证组织能持续获得最新法规的需要。
4.程序应规定识别方法、以及传达和执行的方法。组织在收集法规之后,一定要进行法规的识别。即将法规的内容与本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相对照,找出适用于本组织的各部分活动应遵守的法规要求。并且在程序文件中规定出如何将法规中的有关内容传达到相关部门,及执行这些法规的要求。
5.组织识别法规的结果,应在体系文件附件中列出相关法律、法规清单,并应做到正确、充分、无遗漏。
6.组织应列出本组织的相关活动、产品或服务所应遵守的法规之间的关系,以使收集的法规能切实指导相关的活动。
7.组织的体系文件中应规定对本组织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情况进行定期评审,以判断体系是否能够实现环境方针的要求,实现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
二、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的审核内容
1.在第一阶段现场审核中,审核员应在现场审阅组织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证明文件,以判断受审核方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应审阅的文件包括有关遵守法规的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例如:
(1)新建项目、扩建项目及技术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三同时验收报告;
(3)主要污染物(包括废水、废气、噪声)的监测数据;
(4)排污申报记录和排污许可证;
(5)产品性能中有关环境的性能指标的检测、鉴定报告。
通过第一阶段现场审核,审核员应对受审核组织在法律法规符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作出判断。如存在问题,审核员应进一步结合受审核方体系中的相关要素进行重点审核,例如:对不符合法规要求的问题是否已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是否列入了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对于一些需要重点控制的有关法规符合性的活动是否编制了运行控制文件等。审核员应将这些需审核的重点,在第一阶段或在第二阶段审核中予以重点审核。
2.在第二阶段现场审核中,审核员应在受审核组织的各有关现场审阅有关法规规定的污染物的管理情况,以确认在组织的活动中能否实现法规的要求。对于这些内容的审核应贯穿在第二阶段的体系审核之中。例如通过运行控制要素的审核,监测测量要素的审核以及记录的审核等。审核的内容可包括:
(1)污水管网各排放口的位置及日常排放监测记录;
(2)各废气排放口位置、高度及排放监测记录;
(3)厂界噪声的监测位置和监数据;
(4)固体废物的分类、危险废物的储存、处理和处置是否执行了有关法规的要求。
如果在审核中发现了不符合法规要求的情况,应对体系中产生该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其是属于法律法规的收集和识别问题,还是属于运行控制方面的问题等。并根据分析判断不符合性质。
三、对环境管理体系中确保持续符合法律法规的要素进行审核的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使体系有效地实现环境方针,就要在体系的各相关要素中体现方针对遵守法律和其他要求的承诺。因此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审核绝对不仅限于对要素4.3.2的审核。还需要对环境管理体系中确保持续符合法律法规的要素进行审核。
1. 第一阶段审核
在第一阶段审核中,审核员应通过文件,记录的审核和现场审核对环境管理体系中确保持续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有关要素进行审核,包括:
(1) 环境方针中组织是否已明确承诺遵守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
(2)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中,是否已明确规定法律法规的要求是评价重要环境因素的主要准则之一;
(3) 目标指标的制定是否充分考虑到持续确保法律法规符合性的原则,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是否满足当地有关环保法规的各项要求;
(4) 受审核组织的培训计划中是否包括环境法律法规的培训,是否能够确保各有关部门了解所应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5) 组织在信息交流程序中是否规定定期就法律法规的符合情况与政府和相关方进行交流,并予以记录;组织内部的有关法规的信息交流是否在程序文件中规定了进行交流及记录的方法;
(6) 组织在运行控制文件中是否已规定出确保组织的活动持续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如新产品开发设计、新建、改建或扩建项目,污染物处理、危险废物的运输、储存和处置等;
(7)组织是否已在体系运行中定期对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进行评审并把评审结果报告最高管理者。
2.第二阶段审核
在第二阶段审核中,应侧重对法律和其他要求程序文件以及与遵守法律法规的相关要素的实施情况进行审核,例如:
(1)获取和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的程序是否已得到有效实施;
(2)受审核组织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是否已按计划实施,各重要岗位的人员是否了解应遵守的相关法规的内容;
(3)是否执行了信息交流程序中有关法规的交流内容;
(4)涉及到法律法规符合性的各项运行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和日常监测记录是否符合文件要求;
(5) 组织对涉及法律法规符合性的有关行为进行监测和测量的情况,以及发现不符合或有不符合的倾向时,是否按程序文件的要求采取了措施。
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从体系的角度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情况判断不符合的性质。责成受审核方针对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纠正,并采取预防措施。
3. 2016年环境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
l 《2017年打架斗殴的处罚最新规定》
l一、打架斗殴的行政处罚(治安处罚)
l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l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属于是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行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l二·打架斗殴会犯什么罪
l要看打架斗殴犯什么罪,则要看具体行为性质:
l1、如果仅仅是故意伤害性质,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犯罪,如果致人轻伤以上的,涉嫌“故意伤害罪”;
l2、如果是随意殴打他人的性质,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犯罪,如果致人轻微伤以上、或者持械随意殴打他人的,涉嫌“寻衅滋事罪”;
l3、如果是双方聚众斗殴的,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犯罪,双方一般五人以上的,涉嫌“聚众斗殴罪”。
l三、打架斗殴构成犯罪的处罚有哪些
l1如果打架斗殴的情节轻微,没有严重后果,则使用《治安处罚法》予以治安处罚
l2;如果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则依据《刑法》规定,以聚众斗殴罪处罚。
l3看情节轻重,如果造成轻伤以上,就构成故意伤害罪,要判刑的。
l四、打架斗殴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处罚:
l1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l2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l3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l 五、刑法的一些相关规定:
l 1刑法第36条作了明确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分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l 2即使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才能予以免予刑事处罚。
l 3刑法第37条规定:“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械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l 六、整理人为MicrosoftWord爱好者整理,谢谢!
4. 求钢结构施工相关规范清单
主要就是GB50205-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其他相关的就多了,比如设计、材料、加工、安全施工、工艺等等!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93);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优质碳素结构钢的钢号和一般技术条件GB/T699;
◇碳素结构钢GB/T700;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
◇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GB3077;
◇碳钢焊条GB/T5117;
◇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
◇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8;
◇建筑用压型钢板GB/T12755-9;
◇自钻自攻螺钉GB/T15865.1~4GB/T3098.11;
◇自攻螺栓GB/T5282-5285;
◇六角头螺栓C 级GB/T578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89.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头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28~1231;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T3632~3633;
◇手工电弧焊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和尺寸GB958;
◇埋弧焊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和尺寸GB986;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范JGJ81-200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构分级GB11345;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
◇涂漆通用技术条件SDZ014;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
◇钢桁架质量标准JGJ74.1-9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09-200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修订本;
◇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沈祖炎主编的《钢结构制作安装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王景文主编的《钢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实用手册》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叶德安主编的《钢结构工程技术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施工手册》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中国钢结构协会编著的《建筑钢结构施工手册》
5. 哪位大侠给我提供下新ISO14001环保法律法规和要求清单,谢谢!
ISO14001
1、承诺对象:ISO14000系列标准则是向相关方的承诺,受益者将是全社会,是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人类自身的共同需要,这无法通过合同体现,只能通过利益相关方,其中主要是政府来代表社会的需要,用法律、法规来体现,所以ISO14000的最低要求是达到政府规定的环境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2、承诺的内容:ISO14000系列标准则是要求组织承诺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对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做出承诺。
3、体系的构成模式:环境管理体系则是螺旋上升的开环模式。要求体系不断地有所改进和提高。
4、审核认证的依据: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除符合ISO14001外,还必须结合本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如果组织的环境行为不能满足国家要求,则难以通过体系的认证。
5、对审核人员资格的要求:从事ISO14000认证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境管理经验,否则难以对现场存在的环境问题做出正确判断。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1.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及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环境评估报告);
2.环境许可活动的证明文件或资质文件(适当时);
3.主要污染物,执行的排放标准及类(级)别;
4.主要污染物监测报告(适用时);
5.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被认证组织的在近一年内未因环境违法受到行政处罚的证明(组织的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环境影响重大时需提供(守法证明);
6.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所覆盖的环境区域和管网示意图(至少包括污水、雨水管网)并注明各排污口;
7.主要污染物处理流程图/ 处理方法(需要时)。
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第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六条规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具体的法律法规:
一、环境保护方面:
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
二、资源保护方面:
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农业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水土保持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煤炭管理法。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
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线保护条例、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管理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四、新刑法在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罪》中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五、其他根据你企业所在地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政策法规或者实施细则,所属行业部门规章、条例确定。
6. 钢结构加工涉及的法律法规及标准有哪些
能否说得详细一点?
7. 办公区、生活区的法律法规清单有哪些 施工单位的
三十八、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是指对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其它技术措施项目,其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项目按规定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和完成了环境保护设施施工图等工作后,建设单位必须填写环境保护“三同时”送审单,报送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办理审核手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五十四、建筑施工单位开工环保申报登记制度
在城市市区范围进行建筑施工,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的建筑施工单位,须在工程开工前15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等情况。
五十五、夜间建筑施工作业审批制度
在城市市区,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而进行夜间建筑施工作业时,必须有工地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许可证明。经许可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公告牌的内容和格式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八十二、控制噪声污染——让我们互相监督
在现代都市生活,你可能时常会被各种噪声所烦恼。如果你受到工业企业、经营性娱乐场所或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噪声的危害,可以向当地环保部门投诉;如果你的生活因居民装修房屋、家庭娱乐、高音喇叭或公共场所使用的音响设备产生的噪声的危害,你可以向当地的公安机关投诉,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施工时间早上6点至晚上10点。
8. 工地环境法律法规清单根据现场删减吗
实际认证企业不同,法律法规是不一样的,基本的法律法规如下:1、质量:a.《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b.《认证及认证培训、咨询人员管理法》(国家质检总局令2004年第61号)c.《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废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CB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2697-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许可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等等。3、职业健康安全: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本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8.《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9.《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1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2008年2月1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