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版权条例
㈠ 什么是"合同拆分"
合同拆分是指将一份合同分成若干份合同。
合同又称为契约、协议,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
拆分是指可以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不同部分,单独被分开的过程。
㈡ 香港版权条例的几个问题
registrable designs
注册的外观设计
pre-1973 drawings
1973年以前的图纸
㈢ 怎样才能合法拥有版权
需要完复成版权的申制请和认定,才能拥有合法版权。
1、材料要求:
申请作品著作权登记应当提交的材料及要求:
(1)按要求填写完整的作品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3)权利归属证明;
(4)作品的样本(可以提交纸介质或者电子介质作品样本);
(5)作品说明书(请从创作意图、创作过程、独创性三方面写,并作者签字);
(6)委托他人代为申请时,代理人应提交申请人的授权书;
(7)代理人的身份证明。
2、办理步骤:
申请人提交登记申请材料--登记机构核查接收材料—通知缴费—申请人缴纳登记费用—登记机构受理申请—审查—制作发放登记证书—公告。
3、办理时限:
登记机构受理登记申请后50个工作日办理完成。需要补正材料的,申请人自接到补正通知书后两个月内完成补正,登记机构自收到符合要求的补正材料后40个工作日办理完成。
㈣ 请教软件开发中的版权相关问题
给你意见啊!!个人认识 内容多了点!!
何谓版权法?
根据本地版权法,版权是指原创作品拥有人可行使以下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公演权、改编权及广播权,及有权禁止任何人于未获授权的情况下行使上述权利。版权原创作品,举凡文学、音乐、戏剧及艺术作品,以至声音纪录、影片、广播或有线传播节目及已公开发表的编印版式,均受香港版权法保障。归纳而言,版权法例保护的作品,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
第一类:有确定作者而必须由作者本人原创的作品,包括文学作品、戏剧作品、音乐作品及艺术作品。
第二类:由原创作品洐生出来的版权作品,包括录音制品、音像制品、电影作品、电台及电视广播节目、有线电台的电视传播及印刷品版式如文字及图片的排版方式。
一般情况下,若第一类作品是于作者在世时公开发行,其版权的保护期由作品开始发表,直至作者死后五十年。假若作品于作者在世时从未发行过,则版权无限期归作者所有。而原创作品的洐生作品,则由播放或发行起五十年内受版权保障,印刷品版式的保护期由首次出版起二十五年内有效。保护期终结后,版权作品即成为公有财产。所以有此安排,目的在于平衡产权人的投资及社会对该等作品的诉求,因此绝对合乎情理。但作品拥有者若希望延长版权的保障期,以印刷品为例,将之不断改版亦不失为一可行方法。
与专利、商标及工业外观设计等其它类别的知识产权不同,版权是一项自动赋予的权利。本港版权法采用「自动保护制度」,即创作者于完成作品,并经任何形式公开发表后,即自动成为该作品的版权拥有者,毋须注册或办理任何手续,已可受法律保障。而各地作者的作品,或于世界各地首次发表的作品,都可在香港受到版权保障。
香港的知识产权法虽为本地法,但由于不少国际版权公约如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国际版权公约》、《日内瓦唱片公约》及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均适用于香港,而各项国际条约亦规定缔约成员国须承认其它成员国国民的知识产权,故本地创作人的作品,除香港外,亦同时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及地区受到保护。此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二十日完成互联网公约,而于九七年实施的香港版权条例亦已包涵此公约的主要条文,因此于互联网上传送非授权版权作品,亦同样受到本港及其它成员国禁止。
不过有一点必须强调,版权法保护的,只是意念的表达方式或有关制成品,而非意念本身,即任何创作,必须化作某种实质的表现形式,如透过媒体公开发表,才可受版权法保障。即将一本讲解印刷技巧的书籍复制算是侵犯版权,但参照其中的技巧于现实生活中实践却不算侵权。
怎样才算侵权?
侵犯版权是指:未经版权所有人同意,行使其拥有的权利及从事与行使该权利相关之商贸活动。概括而论,侵犯版权的情况,可分为直接及间接两种。
直接侵权:指抄袭;复制,如将版权作品的表达语言复制为另一种语言,或作任何改编,包括将传统媒体复制为非形体媒体,于互联网上载或下载;出版抄袭品,如出版由二维版权作品复制而成的三维作品。
间接侵权:指将抄袭品入口、贩卖、出租或作其它商业用途,以至提供方法、器具或地方作侵犯版权的行为。
以直接侵权的情况而论,所谓抄袭,并不一定是跟原作完全相同的,只要某项作品的实质部分被采用,便算侵犯版权。这是关乎质而非量的问题。也就是说,即使原作只有一句被抄袭,抄袭者已算侵犯了别人的版权了。
至于间接侵权,其成立条件则是:侵权者明知所处理的对象是侵犯他人版权的,而为交易的目的(包括出租、出口及进口)存有该等物件。所谓「明知故犯」,是以客观标准衡量的,即只要侵权者知道一些对一般人而言足以表明该商品是抄袭品的事情,便算在知情情况下侵犯版权了。
正常情况下,只要征求作者同意,便可合法复制其作品。但必须厘清的是,若作品是于下列特殊情况诞生的,则其版权便很可能不属于原创人,要行使该作品的版权,便须直接洽询版权的真正拥有者。
1.雇员作品
若作品是一名雇员受雇期间为工作而创作的,除非雇主与雇员另有协议,否则该作品的版权归雇主所有。假如作品日后被利用的方式是雇主和雇员于制作该作品时未能预料到的,则雇员可以于该作品被利用时,获雇主给予一些酬劳。
2.委托作品
若作品是作者受他人委托而创作的,而双方事前又没订立任何协议,清楚列明该作品完成后版权谁属及其有效期之长短,则作品的版权属于作者,但委托一方则拥有双方在委托制作作品时能合理预料利用此作品的目的的专用特许。
3.版权转让或出售
为了在版权拥有人的权益与公众利益间取得平衡,于若干条件规限下,法例容许公众人士合理使用版权作品。例如有限度复印学术论文等作私人学习或研究用途,在评论中引用他人的作品,在时事报导中引用报刊报导,教育机构、图书馆、档案室以及公共行政上使用版权作品等,均属合法侵权行为,与版权条例并无抵触。
事实上,版权条例内有关「允许行为」的规定,超逾五十条,当中列明各种版权虽在,但使用时仍不会侵权的情况。至于哪一类作品当纳入何种情况处理,条例则无清晰界定。简而言之,「允许行为」通常包括私人及家居用途。而广为一般人认同的守则,是使用时不侵害版权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如何保护版权?
版权一般为原创人所有,然为免在特殊情况下引起争拗,原创人可事前与合作一的方,如委托人订立书面协议。协议内容必须包括:合作一方可使用原创人作品的范围,使用后应付款额,允许使用期限及是否容许作商业用途等。双方订立的内容不妨具体周密一点,以期将日后发生版权争拗的机会减至最低。
虽然法例并无要求任何版权拥有人需在作品上附加声明以保障权益,但于作品显眼处加上版权通知,可提醒有可能侵权的人士,如欲行使作品的版权,必先取得拥有者的同意。
最常用的版权通知排列方法为:
&;(版权拥有人姓名)(作品完成年份)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倘若证实作品的版权遭侵犯,版权拥有人可循刑事或民事两方面,提出控告。
民事起诉:版权拥有人可向侵权者追讨赔偿,包括赔偿版权人的损失、追讨侵权者所得之利润或抄袭品的总售价为赔偿。但以民事方式起诉对方时,版权人首先必须证明自己拥有版权,然碍于举证困难,原诉人往往不易证明版权的拥有权。是故建议制作者保存所有制作工序的纪录,包括草图、起草书、模型等,以为拥有版权之证据。
刑事起诉:一般为较严重及大批的商业侵权罪行,如藏有侵犯版权物品作贩卖或商业用途、进口或出口翻版物品等。此方面的责任由海关负责执行。法例规定,任何人如藏有侵犯版权物品作贩卖或商业用途,均可处罚款或监禁,最高刑罚是监禁四年及每件侵权物品罚款港币$50,000元。任何人如制造和售卖用作侵犯版权的设备,最高刑罚为监禁长达八年及罚款港币$500,000。
版权人可向法院申请禁制令,实时禁制侵犯人一切侵犯行为或饬令侵犯人交出所有侵权物品予法院或版权人。
版权持有人或版权受让人于缴付一笔保证金后,可向法院申请扣押令,授权海关扣押怀疑侵权的进口货品,以便让版权人采取进一步的民事或刑事行动。
版权Q&A
1.
Q:张先生将自己撰写的文章连同照片投稿至报社,一经采用并付予稿酬后,作品的版权是否归报社所有?
A:否!版权是一种专有行使权,一般属作者所有。张先生投稿予报社,相等于给予其一个可以使用作品的「特许」,如没任何合约规定,则报社拥有作品该次在该份报章的刊载权,而这项权利只可行使一次。换言之,假若日后报社基于某种理由而需再次刊登作品或希望将作品结集成书,就必须事前征求版权人,即张先生的同意。
2.
Q:李先生受黄小姐委托,印刷一批产品目录,由于印品质素极佳,李先生未获许可,便将其公开展示在公司当眼处,以作招徕,他的做法,是否已抵触版权法?
A:是!除非李先生与黄小姐,事前已在合约中订明印品属受委托者所有,否则其版权归委托一方,即黄小姐。李先生必须先获得黄小姐的允许,才可作公开展示印品之举。
3.
Q:陈先生向何先生提出使用其作品的请求,何先生口头允许,这种承诺,在法律上是否具效力?
A:是!「特许」使用版权作品的条款,是透过合作双方协议订定的。协议可采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订立,但假如涉及的是授予「专用特许」权利,即俗称的「卖断」版权,则双方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协议,方为有效。
4.
Q:反政府团体借用政府的「飞龙标志」,移花接木地将其中的「香港政府」四字,更改为「反政府」,并公开展示,此举是否己触犯版权法?
A:是!只要作品的实质部分被采用,便算侵犯版权,此项规定重点在于质而不在量,即使抄袭的只为作品的极少部分,也可构成侵权行为。
5.
Q:关小姐将一项创新意念告诉邓先生,及后邓先生将该意念附诸实行,邓先生此一做法是否已侵犯了关小姐的版权?
A:否!版权法保护的并非意念本身,而是意念的表现形式及有关制品,因此邓先生此举并无侵犯关小姐的版权,反而意念一旦化为实体,不论意念的原创人是谁,版权将归表现意念者,即邓先生所有。
6.
Q:Amy于未获授权的情况下,从互联网上下载一张照片,作为她办公室计算机的桌面背景,她的行为是否己触犯了版权条例?
A:否!侵权行为是指:在知情的情况下管有版权作品的侵权复制品。但由于Amy的行为与公司业务无关,而该侵权的复制品,即下载的图片,只供有关雇员作欣赏之用,因此并不构成侵权行为。
行规的法律效力
版权法以外,印刷业内亦有订立牵涉作品版权的行规,根据香港印刷业商会于八六年四月最新修订之行规中译本,有关「作品」之主权规定如下:
十.绘图、印版、雕刻及电版等等之主权
(甲)凡由承印商提供之绘图、草图、油画、照片、设计或排字,或由承印商制成或取得及利用之样本、模型或同类设计及制自承印商原本之设计或按照顾客所提供之设计而制 之负片、正片、印版、雕刻、模版、工模、金属印刷版或滚筒版,均属承印商拥有之财物。再者,如无明确规定,而承印商自行制作之电版、胶版或其它制品,以缩减印刷工作或求取便利,则此等物品仍属承印商所有,但顾客仍可备价向承印商购取。
(乙)由承印商所交之草图与样本乃属承印商之财物,未经同意之前,不得用作其它用途,或利用该等图样而移作其它构思,凡未经许可而滥用此类草图与样本者,承印商有权 要求顾客赔偿,及可再行提出侵犯创作主权之诉讼。
行规订定的版权原则,与香港版权法提出的作品版权归原创人所有的规条精神同出一辙,如由承印商提供之绘图、草图、设计等,由于提供一方是承印商,故版权自然归其所有。但由于行规只属印刷业行内定下的条款,并非法律条文,故在香港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事实上,行规的十七条《仲裁》一项已清楚列明:
如双方同意,对于合约内之权利与责任,在签约后不论何时发生任何问题或歧见,可交由一个或两个仲裁人处理。如一人则在香港共同委任,如由二人则每方各委任一人。不论仲裁者为一人或两人,一切应根据香港现行有效之仲裁条例,或其法例之修改,或重新制定之法例处理。
于此可见,行规始终是建基于法律之上,并非一独立而有效的法律条文。一旦发生争拗,争拗双方还须诉诸现行有效的仲裁条例或法例,不可单凭行规,得到合理的解决,是以行规的条款并无法律约束力。而且碍于种种变量,行规根本无法涵盖所有情况,再加上印刷公司往往因害怕得失客户而未敢严格执行条款,因而令行规形同虚设。
中国版权法规知多少?
中国版权登记制度于九○年九月七日颁布,九一年六月一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其保护的作品种类包括:
(1)文学作品;
(2)口述作品;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
(4)美术、摄影作品;
(5)电影、电视、录像作品;
(6)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
(7)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
(8)计算机软件;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保护的其它作品。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均享有著作权。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依照该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在中国境外发表的作品,根据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著作权,受该法保护。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自然人作者终生及死后五十年,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为首次发表后五十 年。
为维护作者或其它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解决因著作权属引起的着作权纠纷,国家版权局于九四年十二月制定了《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计算机软件登记除外),该办法于九五年一月一日开始实施。根据该《办法》,国内作者的作品著作权登记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版权局负责;外国以及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作者或其它著作权人的作品登记,由国家版权局受理。作品版权登记证是作品著作权属的初步证明。
申请著作权登记需提供的文件包括:
(1)申请表;
(2)申请人身份证明;此文件需公证。
(3)作品说明书;
(4)权利保证书;此文件需公证。
(5)作品样本或影印本一份;
(6)权利归属证明(版权页复印件或版权归属协议等)
(7)代理委托书。
根据《办法》规定,版权登记机关会于收到申请后一个月内完成审查及颁发证书。
版权保护与诉讼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凡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其作品,即构成侵犯著作权行为。受害人可将被告所在地或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发生地、结果向法院提出起诉。著作权侵权案件诉讼时效为二年,从受害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发生之日算起。《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于九二年十月三十日在中国生效。因此,外国作品的版权,现于中国同样受到保护。
制止著作权侵权行为,可透过下列三种法律程序:
1.行政处理程序
《著作权法》第46条规定,下列著作权侵权行为,除承担民事责任外,行政管理机关亦会处以行政处罚:
(1)剽窃、抄袭他人作品;
(2)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其作品;
(3)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4)未经表演者许可,将其表演制作录音录像出版;
(5)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之广播、电视节目;
(6)未经广播电台、电视台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之广播、电视节目;
(7)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根据《著作权法实施细则》规定,行政处罚包括给予警告,停止营业,没收非法制作的违禁出版物和复制设备,没收非法所得和罚款。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受害人可据上述规定向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投诉,请求对侵权行为进行行政查处。
2.民事诉讼程序
《著作权法》第45、46条对侵害著作权的行为,规定了以下民事责任:
(1)停止侵害;
(2)消除影响;
(3)公开赔礼道歉;
(4)赔偿损失。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受害人可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3.刑事诉讼程序
刑法第217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均会受到惩罚。
(1)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它严重情节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2)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有其它特别严重情节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㈤ 把盗版cd/dvd从罗湖关口带入香港有没有问题
在中国海关那儿被搜到,就要面对中国的相关法律接受处理,但一般来说,中国的关内口管得很松,基容本上算是安全的。
在香港海关那儿被搜到,要面对香港法律的处理。盗版碟属于侵犯版权的东西,携带盗版碟是违反香港《版权条例》的行为。
在实际操作上,主要是要如何面对香港海关的问题。在法律上,如果一个人真诚地相信他(她)所携带的光碟是正版光碟,并且数量很少(五只或以下)的时候,香港海关可以接受这种解释作为有效的自辨。不过,如果要作出这样的自辨,盗版光碟的包装和外表需要非常酷似正版。你并且需要明确对香港的海关人员说:这些碟我是从销售正版的地方购买来的,我自己绝对真诚地相信这些是正版。
数量少之所以没有问题,是因为五只或以下这个数量不达到“可作贩卖用途”,而只是自用。
严格来说,根据香港法例,每只盗版碟可罚款港币一千元,兼遭没收。
㈥ 在香港下载东西是否非法
下载东西不是非法的,但是下载一些未经版权持有人同意的原创物品(例如你所说回的电影),则属侵犯版权。答
任何人在未得到版权拥有人的特许,而下载版权作品,包括收费电视节目,可构成民事责任,可遭版权拥有人民事索偿。(可参阅《版权条例》(香港法例第528章))
也就是说下载电影只有版权持有人才可提出指控,并不会被警察拘捕,但请注意,下载电影仍属民事罪行。不过现时在香港的一些网上讨论区,非法下载仍大行其道,跟不跟随就看你自己的判断了。
㈦ 香港现在是不是就不能用bt和电驴了
根据香港法例第528章《版权条例》第118条第(1)(f)项,如果“并非为任何贸易或业务的目的,亦并内非在任何贸易或业务的过容程中,亦并非在与任何贸易或业务有关联的情况下而分发该复制品,达到损害版权的拥有人的权利的程度,亦属犯罪”。最高刑罚为监禁4年,及每件侵权物品罚款5万元。
案件事由:
2005年1月10日、11日,香港市民陈乃明3次在网上利用BT点对点技术发布电影,包括《夜魔侠》、《宇宙深慌》及《选美俏卧底》。香港海关发现后,1月12日将其拘捕。
10月24日,香港屯门裁判法院认为被告违反了香港《版权条例》的规定,以分发侵权物品、损害版权持有人的罪名判处被告陈乃明3个月监禁。11月7日,香港特区法院终审判决陈乃明3个月监禁。
香港有一些合法的下载网站的!!!
㈧ 香港电影的没落,为什么都说成是因为97回归
应该不是
香港电影没有没落吧,现在依然发光发热,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更倾向于与大陆合作合拍电影。
其实90年代末,95年以后盗版横行,加之2000年以后互联网兴起,各种盗版下载层出不穷,对比动辄100多的电影票,还有300多的VCD乃至DVD光盘(当年是以VCD为主,清晰度堪忧),很多人选择了盗版。为此香港推出了版权条例,甚至重罚BT下载的人,无奈效果很有限。
03年的时候加载沙士疫情,香港电影处在一个相对困难的时期,此时出了《无间道》系列,大获成功,获得公认,因此也一言三拍了。
其实后来随着香港与大陆签订各种经贸协议,很多香港电影人都跑去大陆拍戏拍电影,他们也在电视节目上坦诚说大陆市场比香港市场大太多,而且时间安排宽松,收入是香港的好多倍,好像周星驰以前的电影,在香港票房几千万乃至一亿就算是票房冠军,然而周星驰的美人鱼在大陆票房就能有12亿。。。
因此近年来除了很多爱国题材的电影,如叶问。也有很多香港人参与的电影如《我的战争》还有《智取五虎山》等等,因应大陆市场推出合乎市场需求的电影吧,应该说现在与大陆融合发展得不错。
很多制片人都在大陆发行电影了。
主要是近年来多了人去电影院消费,人口多,所以电影也收的好,再加上电影院合理的营销,让电影市场蓬勃发展。。
㈨ 香港地下天文台是不是合法的
是的。
香港地下天文台为一个因特网气象爱好者组织网站,成立于1995年6月。台长为曾于皇版家香港天文权台担任科学主任的方志刚,他现时于CNN负责亚洲区的天气资料分析。
网站亦设立讨论区、天气预测比赛、热带气旋预测比赛、网上投票等,为全球气象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自网站成立以来已吸引全球超过6000万人次浏览,成为香港天文台以外最受欢迎的本地气象网站。
(9)香港版权条例扩展阅读:
香港地下天文台的相关情况:
1、香港地下天文台(以下简称地下天文台)于1995年成立,为气象爱好者及专业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并逐渐发展为一个社群。
2、地下天文台为香港首个气象网站,主要资讯来自香港天文台及世界各地之气象及研究机构,让气象爱好者及专业人士进行比较及分析,对天气作出更全面的了解。
3、地下天文台不断以业余但专业角度进行研究,添置自动气象站、闪电位置探测器、大气电场监测仪等,并公布天文台未有提供的天气资讯,包括天气舒适度指数(酷热及风寒指数)、大气稳定度指数、寒潮预报指数(Δp时间序列)、空气质量指数及各国热带气旋预报路径图等。
㈩ 在香港用emule或者其它p2p软件下载电视剧违法吗
肯定违法,但我都有下过很多,也没太大问题,就是emule超级慢,不如讯雷。
pplive压根儿就看不了,我还在郁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