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

发布时间: 2021-12-23 06:22:09

A.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立法目的是什么

主要是为了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

B.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执行难度

农村居民”作为界定农民工标准的。但随着城乡一体化和户籍制度改革,如果单纯以户籍簿来判断某一个人是农村居民还是城镇居民可能是有难度的。按照陕西省政府2015年4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如果身份证上的住所地地址为***村**组,也还好判断;但如果改为***社区**组呢,是不是需要提供宅基地、责任田、自留地证明,以证明自己的农村居民实质属性?如果以拥有责任田为标准,现实中出现的已在城镇经商务工、买车买房多年,生产与生活方式与城镇居民并无二异的这部分群体,可否继续以农民工看待?

另外,就算界定标准完全清晰了,进入某单位时属于农民工身份,过了一段时间所在村组列入城市拆迁改造范围,村组整体转为城镇户籍,宅基地、责任田、自留地全部征收且补偿到位,恰好这个时候出现拖欠工资现象,还能不能按照《条例》给予农民工工资特殊保护?别嫌我矫情啊,法律的魅力就是思辨。

二、用人单位是否与农民工形成劳动关系?

《条例》第六条、第十二条、第十四条均有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书面约定工资支付标准、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的规定,但《条例》中没有任何一条直接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农民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虽然在第二十八条第一款中和第五十条中出现“劳动合同”,但与订立义务没有直接关联。此处的书面约定是否可以理解为“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

最高法院《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法办〔2011〕442号)第59条规定,建设单位将工程发包给承包人,承包人又非法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给实际施工人,实际施工人招用的劳动者请求确认与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不予支持。农民工的劳动关系问题从理论层面到裁判实务都是非常复杂的,《条例》用“书面约定”而不直接用“劳动合同”,改变了《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的一元化立法模式,体现了立法者对农民工劳动关系问题的审慎态度。

C. 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是什么

2019年1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由司法部、人社部起草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草案。《条例》明确了各方责任,用法律手段治理欠薪顽症。
明确各方责任,构建共治体系
《条例》明确了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等责任。要求用人单位通过银行转账或者现金形式支付工资,不得以实物或者有价证券等其他形式替代,按照与农民工约定的工资支付周期和具体支付日期足额支付工资。
明确地方政府的属地监管责任,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对辖区内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负责。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中承担组织协调、管理指导、监督检查和查处有关案件职责;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按照职责履行行业监管责任,督办因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拖欠工程款等导致的欠薪案件;明确了发展改革、财政、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相应职责。
坚持问题导向 打造工程建设领域工资支付“绿色通道”
针对建设资金不到位、建筑市场秩序和施工企业用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规定建设单位未满足施工所需资金安排的,不得开工建设或者颁发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
规定农民工工资实行专用账户管理,建设单位将人工费用与其他工程款分账管理,按时单独拨付到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拨付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规定推行分包单位委托施工总承包单位代发工资,施工总承包单位通过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直接将工资支付到农民工本人的银行账户。规定施工总承包单位或者分包单位应当依法与所招用的农民工订立劳动合同并进行实名登记,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对分包单位劳动用工实施监督管理,掌握施工现场用工、考勤、工资支付等情况,分包单位直接负责对所招用农民工的管理等。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存储工资保证金或者以金融机构保函替代工资保证金等。
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 扎紧不敢欠 不能欠的制度笼子
事前预防上要求地方政府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实现部门之间工程项目审批、资金落实、施工许可、劳动用工、工资支付等信息共享。
事中监管上要求加强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等方面的监督检查。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调查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时,经批准可以依法查询单位金融账户和房产、车辆等情况。
对政府投资项目政府投资资金不到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政府投资项目违规建设导致欠薪的,发生法定情形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请求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协助处理,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明确对重大欠薪违法行为向社会公布,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

D. 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规定,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有哪些救济方式

根据有关规定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有很多救济方式的,首先你可以去当地的劳动局进行维权,其次你可以通过起诉来进行维权。

E.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具体做了哪些规定

【导读】保证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然后进行公布的,《条例》从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工资支付行为、明确工资清偿责任、细化重点领域治理措施、强化监管手段等方面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作了规定,那么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具体的规定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1、明确工资清偿责任,实行全程监管

在规定用人单位为工资清偿责任主体的基础上,明确了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招用农民工、使用违法派遣的农民工、将工作任务发包等特殊情形下的工资清偿责任。规定政府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必须落实到位,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地方视情况约谈政府和部门负责人,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2、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细化部门监管职责

提出要坚持市场主体负责、政府依法监管、社会协同监督,压实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发展改革、财政、公安等部门的监管责任,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以及新闻媒体作用,强化举报投诉,实现多方共治。

3、强化监管手段,确保工资支付

明确相关部门监督检查权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查询相关单位金融账户及房产、车辆等情况;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和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4、规范工资支付行为,坚持源头治理

明确以银行转账或者现金形式支付工资,不得以实物或者有价证券等其他形式替代;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工资支付周期和具体支付日期足额支付工资,编制书面工资支付台账并至少保存3年。

5、针对工程建设领域,细化特别规定

规定工程款支付担保、人工费用与工程款分账、工资专用账户、实名制管理、施工总承包单位代发工资、工资保证金等制度。

以上条例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同时各地也印发保障农民工工资宣传手册,同时也以实际行动,满足农民工的切实需要。

F.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什么是生抽

能日条例什么是生抽?没有听说过这个一般的农民工工资保护条例,就是在建设项目开工之前会设置一个专用资金

热点内容
法院执行生猪 发布:2025-07-15 11:55:12 浏览:486
海南大学在职法律硕士分数线 发布:2025-07-15 11:33:25 浏览:221
谈谈对法律和经济法的认识 发布:2025-07-15 11:26:28 浏览:304
吵架和道德 发布:2025-07-15 11:24:51 浏览:15
我国经济法实施的现状简答 发布:2025-07-15 11:13:12 浏览:706
经济法中的市场的概念 发布:2025-07-15 11:05:17 浏览:295
甘肃省劳动合同法产假 发布:2025-07-15 11:04:40 浏览:440
2018年经济法考试重点汇总 发布:2025-07-15 10:58:54 浏览:199
调取证据怎样知道法官姓名 发布:2025-07-15 10:48:57 浏览:368
民法多选题答案 发布:2025-07-15 10:48:55 浏览: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