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法中的市场的概念

经济法中的市场的概念

发布时间: 2025-07-15 11:05:17

『壹』 经济主体市场主体经营者企业到底有什么区别,背经济法反复出现这些,不好区分

市场主体与经济主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主体(Market Subject)通常指在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个人或组织,它们具备独立的经济利益,能够自主决策,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市场主体可以是法人、自然人或其他非法人组织。这些市场主体在市场上进行买卖、投资、生产等经济行为,旨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经济主体(Economic Subject)则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指的是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个人、家庭、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经济主体不仅包括市场主体,还包括那些可能不直接参与市场交易但对经济活动有影响或受经济活动影响的个体或集体。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经济主体包括公有制经济(如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各种所有制形式。这些经济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共同参与经济活动,共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贰』 经济法解释名词

1.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在市场交换活动中,通过丛卖供求双方自愿且自主原则下形成的价格,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资源配置和个体行为的宽郑手一种经济体制。

2.垄断:垄断是指某一企业或团体通过国家授权、自身实力或其他渠道,控制某种产品或服务市场供给,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市场的支配力量。

3.消费者权益: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享有的合法权利,包括知情权、自由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安全权和投诉维权等方面。

4.司法拍卖:司法拍卖是指在司法机关的指导下,通过公开竞拍的方式出售有争议或者被法律裁定属于执行范围内的财产。

5.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具有知识慎嫌性质的产权,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资本形式,具有交易、保护和维护等多种功能。

6.新三板:新三板是指中国股票交易所挂牌公司股票分层设立的一种市场,包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等,其提供了一种融资、融创新的渠道。

7.网络购物:网络购物是指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一种交易行为,具有便捷、快速、低价等诸多优点,是当今趋势和主流之一。

8.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实现商务活动的一种新型模式,包括在线购物、网络支付、电子合同、电子商务物流等方面,具有无时间、无空间、跨越国界等优势。

『叁』 为什么说经济法是市场经济之法,国家干预之法,社会本位之法

经济法是调节经济活动中各主体之间关系和组织形式的一部分法律。其中“市场经济之法”、“国家干预之法”、“社会本位之法”三元理念的表述,指出了经济法规定的体系、基本思想以及社会价值。

  • 市场经济之法:经济法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提供了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市场自由交易和公平竞争等方面的法律依据和制度安排。

  • 国家干预之法:在市场经济中,由于普遍存在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现象,国家不能仅沿袭传统行政管理方式,而需通过适当的法律手段加以介入,促进和规范市场经济的发展。

  • 社会本位之法:经济法应旨在维护整个社会的利益,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并协调解决好发展与保障的关系。

  • 综上,在建立经济活动的法律体系时必须同时遵循“市场经济之法”、“国家干预之法”和“社会本位之法”,以实现经济活动中市场自由、国家调节、社会本位的有机统一。

『肆』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调整对象是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

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旨在保障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维护公平竞争,促进经济发展。它包含财政法、税法、金融法、计划法、产业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领域。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1. 市场准入与退出:经济法明确市场主体进入和退出市场的条件,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使市场资源能够合理流动和配置。
  2. 市场竞争秩序: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禁止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3. 宏观经济调控:借助计划法、产业法、金融法等,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4. 市场监管:运用财政法、税法、价格法等对市场进行监管,规范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保障市场的正常运行。

此外,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学术界还有不同观点,如“纵横统一论”认为经济法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领域中以各种组织为基本参加者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经济行政法论”主张具有经济性的管理关系即经济管理关系是经济法调整对象;“企业中心论”则认为经济法调整对象是企业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

『伍』 经济法相关市场名词解释

1. 经济法定义:经济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法律,主要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它涵盖了国家在经济管理中的法律关系,以及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间的协调关系。
2. 经济法内涵:深入了解经济法,需把握三个要点:首先,经济法由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组成;其次,这些规范旨在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关系;最后,它们调整的经济关系具有特定的范围和内容。
3. 经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经济法并不单独存在,它与民商法等其他法律部门紧密相连,共同构成社会法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经济法负责调整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法律关系。
4. 经济法的发展:经济法最初在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和日本等地发展起来。在这些国家,经济法得到了深入研究和阐述。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尽管存在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但并未形成独立的“经济法”概念。这些规范通常不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存在。
5. 大陆法系国家经济法的理解:德国和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对经济法的解释,对国际上理解经济法的内涵和外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些解释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经济法的定义和作用。

热点内容
电子协议如何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15 15:59:06 浏览:704
劳动法休病假的规定 发布:2025-07-15 15:59:04 浏览:720
苏维埃民法 发布:2025-07-15 15:52:26 浏览:893
工会法律援助工作亮点 发布:2025-07-15 15:51:35 浏览:720
新民法典与公安执法 发布:2025-07-15 15:51:33 浏览:792
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顺口溜 发布:2025-07-15 15:46:32 浏览:308
游泳池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15 15:36:45 浏览:329
经济法初级金融 发布:2025-07-15 15:35:41 浏览:66
新安法的立法目的 发布:2025-07-15 15:35:40 浏览:76
卫生行政法的概念 发布:2025-07-15 15:21:15 浏览: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