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6
Ⅰ 最新修订的 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1号《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已由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14年3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Ⅱ 关于最新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一点疑问
这位朋友,你应该明白,在中国法律和现实是有脱节的。
一方面政府为了显示尊重人权,在法律条例里是说要给人们选择权,你可以自主选择避孕措施;另一方面,为了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又不得不对人们的行为作出一些限制,其中就有,针对农业人口实行强制性的落实长效节育措施,说的通俗点,就是一上二扎。这也是国情所迫,不这样做,就无法做到控制人口,无法真正落实计划生育
Ⅲ 请问《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法律效力吗
一般国有企业执行都是很好的 其他的难说,是违法啦,可是如果你告他们,你的工作一定难保,所以有时候很多事情不是法律说出来就有人执行的,就像是计划外,还不是法律规定不可以,还是那么多人超生,所以说 如果为啦自己出气,而告公司,可以。就看你以后怎么找工作。所以自己想吧
Ⅳ 2016年1月1日,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对,有修订
Ⅳ 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如何上户口
新生儿需要准生证和出身证;成人需要户口迁移证明。
Ⅵ 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会征收社会抚养费 是你超生,和孩子爷爷奶奶没关系, 交了罚款就能办了 第四十二条 违法生育子女的,由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其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下列规定对生育者征收社会抚养费: (一)符合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条件未取得生育证生育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征收。征收...社会抚养费后补办生育证。 (二)违法多生育一个子女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二至六倍征收,其中重婚生育或者与配偶之外的人生育的,按照六至八倍征收;每再多生育一个子女的,依次增加三倍征收。 符合结婚条件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怀孕第一个子女的,应当在子女出生前补办结婚登记和生育证。非婚生育和非法收养子女的,依子女数量按本条前款第(二)项规定标准征收社会抚养费。 本条所称总收入,按违法生育者或者违法收养者的双方实际收入计算。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调查违法生育者或者违法收养者实际收入需要税务、公安、统计、劳动保障、房产、价格等有关部门协助的,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低于本乡(镇)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市居民的实际收入低于本市、县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农村居民以本乡(镇)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城市居民以本市、县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
Ⅶ 广东省2016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怎么时候更新
广东省新的计生政策,是在2016年9月29日颁布实施的。条例规定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位子女。
2016年9月29日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五次修正,并且颁布实施的《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第十八条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多生育子女的,属于超生。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县级以上直属农林场审批,可再生育:
(一)已生育两个子女的夫妻,经地级以上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子女均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且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二)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未生育,另一方生育一个子女,再婚后生育一个子女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三)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未生育,另一方生育两个或者以上子女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四)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生育一个或者两个子女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五)再婚夫妻经批准再生育的子女,经地级以上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且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六)因子女死亡无子女的,可再生育两个子女;
(七)因子女死亡只有一个子女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除前款规定的条件外,因特殊情况可以再生育的条件,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报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对再生育子女的申请作出的批准,应当报上一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夫妻一方为本省户籍,另一方为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户籍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Ⅷ 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未婚生育第一胎和第二胎是按照生产记录还是现在小孩的数量来算
并不仅仅是广东省,全国大陆内所有的省市(自治区),按生育政策口径,无论是未婚生育还是已婚生育,所有的出生婴儿数,均按照当事人生育子女的个数计算。
上述“个数”,不包括婴儿出生后意外死亡的。比如一对夫妻在生育了第一个子女后,在生育第二个子女时,出生的婴儿意外死亡的,可以不计“个数”。这也就意味着,按现行生育政策,该夫妻在生育第二个子女后,出生婴儿不幸死亡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这也同样意味着,当事人在未婚的情况下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婚后,婚前生育的第一个子女也必须计算在该夫妻的生育子女数内。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Ⅸ 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施方法,谁知到 求速度
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2004年12月3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6号发布,根据2008年1月5日发布的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居住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中国公民和户籍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而居住在国内的公民,以及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和其他组织,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第四条 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本市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区、县级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内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省人口发展规划,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编制本市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本市人口发展规划由市发展计划行政部门负责编制,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由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牵头拟定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 本市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治理责任单位制度,责任单位应当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职责分工,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 责任单位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情况列入其主要领导工作实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七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负责本辖区内计划生育工作的具体实施。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和其他组织应当依法做好本系统、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将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切实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并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年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保证本单位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所需的经费。 第二章 生育调节 第九条 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1个子女。 第十条 已生育1个子女的夫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县级以上直属农林场审批,可按间隔期规定安排再生育1个子女: (一)经地级以上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第1个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二)再婚夫妻,一方生育1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的; (三)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1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或者离婚协议确定未成年子女随前配偶,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 (四)经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鉴定患不孕症,依法收养1个子女后又怀孕的; (五)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的; (六)夫妻一方在矿山井下、海洋深水下的工作岗位作业连续5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的; (七)夫妻双方的户籍均登记为农村居民,只生育1个子女是女孩的。 第十一条 再婚夫妻,一方再婚前所生子女未婚死亡造成无子女,另一方生育过1个子女,新组合家庭可以按照《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安排再生育1个子女。 第十二条 再婚夫妻属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再安排生育: (一)再婚前双方各生育1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或者离婚协议确定子女随本人,因变更抚养关系造成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 (二)再婚前一方已生育2个以上子女的; (三)再婚前双方各生育1个子女,新组合家庭有子女的,包括双方均属农村居民; (四)其他不符合再生育条件的。 第十三条 村民委员会整个建制转为居民委员会,原属农村居民的育龄夫妻已生育2个子女,其中1个子女在转制后死亡的,不再安排生育。 第十四条 涉外、涉台港澳及归侨、侨眷的生育政策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辖区内的公民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高公民的生殖健康水平。 公民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的权利。 第十六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向已婚育龄妇女提供孕情检查和妇女生殖保健技术服务。 第十七条 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项目包括查环查孕、避孕药具、放取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术、绝育术、人工终止妊娠及技术常规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诊治;符合政策的复通术;以及国家、省和市规定的其他免费项目。 以上费用的支付办法:职工享受公费医疗的,自付部分由所在单位支付;享受生育、医疗保险的,在生育、医疗保险基金中按规定支付,超出部分由用人单位在职工福利费中支付;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居民及其他人员由当地政府在当地计划生育事业费中支付;职工或者城镇失业人员的配偶是农村居民的,其配偶在探亲期间接受以上项目服务的,由职工所在单位在职工福利费中支付或者由当地街道办事处支付;流动人口的以上费用由用工单位在职工福利费中支付,无用工单位的由现居住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 因非婚同居、擅自摘取宫内节育器或者接受输卵(精)管复通手术而怀孕的,终止妊娠的节育手术费用由本人支付。 第十八条 对已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选择长效避孕措施。 已生育1个子女、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育龄妇女在产后3至6个月内可以首选使用宫内节育器。因身体原因不适宜使用宫内节育器的,经区、县级市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医疗、保健机构证明,可以由当事人选择其他节育措施。 符合生育规定已生育2个子女、女方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育龄夫妻,一方在产后3至6个月内首选结扎措施。第1个子女属病残,经批准生育第2个子女的,可以在产后1年内一方首选结扎措施。 第十九条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在与女方户籍地的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签订不再生育合同书后,育龄妇女首选使用宫内节育器: (一)第一胎为双(多)胞胎的; (二)依法收养1个子女后按规定又生育1个子女的; (三)生育1个子女后又依法收养子女的; (四)再婚夫妻,再婚前各生育过1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或者离婚协议确定子女随本人,新组合家庭有2个子女的。 第二十条 已生育子女的育龄夫妻,其中一方婚外再生育子女的,无论其配偶是否已采取结扎措施,本人都首选结扎措施。 违反规定条件生育2个以上子女的,首选结扎措施。 第二十一条 49周岁以上的妇女可凭本人身份证到医疗、保健机构取出宫内节育器。 前款的手术费用支付办法参照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已婚育龄妇女因身体原因需要取出宫内节育器的,区、县级市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医疗、保健机构检查确认后,可以由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指导其选择其他避孕节育措施,并报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所在单位备案。 第二十三条 已婚育龄妇女等待定居国(地区)入境签证的,可自主选择避孕节育措施。 第四章 优待奖励与社会保障 第二十四条 初婚夫妻可以按照双方各自的年龄分别享受晚婚假。再婚夫妻初婚一方达到晚婚年龄的可以享受晚婚假。 已婚妇女23周岁后
Ⅹ 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晚婚假怎么规定的
具体婚假安排如下:
婚假3天+晚婚假10天=13天
根据《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回工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答:
一、广东婚假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3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二、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三十五条职工实行晚婚的,增加婚假十日;实行晚育的,增加产假十五日。城镇其他人员实行晚婚、晚育的,可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表扬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