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法规
1. 请问一下各位,从法律角度上讲“溯源”和“防伪”的区别和联系
我的理解是您想问,A申请权利要求主题是一种溯源的方法,B申请的权利要求主题是一种防伪的方法,然后A申请会不会影响B申请的新颖性、创造性。不知道我理解对没有。
如果您是想问这个问题,那首先您得看A申请的申请日、公开日,以及B申请的申请日。
比如A申请申请日1月1日,公开日5月1日,B申请申请日2月1日,则A是B的抵触申请,抵触申请只能用于评价新颖性,不能评价创造性,所以在此情况下,如果A申请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仅仅记载了一种溯源方法,那它基本上很难评价B的新颖性,因为两个申请的主题是不一致的。从专利法规定可知,A不能评价B的创造性,
如果A申请日期同上,B申请日期6月1日,那A就是B的现有技术,它可以直接评价B的创造性,那基本可以肯定,B是难以授权的,因为不符合法22条3款。
当然了,抵触申请的那种情况下,也存在一点风险,由于两个申请只是用途不同,A申请用于溯源,B申请用于防伪,审查员可能认定,用途限定并未隐含申请具有某种特定的结构和/或组成,A、B申请的技术方案实质相同,所以B没有新颖性。这也是一种可能性。当然如果想克服这种新颖性问题,那只能在B申请说明书加入与A申请说明书内容不同的实质性内容。然后通过后期修改克服新颖性问题。
2. 农业部新出了种子二维码溯源规定,请问这个到底怎么实现啊
你可以找一家专门做二维码的公司去做会比较安全,之前我一直在用草料二维码,他们家是专门做二维码的,你可以网络搜索“农作物种子标签二维码生成指南”,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
3. 什么叫“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具体含义如下:
1.从定义上来看:
(1)法律具有指导作用。无论是明确的指导还是无限期的指导,它都为人们提供了既定的行为模式,引导人们依法实施自己的行为。在颁布新法律之前,新法律没有提供既定的行为模式。
(2)因此,颁布后的新法律不能根据模型指导前人的行为。换句话说,新法律颁布前人们的行为只能根据当时的法律进行调整。
(4)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则依新法处理。
4.上述诸种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既符合罪刑法定的要求,又适应实际的需要,为绝大多数国家刑法所采,我国刑法亦采此原则。
4. 在法律中 什么叫做有追溯效力的
法的追溯力,又称法的溯及力,是指新颁布的法律对其实施之前的事项是否适用的效力回。法律不溯答及既往是法的追溯力的原则,即法律不适用于它颁布之前的事项,只适用于他实施之后的事项。
通俗地说就是说后来颁布的法律对其生效前发生的行为是否具有效力。比如刑法是1997年10月1日生效实施的,假设有一个盗窃罪发生在1997年5月1日,到97年的11月2日办理完毕,准备判决,如果新刑法有溯及力,这个案件就必须按照新刑法判决,如果没有溯及力,那还得按照老刑法判决。
(4)溯源法规扩展阅读:
刑法的溯及力从属于刑法的时间效力,是关于刑法生效后,对其生效之前发生的,未经审判或者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对于刑法的溯及力问题。从中国现行刑法第12条的规定来看,中国刑法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但新法处罚较轻的除外。司法实践中,对于刑法的溯及力问题一般比较容易把握,但也存在着一些有争议的疑难问题。
5. 溯源体系问题
我国关于食品溯源体系的研究始于2002年,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逐步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指南。如为了应对欧盟在2005年开始实施水产品贸易可追溯制度。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我国物品编码中心会同有关专家在借鉴了欧盟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牛肉制品溯源指南》。陕西标准化研究院编制了《牛肉质量跟踪与溯源系统实用方案》。一些地方和企业初步建立了部分食品可追溯制度,发布了一些法规。2001年7月,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暂行办法》,提出了在流通环节建立“市场档案可溯源制”。2002年。北京市商委制定了食品信息可追踪制度。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购进和销售食品要有明细账,即对购进食品按产地、供应商、购进日期和批次建立档案。2005年9月20日北京市顺义区在北京市率先启动蔬菜分级包装和质量可溯源制。天津市为了确保市民购买到可靠的无公害蔬菜.实行无公害蔬菜可溯源制,推出网上无公害蔬菜订菜服务。
6. 请问什么是防伪,什么是溯源呢
打击假冒伪劣如何做到从根源上彻底杜绝,单纯的验证产品厂家信息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在防伪的同时能够监控产品的原料、生产、仓储、物流信息,成为近年来防伪发展的主要趋势,防伪溯源体系由此发展为防伪体系中独立的分支并不断壮大。VFRONT信息追溯认为信息追溯标识(包括二维码、条码、RFID)决定了其在防伪溯源中承担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目前市场中防伪溯源的必备工具。
作用
1.提升产品信誉度消费者不能核实防伪信息,导致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信任度一直无法提升,二维码防伪验证大众化、简单、方便,无需消费者承担任何费用,提升了防伪验证比率。溯源功能使消费者更放心,并且对产品有了更深的认识,增强对产品品牌的信任度。
2.保护品牌利益很多造假者就是钻了产品没有防伪标签,或者防伪标签易复制的空子,导致市场内假冒伪劣产品横行,被仿冒品牌信誉受损导致产品销量下降,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良好的产品质量是树立企业品牌的根基,而二维码的防伪溯源功能为企业品牌起到护航作用,助企业品牌打下夯实基础。
过程
二维码能够做到防伪与溯源功能并存,信息存储、流程控制、信息加密、验证读取信息均通过二维码实现完成,满足了各种企业及消费者对产品防伪溯源的诉求。
1、信息存储。存储形式多样化,无论视频、音频、图像、文字均可录入,其存储量是目前防伪工具中容量最大的,能够将产品的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展示,如机构认证证书、检验证书、生产流程记录等等信息,均能够通过二维码展示给消费者。
2、流程控制。生产情况、配送情况、仓储情况均能够在二维码内体现,使防伪信息做到细节化展示,消费者从各种细节中增加对该品牌的信任度,同时造假者完全没有能力对细节进行仿造,从根源打击了造假份子。
3、信息加密。二维码多种读取方式决定了用户看到的信息展示内容不同,专业的识读设备不但能够读取加密的信息,同时起到激活防伪码的作用,只有被激活的防伪码才能够被消费者读取。在产品没有销售的情况下,即使被非法复制也不能读取其中信息。
4、验证读取信息。消费者使用安装的手机,将摄像头对准二维码扫描就可以读取产品信息,做到了人人可以防伪,时时可以打假。
7. 食品农产品追溯法规标准有哪些
食品追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5〕95号)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记录规范的通知(食药监食监一〔2015〕281号)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指导意见(食药监食监一〔2015〕280号)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白酒生产企业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指导意见(食药监食监一〔2015〕194号)
财政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肉类蔬菜及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办建[2014]63号)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专用标识使用规定(试行)》的通知
商务部关于印发《肉类蔬菜流通批发自助交易终端技术要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零售电子秤技术要求》等技术规范的通知(商秩发[2012]414号)
商务部关于印发《肉类流通追溯体系基本要求》、《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基本要求》等技术规范的通知
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规范(试行)
商务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商秩字[2010]279号)
农产品追溯
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验收办法(农办垦[2011]24号)
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农办垦[2009]39号)
地方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浙江省食用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浙食药监规〔2015〕14号)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甘政办发〔2014〕15号)
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青海省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2016-02-01实施】
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建设的通知(皖食药监科秘〔2015〕549号)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品种目录(2015年版)》的公告
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33号)
8. 法律的追溯力问题
法不溯及既往,是法学的一般原理,也就是说,法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具有溯回及力的。但是,答刑法对于法的溯及力的规定是“从旧兼从轻”,也就是说,刑法在一般情况下不具有溯及力,但是,在法颁布以前实施的行为,如果新法的处理较轻,则新法有溯及力,适用新法处理。
9. 法律溯源我国刑法根据根据什么改变
“法律”是我国重要的法律渊源,这里“法律”的概念不是我们平时说的法律,而是各种法律以及法律体系等等组成的一个统一体。而刑法只是其中的一种法律,只是组成的很小一部分。法律渊源中所说的种种渊源,指的不是具体的法律。就如“宪法”也是我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