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预约合同法律责任

预约合同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1-23 13:44:29

① 最高法如何认定本约合同与预约合同

理论复上,民事主体对未来订制立合同而达成的合意,称作预约合同,最终订立的合同,称作本约合同。

以买卖合同为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当事人签订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意向书、备忘录等预约合同,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买卖合同,一方不履行订立买卖合同的义务,对方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预约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② 民法典对预约合同的规定是怎样的

民法典规定_当事人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合同的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等,构成预约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预约合同约定的订立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四百九十五条__当事人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合同的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等,构成预约合同。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预约合同约定的订立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

③ 预定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应

当然可以寻求赔来偿,自这属于合同法上的预期违约,即在合同履行期限届至之前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示到期将不履行合同,另一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预期违约不同于实际违约,其损害赔偿范围一般为信赖利益的损失,如信赖另一方的履行而支付的准备履行的费用。你也可以要求酒店赔偿因为违约而给你造成的不便,比如另寻酒店可能会多支出的费用,这个在学理上叫信赖利益中的消极损失,包括机会损失。
另外,合同中是否有违约赔偿的规定呢?

④ 你好,我想问一下预约合同有什么法律效力

你好,(找对方漏点)我们这边网站上是不方便看合同这些资料的,我们看了这些合同之后还是要根据你合同的详细情况向你提出很多问题的,根据律师跟你面谈的内容才能给你这个案件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如果我们只看你合同并不能一定给你一个详细的方案我们律师没有那么多时间在网上帮你看材料,还是得把你的材料拿到律所,我们律师看了你的材料之后会向你提很多问题的,把你的案件查清楚后才能给你一个方案,不单单只是这个合同的内容,你只能过来后才能给你确切的方案具体需要了解案件详细情况才可能给你专业的意见,如需要法律帮助,可以直接致电咨询(如遇本人繁忙可请稍后再拨)或者最好携带相关资料来律所与我当面约谈。

⑤ 违反预约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当事人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合同的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等,构成预约合同。违反预约合同的,合同当事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而并非缔约过失责任。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预约合同约定的订立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

⑥ 缔约过失责任和预约合同违约责任的区别

两者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1、责任形成条件不同。
从责任形成条件上来看,“违约责任是违反有效合同而产生的责任,它以合同关系的存大为前提条件。”而“缔约过失责任则适用于合同订立中及合同不成立、无效和被撤销的情况下。”所以区分违约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看合同关系是否有效成立。如果存在的是有效的合同关系,则应适用违约责任,而不必去考虑适用缔约过失责任。如果不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则可以考虑适用缔约过失责任。
2、责任性质不同。
从所违反债务的性质和类型上来看,违约责任是违反合同债务,是一种约定义务,其核心为给付义务;而缔约过失责任则是违反了先合同义务,是一种法定义务,其核心是随义务。由于这两种债务在性质上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因此也成为违约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之间的一个显著区别。
3、责任承担形式不同。
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约定责任承担形式,比如约定违约金的数额或比例,也可以约定定金条款,等等。但由于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法定责任,所以不能由当事人来进行约定,只能由法律来直接进行规定,而且只能是损害赔偿责任。
4、归责原则不同。
违约责任主要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例外或补充适用过错推定原则;而缔约过失责任则只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即只有在缔约人一方有过错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缔约过失责任。如果缔约当事人一方在缔约过程中没有过错,是不能让他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
5、赔偿范围不同。
违约损害赔偿主要指履行利益的赔偿,要受到可预见规则的限制;而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主要指信赖利益的赔偿,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不受可预见规则的限制。
6.产生时间不同
违约责任的形成是在合同成立后,义务人不履行合同义务而形成的;而缔约过失责任是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违反诚信义务而产生。


参考以下条文: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热点内容
劳动法婚假是几天 发布:2025-09-22 16:26:37 浏览:762
海运渣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22 16:19:47 浏览:531
婚姻法调整的是夫妻父母子女 发布:2025-09-22 16:12:01 浏览:301
社区文明建设法律服务 发布:2025-09-22 16:07:01 浏览:520
道德的理性主义 发布:2025-09-22 16:03:37 浏览:862
法律讲堂法律援助在行动生 发布:2025-09-22 15:59:36 浏览:114
行业联盟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22 15:59:01 浏览:430
股票立法后 发布:2025-09-22 15:48:40 浏览:890
来法院的人 发布:2025-09-22 15:48:05 浏览:760
民法典大图 发布:2025-09-22 15:48:05 浏览: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