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由群主承担法律责任

由群主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2-24 18:51:21

㈠ qq群主承担不承担法律责任

得看其行为而非其身份。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内、权力所产生的容,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单纯的身份并不存在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只有群主做出某些行为违反了法律或者侵犯了他人的权利才需要承担责任。

㈡ 群主建群负法律责任吗

根据2017年抄9月7 日国家网信办发袭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群主在建完群之后负有一定的管理义务,建群这个行为本身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建完群之后群主需要对群的管理负责,对于没有履行《规定》涉及的义务则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15081227

㈢ 微信群主承担什么责任

1、承担来涉嫌聚众赌博责任。朋友之间自,喜欢发点红包增进感情,这种小额互发没有盈利性质,可视为赠与,不涉及违法。但如果有人以营利为目的创建红包群,群主就涉嫌聚众赌博、开设赌场。

2、承担传播淫秽物品责任。《刑法》规定:不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通讯终端传播淫秽电子信息,传播淫秽电影、表演、动画等视频文件达40个以上,或成员达30人以上的,对群的建立者、管理者和主要传播者,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定罪处罚。

3、承担发表不当言论责任。在国家进一步加强网络监管的今天,大家一定要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要触犯法律。不信谣不传谣、敏感话题、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信息不发。

(3)由群主承担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微信群主与群员权利的核心区别,决定了群主与群员的不同职责。群主作为群的管理者和权力的拥有者,当然负有监管职责。群主应规范群聊行为,维护群聊内容的非违法性。对于群员发布的违法内容,群主应予警告,直至将该群员踢出群聊。

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和公民个人权益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群内的违法行为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如果群主不履行监管职责,则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㈣ 群主的责任和义务

《规定》明确,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版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权员和技术能力,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审核、应急处置、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

《规定》强调,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使用者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建立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合理设定群组规模,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使用者个人信息安全。

《规定》要求,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空间。互联网群组成员在参与群组信息交流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

㈤ 群成员犯事群主需担责是真的吗

群成员"犯事"群主担责系误读 需承担管理责任。




有的网友表示,有时候群里信息太多,难以逐条查看,如果群成员言论不当,群主很可能因为没有及时发现而制止。杨小军对此表示,群主既然建立了群组,就应当尽到相应的管理责任,如果感到缺乏精力、管理困难时,应该交由他人来管理。当然,如果仅仅是个别人发布了不适当信息或用了不妥语言,没有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也不是很严重,群主没有及时发现制止,也不应当属于不履行管理责任。

对“触法”群主如何处罚

《管理规定》中,网友们特别关心的就是其第10条中提到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互联网群组传播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什么情况下群主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将受到哪些处罚?

其实在《管理规定》出台后,朋友圈中就不断有人传播公安机关、法院处理过的一些有问题的群主被拘留或作出其他处罚的案件信息,一些群主坦言“很有压力”。王卫国对记者表示,把这些案件信息与《管理规定》联系在一起发布,给人一种《管理规定》已经发挥作用、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后果”的印象,其实这是对《管理规定》的法律效力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是对广大互联网用户,尤其是广大群主们的误导。《管理规定》10月8日才施行,所以不可能根据《管理规定》对群主的行为进行惩罚。王卫国认为,利用群组发布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暴力、淫秽等非法内容以及虚假恐怖信息,损害他人声誉、散布他人隐私甚至用来实施各类刑事犯罪的事情并不少见,对这样的违法犯罪活动予以惩罚,根据的是《管理规定》出台之前法律法规早就有的规定,不能和《管理规定》混淆。也就是说,即使不出台《管理规定》,群主如果有上述行为,也同样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王卫国认为,群主对于群内发布、传播信息的行为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有两个判断标准:一是疏于管理造成的损害后果,二是管理过程中有没有主观过错。如果主观上有故意或者过失,就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如果造成损害后果,也要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在群主发现群成员违法违规而没有采取措施造成一定后果的情况下,群主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群主将首先受到来自平台方的处罚:“由平台方依法依约采取降低信用等级、暂停管理权限、取消建群资格等管理措施。同时,平台方要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对违法违约情节严重的群组及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员纳入黑名单管理。”

对于一些网友列举出群主需要对群成员的信息发布和传播行为而承担的诸多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责任。杨小军明确表示了反对:“这个观点实际上是让群主一人负担所有人的责任,甚至把管理部门的责任都归到群主身上。这既不客观,也不可能。”实际上,个人的责任还是个人承担,群主要承担法律责任也是因为群主自己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杨小军还认为,对于因传播虚假信息而违法违规的群主,应该尽量宽容,处罚操作标准应该更加细化。如果群主明知是谣言却仍然传播,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如果群主不知道或者难以判断所传播信息是虚假消息,则不能追究其法律责任。

㈥ 关于微信群成员违法群主连带责任是真的吗

群员犯法,为何群主“躺枪” ?

1、群主和群成员有着最核心的权利上的区别:

群主可以删减微信群中的所有成员,而群成员并不能删减微信群中的其他成员。

2、群主也有着法律意义上的监管职责:

微信群主与群员权利的核心区别,决定了群主与群员的不同职责。群主作为群的管理者和权力的拥有者,当然负有监管职责。群主应规范群聊行为,维护群聊内容的非违法性。对于群员发布的违法内容,群主应予警告,直至将该群员踢出群聊。

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和公民个人权益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群内的违法行为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如果群主不履行监管职责,则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3、群主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群主如及时制止群员发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内容,则不会因存在过错而与发布不当内容的群员承担民事责任。否则,就有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治安处罚☞

对群员发布的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内容,群主如果不履行监管职责,则有可能面临共同的治安处罚。

刑事责任☞

对群员涉嫌犯罪的行为,如果不行使监管职责,放任群员违法犯罪,在主观上,有可能构成间接故意,从而与涉罪群员构成共同犯罪。所谓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㈦ 微信群内接业务出了事故群主承担法律责任吗

热点内容
经济法前沿问题 发布:2025-07-13 17:03:02 浏览:643
抗疫法院 发布:2025-07-13 17:01:21 浏览:767
客人在店里摔伤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7-13 16:56:57 浏览:161
土方法治早迣简单快速 发布:2025-07-13 16:56:38 浏览:39
京津冀地区协同立法的作用 发布:2025-07-13 16:50:46 浏览:741
广东省质量管理条例 发布:2025-07-13 16:44:52 浏览:389
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试卷 发布:2025-07-13 16:12:13 浏览:456
陕西2017二建法规 发布:2025-07-13 16:12:10 浏览:166
无照经营条例 发布:2025-07-13 16:02:18 浏览:98
派出所加强执法规范化 发布:2025-07-13 15:54:48 浏览: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