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的法律责任如何承担
① 法人代表承担的法律责任
公司的法人代表在整体上代表公司的人格,但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承担公司责任。比如法律界常说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如果当公司人格被滥用时,责适用该制度,这个也是对公司有限责任原则的补充。通俗的说,也就是如果公司的股东滥用有限责任或者恶意利用有限责任制度而损害到公司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时候,就要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否认股东的有限责任,则由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清偿责任。需要说明的是,滥用行为的股东(一般是控股股东)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不再享受有限责任的保护。希望对您有帮助~
② 我是外聘的法人,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吗
外聘的法人要承担法定代表人的一切法律义务即承担一切与公司有关法律责任。
外聘的法人即使与公司负责人签定不承担法律责任的协议,对外也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法人代表在工商注册时已经备案,具有公示的效力。和负责人的协议不能对抗第三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法定代表人有权直接代表本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和应诉,其所进行的诉讼行为,就是本单位(或法人)的诉讼行为,直接对本单位(或法人)发生法律效力。
法定代表人与法人的代表是有一定区别的,代表人的行为不是被代表人本身的行为,只是对被代理人发生直接的法律效力,而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就是企业、事业单位等本身的行为。
(2)法人的法律责任如何承担扩展阅读:
根据《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
第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企业登记机关不予核准登记: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
(三)正在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通缉的
(四)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因犯有其他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三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
(五)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经理,并对该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的
(六)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
(七)个人负债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
(八)有法律和国务院规定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的。
第五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产生、免职程序,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法人组织章程的规定。
③ 公司法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法人代表是企业行使民事权利承担责任的代表,并不是承担债权债务。出现违法行为,法人代表代表企业出面行使权利承担责任,简单说承担责任的是企业不是法人代表个人。出资要存到企业开立的账户中,只要不抽逃资金,责任由企业承担。
如果真的抽逃了注册资金,抽逃资金处罚的是企业,是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承担责任。抽逃资金数额大的股东都要移交公安机关刑事处理当然包括法人代表,但是你是企业的负责人,其他股东可以不知晓为理由逃脱,你是没有理由逃脱的。
④ 中国公司的法人代表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法人抄代表和法定代表人是两个不袭同的法律概念。法人代表,也可称为法人的授权代表,这个代表可以是甲、也可以是乙,他不是固定的,而是取决于法人的授权,这个授权可以一事一授权,也可以是一揽子事项的授权。法定代表人,必须是法人组织的负责人,能够代表法人行使职权。《民法通则》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可以由厂长、经理担任,也可以由董事长、理事长担任,这主要看法律或章程如何规定。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法人的利益,按照法人的意志行使法人权利。由此可见,公司法人能够代表公司。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八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⑤ 公司法人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公司法人需要负以下法律责任:
1、公司是企业法人,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二条
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⑥ 什么情况下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下列情况下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1、法定代表人执行职务时因过错造成他人损害,公司承担民事责任后,可以向法定代表人追偿;2、法定代表人未尽到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而使出资未缴足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承担责任后,可以向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追偿;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二条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⑦ 法人代表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民事或刑事责任,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如果公司没有履行生效裁决,那么法院可以拘留法定代表人,或者被限制出入境;如果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那么不能再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在刑事法律关系中,如果公司犯罪,那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将被定罪处罚,法定代表人是否被处罚视具体情形而定。
⑧ 法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一般情况下,法定代表人的职务行为就是企业法人的行为,因而由此产生的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担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只是向本企业/公司承担因自身过错而产生的民事责任。但由于单位违法可能会受到双重制裁,除了法人的单位责任外,法定代表人作为主管人员也应当承担个人法律责任。
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责任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因经营过错向法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2、定代表人因单独或者共同侵害单位财产可能承担的民事侵权法律责任;3、因违法行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3、同时,法定代表人作为公司股东或者股份公司发起人的,还要承担其股东身份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依法对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人采用罚款、拘留制裁措施,必须经院长批准,另行制作民事制裁决定书。
【拓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四条 股东的主要义务有股东出资义务、不得滥用股东权利的义务、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有限责任)的义务、不得损害公司利益的义务等。
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十一条 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第八十三条 发起人不依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应当按照发起人协议承担违约责任。
⑨ 公司法人代表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1、法定代表人的职务行为就是企业法人的行为,因而由此产生的民事责任由本公司承担,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担民事责任。
依据:《民法通则》四十三条: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2、因经营过错向法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五十八条规定: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承担对第三人责任后,可以追偿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员的赔偿责任。
3、法定代表人因单独或者共同侵害单位财产可能承担的民事侵权法律责任
依据《民法通则》第107条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依据《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4、因违法行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罚款、拘留。
依据《民法通则》49条规定:“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
(二) 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三) 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四) 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五) 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六) 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9)法人的法律责任如何承担扩展阅读
在我国公司法人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刑事责任
法定代表人需要承担的责任主要源于“单位犯罪”。在刑事法律用语中,对“公司”、“企业”,统一表述为“单位”,单位犯罪的,单位要承担罚金责任,许多情况下还要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这里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经常与“法定代表人”是重合的。
以下是几类常见的单位犯罪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类犯罪(集中规定在刑法第140条至第148条)
包括生产、销售假药、劣药、食品、农药、化妆品等。在这类单位犯罪中,将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刑罚最重至死刑。由于近年来有毒有害食品泛滥,食品犯罪是目前打击的重点。
(二)走私类犯罪(集中规定在刑法第151条至第153条)
这类犯罪包括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文物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淫秽物品罪、走私废物罪等。最长刑期可达10年以上有期徒刑。实践中,法定代表人涉及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案例比较常见。
(三)商业贿赂类犯罪
包括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163条)、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164条)等罪名。一般来说,收受财物的金额只要达到5000元,即可达到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数额标准。
打个比方,收受一个苹果手机就够了;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数额标准目前是1万元,在这个物价高企的时代,可能几张购物卡、加油卡就已经触碰到了刑法的高压线。
(四)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
实践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发生几率较高,特别是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⑩ 在什么情况下法人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公司的法人没有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如实出资、滥用法人代表地位损害公司权益的情况下要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的法人是公司股东的,要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所认缴的出资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