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发布时间: 2022-01-05 11:25:46

⑴ 人民法院作出的哪些判决,裁定,决定属于依法确认

您好,根抄据《最高人民袭法院关于审理人民法院国家赔偿确 认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裁定、决定,属于依法确认, 当事人可以根据该判决、裁定、决定提出国家赔偿申请:
逮捕决定已经依法撤销的,但《中华人民共和 国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除外;判决宣告无罪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
实施了国家赔偿法第15条第(四)、(五)项 规定的行为责任人员已被依法追究的;
实施了国家赔偿法第16条第(一)项规定行 为,并已依法作出撤销决定的;
依法撤销违法司法拘留、罚款、财产保全、执 行裁定、决定的;
对违法行为予以纠正的其他情形。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⑵ 人民法院发现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错误的怎么办

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请再审,具体是: 1.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人民法院对本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应当负责,发现确有错误应当自己进行纠正,因此,民事诉讼法赋予法院对本院所作判决、裁定依法予以纠正的权力,院长发现本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本院审判委员会。审判委员会对所提交的判决、裁定进行审查,决定是否进行再审。对决定再审的,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并重新组成合议庭再审。 2.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有权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如果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调取材料,依审判监督程序自行审理,也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下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后,应当将审判结果上报最高人民法院。 3.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监督,发现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可以自行审理,也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予以纠正。

⑶ 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具有的特点是

具有的特点是强制性和稳定性

任何人都无权改变,当事人必须依法执行该生效的裁决。

请及时采纳

⑷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有哪些

1、适用的事项不同。裁定解决的是诉讼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目内的是使人民法院有效容地指挥诉讼,清除诉讼中的障碍,推进诉讼进程。判决解决的是当事人双方争执的权利义务问题,即实体法律关系,目的是解决民事权益纠纷,使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得以解决。2、作出的依据不同。裁定根据的事实是程序性事实、依据的法律是民事诉讼法,可以在诉讼过程中的任何阶段作出。判决根据的事实是人民法院认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依据的法律是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经济法等实体法,判决只能在案件审理的最后阶段作出。3、形式、上诉范围、上诉期限和法律效力不同,裁定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或者书面形式,而判决必须采取书面形式。裁定只有不予受理、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和驳回起诉的裁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准许当事人在裁定后10日内上诉,其他裁定一经作出,立即生效;而判决允许上诉的范围比较广泛,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在判决作出后15日内准许上诉。裁定的效力可以相应改变,如对中止诉讼的裁定,在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应作出恢复诉讼程序的新裁定;而判决的效力及于实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

⑸ 对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对案件依法重新审理并作出裁判程序的称为( )

对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对案件依法重新审理并回作出裁判程序的称答为(审判监督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起并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可依法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有利于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准确有效地惩罚犯罪分子,充分体现和贯彻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政策;有利于加强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以及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及时发现审判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审判工作方法和作风,提高审判人员的素质;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审判工作的监督作用。

⑹ 人民法院对申请或者请求承认和执行的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你的问题是不是没有问完整?
人民法院对申请或者承认和执行的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进行审查后,认为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国家主权\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承认其效力,需要执行的,发出执行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执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国家主权\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不予承认和执行.

⑺ 法院讲的判决发生法律效力是指什么时候

法院的裁判文书存在两个效力,一个是法律效力,一个是执行效力。
法院作出的专裁判文书一经生效(一审判决属在超过上诉期后没有上诉的判决以及二审终审的判决,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即具有永久法律效力,除非被依法撤销。

裁判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是指如果义务人拒不履行裁判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权利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权利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否则,就丧失了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限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⑻ 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可否作为认定

人民法院抄发生法律效袭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所确认的事实,是指人民法院就其他案件做出的生效裁判中已经确认的事实。一是因为该事实已为人民法院所查明,客观上无再次证明之必要;二是因为该事实已为人民法院裁判所认定,该裁判具有法律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也包括对该事实认定上的不可更改性。
《民事诉讼法》第69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的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93条规定: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5)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9条规定: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

⑼ 什么叫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

一审结束后法定期限内无上诉无抗诉则判决生效,二审时的判决直接发生法律效力回。(再审本来就是答针对已生效判决的)
检察院有抗诉权,被告人有上诉权,被害人只有请求抗诉权(他只能请求检察院抗诉)
上下级法院之间是业务指导关系

热点内容
我反对条例 发布:2025-07-07 22:01:46 浏览:809
寿县人民政府法律服务 发布:2025-07-07 21:45:30 浏览:650
公务员必学法律知识 发布:2025-07-07 21:30:58 浏览:200
公司扣工资劳动法 发布:2025-07-07 21:29:55 浏览:626
盘锦律师排行 发布:2025-07-07 21:26:57 浏览:911
读书与道德的名言 发布:2025-07-07 21:11:57 浏览:701
司法拍卖机动车的流程 发布:2025-07-07 21:10:48 浏览:675
法律服务所是做什么的 发布:2025-07-07 21:09:12 浏览:336
申请法学双学位 发布:2025-07-07 21:03:30 浏览:208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