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如何让合同有法律效力

如何让合同有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1-08 03:28:30

Ⅰ 怎样的合同或者协议才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来说,合同只要体现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合同约定事项不违反法律版法规和行政强制性规定,权不违反公序良俗,不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依法成就的合同就产生法定约束力。

合同须具体要符合以下条件:

一、签定合同或协议的当事人需是双方或多方,而不能是单方所为,经过平等、自愿协商而订立;

二、签订的主体是有资格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自然人、法人等),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的内容能够正确认识,可自由支配自己的行为,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签订相关合同、协议;

三、签定的合同、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法律和行政强制性规定与反公序良俗。

四、合同或协议内容不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

五、书面形式签订合同,一般包括一下条款: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或者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

Ⅱ 合同怎么样才有法律效力

有效合同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合同生效即合同发生了法律约束力。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一定条件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这些条件常常被称为合同的有效要件。各国法律一般都规定以下条件为合同的有效要件:
1、 主体合格,即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双方都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资格。作为公民个人,必须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且智力发育健全;作为法人,必须经过合法的登记注册,并且在自己的经营活动范围内,才能作为合格的当事人订立合同;一些非法人的组织、团体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成为合同当事人。
2、 意思表示真实,即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整个过程中所提出的要约或承诺的内容,都是自己独立意志的表现,是其真实的意思表示。在正常的情况下,行为人的意志总是与其外在表现相符的。但是,由于某些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原因,也可能发生两者不相符的情形。例如,当事人一方故意捏造假情况或隐瞒、掩盖真相,这就会使另一方当事人形成错误认识而订立合同;又如,一方当事人利用另一方的某种急迫要求而进行要挟或采用其他方法强迫其接受某些极不合理的条件而订立的合同,等等。上述情况下所订立的合同,都是意思表示不真实,因而不受法律保护。
3、 内容合法,形式合乎要求。内容合法,主要是指标的合法,即合同标的不属国家明令禁止买卖的物或法律、政策所不允许的行为,或者须特价但未经许可要经营的物或行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合同内容合法,还包括合同标的数量、质量合法、价格合法以及当事人的目的无规避法律之意,没有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等。形式并非所有合同的有效要件,但也有例外。例如,关于不动产的买卖,各国法律一般都规定须采取要式合同进行。这类合同,要式形式即其生效的法定条件。

Ⅲ 怎样合同才有法律效力

那合同来讲呢,主要是双方的一个真实意思的表达啊,不存在这种协会的情形。更不违法我们国家信用的法律法规,那么它具有的发个笑脸。

Ⅳ 如何让购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我们的意思是不通知银行,我自己往银行的帐户存钱,到时候房产证还是给到我朋友手里,然后再办理过户,现在就是这个购房协议不好弄,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具有法律效指点
为了保险,可起草合同。
一般上家应将贷款还清之后,才可出卖房屋。
如起草合同,有法律效力的凭据是什么?
是双方的签名,盖章,按手印么?
双方应当在协议上签名盖章,但重要的是在协议中有效地约定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防止产生纠纷。
合同的效力是有的,但是容易出现违约现象。
通过中介签署转按揭贷款合同,既能免费办理贷款手续,又能让利益得到保障
楼上的建议很好。

Ⅳ 合作合同怎样才具有法律效力

合作合同具备下列条件的,具有法律效力:
(一)合同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当事人应当是合格的合同主体。
(二)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指的是,合同的订立过程、合同约定的内容等方面,应当是当事人出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思表达。
(三)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一方面,合同条款中约定的当事人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标的应当是合法的;另一方面当事人之间订立合同的目的应当是合法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Ⅵ 怎么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条件分别有:签订合同当事人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合同形式符合法律相关要求;法定其他有效条件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Ⅶ 合同怎么才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条件是:
1、合同是由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订立的;
2、表意真实;
3、内容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
4、依法经过要约、承诺等订立的阶段。
【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热点内容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
民法典ar 发布:2025-07-05 16:24:45 浏览:846
劳动法对公司缴纳社保规定 发布:2025-07-05 15:30:35 浏览:119
公司法原理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100
刑法免罪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417
xx县信访局法律顾问合同书 发布:2025-07-05 15:16:36 浏览:507
胡功群律师 发布:2025-07-05 14:44:32 浏览:468
部门规章公布 发布:2025-07-05 14:03:47 浏览:244
双方互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5 14:02:15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