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联合公报法律效力
『壹』 中美双方在中美联合公报中达到了什么共识
中美联合公报 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表示了中美两国开始接触并愿意发展两国关系。两国为这件事要有一个结果和态度,也就发表了上海公报。
但这是两国没有外交关系。要建立外交关系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要有一个过程。其中台湾问题是诸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美国要想与中国建交必须先与台湾断交。到了1978年,美国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完了,中美建交没有障碍了。中美两国才建交并发表公报,这就有了中美建交公报 上面明确了一个问题 就是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 美国和中国达成了共识
『贰』 《中美联合公报》按什么原则处理两国关系
中美《联合公报》要点
中美双方承认,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外交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叁』 国家间签订条约、联合公报、声明等的区别
条约,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签订的关于权利与义务的各种协议总称。广义的条约指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等各种协议,包括公约、协定、议定书、换文、联合国宣言和宪章等;狭义的条约指重大的政治性的协议,如同盟条约、边界条约等。
联合公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政党就有关重大国际问题、事件的会谈进展、经过、达成的协议等所发表的正式文件,是用以表明双方或多方对同一问题的共同看法的报道,或是经过谈判达成的具有承担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文书。
联合公报可分为一般联合公报和条约性公报。前者主要是在国家领导人或政府代表团出访、来访中,双方对某些重大问题进行讨论的报道,或者是双方对一些问题有共同的看法,或者是陈述各自的观点。它多属国际关系中礼节性友好往来的正式报道,一般不需要双方代表签署,只由双方协商决定一个报道稿件,以联合公报的文体在各自国家的重要报刊上发表;后者是在国际事务中双方或多方对共同关心的某件事经过谈判达成一定的协议,并规定了谈判各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经过各自全权代表签署,以昭信守的条约文件。由这种内容构成的联合公报,其本身就是条约。
联合声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政党在举行会议或会谈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表明立场,或说明各方就双边或多边问题所达成的协议以及各自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而发表的声明。联合声明在法律效力上弱于联合公报。联合公报中有些双方认可、联合签署的条文,在概念、定义上都强于联合声明。
『肆』 中美《联合公报》的历史意义
有关新中国外交的内容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1955年万隆会议,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签订中日《联合声明》22。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及新中国改革开放方面的题。3、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2)调整农业政策(3)复兴工业:蓝鹰行动(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4、罗斯福新政的意义1)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3)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政府的权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4)※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1)经济特区设立:1980年,深圳(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
(2)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3)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4)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5)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重点和标志有关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思想核心是“仁”,“礼”。主张苏格拉底哲学观:强调知识的作用,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的认识。
『伍』 国际文件的内容并非是关于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成为条约
我又来了!!
国际文件的内容并非是关于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成为条约?
1.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1972年2月28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1982年8月17日)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以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为基础。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分别是:中美两国于1972年2月28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以下简称《上海公报》)、1978年12月12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以下简称《建交公报》)、1982年8月17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以下简称《八?一七公报》)。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构成了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成为指导两国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1]。实践已经证明,中美关系能否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关键在于美国能否切实有效地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但是,长期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西藏问题、新疆问题、人权问题、对台武器销售等问题上不断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重要原则。美国的上述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权威性,也严重违反了国际条约法上“有约必守”的原则,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更严重破坏了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从国际法角度分析,美国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重要“借口”是:否定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条约性质。因此,从国际法角度对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进行深入分析,并积极寻找应对美国错误行为的法律对策,就变得非常必要。
一、 中美关于三个联合公报的条约性质争议及其后果
(一)中国对三个联合公报条约性质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第19集,1972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第25集,1978年)分别将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和1978年的中美《建交公报》收录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一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编辑的、按照年度方式连续出版的、系统刊载自1949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的条约文件的唯一官方出版物,具有高度的官方权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第16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的条约和协定由外交部编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开宗明义地表示:“该条约集所收入的是条约和条约性质的文件。”这些都是中国政府认可上述联合公报条约性质的最权威理由。另一方面,中国法学界的主流观点均认为,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属于条约,是国际法上具有条约约束力的法律文件。例如,刘文宗教授等认为:根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以"联合公报"形式发表的,当然具有条约的性质。(参见:李红.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11):59.)秦晓程教授认为,“对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条约性质的认识,中国一贯认为其构成中美之间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条约。”(参见:秦晓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的形式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3:52. )王庆海和刘爽认为,“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条约,美国应承担条约的义务。”(参见:王庆海,刘爽.从国际法看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5):24.)周尤认为,“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条约。”(参见:周尤.“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法律问题初探[D].北京:外交学院,2003:11-13. )彭飞认为,“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带有拘束性质的法律文件,对中美两国政府都有拘束力。”(参见:彭飞.国际组织决议作为国际法渊源及其法律效力探析[D].上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10:17.)
综上所述,中国政府和学界均认可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国际法上有拘束力的条约。
(二)美国政府官员及部分学者对三个联合公报条约性质的否定
自三个联合公报公布以来,美国的不少政府官员和学者鼓吹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不是条约的言论,不断地质疑其条约性质。具体来说,美国方面关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不属于条约的观点和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只是美国反映未来政策的政治声明,不属于条约,因此没有拘束力。早在1972年2月28日《上海公报》发布之时,尼克松在和台湾当局驻美国“大使”沈剑虹谈话时就说:“《上海公报》不是一项条约,仅是一项联合声明,双方就各项问题表示本身的立场,并未试图达成协议。”[2]1982年8月18日,美国助理国务卿约翰?赫德在美国外交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中美《八?一七公报》只是属于美国未来的政策,而不属于条约或协定[3]。此外,在 《八?一七公报》达成以后,美国国务院在给参议院一个小组委员会的信中竟然说,公报“只是总统的一项政策声明”,美国在向台湾出售武器上所作出的承诺“不是一项行政协定,并不具有国际法所有的约束力的权利或义务。”[4]此后,美国国务院一直对《八?一七公报》的性质持这种看法[3],从而否定其条约性质。
第二,美国的不少政府官员和学者还认为,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只是美国总统缔结的协议,不属于国际条约,因而没有法律拘束力。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一些议员坚持认为,根据美国《宪法》,美国的条约由总统缔结并需要取得参议院出席议员2/3以上同意,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都没有经过美国参议院的同意,不符合条约所需要的国内法程序条件。此外,美国一些学者持否定态度的理由还包括: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一直以来未在联合国秘书处登记;既没有在美国国会的条约集中公布,也未在美国政府的条约集中公布[5]。
(三)否定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条约性质的严重后果
第一,美国极力否认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条约性质,将《与台湾关系法》凌驾于其之上,并频频以此为由违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规定。《与台湾关系法》是美国国会于1979年3月中旬通过,并于1979年 4月10日由总统签字批准通过的。美国认为,《与台湾关系法》是美国国会正式批准的,属于有效的美国法律,其效力要高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这也成为了美国频频违反三个联合公报的借口。例如,美国在《八?一七公报》中明确承诺,限制乃至最终取消对台武器销售。但事实上,美国政府不但没有限制对台武器销售,而且不断提高对台武器销售的数量和性能。美国显然违反了《与台湾关系法》中的承诺,并以近年来两岸军力不对等为由,对中方的抗议不予理睬。
第二,美国否定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条约性质,严重削弱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权威性,导致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许多重要内容无法落实。如果说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仅仅是表达了中美之间的某种政治态度,那么这种政治态度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情事的变化而改变。特别是已经过去30多年了,美国完全可以找到改变这种政治态度的理由,而且美国仅需为不履行这种政治态度而承担政治道义的责任。但如果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条约,根据国际条约法上的“有约必守原则”,国际条约法上的“有约必守原则”是指:一个合法缔结的条约,当事方有依约善意履行的义务。善意履行条约也就是诚实地和正直地履行条约,从而要求不仅按照条约的文字,而且也按照条约的精神履行条约,要求不仅不以任何行为破坏条约的宗旨和目的,而且予以不折不扣的履行。(参见:李浩培.条约法概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72.)违约方就需承担国际法上的责任,并且在国际社会中承受极大的压力。美国极力否认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条约性质,其用意就是促使其滑入政治态度的轨道,其结果是不仅导致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权威性大受贬损,而且还导致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的许多重要内容如“台湾地位问题”、“对台武器销售问题”、“不干涉内政原则”等,均无法有效落实。
(一)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完全具备条约的基本特征
1.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了中美两国的权利义务2.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体现了中美双方一致的意思表示3.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完全以国际法为准的 以国际法为准也是条约的基本特征之一。
『陆』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分别是什么都确立了什么原则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1、1972年2月28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
2、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
3、1982年8月17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
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于两国关系以及我国台湾问题的重要历史文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
(6)中美联合公报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中美三个公报内容:
1、1972年2月28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
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确认从台湾撒走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各自承诺对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方面的联系和交流以及逐步发展两国的贸易提供方便,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
2、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
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并于3月1日互派大使。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地区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国政府将于1月1日结束与台湾当局的外交关系;
3、1982年8月17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
美国再次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美方承诺售台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不超过建交以来近几年的水平。美国逐步减少对台湾的武器出售问题,并经过一段时间最终解决。
『柒』 中美联合公报和中英联合声明都是历史文件,因此都不具有现实意义吗
这两个是不同的。中美联合公报是阐明中美两国未来关系的声明,是一直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是两国发展外交关系的基础。中英联合声明只是共同宣布,英国向中国交回香港,中国恢复行使主权。事情完结了,声明就完成使命了,就不具有现实意义了。
『捌』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内容是什么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1972年2月28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1978年12月15日中美两国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1⑨82年8月17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
《上.海公报》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国总.理周.恩.来的邀请访华。中美两国政.府于2月27日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并于28日发表。《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政.府经过20多年的对抗,开始向关系正常化方向发展,为两国建交奠定了基础。《联合公报》的全文如下:
中.国方面声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大国不应欺负小国,强国不应欺负弱国。中.国决不做超级大国,并且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各国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本国的社.会制.度,有权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干涉、控.制和颠.覆。一切外国军.队都应撤回本国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人.民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作的努力,坚决支持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的七点建议以及在今年二月对其中两个关键问题的说明和印度支.那人.民最高级会.议联合声明;坚决支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一九七一年四月十二日提出的朝.鲜和平统.一的八点方案和取消“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的主张;坚决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和对外扩张,坚决支持日本人.民要求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和中立的日本的愿望;坚决主张印度和巴基斯坦按照联合国关系印巴问题的决议,立即把自己的军.队全部撤回到本国境内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停火线的各自一方,坚决支持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维护独.立、主.权的斗.争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人.民争取自决权的斗.争。
美国方面声明:为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需要对缓和当前的紧张局势和消除冲.突的基本原因作出努力。美国将致力于建立公.正而稳定的和平。这种和平是公.正的,因为它满足各国人.民和各国争取自.由和进步的愿望。这种和平是稳定的,因为它消除外来侵略的危险。美国支持全世界各国人.民在没有外来压力和干预的情况下取得个人自.由和社.会进步。美国相信,改善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以便减少由于事.故、错误估计或误会而引起的对峙的危险,有助于缓和紧张局势的努力。各国应该互相尊重并愿进行和平竞赛,让行动作出最后判断。任何国.家都不应自称一贯正确,各国都要准备为了共同的利益重新检.查自己的态度。美国强调:应该允许印度支.那各国人.民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决定自己的命运;美国一贯的首要目标是谈判解决;越南共.和国和美国在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七日提出的八点建议提.供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在谈判得不到解决时,美国预计在符合印度支.那每个国.家自决这一目标的情况下从这个地区最终撤出所有美国军.队。美国将保持其与大韩民国的密切联.系和对它的支持;美国将支持大韩民国为谋求在朝.鲜半岛缓和紧张局势和增加联.系的努力。美国最高度地珍视同日本的友好关系,并将继续发展现存的紧密纽带。按照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决议,美国赞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停火继续下去,并把全部军事力量撤至本国境内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停火线的各自一方;美国支持南亚各国人.民和平地、不受军事威胁地建设自己的未来的权.利,而不使这个地区成为大国竞争的目标。
《中美建交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定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并再次强调:
──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双方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将于一九七九年三月一日互派大使并建立大使馆。
《八一七公报》
《八一七公报》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七日,简称《中美联合公报》),全文如下: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发表的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此范围内,双方同意,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继续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在此基础上,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二、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在两国谈判建交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解决。双方的立场不一致,中方声明在正常化以后将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双方认识到这一问题将会严重妨碍中美关系的发展,因而在赵紫.阳总.理与罗纳德·里根总统以及黄.华副总.理兼外长与亚历山大·黑格国务卿于一九八一年十月会见时以及在此以后,双方进一步就此进行了讨论。
三、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是指导中美关系的根本原则。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八日的上.海公报确认了这些原则。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生效的建交公报又重申了这些原则。双方强调声明,这些原则仍是指导双方关系所有方面的原则。
四、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国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一九八一年九月三十日中.国提出的九点方针是按照这一大政方针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进一步重大努力。
五、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它与中.国的关系,并重申,它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美国政.府理解并欣赏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国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和一九八一年九月三十日中.国提出的九点方针中所表明的中.国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台.湾问题上出现的新形势也为解决中美两国在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上的分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六、考虑到双方的上述声明,美国政.府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在作这样的声明时,美国承认中.国关于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贯立场。
七、为了使美国售台武.器这个历.史遗留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最终得到解决,两国政.府将尽一切努力,采取措施,创造条件,以利于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八、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双方决心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为继续发展中美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共同作出重大努力。
九、为了使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双方将就共同关心的双边问题和国际问题保持接.触并进行适当的磋商。
『玖』 《中美联合公报》依据公报内容,影响中美关系最为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亲根问题!看奥巴马来华演讲.
『拾』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属于条约吗
不是的,一般中国与他国开会都要发个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