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神经病人担法律责任吗

神经病人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时间: 2022-03-01 01:27:19

Ⅰ 精神病患者法律上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精神正常的情况下,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需要做司法鉴定。

Ⅱ 精神病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目前的规定是不追究或者从轻

实际上应当从重
1 防治某些人假借回精神病的名义答来趁机违法
2 精神病本来对社会基本就没什么贡献了,所以如果危害了社会,人道毁灭似乎对社会更好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我们自然是保护和宽恕弱者
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不能让个别的人,毁灭了整个社会的和谐

Ⅲ 精神病触犯法律会怎么处理

精神病人触犯法律不承担法律责任,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十三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神经病人担法律责任吗扩展阅读: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十七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Ⅳ 精神病人不用负法律责任

间歇性精神病人是有的时候精神正常,有的时候病情发作,对在精神正常期间的行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对在病情发作期间的行为才不负法律责任。如果是纯精神病人,那就只有追究他监护人的责任了!

Ⅳ 患神经病的人杀人为什么不用负法律责任

精神病人来在不能辨认源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二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Ⅵ 精神病人触犯了法律,该不该追究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自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和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另外,精神病人在发病时虽然不负刑事责任,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儿第182条规定,过去不知道有精神病的成年人,精神病突友时致人损害的,由本人承担民事责任,如过去有精神病,其突然发病致人损害的3按照民法通则第十七条的规定,由顺序在前的有监护能力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关于精神病的鉴定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呻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这里你要注意区分一个概念:就是正常人激情犯罪和精神病人的犯罪行为.
激情犯罪是人短暂的失去了理智的控制,从而在一种冲动的支配之下,做出的一种犯罪行为,使人失去理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才会迫使他不得不去这么做,他的意思表示能力还是没有失去,所以激情杀人还是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的.
但是,精神病人的犯罪就不一样了,因为精神病人完全无法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因此,精神病人做出的我们不能叫它行为,因为行为是要有意思表示的,但是精神病人没有意思表示能力.所以,他们的犯罪我们只能说是一个事件,而不是一个行为.
在分清楚这一点后,你就应该知道,因为事件是客观的,不带有任何主观因素的,因此法律对于事件的态度,是比较尊重的,也就是说,法律不会对一个事件去作出是非的判决,事件只是法律用来分析的阶梯.
因此,法律不会对一个精神病人所做的事情去判决,这是法的精神.

热点内容
平阳司法鉴定 发布:2025-05-21 23:08:12 浏览:558
城乡规划法条例 发布:2025-05-21 23:06:20 浏览:434
重庆校车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21 23:00:29 浏览:597
人民日报关于法治 发布:2025-05-21 22:48:15 浏览:763
助残日活动法律援助工作总结 发布:2025-05-21 22:42:47 浏览:386
2018法律知识讲座稿 发布:2025-05-21 22:21:51 浏览:309
印发法律顾问团管理办法 发布:2025-05-21 22:06:18 浏览:858
司法的主动性 发布:2025-05-21 22:06:11 浏览:622
司法局部长 发布:2025-05-21 21:57:54 浏览:278
城管打架处罚条例 发布:2025-05-21 21:47:35 浏览: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