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监听的法律责任
1. 非法使用窃听器材罪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非法使用窃听器材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使用窃听、窃取专用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是结果犯。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构成犯罪,不立案。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四条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 非法监听监视是触犯了什么权
法律分析:这是触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可以通过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信号的,构成发现及泄露别人隐私罪,处1年以上4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非法使用窃听器材罪的定罪标准
刑法对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定罪标准: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4. 非法使用窃听器具罪如何量刑
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既遂的量刑:犯此罪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窃听是指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秘密监听窃听对象的言谈、动静。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5. 我的手机被监听了,对方该付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如果是私人就是非法监听,你可以报警。
6. 监听犯法么
法律分析:违法监听别人手机属侵犯别人隐私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7. 非法使用窃听器材罪会被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会被追究的刑事责任: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是结果犯。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则不构犯罪,不予立案。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8. 如何告警察非法监听
《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 》
第十六条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147条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犯罪、黑社会犯罪、重大毒品犯罪这些严重危害社会犯罪的案件,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追捕被通缉或者被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批准,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技术侦查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
如果公民认为公安机关的行为侵犯个人的隐私或给自身造成违法损失的,有权向人民警察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督察机关检举、控告。因非法监听以及泄露监听内容导致被监听人遭受损失的, 有关机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其次, 对违法监听的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
9. 窃听他人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侵犯隐私,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赔偿责任。
如果导致其严重后果的,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1、《刑法》有如下关于侵犯隐私权的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3、《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4、现下,有人喜欢“撬开”他人的网络空间、电子邮箱,获取隐私图片、视频在网上传播,其中不乏淫秽、色情图片,但这样的行为很可能涉及更加严厉的刑事犯罪,即传播淫秽物品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等。
10. 非法跟踪、监视、窃听应判什么罪
侵犯了隐私权。
《宪法》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专通信秘密受法律属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民法通则》:
第一百条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零一条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10)非法监听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根据我国国情及国外有关资料,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