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要求登录别人微信号回造成法律责任吗
⑴ 盗别人微信号犯法吗
盗取他人的微信是属于一种违法的情况,因为微信是一种社交软件,并且也能够作为支付工具。如果骗子盗用其他人的微信,并且做出了一些违法的行为,那么不仅会受到很严重的处罚,同时也会有牢狱之灾。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不要轻信骗子的任何语言,不要随意的点开他人发过来的链接。

现在电信诈骗的花样越来越多,只要是打过来的人自称是警察或者是其余的政府官员,让你将金钱全部转入另一个账户,这些都是属于电信诈骗的常用手段。千万不要轻信他们的谎言,因为警察和政府官员是不存在安全账户的。
⑵ 盗去别人微信号是不是犯法
如果引起了非常恶劣的后果,或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就可以是犯罪。
微信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网友对它也会被骗子所利用的情况却知之不多,其实骗子通过微信作案正越来越多起来,并且也出现了盗取微信号骗钱的情况。
日前,菏泽市民王某与生意伙伴刘某通过微信聊天时,刘某声称最近资金周转不开,希望从王某处借1万元周转,并保证两天内归还。由于两人做了多年生意,也相互拆借过多次,没有丝毫怀疑的王某当即向对方指定账号汇了款。
汇款成功后,王某打电话提醒刘某查收银行余额时才得知,刘某已好几天没登录过微信,更没向王某借过钱。
“这是菏泽接报的第一例通过盗取微信号进行诈骗的案子。”菏泽市公安局经济侦查支队丁警官说,现在很多人都通过手机号开通微信账户,微信的快速普及也让很多骗子把心思用到了这上面,但多数网民在使用微信时对个人信息安全重视不够。
丁警官介绍,此类诈骗手法是诈骗者声称由于某种原因,原存储号码全部丢失,需重新保存,要求受害人将号码发过来,一般情况下受害人都没有防备,认为是熟人或朋友,就随手将号码发了过去。
之后,诈骗者又提出重新加入微信好友需要输入验证码,要求受害人再将验证码发过去,这样诈骗者就可以利用受害人的手机号码和验证码登录受害人的微信平台,不但可以运用受害人上面的好友开展诈骗活动,甚至可以用受害人的微信网上银行进行支付套取现金。
(2)强行要求登录别人微信号回造成法律责任吗扩展阅读
识破微信诈骗五大伎俩,别入坑
伎俩一:冒充微信好友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链接进行广泛撒网,尤其对QQ、微信进行密码攻击,一旦受害人的手机或电脑中毒,犯罪分子即可通过侵入受害人QQ、微信等,将受害人从家里的小群或者企业的大群中踢出;
拉入全是犯罪分子同伙但是头像、昵称、状态都与原来相同的群里,犯罪团伙在群里聊天取得受害人信任后,最终要求受害人转账到指定账户。
伎俩二:网络交友赌博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交友网站查找受害人信息后,主动添加受害人为好友,并以交朋友、谈恋爱等名义与受害人交往,待取得受害人信任后,以请求受害人帮助其提高工作业绩为由,要求受害人在其提供的网站上注册用户;
并以投资理财为借口引导受害人在网站充值,购买彩票、猜大小、理财等产品,实际上,犯罪分子操纵该网站后台程序,运营虚假赌博网站,将受害人的钱财骗入自己的银行账户。
伎俩三:网络刷单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微信群发布招募兼职人员信息,待受害人添加其为好友后,以为网店刷单、提高网店信誉、向受害人支付佣金为由,要求受害人购买其指定的商品,有的犯罪分子直接发给受害人二维码要求扫码后付款。
伎俩四:网络招嫖诈骗
犯罪分子以美女图片为头像,主动添加微信“附近的人”为好友,在双方聊天中,透露提供小姐、色情服务等信息并发送露骨照片,引诱好色之徒上钩后,以收取定金、安全费、服装费、车辆费等名义,要求受害人发送多个200元红包。
在受害人等待小姐上门服务时,已被犯罪分子拉黑。此类诈骗受害人往往不愿意报警,甚至在民警核实其受骗情况时,极易表现出不配合调查的情绪。
伎俩五:网络荐股类诈骗
犯罪分子主动添加受害人微信,利用话术与受害人聊天并取得受害人信任后,将受害人拉入微信群,再由所谓的“荐股大师”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吹嘘荐股,群内其他“股友”当托辅助诱骗受害人将资金注入虚假证券交易平台;
实际上,资金进入了犯罪分子的私人账户,犯罪分子利用人工操盘涨跌的手段,先让受害人盈利,鼓励其继续投资,再通过制造亏损的局面骗走受害人资金,并以大盘不稳,扳回本金为由,劝说受害人继续投资,在受害人提出质疑后,犯罪分子以关闭直播间、拉黑受害人、解散微信群等方式切断受害人与其联系方式。
⑶ 未经容许翻看别人微信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未经别人允许,翻看别人的手机,不管发没发生后果,都属于侵害别人的隐私权,如果追究,是要承担法律的处罚
⑷ 泄露别人微信号算不算犯罪
不是犯罪,但微信账号属于个人信息,泄露出去应当采取补救措施,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⑸ 带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强行登录当事人微信号并且支付款算不算侵权
这属盗窃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利用他人微信账号密码私自转账的刑法评价( 中国法院网 )
⑹ 私自登录别人的微信犯法吗
私自登录别人微信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是一般的民事违法行为。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⑺ 如果一个人登录另一个人的微信,发布信息算犯法吗
⑻ 微信号随便就被封了,微信付法律责任吗
你好,原因可能是别人针对你故意申请很多号来投诉你 第二就是你涉及了微信禁止的语言 不过微信还不稳定也可能误封 你可以去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