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有过法律责任退休会有影响吗

有过法律责任退休会有影响吗

发布时间: 2021-01-05 06:06:59

1. 劳动部门违规办理退休应负什么责任有法律依据吗

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1999〕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9]10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坚

决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提前退休的行为,现对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坚决制止违反规定提前退休的行为

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提前退休的范围仅限定为:国务院确定的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国有破产工业企业中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三年内有压锭任务的国有纺织企业中,符合规定条件的纺纱、织布工种的挡车工。但此项规定与前款规定不能同时适用于同一名职工。

对国家关于企业职工退休年龄和条件的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及职工必须认真执行,不得随意降低,严禁扩大适用范围。今后,凡是违反国家规定办理提前退休、退职的企业,要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已办理提前退休、退职的职工要清退回企业。

二、规范退休审批程序,健全审批制度

(一)加强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工作的管理。各地区要严格按《通知》规定的企业职工退休、退职审批权限,规范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工作。要建立审批工作制度,规范审批程序,加强对审批工作的监督。

(二)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要加强对居民身份证和职工档案的管理,严禁随意更改职工出生时间和编造档案。

(三)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统一由地市级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负责医疗诊断,并出具证明。非指定医院出具的证明一律无效。

地市级劳动鉴定委员会负责定期审核指定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作出鉴定结论。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标准,暂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1996)(1-4)级》执行,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做出补充规定。

(四)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特殊工种的管理和审批工作。设有特殊工种的企业,每年要向地市级劳动保障部门报送特殊工种名录、实际用工人数及在特殊工种岗位工作的人员名册及其从事特殊工种的时间。按特殊工种退休条件办理退休的职工,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10年,从事井下和高温工作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9年,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8年。

原劳动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特殊工种,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条件的改善,需要进行清理和调整。新的特殊工种名录由劳动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清理审定后予以公布,公布之前暂按原特殊工种名录执行。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核定提前退休人员的待遇

对于因病或非因工致残退休和按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国有破产工业企业的有关规定提前退休的人员,其养老金按《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规定的办法计发,按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低于老办法的部分不予弥补。对于按纺织企业提前退休规定办理退休的人员,要按照劳动保障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切实做好纺织行业压锭减员分流安置工作的补充通知》(劳社部发[1998]6号)的规定减发养老金。

四、集中力量,按期完成清理提前退休的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通知》要求,按期完成对企业职工提前退休、退职情况的清理工作。企业要开展自查,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对违反国家规定办理的提前退休要严格按规定进行纠正。对存在问题而不主动进行清理的企业,要对有关领导和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在清理工作中,要做好企业职工和退休、退职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讲清道理,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对被清理的人员要妥善安置,保证职工队伍的稳定。各地区、各部门要将清理情
况和下一步加强管理的措施及处理结果写出书面报告,并填报《清查和纠正1998年违规办理提前退休统计表》(附后),一并于5月10日前报送劳动保障部,由劳动保障部汇总后上报国务院。

五、加强领导,切实做好企业职工退休审批管理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企业职工退休、退职审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违反国家规定提前退休、退职的危害性,切实加强领导,将其作为深化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定期公布退休、退职审批结果。企业对职工退休、退职的报批要严格把关,切实维护职工参加劳动和享受养老保险的合法权益。

本通知下发后,各地即可恢复职工退休和退职的审批工作。职工从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之日起领取养老金。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一九九九年三月九日

稿件来源:

2. 退休人员人事档案取走不还。企业与个人承担都责任什么法律责任

从企业退休后,企业退休人员原则上移交地方实行社会化管理。与企业已无关系。
如退休人员还没有实行社会化管理,可催促归还。执意不还不再管理其档案,不列入本单位退休人员,不发放相关福利津贴和统筹外补贴。

3. 一个人领了两份退休金会负法律责任吗

应当由本人确定保留一份,另一份个人账户一次性退还本人。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关于回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答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问题的通知》
人社部规〔2016〕5号
五、关于重复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处理。《暂行办法》实施之后重复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参保人员,由本人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协商确定保留其中一个养老保险关系并继续领取待遇,其他的养老保险关系应予以清理,个人账户剩余部分一次性退还本人。

4. 有退休金,还拿着低保,会追究法律责任吗

会的。不符合低保条件但是领取低保的,首先要退还多领的低保金,至于其他处罚,各地都有不同的规定细则,但是刑事方面的责任是全国统一的,如果冒领金额超过3千元,那么涉嫌诈骗,可以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5. 退休领导干部是否承担在责时所犯的错误而承担法律责任

不能简单这么说。
如果退休领导干部在任期间执行的是国家或企业的政策性工作版,即便后来权证明是错的,这个责任不由该领导干部承担。但如果是个人行为而造成的后果,且在法律时效期内的,可以追诉。
常见被追诉的通常有经济问题,冤假错案问题。
对该类问题进行追诉的难点是举证困难、历史背景不同时过境迁难以用现行标准衡量,造成实际追诉过程难以立案,难以认定和难以定罪或处分,有时会造成告诉人的误解。所以这类追诉成功的还不多。

6. 有退休金,但是又领低保,要但什么法律责任吗

般能继续领取低保低保保障收入源已经社保保障般符合低保条件具体要看具体情况

7. 已退休的会计是否应对以前的账务负责有什么法律条文依据

账务处理由谁负责要看事情的性质,一般来说,根据会计法:第四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四十三条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四十四条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四十五条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可见,除非是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否则,都由单位负责人负责。不能认为是原会计人员账务有问题就是原会计负责。

8. 退休党员被查出超生,会有什么法律责任追究

党纪警告处分,顶多罚些钱。不行了,就走动下。退休金、养老金之类的福利不会取消的。

9. 员工因与公司有其他矛盾,拒不办理退休手续,公司一再催告也不办,公司需要怎么办,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吗

1、公司可以到社会保险办理。
2、国家规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劳动合同自然解除。因此,公司不需要再支付相应的工资了。

10. 退休了,但档案是假的,会追究法律责任吗

一旦被查出你就触犯了刑律,要负刑事责任的,可以以诈骗罪起诉你。

热点内容
劳动法关于雇佣工人和被雇佣解释 发布:2025-05-09 10:43:41 浏览:422
劳动法如何规定员工离职补偿 发布:2025-05-09 10:42:04 浏览:961
法学会怎么样 发布:2025-05-09 10:41:21 浏览:620
白糖案刑法 发布:2025-05-09 10:38:38 浏览:918
脐针疗法学校 发布:2025-05-09 10:38:37 浏览:709
高校司法类 发布:2025-05-09 10:20:38 浏览:704
交通法规知识竞赛 发布:2025-05-09 10:20:37 浏览:316
国际经济法上的汇票案例 发布:2025-05-09 10:13:07 浏览:919
新婚姻法让已婚女人很纠结 发布:2025-05-09 10:10:13 浏览:106
国际金融法学 发布:2025-05-09 10:03:26 浏览: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