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名系统有法律效力吗
❶ 电子签名、电子印章法律效力如何辨别真伪
电子签名、电子印章法律效力如何辨别真伪。
电子数据时代,电子签名、电子印章使用场景很多,如银行业务、工商局办事、二手房交易、微法院诉讼平台等等。那么,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的法律效力如何?在使用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效力问题:
电子签章,只要是安全电子签章就是有法律效力的。
那么怎么样才算安全电子签章呢?
1.可以确认使用人身份;
2.能够证实该电子签章由使用人独有。
3.签署后不可篡改,否则可以被察觉。
详见:《电子签章条例》第六条。
电子签名,只要是可靠的电子签名就是有法律效力的。
那么怎么样才算可靠电子签名呢?
1.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2.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3.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4.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详见:《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
电子签名和第三方认证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总结成一句话就是:电子签名口以不进行第三方认证。如果需要第三方认证的,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提供认证服务。具体来说,第三方认证是个加持、增强效力的作用。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应当对申请人的身份进行查验,并对有关材料进行审查。通过后,签发电子签名认证证书。
如何辨别电子印章呢?
简言之,审查“认证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
简单易操作的审查办法有:
1.审查电子印章与合同相对方主体名称是否一致。
2.审查电子印章是否完整,有无篡改,有无防伪编码等。
3.审查网上签约流程是否需要进行实名注册并完成验证(保证处于电子签名人的实际控制之下)。
实际操作中的建议:
第一、约定优先。
双方可以约定,在工信部认可的电子合同服务平台(如云签、法大大)上签署合同,因为有第三方认证,可以避免合同无效。如果重大合同或考虑到交易习惯,也可以排除约定,即不同意使用电子印章,而要求必须实地实物(公章、签名)签署,不得选择线上签署。
第二、做证据使用时,用公证来加强效力。
法院对于以下情形的电子数据可以确认其真实性,除非有相反证据:
1.由记录和保存电子数据的中立第三方平台提供或者确认的。
2.以当事人约定的方式保存、传输、提取的。以上两种情形参见“第一、约定优先”。
3.在正常业务活动中形成的。
4.电子数据的内容经公证机关公证的。
❷ 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电子签名具有法律效力,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第三条 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前款规定不适用下列文书:(一)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的;(二)涉及停止供水、供热、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适用电子文书的其他情形。
❸ 电子签名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分析】:电子签名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只要电子合同能够有效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供随时调取查用, 能够可靠地保证自最终形成时起,内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就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