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Ⅰ 人民警察违法使用武器应负哪些法律责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警察持枪杀人并不一定会判刑的,如果是在执行职务活动中,在紧急情形下对于犯罪分子警告无效后,可以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中枪死亡的,不负法律责任。非法持有枪支并过失致人死亡的,应当按非法持有枪支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具体判刑时间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进行认定。量刑幅度可以查看刑法的规定。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过程中,是代表国家行使公权力。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颤掘肢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散戚武器条例》第二条
人民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根据需要,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茄世用警械;使用警械不能制止,或者不使用武器制止,可能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武器。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警械,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手铐、脚镣、警绳等警用器械;所称武器,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枪支、弹药等致命性警用武器。
Ⅱ 人民警察违法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一、
(一)对实施违法行为的人民警察的行政处分和刑事处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不得实施下列行为: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违法实施处罚或者收取费用;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受雇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如果人民警察实施了上述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追究刑事责任及给予行政处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8条的规定,人民警察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三)降低或取消警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8条的规定,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
(四)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8条规定,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
(五)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50条规定:“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赔偿。”
二、人民警察的行政处分
1、行政处分概念
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违法、违纪的国家公务员所给予的内部行政惩戒。根据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国家公务员实施了违纪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或者虽然构成犯罪但是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
人民警察的行政处分是指警察机关依法对违法、违纪的警察人员所给予的警察内部行政惩戒行为。是警察机关依照法律和有关规章,给所属的违法或违纪警察人员的一种行政制裁,同时又是被处分人的行政责任的体现形式之一。行政法律责任从责任主体上说,行政责任与行政违法是对应的;从责任内容上说,行政责任与违法、违纪又是相互衔接的。据此,行政处分是人民警察因违反行政法规范、违反纪律而依法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是行政违法引起的法律后果。
2、人民警察行政处分的特征
人民警察行政处分责任是是一种内部行政惩戒行为;人民警察行政处分是一种独立的法律责任;人民警察行政处分是警察人员行政违法违纪引起的法律后果。 三、对人民警察行政处分的种类
人民警察法对人民警察人民警察的行政处分的种类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8条规定,对人民警察的行政处分可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
(一)警告指对犯有一定错误或有过失的警察人员进行警示、告诫的一种行政处分行为。 (二)记过指将警察人员已经实施的过错行为进行登记。并直接影响警察人员当年评优选先等资格的一种行政处分行为。
(三)记大过指将已经实施的过错行为登记起来,并记入个人档案,直接影响当年评优选先等资格,影响晋升工资、职务等一种行政处分行为。
(四)降级指行政机关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所犯错误的个人,进行降低职务或级别的一种行政处分。
(五)撤职指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警察人员,按照法定程序和法定事由,经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向有管辖权的人事部门提出处分意见,经审批后,对其担任的职务进行撤销,不再担任该职务的一种处分。
(六)开除指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警察人员,经过法定程序和出现法定事由,经警察机关、行政机关所作出开除公职的一种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8条第2款规定:“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在处分期间,不能享受正常的晋升职务、级别,其中受警告以上的行政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由于警衔只在人民警察中实行,不涉及其他的国家公务员。因此,不宜把降低警衔、取消警衔列入国家公务员统一适用的行政处分种类之中。警衔降级的处分仅是针对人民警察警衔管理工作而言,不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所规定的行政处分相提并论。
除行政处分外,在行政机关内部的人事管理活动中,对国家公务员个人作出的具体人事处理决定,还有定级、考核等次、降职、免职、回避、晋级、增资、辞职、辞退以及退休等涉及其个人权益的决定。
Ⅲ 警察追犯人导致犯人死亡有责任吗
警察追犯人导致犯人死亡,是否有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1、如果交警在追缉过程中违反规定,驾驶机动车追赶并导致人员死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处分和赔偿死者丧葬费及死亡赔偿金;
2、若追赶行为超出必要限度导致死亡,追赶者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应承担刑事责任,但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3、如果追赶者没有过错,且追赶条件正常,被追者因自身原因死亡,追赶者原则上不承担责任;
4、死者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因为人死后权利和义务消灭,不再承担法律责任。
警察执法权力的限制:
1、法律依据: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必须依据法律法规,不能超越法定权限和程序;
2、必要性原则:警察使用武力或采取强制措施必须是为了防止犯罪或保护公共安全,且在无其他手段可用时;
3、比例原则:警察使用的武力或措施应与所要达到的目的相适应,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4、人权保障: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应尊重和保护人权,避免不当对待或滥用职权;
5、后果责任:如果警察在执法中的行为导致不当后果,需根据情况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警察追犯人导致犯人死亡是否有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追赶过程中违反规定导致死亡,则应承担法律责任;若追赶行为超出必要限度导致死亡,则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追赶者没有过错且追赶条件正常,被追者因自身原因死亡,则追赶者原则上不承担责任;而死者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因为人死后权利和义务消灭,不再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第三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