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遗漏立案
① 法院发现遗漏犯罪嫌疑人会怎么处理
这种情况要建议公诉机关追加起诉,法院是不能直接追加被告人,因为诉权、求刑权由检察机关行使,如果检察机关不同意追加起诉的,法院只能就指控的人和事进行裁判。一般这种情况确属遗漏犯罪人的,属于检察机关的失误,检察机关是不会拒绝的,当然也可能会存在对是否遗漏和遗漏的人是否构成犯罪认识不一致的情形。
《高法解释》第243条规定:审判期间,人民法院发现新的事实,可能影响定罪的,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或者变更起诉;人民检察院不同意或者在七日内未回复意见的,人民法院应当就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依照本解释第二百四十一条的规定作出判决、裁定。
《高检规则》第460条规定:“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补充起诉、追加起诉或者变更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审查有关理由,并作出是否补充侦查、补充起诉、追加起诉或者变更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同意的,可以要求人民法院就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依法作出裁判。”
《规则》第458条规定:“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发现被告人的真实身份或者犯罪事实与起诉书中叙述的身份或者指控犯罪事实不符的,或者事实、证据没有变化,但罪名、适用法律与起诉书不一致的,可以变更起诉;发现遗漏的同案犯罪嫌疑人或者罪行可以一并起诉和审理的,可以追加、补充起诉。”
② 法院为什么会遗漏原告的诉讼请求
您好!如果法院遗漏了诉讼请求,则可上诉,二审法院会发回重审。版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权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则可给出更为周详的法律意见。
③ 法院遗漏诉讼请求违反哪一基本原则
法院遗漏诉讼请求违反了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回诉讼法》第13条规定“当答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此规定在学理上被归纳为处分原则。主要包括几点:第一,只有当事人和类似当事人的人(如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和经当事人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才能享有处分权。第二,当事人在诉讼中处分权民事权利一般通过处分诉讼权利来实现。第三,当事人处分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力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如果当事人的处分行为超过了法律的规定,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其处分行为就无效,即处分原则是有限的,是应当接受法院的监督和审查的
④ 一审中遗漏了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法院应如何处理
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⑤ 中级法院故意遗漏和忽略证据导致判决不公该怎么办
故意遗漏和忽略证据导致判决不公,可以申请再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⑥ 法院在审理中发现漏犯如何处理最好提供法律依据。
您好!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发现遗漏罪行或者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需要补充侦查,因适用延期审理的法定办案期限不够,人民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不准许撤回起诉的裁定。在法庭宣布延期审理后,人民检察院在补充侦查的期限内没有提请人民法院恢复法庭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决定人民检察院按撤诉处理。
如果在两次延期审理的法定办案期限内,仍不能查清案件事实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在补充侦查的期限内先提请人民法院恢复法庭审理,只就查清的事实起诉,未查清的事实则另案处理
欢迎采纳,谢谢
⑦ 一审法院遗漏当事人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呢
一审法院遗漏当事人的,属于程序严重错误,二审法院应当发回一审法院,将遗漏的当事人追加诉讼,重新审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⑧ 人民法院受理公诉案件后发现遗漏罪名该如何处
如果是遗漏罪名的好办,判的时候直接加上就行了,因为并没有规定判决的罪名就一定要和起诉的罪名相同
⑨ 法院遗漏第三人吗
二审是针对一审判决的,如果一审未列的当事人,上诉状一般不能列,有确实应该追加而一审法院未追加的,可以在上诉状中写清楚事实和理由,这种情况如果二审法院查证属实,一般会发回重审。
⑩ 民事案件受理后,发现原告遗漏了被告,这时人民法院应该如何处理
依据《民诉法》第13条、第108条规定,原告启动诉讼程序时列谁为被告是原告的权利。诉讼中,原告也可以申请追加被告,其实质是基于程序法所赋予当事人的追加申请权。对于原告的申请,人民法院对追加的被告是否符合必要共同诉讼的条件进行审查,分别不同情况作出处理:
1.如果追加的被告符合必要共同被告条件,法院应当裁定追加并通知其他当事人。
2.在追加的被告不符合必要共同被告条件但符合起诉条件的情形下,法院应当驳回追加被告的申请,告知原告可另案起诉。驳回原告追加被告申请的本质是追加的被告不符合必要共同诉讼的条件,不能够参加到已经存在的诉讼中来,法律后果是法院对未追加以前原告已经存在之诉依法予以审理并最终作出实体判决。
追加被告的期限
关于追加被告的期限,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具体规定,在审判实践中大致存在以下几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在一审程序的答辩期间内进行;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在一审程序的举证期限届满前进行;第三种观点认为,应在一审程序的法庭辩论终结前进行;第四种观点认为,应在一审程序的案件审结前进行;第五种观点认为,应在二审程序的案件审结前进行;第六种观点认为,应在再审程序的案件审结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