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执行法官滥用职权案例

执行法官滥用职权案例

发布时间: 2021-12-14 19:38:58

A. 执行法官执行过程中偏袒被执行人,糊弄欺骗申请人,还滥用职权等帮被执行人,申请人投诉纪检组有用吗

应该向法院纪检组举报。

B. 执行法官是否滥用职权

在没有经合法程序保全或经立案审理的程序下、执行法官这种做法是违纪、违法的。可以向法院的领导反映或当地人大反映。

C. 法官涉嫌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应不应当赔偿当事人

如果法官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国家赔偿。回

〈中华人民答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第一条 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本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依照本法及时履行赔偿义务。
……
第三十八条 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程序,适用本法刑事赔偿程序的规定。

D. 法院执行法官渎职怎么办

你好,
渎职罪立案标准
(一)主体要件
渎职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
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党委、政协、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都不属国家机关范畴,司法实务中出现了协管、协警及治安联防人员受国家机关的委托从事公务的现象。为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立法解释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的司法解释中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作了进一步的扩大解释:在乡(镇)以上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政协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二)客体要件
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
(三)主观要件
渎职罪的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故意与过失的具体内容因具体犯罪不同而不同。本章犯罪没有目的犯。
(四)客观要件
渎职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E. 如何解决执行法官滥用职权,渎职失职问题法院执行不作为,消极执行怎么破

从职权角度看,检察院有监督法院的权力;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也可以监督法院。
从现实角度看,你说的问题,你必须有证据才行。看你是怎样的案件。

F. 法官乱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有什么法律责任。致使案件有财产,有线索(没查清楚)得不到有效执行后果

法律规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发现有财产的随他可以申请恢复执行。如果立案执行后不作为的,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

G. 如何解决执行法官滥用职权,渎职失职问题

很难,关键是看法官有无按照法律和流程办事

H. 法官虚构事实,判决构成何罪,某法院执行法官,执行法官,虚构申请人申请法院解除查封的事实,制作栽定书

如果法官虚构申请人申请法院解除查封的事实,而制作了裁定书,造成了当内事人损失,其行为容是违法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的纪检部门或者检察院投诉。

如果情节严重,则法官的行为构成犯罪,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链接:《法官法》第三十二条法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二)贪污受贿;

(三)徇私枉法;

(四)刑讯逼供;

(五)隐瞒证据或者伪造证据;

(六)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审判工作秘密;

(七)滥用职权,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八)玩忽职守,造成错案或者给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失;

(九)拖延办案,贻误工作;

(十)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十一)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十二)私自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十三)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I. 执行法官走上被告席,是滥用职权还是依法履职

“依法履职”来的,不会演变源成被告人身份。只有胡作非为、为非作歹才会坐上“被告席宝座”。
法律是国家的法律,国家大力支持和提倡依法履职、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当“滥用职权”犯罪终于有了“被告席”的时候,说明国家正在向乱用权力“开刀问斩”,滥用职权终于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

热点内容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
民法典ar 发布:2025-07-05 16:24:45 浏览:846
劳动法对公司缴纳社保规定 发布:2025-07-05 15:30:35 浏览:119
公司法原理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100
刑法免罪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417
xx县信访局法律顾问合同书 发布:2025-07-05 15:16:36 浏览:507
胡功群律师 发布:2025-07-05 14:44:32 浏览:468
部门规章公布 发布:2025-07-05 14:03:47 浏览:244
双方互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5 14:02:15 浏览:606